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二实验十一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8043494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必修二实验十一DNA的粗提取与鉴定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生物必修二实验十一DNA的粗提取与鉴定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生物必修二实验十一DNA的粗提取与鉴定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中生物必修二实验十一DNA的粗提取与鉴定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中生物必修二实验十一DNA的粗提取与鉴定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必修二实验十一DNA的粗提取与鉴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必修二实验十一DNA的粗提取与鉴定(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十一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教学目的1 初步掌握DNA粗提取和鉴定的方法。2 观察提取出来的DNA物质。实验原理1 DNA在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是随NaCl的浓度变化而改变的。DNA在014mol/L的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最低,据此可使溶解于NaCl溶液中的DNA析出。2 DNA不溶于酒精溶液,但细胞中某些物质可以溶于酒精溶液,据此可提取杂质较少的DNA。3 DNA二苯胺蓝色(用于DNA的鉴定)实验步骤1材料制备0.1G/ml柠檬酸钠100ml 500ml烧杯玻璃棒搅拌1000r/min离心2min吸去上清液活鸡血180ml 即得鸡血细胞液(也可将上述烧杯置于冰箱中,静置一天使鸡血细胞自

2、行沉淀)2方法步骤 取血细胞液5-10ml20ml蒸馏水,玻璃棒沿一个方向快速搅拌(1)提取血细胞核物质 纱布过滤,滤液中含DNA和其他核物质,如蛋白质 原理:血细胞的细胞膜、核膜吸水胀破,玻璃棒快速搅拌机械加速血细胞破裂(2)溶解核内DNA:滤液2mol/LNaCl溶液40ml,玻璃棒沿一个方向搅拌(3)析出含DNA的粘稠物:向上述溶液中缓缓加入蒸馏水,并轻轻地沿一个方向搅拌,出现丝状物,当丝状物不再增加时,停止加水(此时NaCl溶液相当于稀释到014mol/L)(4)滤取含DNA的粘稠物:用多层纱布过滤,含DNA的粘稠物留在纱布上(5)(纱布上的)DNA粘稠物再溶解: 20ml2mol/L

3、NaCl溶液 50ml烧杯, 上述粘稠物 缓慢搅拌3 min(6)过滤含DNA的2mol/LNaCl溶液:用2层纱布过滤,滤液中含DNA(7)提取含杂质较少的DNA:上述溶液95%酒精,缓慢搅拌,出现乳白色丝状物,用玻璃棒将丝装物卷起。(8)DNA鉴定:实验关键: 本实验成功的关键是获取较纯净的DNA,因此应注意:1充分搅拌鸡血细胞液。DNA存在于鸡血细胞核中。将鸡血细胞与蒸馏水混合以后,应用玻璃棒沿一个方向快速搅拌,使血细胞加速破裂,并释放出DNA2沉淀DNA必须用冷酒精。实验前必须准备好大量95%的酒精,并在冰箱中(5以下)至少存放24小时。3正确搅拌含有悬浮物的溶液。在第(3)、(5)步

4、骤,玻璃棒不要直插烧杯底部,且搅拌要轻缓,以便获得较完整的DNA分子。在步骤(7),要将玻璃棒插入烧杯溶液中间,用手缓慢转动5-10min。【同类题库】在“DNA的粗提取与鉴定”的实验中分别使用2molL、014molL、2molL、0015molL的氯化钠溶液,其作用分别是(A)A溶解、析出、溶解、溶解 C溶解、溶解、析出、溶解B析出、溶解、析出、溶解 D溶解、析出、溶解、析出下列图示中能反映DNA溶解度与NaCI溶液浓度之间关系的是(C)DNA在下列哪种浓度的NaCl溶液中溶解度最低(B)A200mol/L B014 mol/L C0015 mol/L D010 mol/L在DNA的粗提取

5、过程中,初步析出DNA和提取较纯净的DNA所用的药品的浓度和名称分别是(B)01 g/ml的柠檬酸钠溶液 200mol/L的NaCl溶液 014 mol/L的NaCl溶液 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 0015 mol/L的NaCl溶液 004 mol/L的NaCl溶液A B C D与析出DNA粘稠物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C)A操作时缓缓滴加蒸馏水,降低DNA的溶解度B在操作A时,用玻璃棒轻缓搅拌,以保证DNA分子完整C加蒸馏水可同时降低DNA和蛋白质的溶解度,两者均可析出D当丝状粘稠物不再增加时,此时NaCl的浓度约为0.14mol/L.(多选)下列有关“DNA粗提取”的操作中,正确的是(A

6、BCD)A在鸡血细胞液中加入蒸馏水B在“析出DNA粘稠物”时,要缓缓加入蒸馏水,直至溶液中粘稠物不再增多C在用酒精凝集DNA时,要使用冷酒精D用玻璃棒搅拌时要沿一个方向“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有三次过滤:(1)过滤用蒸馏水稀释过的鸡血细胞液。(2)过滤含粘稠物的0.14mol/L NaCl .(3)过滤溶解有DNA的2mol/L NaCl.以上三次过滤分别为了获得(A)A含核物质的滤液、纱布上的粘稠物、含DNA的滤液B含核物质的滤液、滤液中DNA粘稠物、含DNA的滤液C含核物质的滤液、滤液中DNA粘稠物、纱布中DNAD含较纯的DNA滤液、纱布上粘稠物、含DNA的滤液为获取较纯净的DNA,

7、采集来的血样可用蛋白酶处理,然后用有机溶剂除去蛋白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D)A除去血浆中的蛋白质 B除去染色体上的蛋白质C除去血细胞表面的蛋白质 D除去血细胞中所有的蛋白质在“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和“使用蛋白酶从染色体中提取DNA”中的蛋白酶具有相似作用的物质是(D)ANaCl溶液 B蒸馏水 C柠檬酸钠 D冷却的酒精DNA不溶于下列何种溶液(D)ANaCl溶液 BKCl溶液 CMgCl溶液 D酒精溶液下列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使DNA析出最彻底和溶解度最高的是(A)0.14mol/L 2mol/L 0.25mol/L 0.015 mol/LA和 B和 C和 D和下列操作中,

8、对DNA的提取量影响较小的是(B)A使鸡血细胞在蒸馏水中充分破裂,放出DNA等核物质B搅拌时,要用玻璃棒沿一个方向轻缓搅动C在析出DNA粘稠物时,要缓缓加入蒸馏水,直至溶液中粘稠物不再增多D在用酒精沉淀DNA时,要使用冷酒精,甚至再将混合液放入冰箱中冷却E在DNA的溶解和再溶解时,要充分搅拌在“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1)实验中两次使用蒸馏水,第一次目的是 ,第二次目的是 。(2)说明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的作用:2mol/L NaCl的作用 ;0.14mol/L NaCl的作用 ;0.015 mol/L NaCl的作用 ;(3)提纯DNA的原理是 ,所用试剂为 。搅拌要 ,目的 。(

9、4)能否用哺乳动物血液代替?简述理由。 。 (1)使血细胞吸水破裂,溶解细胞核内的DNA;降低NaCl溶液的浓度,降低DNA分子在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析出DNA分子(2)溶解含DNA的核物质;使含DNA的丝状粘稠物析出DNA分子;进行DNA鉴定(3)DNA不溶于酒精溶液,但细胞中某些盐类蛋白质可溶于酒精溶液;95%的冷却酒精;轻缓、同方向;保持DNA分子的完整性(4)不能,成熟的哺乳动物红细胞没有细胞核此实验中有几次用玻璃棒搅拌,每次搅拌的方向是一致的;但每次搅拌的强度不同,请就此予以说明。(1)提取鸡血细胞核内物质时,应 搅拌,目的是 。(2)向含核物质的2mol/L NaCl 溶液滴加蒸

10、馏水析出DNA粘稠物时,应 搅拌,目的是 。(3)DNA粘稠物再溶解于2mol/L NaCl 溶液时,应 搅拌,目的是 。(4)用95%的冷却酒精提取含杂质较少的DNA时,应 搅拌,目的是 。(1)快速;加速血细胞破裂(2)轻缓;尽量保持DNA分子的完整性(3)轻缓;尽量保持DNA分子的完整性(4)轻缓;保持DNA分子的完整性以下是有关DNA的粗提取实验的阅读材料: a核酸极不稳定,在较为剧烈的化学、物理因素和酶的作用下很容易降解。在制备DNA时要加入DNA酶(水解DNA的酶)的抑制剂柠檬酸钠,以除去Mg,防止DNA酶的激活。b核酸中的DNA和RNA在生物体内均以核蛋白(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的

11、形式存在,DNA核蛋白在1 mol/L NaCl 溶液中溶解度很大,但在0.14mol/L NaCl 溶液中溶解度很低;而RNA核蛋白溶于0.14mol/L NaCl 溶液。c用苯酚处理,可使蛋白质变性,且留在苯酚层内;在DNA溶液中加入25倍体积,浓度为95%的酒精,可将DNA分离出来。此时DNA十分粘稠,可用玻璃棒搅成团取出。dDNA在强酸性环境下,水解产生脱氧核糖等小分子物质,它与二苯胺酸性溶液反应,能生成蓝色化合物。e实验材料与器械:柠檬酸钠溶液、石英砂、0.14mol/L NaCl 溶液、1 mol/L NaCl 溶液、苯酚、95%的酒精、二苯胺试剂、浓硫酸、花椰菜、研钵、烧杯、漏斗

12、、玻璃棒、量筒、石棉网、酒精灯、吸管、试管等。以下是DNA粗提取实验的步骤,请根据以上阅读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研磨:取10克花椰菜加适量的 、 和石英砂,研磨成匀浆。(2)过滤。(3)将滤液稀释6倍,其目的是: 。(4)离心处理,产生沉淀。(5)取沉淀物,置于2毫升1 mol/L NaCl 溶液中,使DNA核蛋白再次溶解,再加2毫升苯酚充分震荡后静止,待其分层后弃其上层苯酚。这一步的目的是除去 。(6)如何将剩余溶液中的DNA提取出来? 。(7)如何证明提取物质确实是DNA分子? 。其实验过程的要点是向放有DNA的试管中加入适量该试剂,混合均匀后,将试管置于 中5min,待试管 后,观察试管中的颜色变化。这个实验也说明D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