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酒》学案修改1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8041596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酒》学案修改1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春酒》学案修改1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春酒》学案修改1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春酒》学案修改1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春酒》学案修改1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酒》学案修改1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春酒导学案【学习目标】1、品味文章的传神语言及细节描写。(重点)2、感受文中的风俗人情美,体会作者思乡之情。【资料助读】作者简介 琦君:1918年出生,原名潘希真。浙江人。台湾著名女作家。1949年赴台,曾任中国文化学院、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后定居美国。著名的电视连续剧橘子红了就是根据她的同名小说改编的。作家作品琦君的散文,多写童年记忆,母女之情,友伴之谊。童年、故乡、亲人、师友占据了她创作题材的绝大部分,她以中国传统温柔敦厚的情怀,以细腻温婉的笔致,将这些营造成了一个艺术世界。 琦君曾经这样深情地说过:“像树木花草一样,谁能没有一个根呢?我若能忘掉故乡,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我宁愿搁下笔,

2、此生永不再写。”【轻松自学】1、给加点的字注音 枸杞(gu q) 酬谢(chu) 煨炖(wi dn) 炮制(po) 挑剔(t) 家醅(pi)2、请把你在预习过程中关注的字词写在下面.3、理解词语意思 家醅:自家酿的酒。 顾名思义:看到名称,就联想到它的意义。 如法炮制:依照成法炮制药剂,泛指照现成的方法办事。 教学过程:一、导入“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故乡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故乡是许多人魂牵梦萦的地方,乡音总是萦绕在我们心中最美的

3、语言。台湾女作家琦君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不是一首诗,也不是一曲歌,而是斟上了一杯故乡的春酒,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的记忆深处,去品一品她用温婉又感伤的诗情酿制的一坛芳醇甜美的“春酒”。二、识春酒,知文意1、 文章以春酒为题,那什么是春酒呢?明确:正月所酿的酒;春节时走家串户用来待客的酒;八宝酒是其中的一种。 在我国,喝春酒有非常悠久的历史。诗经中已有“十月获稻,为此春酒”的诗句;曹操曾将家乡亳州产的“九坛春酒”进献给汉献帝。由此可见,喝春酒是从古至今一直流传的为了使春节更加欢庆的一种民俗。2、作者回忆了儿时的哪些事?这些事给你怎样的感受? 过新年、喝春酒、喝会酒感受:民俗之美:新年虔诚地迎神拜

4、佛,有诸多禁忌,添了几许神秘元宵节后,换下的供品堆得“满满一大缸”,孩子们兴奋、快乐;家家邀饮春酒、贺喜道福。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幅中国传统风俗画卷。 人情之美:家家户户轮喝春酒,大有“家家扶得醉人归”之景象;村里有人需钱急用,大家起会捐助;正月里会首置酒表示酬谢,母亲让出花厅供人请客,并捧出自己泡的“八宝酒”为人助兴;此时灯火通明,人人兴高采烈。寥寥几笔,淳朴的民情便流淌开来。三、品春酒,赏细节生活中真正感人肺腑、令人刻骨铭心,让人产生心灵震撼的往往不是引起轰动的大事件,大场景,而是看似不起眼的一句话,一蹙眉,一举手,一投足这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细节描写。、请同学们用圈点批注法分别找出关于母亲、

5、童年、风俗人情的一些细节,读一读,品一品。方法链接:1、细节描写:是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地描绘。2、细节描写的常见方法动态造型:运用动词,对描写对象作动态造型。静态描摹:对人物或事物的某个部位作细节描写。如眼睛、手、脸等。运用修辞:运用比喻、夸张等。3、品味小策略:方法+表达效果(写出了什么,突出了什么或者表达了什么)、在小组里交流品读感受。采用下面的句式来回答我最喜欢的句子是 原因是友情提示: 我最喜欢的句子是“其实我没等她说完,早已偷偷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因为这里的“偷偷地”写出了作者的调皮和天真;一个“舔”字活画出一个嘴

6、馋可爱的小女孩的样子,形象地写出了我对春酒的喜爱,充满童趣。母亲热情好客、善良大度、慷慨大方。 “她总是笑眯眯地说:大约摸差不多就是了,我也是没有一定分量的。但她还是一样一样仔细地告诉别人。可见她做什么事,都有个尺度在心中的。” “母亲是从不上会的,但总是很乐意把花厅给大家请客,可以添点喜气。” 花匠阿标叔热心淳朴。 “花匠阿标叔也巴结地把煤气灯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呼呼呼地点燃了,挂在花厅正中,让大家吃酒时划拳吆喝,格外兴高采烈”。 乡邻乡亲热情大方。 “所以乡下人如果对人表示感谢,口头话就是我请你吃十二碟。” “席散时,会给每个人分一条印花手帕。母亲和我也各有一条,我就等于得了两条,开心得要

7、命” “尤其是家家户户轮流的邀喝春酒,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尤其”起到了强调作用,也照应了上文。) “我”-充满了童真童趣,天真可爱。 “尤其是家家户户轮流的邀喝春酒,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 “其实我没等她说完,早已偷偷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总结:母亲: 善良大度、慈爱温柔、勤俭朴实乡亲阿标叔:淳朴善良、热情好客“我”: 活泼灵动、天真可爱小结:故乡的春酒,荡漾着我儿时纯真的快乐。故乡的春酒,散发着母性温柔的光芒;故乡

8、的春酒,流淌着乡邻间朴实的情意。四、酿春酒,悟情感多少年后身处异地的琦君如法炮制的八宝酒还是以前的春酒吗 ?少了什么呢?(家乡的味道)齐读最后两段,体悟其情感。是啊!这样温暖甜蜜的家乡味只能到回忆中去寻找了,因为琦君三十多岁就离开大陆到台湾,后来一直定居美国,琦君50多年再也没有回过温州。在风情迥异的大洋彼岸,“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介绍作者)以戛然而止的疑问,结束课文,给文章留下很大的空白,让读者在作者的这一声询问中去思考、品味那份浓浓的乡愁。五、拓展延伸,升华总结说到此,此时此刻你的脑海了浮现出了哪些思乡的诗文名句?故乡情结是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的思念;是崔颢“日暮乡

9、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的忧思;是贺知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的沧桑;是余光中隔着一湾浅浅海峡的呼唤;是席慕容心中一棵没有年轮的永不老去的树 六、我学我得琦君对童年、对母亲、对家乡浓浓的情怀,寄托在酒上,欢愉在心头,表露于笔端,让我们在愉悦的氛围中品尝出了芳醇和欢乐。那么请大家谈一谈心中所感。(可从内容、语言、写法、情感等方面谈谈学习本文后的收获。)七、推荐阅读像春酒一样,在作家笔下明月、乡音、秋风、月亮等等不同的意象,使思乡的情感变得更为丰富更为深沉。它已沉淀为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身在异乡的游子吮吸着故乡文化精神的营养,都会把故乡作为心灵的归属。琦君的散文桂花雨、小仙童、

10、下雨天真好席慕容的乡愁、飘蓬结束语:愿我们的生活多一分童真与善良,多一分诗意与温情,酿造一杯人生的春酒。【达标测评】一、积累与运用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元( )节 枸( ) 家( ) ( )制 挑t( ) 顾名思y ( )2.春酒是一篇诗化的_。作者_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_,抒发了_之情。二、阅读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春酒以外,我家还有一项特别节目,就是喝会酒。凡是村子里有人急需钱用,要起个会,凑齐十二个人,正月里,会首总要请那十一位喝春酒表示酬谢,地点一定借我家的大花厅。酒席是从城里叫来的,和乡下所谓的八盘五、八盘八(就是八个冷盘,五道或八道大碗的热菜)不同,城里酒席称之为“十二碟”(大

11、概是四冷盘、四热炒、四大碗煨炖大菜),是最最讲究的酒席了。所以乡下人如果对人表示感谢,口头话就是“我请你吃十二碟”。因此,我每年正月里,喝完左邻右舍的春酒,就眼巴巴地盼着大花厅里那桌十二碟的大酒席了。母亲是从不上会的,但总是很乐意把花厅给大家请客,可以添点新春喜气。花匠阿标叔也巴结地把煤气灯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呼呼呼地点燃了,挂在花厅正中,让大家吃酒时划拳吆喝,格外的兴高采烈。我呢,一定有份坐在会首旁边,得吃得喝,这时,母亲就会捧一瓶她自己泡的八宝酒给大家尝尝助兴。席散时,会首给每个人分一条印花手帕。母亲和我也各有一条,我就等于得了两条,开心得要命。大家喝了甜美的八宝酒,都问母亲里面泡的是什么宝贝。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得两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其实母亲是滴酒不沾唇的。3、用一句话概括所选文段的内容。 4、第段中有两处运用了引号,这两处引号的作用分别是什么?“十二碟”:_。“我请你吃十二碟”:_。5、从文中可以看出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6、第段中对花匠阿标叔的描写属于细节描写,这个细节写出了他的什么特点?在文段中再找一处细节描写。7、文段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