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知识与能力测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8045057 上传时间:2023-10-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知识与能力测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知识与能力测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知识与能力测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知识与能力测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知识与能力测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知识与能力测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知识与能力测试题及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知识与能力测试题及答案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知识与能力测试题及答案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 语言的积累与运用(43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1)它在xun yo 它的美貌,尤其是那对折扇更是它的mi l 所在。可惜的是,雌虫一动不动,似乎对它的xin mi 无动于衷。 (2)大熊猫就像是一颗cu cn 的东方明珠,给这些国家的动物园增添了华夏异彩。 2.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加以改正。4分 悠然自得 久副盛名 悬涯绝壁 漫不经心 执迷不悟 曲指可数 无动于忠 弃荤食素 错别字 改 正 3没有使用比喻说明方法

2、的一句是( )(3分) A有人说,松鼠过水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作船,用自己的尾巴当作帆和舵。 B雌虫则忙于产卵,它们用腹部末端像犁一样的产卵器挖土,然后爬进挖好的坑里。 C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已列为我国一级保护动物。 D金龟子身上能自由伸缩的软软的腹部就是橡皮,又薄又硬的鞘翅后翼就是玻璃。 4结合语境,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 )(3分) A为了满足人们健康的需要,厂家纷纷推出了绿色食品。(指绿颜色蔬菜) B为将物资及时送到灾区,政府开辟了绿色通道。(指方便快捷的途径、优惠政策等) C教育厅要求各高校实行阳光招生。(指公开、公平、公正的招生) D“明星学院”吸引了不少的阳光少年

3、。(指活泼、富有生气的少年) 5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鸭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A.首联,点明歌咏对象孤雁,“声念群”表现了孤雁追赶同伴鸣叫不止的情形。 B.颔联与颈联以“谁怜”二字设问,表现诗人对故乡的无限思念与愁情。 C尾联以野鸭反衬孤雁,表达了诗人的爱憎之情。 D 全诗咏物抒情,通过歌咏失群的孤雁,表现了乱世漂泊中失群人的痛苦心情。 6.根据句意,依次填入横线的词语最恰当的是( )(3分) (1)清晨,在林间小路漫步,一阵阵_的鸟鸣声,使我的心情更加轻松愉快。 (2)在科技月活动中,他

4、设计的节水龙头,精巧耐用,受到了师生的交口_。 (3)老舍作品的语言,“京味”浓郁,幽默风趣,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和_。 (4)乡亲们好奇地_着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的演员,眼神里透着淳朴。 A. 清脆 赞赏 崇拜 打量 B. 清脆 称赞 推崇 打量 C. 清晰 称赞 崇拜 端详 D. 清晰 赞赏 推崇 端详 7.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校园里的花开得很旺,姹紫嫣红,满园芬芳。 B刘老师讲课抑扬顿挫,深深地吸引着每一位同学。 C日本军国主义者侵略中国,犯下的惨绝人寰的暴行,已永远刻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D在中考誓师大会上,李明信口雌黄地说:一定要考出好成绩回报父母和

5、老师。 8对下列语句的说明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1)白蚁是建造地下宫殿的杰出建筑师,它们能在土下几十厘米甚至数米深处修筑巢穴。 (2)这些建筑物常常比人高得多,最高达7米多,占地100多平方米。 (3)蚯蚓食性较杂,世界各国都利用它来处理大量的垃圾。日本有家大工厂养殖了10亿条蚯蚓,用于处理废料。 (4)蚕的小小身躯是一座非常奇妙的加工厂,用的原料是桑叶。 A(1)列数字、举例子(2)作比较、列数字(3)举例子(4)打比方 B(1)打比方、列数字(2)列数字、举例子(3)举例子(4)举例子 C(1)打比方 (2)作比较、列数字(3)列数字(4)举例子 D(1)列数字、打比方(2

6、)作比较、列数字(3)举例子(4)打比方 9.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3分) A. 在建设三峡大坝的过程中,无论工人们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们却能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B. 在列车长粗暴的干涉下,使爱迪生在火车上边卖报边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 C.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在香港演出大型音乐舞蹈我的梦,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D. 为了防止非典疫情不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单位进一步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10.仿照例句写一句话,要求与例句格式相似,并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4分)。 例句:我不是矗立在广场中央的高大石像,而是绵延千里的路轨下一颗石子 为繁忙的交通献上全部的力量。 仿句1: 仿句2: 1

7、1.有一家刚开张的餐厅取名“雀鸟世界”,以专吃野生动物招揽顾客。你准备给这家餐厅经理打电话,就如何保护野生动物谈你的看法,请简要写出你设计的打电话内容(4分)。 12.探究。(4分) 读下面一则材料,仔细思考,把你的发现写下来。 有位动物学家在对生活在非洲奥兰沿河两岸的动物进行考察中,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生活在河东岸的羚羊繁殖能力比西岸的强,并且奔跑能力也不一样,东岸的羚羊奔跑速度每分钟要比西岸的羚羊快13米。 对这些差别,动物学家百思不得其解,因为除了东岸有狼群活动以外,其他的生活环境和食物都相同。在这位动物学家的倡议下,动物保护协会做了一个实验,在河东西岸各捉了10只羚羊送到对岸,结果,

8、送到西岸的羚羊繁殖到了14只,而送到东岸的只剩下了3只,动物学家发现,另外7只都被狼吃掉了。 13.写出下列诗歌的上句或下句,并在括号内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8分 (1) ,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 。(虞世南 ) (2)望尽似犹见, 。野鸦无意绪, 。( 孤雁) (3)雨昏青草湖边过, 。 ,佳人才唱翠眉低。(郑谷鹧鸪) 二、阅读(47分) (一)阅读短文黔之驴,完成下列各题。(18分)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

9、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 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2)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 (3)驴不胜怒,蹄之。( )(4)技止此耳。( ) 2.翻译下面句子。(4分)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稍出近之,然,莫相知。 3.写出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 、 。再写出含有“虎”字的两个成语 、 。(2分) 4.认真体会课文,分别用一个词或短语来概括驴子与老虎的性格特点。(2分) 驴子: 老虎: 5.有同学说,文中的老虎连驴都害怕,是只“胆小虎”。你同意这种说法吗?(3分) 6.

10、你从这则寓言中悟出了怎样的道理?(3分) (二)阅读短文松树金龟子,完成下列各题(14分)。 我特别感兴趣的是,松树金龟子有音乐天赋,连雌虫也一样能唱歌。雄虫是不是靠唱歌来召唤、引诱异性呢?是不是雌虫也用歌声来呼应雄虫的歌声呢?在通常的情况下,双双快乐地生活在松树枝头,它们是不可能一唱一和、夫妻对唱的。可惜的是,我既没有听到它们在树上一唱一和,也没有听到它们在铁丝网里对唱。我无法作证。 金龟子发音的部位在腹部末端。小虫的腹部一伸一缩,腹部的最后一节跟鞘翅的后翼相互摩擦,就产生了声音。在腹节和鞘翅的表面看不出有什么特殊的发声器官。就是拿放大镜仔细看也看不到用来发音的细条纹,两个面都是光溜溜的。那

11、么声音是怎样发出来的? 你把食指浸湿,按在玻璃板上来回摩擦,发出的声音跟金龟子叫的音差不多。如果用橡皮在玻璃上擦,那发出的音跟金龟子叫的音就一模一样了。如果掌握一定的节奏,那就跟金龟子的歌唱没有区别了。金龟子身上的能自由伸缩的软软的腹部就是橡皮,又薄又硬的鞘翅后翼就是玻璃。可见金龟子的发音原理非常简单。 1、第一段中作者提出了什么猜想?作者对这个猜想没有作出结论,这表现了他怎样的态度?(4分) 2、作者是如何探究金龟子的发音原理的?作者为什么能把这个问题说明的通俗易懂?(4分) 3、“在通常情况下,双双快乐地生活在松树枝头,它们是有可能一唱一和、夫妻对唱的”一句中,“有可能”三字能否删去?为什

12、么?(3分) 4、从作者探索松树金龟子发音原理的过程中,你得到哪些启示?(3分) (三)阅读没有一种冰不被阳光融化一文,完成下面的题目。(15分) 在我的故乡,高考中榜很不容易。一年中有一两个人如愿以偿,就很好了。我高考的第一年名落利、山,从此一蹶不振,整天浑浑噩噩,像一棵蔫了的草。一张没有带给我荣耀的成绩单将我隔离在理想世界之外。当时我一气之下想撕毁课本,认命与庄稼为伍,从此不再读书。父亲一直是乐观的,他没有责怪我,默默地拉住我的手,说:“孩子,别这样,东方不亮西方亮,人活一世,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没有过不去的坎,再复读一年吧,哪里的土地不长庄稼!” 那段时间,他从不提及落榜之类的字眼,

13、我知道他是在小心地呵护着儿子可怜的自尊。我内心深处用消极的生活态度筑起的壁垒被父亲的安慰一点点瓦解。我的父亲就像一头永不知疲倦的黄牛,一边在生活的阡陌上耕耘着那几亩并不肥沃的土地,一边在生命的田野上扶持我这样的因一时的风雨而倒伏的庄稼。 在父亲的关爱下,我拿起书本,加入到复读的行列之中。送我上学那天,父亲特意刮了胡子,将脸洗得干干净净,穿了一身平时舍不得穿的新衣服,我知道他是想用这种新的面貌来鼓励他的儿子重新开始。父亲一直没有说话,只在我上车时说了一句:“你肯定能行!”车开动了,车窗外九月的阳光将父亲结实的身影照耀得格外高大,我鼻子一酸,几乎掉下;目来,但我强忍着没有让脆弱的泪水掉下来。父亲如

14、此相信他的儿子,我还有什么理由不自信呢? 高三的学习是很紧张的,每当想偷懒时,我总是不由得想起父亲的那句话“你肯定能 行”!于是奋起,埋头苦学。那年冬天,期末考试我考得并不怎么理想,回到家里我如实相告自己的成绩,父亲说没事的。有一次在河边放牧,累了,我和父亲坐在河边的一块大石头上,父亲抽烟,埋头,一脸的心事。看着河面上结得厚厚实实的冰,父亲突然问我,“你知道冰什么时候开始融化的?”不知道他为什么要问这么简单的问题,脱口而出,“天气变暖,气温升高的时候。”父亲笑了,一脸的执著,“不,孩子,你错了。冰看似在一夜之间融化,但实际上是在很早以前,从最冷的那一天起,冰就开始融化了,只是没人注意到。你的失

15、败不就是暂时的寒冷吗?没有一种冰不被阳光融化,只要你自信,失败就会像冰似的被阳光融化。”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并写出两处划横线的词语在文中的含义。(4分) (1)A蔫( ) B呵护( ) (2)A.我知道他是在小心地呵护着儿子可怜的自尊。 可怜:_ _ B.扶持我这样的因一时的风雨而倒伏的庄稼。 风雨:_ _ 2第段中划横线处是生活中常用的俗语,父亲引述它,用意是什么?请你从所熟悉的现、当代文学作品中(课内外皆可),选写出一句与文中引述的俗语意义相似的名言来。(4分) 用意:_ _写出的名言是:_ _3请分析下面句子的表达特点。(2分) 我的父亲就像一头永不知疲倦的黄牛,一边在生活的阡陌上耕耘着那几亩并不肥沃的土地,一边在生活的田野上扶持我这样的因一时的风雨而倒伏的庄稼。 _ _ _ _ 4本文没有结尾,文中的“我”历经生活的磨炼,在父亲的引导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