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8044800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初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初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初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初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卷面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命题人:敖军辉 审题人:余永清一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18分)1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啜泣(chu) 玷污(zhn) 贪婪(ln) 丰硕(shu)B眩目(xun) 鹤唳( l) 济南(j) 风韵(yn)C迸溅(bng) 黄晕(yn) 朗润(rn) 奢望(sh)D竦峙(sng) 贮蓄(ch) 梦寐 (mi) 管弦 (xun)2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A阴晴圆缺 突如其来 多愁善感B心旷神怡 瘁然长逝 险象迭生C玲珑剔透 德高望众 坚韧不拨D专心志致 水更清冽 盘虬卧龙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

2、有误的一项是(2分)()A周笔畅童年照片曝光,其姿势表情让人忍俊不禁。B初一()班的班长思想品德好,工作能力强,可谓德高望重。C他们从小一块长大,亲密无间,别人都说他们俩合二为一。D登上巴岳山天灯石,无限风光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要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为既具有丰富的知识又有高尚的品质。B从他上学的那天起,语文对他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C春天是一个万物复苏的季节,到处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D我用傻瓜相机将妈妈的一张张笑脸和一句句言语拍入镜头,制成像册。5. 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2分)这种鱼能像蚕一样吐丝,并借助腹鳍和尾鳍将丝织成睡衣

3、。地中海海域生活着一种色彩非常漂亮的鹦鹉鱼。有时候鹦鹉鱼病了,自己无力从睡衣里钻出来,时间一长它必死无疑。每天晚上,它们就睡在自己编织的睡衣里,安安稳稳地睡觉。对于鹦鹉鱼来说,最大的危险并不是来自外界的伤害,而是因为作茧自缚。A. B. C. D. 6、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班里准备在这天下午3点,在本班教室开展关于读书的主题班会活动,同学们都希望教语文的王老师到场指导。4月22日下午,你去邀请王老师,请你将对王老师说的话写出来。(2分)7.学校举办以“生活处处有语文”为主题的“语文活动周”活动,你和班里的同学参加了以下几个板块的活动。(6分)(1)班里将组织一次“漫游语文世界”的活动,

4、假如你是组织者之一,请设计2个学习活动方案,如搜集精彩店名、解读人名含义。(2分)(2)【语文纠错】社会语文环境需要保护和净化。同学们寻找生活中使用语文不规范的例子,在校园网上发表,如:“即来之,则安之。”(出版物)“招聘启示”(街头广告)请对这两个例子进行“语文纠错”。(2分) (3)冬天快到了,列车员为了提醒大家及时关好车厢门,免得寒气侵入,贴出告示:“为了大家的健康,请随手关门。”可效果不明显。后来,有人建议把告示中的对象改动一下,改后果然收效好很多,请问告示是怎样修改的?(2分)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2分)8.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或按要求填空。(8分)(1)语文伴我走过古代,我读曹孟德的

5、诗“ ,若出其中; ,若出其里”,领略了他的博大胸襟;我和白居易同游西子湖,眼前是“几处早莺争暖树, ”的美景。 (2) ,江春入旧年。(3)孟浩然过故人庄中描写农村优美风光的语句是 , 。(4)古人读书很注意学与思结合,二千多年前孔子就曾教导弟子:_, _。(论语十则)(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910题。(4分)早 梅齐 己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梅来。明年应如律,先发望春台。【注释】孤根:冬天深埋地底的梅树根。 禽:这里指深冬季节的飞鸟鸣禽。望春台:指京城。9.这是一首咏物诗,首联运用 手法写“万木”和“孤根”,突出了梅花 的品格。(2分)10.颔

6、联据传原为“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后改为“昨夜一枝开”,请你说说改为“一枝开”的妙处。(2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115题。(10分)戴高帽俗以喜人面谀者曰喜“戴高帽”,有京朝官出仕于外者,往别其师。师曰:“外官不易为,宜慎之。”其人曰:“某备有高帽一百,逢人辄送其一,当不至有所龃龉也。”师怒曰:“吾辈直道事人,何须如此!”其人曰:“天下不喜戴高帽如吾师者,能有几人欤?”师颔首曰:“汝言亦不为无见。”其人出,语人曰:“吾高帽一百,今止存九十九矣!”【注释】谀(y):阿谀,奉承。辄(zh):就,总是。龃龉(jy):上下牙齿对不上,比喻意见不合。欤:文言助词,表示感叹或疑问。颔(

7、hn)首:点头,表示同意。11.请用“/ ”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1分)逢 人 辄 送 其 一1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3分)(1)别 (2)宜 (3)如 1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2分) 14.其人“备有高帽一百”,后“止存九十九”,还有一顶到哪去了?为什么(2分) 15.这则故事给了你什么启示?(2分) 三现代文阅读。(30分)(一)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第1620题。(13分)时而温柔娴静,时而却又粗犷豪放,时而显得缠绵婉约,时而又那样的深沉素雅。这就是你我喜爱的雨。我爱雨,我尤其爱听雨。春雨是文静的小姑娘,悄无声息地抛洒。“诗圣”杜甫有诗云:“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

8、物细无声。”在这样的春夜里,你什么事也不必做,只需要捧一杯香茗,呷一口香茶,闭上眼睛脑海里有这样一幅画:大地是一张好大的宣纸,春雨是一支饱蘸了绿的笔,只需轻轻一点,那绿便晕开去,晕开去伴着雨点落地、禾苗出土的滋滋声,一曲清雅的“春江花月夜”便在你的心头响起。夏天的雨可没有那样的好脾气,他像一个顽皮的孩子,趁你不注意,他就一路蹦跳着、嬉戏着、吵闹着下来了,他噼里啪啦地在一切能敲响的东西上敲起来,然后咚咚地落在你的窗玻璃上,好像在提醒你:注意,一首精彩昂扬的摇滚已经开始啦!然后再用心去听吧,你就会听到一串串美妙的旋律。为了把演出场地照亮,他还时不时地邀闪电来凑凑热闹。那一瞬间,黑夜如白昼,你会看到

9、成千上万的演奏家有条不紊地弹奏着各自的音符。还没等回过味来,一个接一个的闷雷又从远处滚来,赶来倾听这最杰出的乐章。一整个夏夜,你便可以和肥梅碧梧翠竹一道陶醉在这惊心动魄的音符里。第二天,说不定你会依稀记得:昨夜雨疏风骤,雨声滴碎荷花声。秋,历来被人们誉为金秋;秋风,被人们誉为金风。那,我就把秋雨称为金雨吧。在听着金雨的时候,一切都变得沉默了、安静了。如果说金秋是一副色彩凝重的油画,那金雨便是具有魅力的背景。现在,我听着金色的雨声,我仿佛听到了一个个新生命的啼哭,听到了庆祝丰收的锣鼓。在金雨中,农民丰收了玉米,老师丰收了希望,而我们呢?我们又丰收了什么?冬在人们的心目中是冷酷无情的,而冬雨却是温

10、和敦厚的。他不慌不忙地飘落,融化着积雪残冰;他不紧不慢地下落,洗刷着尘埃污垢;他不疾不徐地降落,准备着春的到来。你听听窗外冬雨的声音,分明是春的前奏。你怡然进入梦乡后,冬雨就会在屋檐下留给你一个梦呓:春天快到了!这就是四季的雨,这就是雨的声音倾听了这些精灵带给你的天籁之音,你便会拥有一个最纯真的、最美妙的心灵。朋友,爱上听雨吧!尽情地享受她带给你的无穷乐趣。16给选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3分)_。17.选文第一、二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分)18请根据第一自然段内容概括出各个季节的雨的特点。(4分)春雨:_ 夏雨:_秋雨:_ 冬雨:_19请结合文段分析第三自然段引用杜甫诗句“随风潜入夜,润

11、物细无声”的作用。(2分)20融情于景是写景抒情散文常用的写作手法,本文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描绘了雨的不同韵味,抒发了作者对雨的什么感情。(2分)(二)阅读下面选文,回答2126题。(17分)天空没有多余的星星李云迪李忠义是一个工人。他没有值得炫耀的地方,活得也很艰难。他从小患有腿疾,走起路来一跛一跛的,个子不高,头发有些花白,近乎丑陋的脸上还有一块疤。因为腿疾,单位安排他当收发员,无非是分发报纸信件。李忠义是个闲不住的人,他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后,就常到工地去转转。技术活他插不上手,可他总能找到自己能干的活儿:道路坑洼他去填平,排水沟堵了他去疏通,散落的砂石他细心地堆积成方,散放的管材他整

12、理成行。他眼里总有活儿。夏日,酷暑难当,他主动去食堂帮厨,吃力地把解暑的绿豆汤担到工地,自己渴了却忍着不喝。冬日,他常常夜半巡夜,生怕工棚生火酿成事故。每天清晨大家走出工棚,总会看到皑皑雪地上,有一串串高低不平的足印。他文化水平不高,却在工地醒目的地方立起一块黑板,用他笨拙的字迹,将每日新闻、安全警示和天气预报写在上面,虽然版面不很美观,却很受工友们的欢迎。别人有困难他跟着着急,别人高兴他跟着快乐,别人痛苦他也跟着痛苦。一次,一个工友半夜发烧,他背着工友顶着风雪去医院,跛着腿跑来跑去,整整陪护了三天。工友病愈出院了,他却病倒了,一病就是一星期。大凡地位卑微的人头就扬不起来,位尊显贵的人头就低不下去。李忠义却在命运面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