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环境影响评价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8041299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9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环境影响评价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第二章环境影响评价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二章环境影响评价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二章环境影响评价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二章环境影响评价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环境影响评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环境影响评价(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 环境影响评价程序一.定义:环境影响评价程序是指按一定的顺序或步骤指导完成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过程.二.分类:环境影响评价程序分管理程序和工作程序. 管理程序主要用于指导环境影响评价的监督和管理,保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实施,是管理部门的监督手段; 工作程序用于指导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内容和进程.三.环境影响评价应遵循的原则v 1.目的性原则v 2.整体性原则v 3.相关性原则v 4.主导性原则v 5.等衡性原则v 6.动态性原则v 7.随机性原则v 8.社会经济性原则v 9.公众参与性原则四.环境影响评价的管理程序包括以下环节: 编制环评大纲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表)评估环境影响报告

2、书(表)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其中包括:v 环境影响的分类管理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千差万别,不仅不同行业、不同产品、不同规模、不同工艺、不同的原材料产生的污染种类和数量不同,对环境的影响不同,而且相同的企业处于不同的地点、不同的区域,对环境的影响也不同。因此国家根据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不同,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实行分类管理。建设单位应按相关规定分别组织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统称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环境影响报告书建设项目可能造成重大不利影响、其影响可能是敏感的、不可逆的的建设项目,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评价 环境影响报告表

3、建设项目可能造成轻度环境影响的,其影响是较小的、补救措施是容易找到的建设项目,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或者专项评价 环境影响登记表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很小,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环境影响评价的分类管理体现了环境保护工作既要促进经济发展,有要保护好环境的双赢理念。对环境影响大的建设项目从严把关管理,坚决防治对环境的污染和对生态的破坏;对环境影响小的项目适当简化评价内容和审批程序,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v 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的监督管理v 评价单位资格考核与人员培训v 评价大纲的审查v 环境影响评价的质量管理v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审批各级主管部门和环保

4、部门在审批报告书时应遵循的原则 1)是否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 2)是否符合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3)是否符合区域(城市)环境功能区划与总体发展规划 4)是否符合清洁生产原则,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经济可行 5)是否做到污染达标排放 6)是否满足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 7)项目建成后能否维持地区的环境质量。 五.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 与管理程序相对应,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可分为三个主要阶段:v 准备阶段v 正式工作阶段v 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阶段第一阶段:准备阶段研究有关文件(包括: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发展规划和环境功能区划、技术导则和相关标准、建设项目依据、可行性研究资料及

5、其他有关技术资料) ;进行初步的工程分析,明确建设项目的工程组成,根据工艺流程确定排污环节和主要污染物,同时进行建设项目影响区域的环境现状调查;识别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因素,筛选主要的环境影响因子,明确评价重点;确定各单项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和评价工作等级。编制评价大纲或工作方案。第二阶段:正式工作阶段做进一步工程分析,进行充分的环境现状调查、监测并开展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根据污染源强和环境现状资料进行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预测,评价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并开展公众意见调查;提出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影响的环境管理措施和工程措施。第三阶段:报告书编制阶段 汇总、分析第二阶段工作所得到的各种资料、数据,从环保角

6、度确定项目的可行性,给出评价结论和提出进一步的减缓环境影响的建议,最终完成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编制。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流程图见下图 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v 指需要编制环境影响评价的各专题的工作深度的划分.v 一般分为三级,一级评价最详细,二级评价次之,三级评价较简略一级评价:要对单项环境要素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细致和深入的评价,对该环境要素的现状调查、影响预测、评价影响和提出措施,一般都要求比较全面和深入,并应当采用定量化计算来描述完成;二级评价:要对单项环境要素的重点环境影响进行详细、深入评价,一般要采用定量化计算和定性的描述来完成;三级评价:对单项环境要素的环境影响进行一般评价,可

7、通过定性的描述来完成。一般情况: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包括一个以上的单项影响评价,每个单项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不一定相同。工作等级的划分依据建设项目的工程特点(性质、规模、能源及资源的使用量及类型,污染物排放特点如种类、性质、排放量、排放方式、排放去向、排放浓度,工程建设的范围、生态影响的性质、程度等);项目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自然环境条件和特点、环境敏感程度、环境质量现状、生态系统功能与特点、自然资源及社会经济环境状况等,以及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引起的现有环境特征发生变化的范围和程度.);国家或地方政府所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包括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等)。如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 根

8、据评价项目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周围地形的复杂程度以及当地应执行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等因素,将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划分为一、二、三级。 通过对建设项目的初步工程分析,选择13个主要污染物,计算其等标排放量,依等标排放量的大小和根据项目的性质、投资规模和产值,周围地形的复杂程度,环境敏感点分布情况及当地大气污染状况等进行综合考虑确定评价级别。不同环境影响评价等级的评价要求 v 可适当调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调整对于某一具体建设项目,在划分各评价项目的工作等级时,可根据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或当地对环境的特殊要求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但调整的幅度上下不应超过一级,并应说明调整的具体理由

9、。如在生态敏感区域建设可能影响生态环境的项目,其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价登记应进行提级;废水排入下游污水处理场的建设项目,其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可以降级。环境影响评价大纲的编写v 环境影响评价大纲是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总体设计和行动指南;v 应在开展评价工作之前编制,是具体指导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文件;v 是检查报告书内容和质量的主要判据;v 应在充分研读有关文件、进行初步的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后形成。环评大纲的主要内容 (1) 总则 (2) 建设项目概况 (3) 拟建项目周围地区的环境简况 (4) 工程分析的内容与方法 (5) 环境现状调查 (6)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7) 评价工作成果清单 (8

10、) 评价工作组织、计划安排 (9) 经费概算区域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v 目的掌握环境质量现状或本底,为环境影响预测、评价和累积效应分析以及投产运行进行环境管理提供基础数据。v 原则根据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的环境特点,结合各单项评价的工作等级,确定各环境要素的现状调查范围,筛选出应调查的参数。调查范围应大于评价区域。v 方法搜集资料法、现场调查法、遥感法。环境现状调查方法的比较 方法搜集资料法现场调查法遥感法特点应用范围广、收效大,较节省人力、物力、时间直接获取第一手资料,可弥补搜集资料法的不足从整体上了解环境特点,特别是人们不易开展现状调查的地区的环境状况局限性只能获得第二手资料,且不全面,需补

11、充工作量大、耗费人力、物力、时间较多,还受季节、仪器设备条件的限制受资料判读和分析技术的制约,产生精度不高,不宜用于微观环境状况调查。环境现状调查调查内容v 地理位置; v 地貌、地质和土壤情况、水系分布和水文情况,气候与气象;v 矿藏、森林、草原、水产和野生植物、农产品、动物产品等情况; v 大 气、水、土壤等的环境质量现状; v 环境功能情况(特别注意环境敏感区)及重要的政治文化设施; v 社会经济情况; v 人群健康状况及地方病情况; v 其它环境污染和破坏的现状等等环境影响预测v 预测的基本原则:预测时段、范围、内容、方法均按相应评价工作等级、工程与环境特性、当地环境要求而定,同时还要

12、考虑规划项目可能产生的影响。 v 预测阶段、时段、状况 三个阶段:建设阶段、生产营运阶段、服务期满或退役阶段 二个时段: 环境空气:冬夏两季;水环境:枯水期丰水期 二种状况:正常排放、风险排放v 预测范围和内容 范围:应等于或略小于现状调查范围; 内容: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人体健康和资源破坏。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编制 环境影响报告书是环境影响评价程序和内容的书面表现形式之一。遵循的原则:v 环境影响报告书应该全面、客观、公正,概括地反映环境影响评价的全部工作,评价内容较多的报告书,其重点评价项目另编分项报告书,主要的技术问题另编专题报告书。v 文字应简洁、准确,图表要清晰,论点要明确;复杂

13、项目应有主报告和分报告(或附件)。主报告应简明扼要,分报告中将专题报告、计算依据列入。v 环境影响报告书应根据环境和工程特点及评价工作等级进行编写。 基本要求1.环境影响报告书应该内容全面,重点突出,实用性强;2.基础数据可靠;3.预测模式及参数选取合理;4.结论观点明确、客观可信;5.语句通顺、条理清楚、文字简练、篇幅不宜过长;6.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中应有评价资格证书,项目负责人应为相应行业的注册工程师,参加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人员应该有上岗证,并分别在报告书中署名。 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要点 1.总则 (1)项目由来 (2)评价目的 (3)编制依据 (4)评价标准 (5)评价范围 (6)评价重

14、点与环境保护目标2.建设项目概况及工程分析 (1)建设项目的名称、地点及建设性质 (2)建设规模、占地面积及厂区平面布置 (3)职工人数及生活区布局 (4)主要原料、燃料及其来源和储运,物料平衡,水的用量与平衡,水的回用情况 (5)主要产品方案及工艺过程(附工艺流程图) (6)生产工艺先进性分析 (7)工程污染源分析并分别列表 (8)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综合利用和处理、处置方案 (9)交通运输情况及厂地的开发利用 3.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的环境现状 (1)地理位置(附平面图) (2)地质、地形、地貌和土壤情况,河流、湖泊(水库)、海湾的水文情况,气候与气象情况 (3)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的环境质量状况 (4)矿藏、森林、草原、水产和野生动物、野生植物、农作物等情况 (5)自然保护区、风景游览区、名胜古迹、温泉、疗养区以及重要的政治文化设施情况 (6)社会经济情况 (7)人群健康状况4.环境影响预测 (1)预测环境影响的时段 (2)预测范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