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知识点:等值线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8043132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知识点:等值线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考地理知识点:等值线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考地理知识点:等值线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考地理知识点:等值线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考地理知识点:等值线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知识点:等值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知识点:等值线(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高考地理学问点:等值线2019年高考地理复习学问点有关等值线这一章节,查字典地理网整理出相关的信息供大家参考学习。一、等高线地形图小专题1.坡度问题:一看等高线疏密,密集的地方坡度陡,稀疏的地方坡度缓;二计算,坡度的正切=垂直相对高度/水平实地距离。2.通视问题:通过作地形剖面图来解决,假如过已知两点作的地形剖面图无山地或山脊阻挡,则两地可相互通视;留意凸坡(等高线上疏下密)不行见,凹坡(等高线上密下疏)可见;留意题中要求,分析图中景观图是仰视或俯视可见。3.引水线路:留意让其从高处向低处引水,以实现自流,且线路要尽可能短,这样经济投入才会较少。4.交通线路选择: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势,

2、既要考虑距离长短,又要考虑路途平稳(间距、坡度等),一般是在两条等高线间绕行,沿等高线走向(延长方向)分布,以削减坡度,只有必要时才可穿过一、两条等高线;尽可能少地通过河流,少建桥梁等,以削减施工难度和投资;避开通过断崖、沼泽地、沙漠等地段。5.水库建设:要考虑库址、坝址及修建水库后是否须要移民等。选在河流较窄处或盆地、凹地的出口(即“口袋形”的地区,“口小”利于建坝,“袋大”腹地宽敞,库容量大。因为工程量小,工程造价低);选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方,尽量避开断层、喀斯特地貌等,防止诱发水库地震;考虑占地搬迁状况,尽量少淹良田和村镇;还要留意修建水库时,水源要较足够。6.河流流向:由海拔高处向低处

3、流,发育于河谷(等高线凸向高值),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7.水系特征:山地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形成向心状水系,山脊成为水系分水岭。8.水文特征: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河流流速大,水能丰富;河流流量除与气候特殊是降水量有关外,还与流域面积大小有关。9.农业规划:依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出来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缓急、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地提出农林牧渔业合理布局的方案;如平原地区发展耕作业,山地、丘陵地区发展林业、畜牧业。10.城市布局形态与地形:平原相宜集中紧凑式;山区相宜分散疏松式。11.地形特征的描述:地形类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地势及起伏状况;主要地形区分布;重要

4、地形剖面图特征。12.地形相关分析:地形成因分析:运用地质作用(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震、外力作用流水、风、海浪、冰川的侵蚀、搬运、沉积作用等)与板块运动(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及板块的碰撞或张裂)来说明判读分析与地形有关的地理学问。分析某地气候特点,应结合该地地理纬度,地势凹凸起伏,山脉走向,阴、阳坡,距离海洋远近等进行综合分析。河流上游海拔高,下游海拔低。结合河流流向判定地形大势,结合迎风坡、背风坡、降水状况、等高线高差及地貌类型的差异分析河流水文、水系特征。地形类型判读:第一步看等高线形态,等高线平直,则可能是平原地形或高原地形,等高线闭合,则可

5、能是丘陵、山地或盆地;其次步看等高线的注记,平直等高线注记200米以下的地形可能为平原,平直等高线注记500米以上的可能为高原;闭合等高线注记内低外高的地形为盆地或凹地;闭合等高线注记外低内高,且注记在200500米之间的地形为丘陵,注记在500米以上的地形为山地。在剖面图中判读地形类型,肯定要看剖面形态和对应的海拔高度,方法可参照上述方法进行。二、等温线专题1.分析走向(延长方向):与纬线平行即东西走向纬度因素或太阳辐射;与海岸线平行海陆性质或海陆分布;与等高线或山脉走向平行地形因素。2.分析弯曲状况:作水平线法比较弯曲处与交点的温度凹凸;凸值法凸高(凸向高值区)为低(值低),凸低(凸向低值

6、区)为高(值高)。3.分析疏密状况:疏温差小我国7月气温、热带地区、海洋、山地陡坡、锋面处;密温差大我国1月气温、温带地区、陆地、山地缓坡。4.分析数值特征:大小小大中间走;闭合曲线大大或小小;高值区夏季大陆、冬季海洋、暖流流经、地势低(山谷、盆地或凹地)、城市;低值区冬季大陆、夏季海洋、寒流流经、地势高(山岭、山脊)。5.高考实力要求:(1)推断南、北半球位置:自北向南等温线的度数渐渐减小或自南向北等温线的度数渐渐增大的是南半球。自北向南等温线的度数渐渐增大或自南向北等温线的度数渐渐减小的是北半球。(2)推断陆地、海洋位置:冬季陆地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表示冬季的陆地比同纬度的海洋温度低),

7、海洋上的等温线向高纬弯曲(表示冬季的海洋比同纬度的陆地温度高)。夏季陆地上的等温线向高纬弯曲(表示夏季的陆地比同纬度的海洋温度高),海洋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表示夏季的海洋比同纬度的陆地温度低)。(3)推断月份(1月或7月):推断月份时,要留意南、北半球的冬、夏季节的差异性。1月: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7月: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4)推断寒、暖流:洋流流向与等温线的凸出方向是一样的。寒流中心比同纬度的其它地区水温低,故等温线向低纬弯曲。暖流中心比同纬度的其它地区水温高,故等温线向高纬弯曲。(5)推断地形的高、低起伏:陆地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凸出的地方,说明该处地势上升;等温线向高纬凸出的地方,说明该处地势降低。在闭合等温线图上,越向中心处,山地等温线的数值越小;盆地等温线的数值越大。(6)推断温差的大小:一般状况下,不论时空,等温线密集,温差较大,反之,温差较小。从世界和我国气温分布特征可知:冬季等温线密,夏季等温线稀。因为冬季各地温差较夏季大。温带等温线密,热带地区等温线稀。因为温带地区的气温差异大于终年高温的热带地区。陆地等温线密,海洋等温线稀。因为陆地表面形态困难,海洋的热容量大,所以陆地的温差大于海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