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发展纲要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8040803 上传时间:2022-08-2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科技发展纲要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农业科技发展纲要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农业科技发展纲要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农业科技发展纲要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农业科技发展纲要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科技发展纲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科技发展纲要(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业科技发展纲要(2001年2010 年)国务院2001年 4月28日发布)改革开放20 多年来,我国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产品实现了从长期短缺到供 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全国农村总体上进入由温饱向小康迈进的阶段,农村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已进入新阶段,调整农业结构、 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必然要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为明确新阶段农业科技发展的方向与任务,确定农业科技工 作“十五”重点和2010 年目标,切实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特制 订本纲要。一、推进新的农业科

2、技革命,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一)农业的发展,最终要依靠农业科技的进步与创新。1. 新的世界性农业科技革命正在兴起。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许多国家纷纷采 取增加投入、改革体制和组织重大科技行动等措施,加速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尤其是生物 技术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并迅速产业化,信息技术和新材料等高新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越来越 广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正在深刻改变世界农业的面貌。设施农业、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使 农业效益大幅度提高;农业高新技术企业不断涌现,带动了农业结构的不断优化;改善和保 护生态环境,农业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我国农业科技发展面临挑战和机遇。在日益激烈的农业国际竞争中,

3、发达国家依靠其雄 厚的科技实力占据明显优势。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仍在扩大。在这种形势下,我国 农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也蕴含着巨大潜力和难得机遇。2. 我国新阶段的农业对科学技术产生了更大需求。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增加农民 收入必须加速农业科技进步。要通过培育专用、优质新品种发展畜牧业、水产业和农产品加 工业,提高农业整体质量和效益;通过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通过科技提高乡 镇企业技术水平和竞争力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随着人口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将对农业生产包括粮食 生产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水、耕地等资源有限的条件下保持我国主要农产品供求总量基本平 衡

4、,确保粮食安全,也必须依靠科技大幅度提高土地生产率。合理开发资源、保护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根本出路在于科技进步。我国人均资 源量少,生态环境脆弱,尤其是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相当突出。改善生态 环境已成为农业科技工作急迫而长期的艰巨任务。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我国农产品质量差、生产成本高,国 际竞争力弱。只有不断提高我国农业技术水平,在关键领域达到并保持世界先进水平,才能 迅速提高农业的国际竞争力。(二)实现农业发展的跨越,必须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3. 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必然要在农业科学研 究与技术开发上取得重大突

5、破,促使先进适用技术及时充分地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去,加速科 学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全面向农业渗透,大幅度提高农业科技整体水平,实现农业生产力 水平质的飞跃。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是农业科技工作者在新世纪的历史使命,也是各级 政府、社会各界及广大农民面临的艰巨任务。二、农业科技发展的方针、原则、目标与任务(一)农业科技工作的方针与原则。4. 新阶段农业科技工作的方针是: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实现技术跨越,加速农业由 主要注重数量向更加注重质量效益的转变,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5. 新阶段农业科技工作应遵循的原则:既要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又要充分发挥市场机 制的作用,调动企业、农民等社会力量的积极性、

6、创造性,形成政府主导的、多元化的新型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既要提高学术水平,更要注重解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问题;既 要适应世界农业科技的发展趋势,又要根据我国基本国情,加速先进适用技术的组装配套和 大面积推广;既要努力提高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又要积极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外先进农业 技术与经验,缩小我国农业科技与先进国家的差距;既要统一规划、避免重复,提高科技要 素的利用效率,又要充分调动部门、地方政府、企业和农民等多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二)农业科技发展的目标与任务。6. 农业科技发展的基本目标是:建立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大幅度提高农业科技创新 能力,力争用10 年左右时间,初步解决优化

7、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 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科技问题,初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型农 业科技创新体系;再用10 年左右的时间,健全完善与我国农业大国地位相适应的、具有国 际先进水平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使我国农业科技跃居世界先进行列,促进我国由农业大国 向农业强国转变。7. 农业科技发展的主要任务。农业科技发展要通过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为农业、农 村、农民服务,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加强政策措施的保障,实现技术跨越。未来农业 科技发展的主要任务是:为农产品增产特别是粮食安全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为调整农业和 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提供

8、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为生态环境建设 提供全面的技术服务;为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提供坚实的技术基础。三)农业科技工作的战略转变与自身建设。8. 农业科技工作要实现战略性转变。按照新阶段农业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知识化 的发展趋势,农业科技工作要实现四个转变。一是从主要追求数量,向更加注重质量效益转 变;二是从为农业生产服务为主,向为生产、加工与生态协调发展服务转变;三是从以资源 开发技术为主,向资源开发技术和市场开发技术相结合转变;四是从主要面向国内市场,向 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转变。9. 农业科技的自身建设。要围绕农业科技发展的主要任务,加强农业科技自身建设,着 重建立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9、,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加速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造就一支高 水平、高素质的农业科技队伍。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 立机构布局科学、学科设置合理、队伍精干、管理有序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以及开 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努力提高农业科学技术水平。大力加强农业基础研究、高新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强化农 业重大关键技术的科技攻关。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加强农业生产一线的科技工作,强化农业科技中介服 务功能。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和集团,在国际农业高新技术领域占 有一定的地位。建成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农业科技基地,造就一支

10、高素质的农业科技队伍。建成一 批农业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科技示范园区等科技基地,不断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三、“十五”期间农业科技工作的重点“十五”期间,农业科技工作要围绕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业效益、改善生 态环境和提高国际竞争力,重点组织实施十大科技行动,解决 100项左右的重大农业关键 技术。10. 实施作物良种科技行动,促进种植业结构调整。以优质高产作物新品种选育及其产 业化为重点,加快种植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开发节本增效技术,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种植业, 促进种植业生产和产品标准化、布局区域化、经营产业化。加强优质高产作物新品种选育技术研究。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种质资源,大力发展常

11、规 育种技术,加强高新技术育种研究与开发,大幅度提高育种技术水平。加速优质、高产、专用作物新品种、新组合选育。针对种植业结构调整和农产品加工业 发展的需要,按照优化品种、优化品质、优化布局的原则,加快有利于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和 主要农产品基地建设的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加强良种快速繁育技术开发,推动良种产业化。开发良种快速扩繁技术,建立完善良种 检测标准和技术体系,推动区域化、标准化、规模化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加快新品种推广应 用,提供符合市场需要的、丰富多样的良种。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综合生产技术体系,进一步提高土地生产率。研究开发不同 区域、不同作物的优质高效生产技术,建立适应不同生态区的生产

12、模式,大幅度提高我国土 地生产力水平。11. 实施优质高效畜牧水产科技行动,加速养殖业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进程。开展 畜牧水产优良品种选育、饲料开发、生产设施设备研制、疫病综合防治等技术研究,加快畜 牧水产业的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建立健全畜禽水产品质量检测体系,推动畜牧水产业全面 发展,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加快畜禽新品种(系)的选育与产业化。充分利用国内外遗传资源,采用常规技术与高 新技术相结合,提高新品种选育及其快速扩繁技术水平,加速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加强畜禽疫病防治技术研究开发。加快开发规模化饲养疫病监测和控制技术,降低畜禽 死亡率;加速高效疫苗、新型兽药、疫病诊断技术的研究与产业化开

13、发。加速新型饲料技术及其加工设备研究开发,加快饲料工业技术进步。广辟饲料来源,研 究开发蛋白质饲料、农副产品饲料的生产及高效利用技术;应用基因工程、发酵工程、酶工 程、精细化工等技术,加速研制开发安全、无污染、高效的饲料添加剂;研究开发大型加工 设备及成套技术;提高信息技术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水平;建立健全畜禽健康养殖标准体系。加快建立新型畜牧业规模养殖技术体系,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畜牧业。利用我国农区、草 原和草山、草坡丰富的畜牧业资源,开发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的高效低耗畜牧业养殖模 式、技术体系和设备设施,大力发展草产业,促进畜牧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加快渔业科技进步,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大力加

14、强淡水和海水养殖技术、海洋捕捞与 水产品加工技术、滩涂综合开发技术、渔业病害检测和防治技术、健康养殖技术与设备设施、 新型饲料技术的研究开发;培育名特优水产品新品种(系),加强渔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 提高水域生产率,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12. 实施农产品加工科技行动,培育新的农村经济增长点,增加农民收入。加速农产品 加工业科技进步,推动加工原料基地建设,实现生产规模化、技术装备现代化,大幅度提高 资源综合利用率和农产品附加值。培育区域性支柱产业,继续建设好星火技术密集区,带动 农业产业升级。建立健全农产品加工质量标准体系和监测、检测技术体系。开发先进监测技术与设备, 推动主要农产品监测、检测

15、网络体系的技术升级,加速农产品加工质量监测、检测技术体系 与国际接轨。发展有机(绿色)食品等无公害产品,提高农产品与食品的安全性。大力开发农产品加工储运技术与设备。开发粮食、油料、果蔬、肉类、奶类等大宗农产 品贮藏、保鲜、加工、包装技术与设备,发展农产品专储、专运技术,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增强市场竞争力。研究开发林产品高效利用技术,提高林业资源利用率。依靠科技,建立新型农产品加工业。采用公司加基地加农户的农业产业化模式,引进 良种,开发配套生产技术,推动标准化、规模化优质农产品原料生产基地建设;大力加强农 产品加工技术与设备的研究开发,培育大宗农产品加工科技企业,开发国内外市场,促进农 产品加

16、工业的全面快速发展。13. 实施节水农业科技行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针对我国水资源短缺、利用率低、浪 费和水污染严重等突出问题,研究开发先进适用、符合我国国情的农业高效用水技术与设备, 特别是节水灌溉技术和设备。研究制定科学可行的调配水方案,实现地区间水资源的科学配置。根据不同地区水土资 源条件,研究制定生产用水、生活用水和生态用水的科学方案;开发高效输配水系统及调控 技术,研究制定主要河流水资源分配方案。加速开发一批节水灌溉技术与设备。开发并加速推广新型节水灌溉技术,逐步改变落后 的灌溉方式;建立节水灌溉技术标准和示范,为主要灌区技术改造提供成熟技术支持和样板。大力开发旱作农业技术。针对我国旱作农区降雨量少、蒸发量大的特点,采用免耕、秸 秆覆盖等农艺技术和工程技术,选育适宜品种,开发有效的集雨技术、保水技术和保水新材 料,建立高效配套的旱作农业技术体系。研究开发水肥配施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