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局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报告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8037272 上传时间:2023-12-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气象局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气象局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气象局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气象局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气象局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气象局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象局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报告(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气象局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报告 X年,面对复杂的天气气候形势,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牢固树立“防灾惠民,减灾增效”的理念,切实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时发布灾害预警信息,全面做好突发事件应对工作,为保障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有效服务。现就我局本年度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总结评估报告如下: 一、气象灾害基本情况 全市主要遭受了局地暴雨洪涝、干旱、风雹灾、雷电、低温霜冻、病虫害等气象灾害及衍生灾害,气象灾害具有影响范围广、强度大、损失严重、多灾并发等特点,部分地区经济损失巨大,其中局地暴雨洪涝、干旱灾害尤为严重。 二、应对工作总结评估 (一)工

2、作经验及成绩 1、加强气象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建设。为规范气象灾害应急管理工作,提高保障公共气象安全及突发灾害天气的能力,按省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要求,制定完善市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应急预案、市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加强预案管理工作。202X年,市政府成立了气象灾害防御领导小组(当政办函2019号),我局内部建立了气象应急队伍,由各部门业务技术骨干组成并开展现场气象应急服务工作。“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日趋完善,全市共发展气象协理员和信息员185人,建立气象信息服务站1个。 2、气象应急保障能力明显提升。建立2套国家级自动气象观测站、20个区域自动气象站

3、、1套at卫星接收系统、1个gs/mt观测站、套土壤湿度自动测量仪等。常规观测资料传输及时率达10%,本级站及区域站数据传输及时率均达99%以上。观测精度和自动化水平明显提高,观测时效明显提升,信息网络和技术保障能力明显增强。 3、积极做好应急处置工作。 ()加强观测,紧密跟踪灾害性天气 密切监视各次天气过程,实时监测灾害天气发生发展情况。充分利用卫星、雷达、气象台站、自动站、土壤水份观测系统,对干旱、暴雨洪涝、寒潮、大风、沙尘等灾害性天气进行实时监控,预报服务人员24小时应急值班,密切监视每一小时的天气变化,对自动站、区域自动站数据进行分析,适时发布灾害落区预报。 (2)做好灾害性天气预报,

4、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市气象台及时与市气象台进行会商,加强预报服务指导,积极做好短时、临近预报预警,及时发布预报,实时发布灾害天气临近预警。据统计,02X年,共发布发布专题气象服务2期130多份,气象旬月报36期10多份,农业气象服务信息5期,天气预警信息期,预警短信近万条。并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电话、手机短信、传真、网络等方式,及时将预警信息传达到救灾一线及公众手中。 (3)加强组织领导,及时启动应急预案 加强气象灾害应急组织领导,按照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充分发挥了气象应急服务在防灾减灾中的“发令枪”、“消息树”作用。 (二)存在的问题 1、气象应急响应工作机制需要进一步优化

5、。现有的合作机制存在效率不高、应急联动响应不到位的弱点,气象应急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发挥不足。 2、社会参与气象灾害防御的程度有待增强。目前气象灾害高风险区内的公众和单位缺少对防灾减灾的认识,缺乏基本的防御避灾常识,公众灾害风险意识差,基层各级应急管理人员缺乏系统的有关气象应急方面的培训和教育,忧患意识薄弱,气象应急处置能力不强等。 三、工作建议 (一)创新气象应急管理机制,提高各类突发事件防范和应对的工作效率。进一步研究和优化部门间的合作模式,加快形成和建立部门之间互联互通、实时充分共享应急信息交换机制,实现各有关部门包括应急工作信息以及应急科学数据的互联互通和广泛应用。 (二)加强气象

6、应急保障体系建设,增强处置气象灾害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推进气象预案体系建设,努力解决预案的可操作性和针对性。 (三)加大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和科普的力度,增强群众防御气象灾害意识和能力。 四、典型案例-“5.4”暴雨风雹灾害 (一)天气概况 5月14日8时10分至1时10分左右,我市玉阳办事处、坝陵办事处、玉泉办事处等五个镇处遭受雷雨大风和冰雹灾害,局部地区冰雹达到1厘米,最大风力25.8米/秒,玉阳城区小时降雨量高达72毫米。 (二)灾情及影响 1、人口受灾情况。此次灾害人口受灾重灾区集中在城区三个办事处,全市受灾人口13600人,紧急转移安置200人。 2、房屋受灾情况。据统计全市房屋进水

7、200户,揭顶1800户。坝陵办事处的及坝陵桥社区560户房屋进水,0户房屋屋顶被揭。 、农田受损情况。受灾农田面积540亩,成灾面积620亩。绝收面积630亩。 、基础设施损毁情况。此次灾害造成电力、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不同程度损坏,城区大面积停电,主干道被淹,2万多居民出行受阻,部分机关厂矿办公楼门窗吹垮,冲毁通村公路12处,吹倒大树76棵,冲断树枝560棵,吹倒公共汽车站台11个。城区主要街道大道漫水到50厘米,沿街10多户商铺进水,坝陵办事处工业园区部分厂房进水。玉阳东门楼社区23户商铺被淹。 (三)应急服务 市市气象局加强联合会商,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及时启动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全力做好气象服务工作。每6小时统计一次常规站和区域雨量站的雨情,分别以表格的形式向市委、政府及防汛部门上报,及时开展灾情调查评估工作。制作气象灾害专报1期,专题气象服务期。由于预报准确,服务及时,较好地完成了本次重大天气过程的气象服务工作,受到了公众好评和政府高度评价。 第 3 页 共 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