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泵送混凝土的配制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8037802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设计论文泵送混凝土的配制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毕业设计论文泵送混凝土的配制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毕业设计论文泵送混凝土的配制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毕业设计论文泵送混凝土的配制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毕业设计论文泵送混凝土的配制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设计论文泵送混凝土的配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泵送混凝土的配制(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名称:泵送混凝土的配制学 生 姓 名: 专业名称:高分子应用与检测技术班 级:建材07-2学 制:三年学 号:学历层次:指导教师:评 阅 人: 论文(设计)提交日期: 2010年6月 1日论文(设计)答 辩 日 期: 20010年 6月 21日 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二一 年 六 月 二十一 日 毕业论文成绩评定书 专业、班级 建材07-2 姓名 日期2010年6月1日 1、论文题目 泵送混凝土的配制 2、论文指导教师(签名) 3、论文评阅人(签名) 评阅日期 4、评定意见及成绩 年 月 日中文摘要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对混凝土的要求越来越高。现代建筑不仅对混凝土材料有着高强

2、、防水、耐热、耐酸等性能要求,相应地对混凝土施工技术也有着更高要求。泵送混凝土正是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一种新型混凝土施工工艺。泵送混凝土是指混凝土从砼搅拌运输车或储料斗中卸入混凝土泵的料斗,利用泵的压力将混凝土沿管道直接水平或垂直输送到浇筑地点的工艺。它具有输送能力大(水平运输距离达800米,垂直运输距离达300米)、速度快、效率高、节省人力、能连续作业等特点。目前应用日趋广泛,在国外,如美国、德国、英国等都广泛采用泵送混凝土,尤以日本为最广泛;在我国目前的高层建筑和大体积基础混凝土中,已较广泛地采用此技术,并取得较好效果。本文主要从原材料、配合比设计、施工控制等角度对泵送混凝土的质量控制、特别

3、是碱骨料反应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和控制作一简明阐述。 关键词:泵送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设计,施工控制 目录一、前言3二、泵送混凝土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31、泵送混凝土所采用的各种原材料的质量控制:3(1)水泥3(2)骨料4(3)砂6(4)外加剂6(5)砂率的选择8(6)控制降低碱骨料反应对预拌泵送混凝土质量的影响8(7)最小水泥用量的限制2、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8(1)配合比设计的原则9(2)混凝土的可泵性9(3)坍落度的选择114.4. 现代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145、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实例155.1基本资料155.2 设计步骤:165.3试验性能研究与分析:20六、结论22参考文献23

4、目录(要采取自动生成方法!)3、泵送混凝土的配制(1)基本要求(2)混凝土搅拌的质量控制:三.配合比设计计算四、泵送混凝土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1、机具选择2、管道的安装3、水平距离换算4、泵送混凝土的运输5、泵送混凝土的浇筑五、结束语参考文献致谢一、前言这些年来,我国掀起大规模基本建设,特别是高层建筑在大城市的蓬勃兴起,使预拌泵送混凝土技术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和推广。该技术应用实践证明,在建筑结构混凝土施工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由于混凝土有时间的严格限制,所以其运输和浇筑是一项繁重的、关键性的工作。它要求迅速、及时、保证质量和降低劳动量消耗。尤其是对大型钢筋混凝土构筑物和高层建筑,

5、如何正确选择混凝土的运输工具和浇筑方法尤为重要,它往往能决定施工工期的长短和劳动量消耗的大小。如今在建筑工程推广应用的预拌泵送混凝土技术,以其效率高、费用低,节省劳力、水平和垂直运输可一次连续完成、适用狭窄施工现场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是现代混凝土技术发展的基础,对混凝土的匀质性、工程质量的提高和现场文明施工起到重要作用。是现代混凝土施工工艺技术发展的重要体现。混凝土泵是一种用于浇筑混凝土的施工设备,它能一次连续地完成水平和垂直运输,尤其对于一些工地狭窄和有障碍物的施工现场,用其他运输工具难以直接靠近施工作业面,混凝土泵更能有效的发挥作用。混凝土泵早就在工业发达国家推广应用,尤其是预

6、拌混凝土生产与泵送施工相结合,彻底改变了施工现场混凝土工程质量的面貌。混凝土工程是建(构)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往往是建(构)筑物承受荷载的主要部位,其质量好坏是直接关系到整个建(构)筑物结构的安全和使用寿命。因此,对钢筋混凝土工程的预拌混凝土质量务必引起高度重视。从原材料的进场检验、配合比的设计、搅拌、运输、浇筑、养护等一系列施工过程中,制订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消除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通病和缺陷的出现,以确保混凝土工程质量。二、泵送混凝土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泵送混凝土的质量取决于原材料的质量及配合比设计、计量、搅拌、运输、泵送等各生产环节的质量控制。首先应在合同中明确供需双方在技术和质量方面应承担

7、的责任和义务。合同中应包括以下内容:工程名称、施工部位、工程量、地点、运距、强度等级、坍落度、原材料品种、规格以及外加剂和掺合物品种、掺量和掺入方式。混凝土性能的特殊技术要求(如抗冻、抗渗、抗拆(折)、氯盐含量、无收缩等)以及供货方式、日期、时间、小时供量等,从源头上把住质量关。对原材料要求混凝土有可泵性,即在泵压作用下,混凝土能在输送管道中连续稳定地通过而不产生离析的性能,它取决于拌合物本身的和易性。在实际应用中和易性往往根据塌落度来判断,塌落度越小,和易性也越小,但塌落度太大又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因此,一般认为820cm较合适,具体值要根据泵送距离、气温来决定。11、泵送混凝土所采用的各种

8、原材料的质量控制:(1)、(此处把顿号去除!)水泥泵送混凝土应选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砂渣硅酸盐水泥和粉煤灰硅酸盐水泥,不宜采用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并应对其所使用的品种、级别、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对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试。其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标准。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水泥。泵送混凝土中的水泥沙浆在运输送管道里起到润滑和传递压力的作用,适宜的水泥用量对混凝土的可泵性起着重要作用。水泥用量过少,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则差,泵送阻力增大,泵和输送管的磨损加剧,容易引起堵塞;水泥用量过多,不仅工程

9、造价和水化热提高,而且使混凝土拌和物粘性增大,也会使泵送阻力增大而引起堵塞,对大体积混凝土还会引起过大的温度应力而产生温度裂缝。适宜的水泥用量,就是在保证混凝土设计强度的前提下,能使混凝土顺利泵送的最小水泥用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应当是GB 50204-2002)(GBJ20492)(此标准应当是“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规定:泵送混凝土的最小水泥用量为300kg/m3。有关试验结果表明:强度等级为42.5MPa的水泥配制C30泵送混凝土,适宜的水泥用量为380420 kg/m3;强度等级为52.5MPa的水泥配制C30泵送混凝土,适宜的水泥用量为350380kg/m3

10、。工程实践还证明:适宜的水泥用量不仅与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水泥标号(应当是强度等级!)等因素有关,而且还与管道尺寸、运输距离等因素有关。如表1。表1 泵送混凝土最小水泥用量泵送条件输送管直径(mm)水平管换算长度(m)1001251506060150150最小水泥用量(kg/m3)300290280280290300(2)、(此处把顿号去除!)骨料粗骨料对混凝土的可泵性影响很大,它不仅能降低混凝土的稳定性,而且容易卡在泵管中造成堵塞,因此宜采用连续级配,其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宜大于10%;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与输送管径之比宜符合下表的规定;表2 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与输送管径之比石子品种泵送高度(m)粗骨料

11、最大粒径与输送管径比碎 石501:3.0501001:4.0卵 石501:2.5501001:3.01001:5.0(3)、(此处把顿号去除!)砂泵送混凝土宜采用中砂、其通过0.315mm筛孔的颗粒含量不应少于15%;普通混凝土用细骨料是指粒径在0.154.75mm之间的岩石颗粒,称为砂。砂按产源分天然砂和人工砂两类,泵送混凝土拌和物之所以能在管道中顺利移动,是由于靠水泥砂浆体润滑管壁,并在整个泵送过程中使集体颗粒能够不离析的悬浮在水泥砂浆体之中的缘故。因此,细骨料对混凝土拌和物可泵性的影响比粗集料大得多,这就要细骨料不仅要含量丰富,而且级配良好。图2.2(应当是图1)我国泵送施工技术规定中,

12、要求配制泵送混凝土的细骨料,应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级(及)试(检)验方法(JGJ52-93(2))(应当是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 52-2006)标准的规定,根据施工经验,宜采用现行砂标准中的二区级配。我国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95)提供的细骨料最佳级配,如图2.2(应当是图1,但是此处不应当是一本书的封面,应当是一个表格或图形!)所示。(4)、(此处把顿号去除!)外加剂泵送混凝土中应掺用外加剂和粉煤灰或其它活性矿物掺合料的质量及应用技术应符合国家混凝土外加剂(GB 8076-2008),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等和有关

13、环境保护的规范的规定。粉煤灰是一种表面圆滑的微细颗粒,掺入混凝土拌合物后,不仅能使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增加,而且能减少混凝土拌合物的泌水和干缩程度。当泵送混凝土中水泥用量较少或细骨料中粒经小于0.315mm者含量较少时,掺加粉煤灰是最适宜的。泵送混凝土中掺加粉煤灰的优越性不仅如此,它还能与水泥水化析出的Ca(OH)2相互作用,生成较稳定的胶结物质,对提高混凝土的强度极为有利;同时,也能减少混凝土拌合物的泌水和干缩程度。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掺加一定的粉煤灰,还可以降低水泥的水化热,有利于裂缝的控制。(5)砂率的选择砂率对于泵送混凝土的泵送性能非常重要。由于泵送混凝土拌合物经过输送管道的堆(锥)

14、形管、弯管和软管等部位时,混凝土颗粒间的相对位置将会发生一定变化,如果水泥沙浆(砂率过小)体量不足,就会很容易发生堵塞。适量增加砂率是改善混凝土可泵性的有效方法,但砂率过大不仅会使混凝土的用水量增加,而且还将影响硬化混凝土的技术性能。因此,在保证混凝土强度、耐久性和可泵性的前提下,尽量选择水泥用量最小的砂率,即最佳砂率。最佳砂率,即在保证混凝土强度、耐久性和可泵性的情况下,水泥最小时的砂率。影响砂率的因素很多,主要有:骨料的粒径(粒径增大砂率降低)、粗骨料的种类(碎石比卵石的粒径(砂率)大)、细骨料的粗细(细砂比粗砂的砂率大)和水泥的用量(水泥用量大砂率则低)等。根据近年来一些工程的施工经验,对于一般泵送混凝土,其砂率控制在37%46%的范围内。(6)控制降低碱骨料反应对预拌泵送混凝土质量的影响 碱骨料反应原理碱骨料反应是指混凝土中水泥、外加剂、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