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地理课时跟踪检测一初识自然灾害鲁教版选修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8037520 上传时间:2023-11-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中地理课时跟踪检测一初识自然灾害鲁教版选修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22年高中地理课时跟踪检测一初识自然灾害鲁教版选修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22年高中地理课时跟踪检测一初识自然灾害鲁教版选修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高中地理课时跟踪检测一初识自然灾害鲁教版选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中地理课时跟踪检测一初识自然灾害鲁教版选修(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高中地理课时跟踪检测一初识自然灾害鲁教版选修一、选择题1下列地理现象不属于自然力量的释放带给人类恩惠的是()A爪哇岛上的农民喜欢到火山附近进行农业耕作活动B唐山大地震后,我国政府在废墟上又建设起一座美丽的新城市C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造就了黄河三角洲D每年发生的台风给陆地上带来了丰富的淡水资源解析:选B灾后重建是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不属于自然力量的释放带给人类的恩惠。2下列对待自然灾害的态度可取的是()A大自然的报复是可怕的,人类应屈服于它B人类应遵循自然规律,尽可能减轻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C只要我们遵循自然规律就能避免自然灾害的发生D这是天意,我们对此无能为力解析:选B自然灾害具有双重性

2、,应该辩证地对待它,既不能屈服于它认为无能为力,也不能避免自然灾害的发生,但人类应遵循自然规律,尽可能减轻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结合灾害、自然灾害、人为灾害的区别与联系,回答34题。3下列现象或事件中,属于自然灾害的是()A酸雨危害生物体B马航MH370客机失联C墨西哥湾石油泄漏 D印度洋地震、海啸4下列可以正确表示自然灾害、人为灾害和灾害关系的是()解析:3.D4.C第3题,酸雨是人为原因引起的;B、C两项为人为灾害;印度洋地震、海啸既是以自然异变为诱因,又有承灾体,所以属于自然灾害。第4题,本题主要考查了灾害、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三者之间的关系。灾害分为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属

3、并列关系。阅读下表,回答56题。发生时间灾害地点及灾情摘要1920年中国华北大旱,灾民2 000万,死亡达50万人1937年印度加尔各答飓风,死亡30万人xx年5月12日中国四川省汶川大地震死亡人数逾8万人5表中既属缓发型灾害,又属气象灾害的是()A大旱B飓风C地震 D大旱和飓风6表中灾害发生时死亡的人数越来越少,这说明()A人类的抗灾能力越来越强B自然灾害的强度越来越小C人类已能控制灾害的发生、发展D人口的密度越来越小解析:5.A6.A本题组主要考查了自然灾害分类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第5题,地震属于地质灾害,而飓风属于突发型灾害。第6题,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的抗灾能力越来越强,灾害发生

4、时死亡人数越来越少。7对于西藏墨竹工卡县大面积山体滑坡灾害分类正确的是()A属于气象灾害 B属于缓发型灾害C属于原生灾害 D属于轻度灾害解析:选C工卡县山体滑坡按成因、表现特征、发展过程、损失程度应分别属于地质灾害、突发型灾害、原生灾害、重大灾害。二、综合题8阅读下面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2016年6月15日是皮纳图博火山喷发的第二十五个周年纪念日。当时火山喷出的灰、沙、石、蒸气等直冲云霄。两周内,伤亡700余人,20多万人逃离家园,损失达50亿比索。四处飞扬的火山灰使30万公顷农田绝收、7千多公顷森林毁于一旦。火山灰甚至远落到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以及中国海南省和福建省等地。

5、材料二火山喷发的图片。(1)皮纳图博火山喷发是否属于自然灾害?为什么?(2)皮纳图博火山喷发反映了自然灾害的哪些属性?为什么?解析:第(1)题,由自然灾害的概念可判断出皮纳图博火山属于自然灾害。第(2)题,火山喷发是岩石圈的变异活动,同时又对人员造成伤亡,所以体现了它同时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答案:(1)属于。因为皮纳图博火山喷发是岩石圈的变异活动引起的,并对人员造成了危害。(2)皮纳图博火山喷发是岩石圈的变异活动,反映了自然灾害的自然属性。该火山喷发给人员造成了危害,反映了自然灾害的社会属性。9下图为我国西南地区多年平均气温和降水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描述气温和降水的变化特点。(2)推断这种变化可能产生的气象灾害,并简述其危害。解析:图中西南地区多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降水呈减少趋势。这种变化容易形成高温干旱灾害,对农作物生长、工业用电造成影响,还会导致缺水、森林火险等问题。答案:(1)气温呈上升趋势;降水总体上减少。(2)高温干旱。供电紧张,造成部分工业企业停产、减产;危害农作物生长,农作物减产;蒸发量增加,可用水源减少;森林火险等级偏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