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数学教学中如何启而得法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8041938 上传时间:2023-08-2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谈数学教学中如何启而得法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谈谈数学教学中如何启而得法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谈谈数学教学中如何启而得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谈数学教学中如何启而得法(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谈谈数学教学中如何启而得法 运用“启发式”教学指导思想进行数学课堂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状态,并能实现教与学的最佳组合,让学生的各种素质得到较好的发挥。但,平时我周围有不少数学教师反映学生“启而不发”,我认为其根本原因在于教师本身的启发艺术“启不得法”。下面,就自己近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体会谈谈数学教学中的启发艺术。一, 创设生动有趣的启发情景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就是对学习的材料感兴趣。”有趣的教学活动使学生的情绪高涨并带着浓厚的兴趣步入对新知识的探索。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所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年龄特征,运用生动形象,感染性强的录像,图片,投影,实物,演

2、示和操作等手段,创设鲜明的场景。教师在边操作和演示中辅之以生动有趣的语言,这样声,情,图并茂,不但使学生学到了知识,还无意中培养了学生看图说话的能力,再经过理解和深化由“情”至“理”启迪思维。教学中,教师还应善于提出能启迪学生思维的好问题,为学生的心智活动创设合适的情景,这是数学教师应具备的启发艺术。 例如,在教“加法的初步认识”时我在黑板的左边贴了一只小猫玩皮球的图,右边贴了一只向左边跑的小猫图,边贴边问:“左边贴的是什么?有几只猫?用几表示?”学生说:“左边是小猫玩皮球,有一只猫,用1表示。”“右边呢?”“右边是一只猫向左边跑去。”同时我移动右图与左图合在一起,让同学们观察图形发生了什么变

3、化。学生纷纷举手。有的说:“右边的小猫跑过去和左边的小猫在一起玩皮球了。”有的说:“左边的一只小猫和右边的一只小猫在一起了。”.现在一共有几只小猫?他们马上说出:俩只小猫。我接着问:“这2只小猫是怎么来的呢?”大家的回答虽然各不一样,但都很有道理。这样我借助直观形象的感性认识,以操作为手段,用表象搭桥,让学生亲临其境,再让学生想一想,讲一讲,就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造成整堂课处处充满着学生主动学习的气氛。二,利用旧知启发学习新知善于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从中有效地提取教学时所需要的“旧知”,这是数学教师应具有的又一启发艺术。也就是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得以化解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相关材料。

4、利用旧知启发,学习新知是搞好启发式教学的基础。例如,“小数乘法”共分三种情况。小数乘整数,整数乘小数,小数乘小数。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找出这三种计算在方法上的共同点: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把积缩小相同的倍数。因此,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及原理对于后两种情况是“旧知”。于是,在教学时,注重利用这一“旧知”启发,讲清小数乘整数的原理,并让学生牢固掌握这一计算法则,再联系乘法交换侓和积的变化规律,从而推导出后两者的计算法则,顺利地实现了利用“旧知”启发学习新知的目的。三,启发学生多思多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一把钥匙。教师要善于创设激“疑”的问题情境,引

5、起学生心理上的不确定性,启发学生多思多疑。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先让学生观察平行四边形的边和角。当学生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四个角都不是直角时,我有意制造认知的不确定,指出:“平行四边形的四个角不一定是直角。”这时,学生得到与原有认知结构不一致的信息,产生了认知冲突:“明明看到平行四边形的四个角都不是直角,为什么老师说四个角不一定是直角?”提出了疑问。这时,我直观演示活动的长方形可变形为平行四边形的情景,让学生直观感知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关系,看到“四个角都不是直角,”也可以变成“四个角都是直角”,初步领会到平行四边形“四个角不一定是直角”的道理。四,启发力度要把握得当“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这是我国古代著名学记中对把握好启发的力度而进行的精辟论述。它告诉我们:高明的启发艺术是给学生以适当的引导,而不是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是给予激励和鞭策而不是施加压力;是稍加提示和点拨,而不是说尽点破。用我们现在的观点来说,就是从学生现有的认识水平出发,遵循其学生的发展认知规律,让学生“跳起来摘果子”,使得他们“伸手不及,跳而可获”。总之,要搞好启发式教学,就必须创设生动有趣的启发情景,善于利用旧知启发学习新知,启发学生多思多疑,并掌握好启发的力度等,我认为只有这样的启发艺术,才能达到“启而得法”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