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教育工作情况 (6)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8036227 上传时间:2022-07-3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教育工作情况 (6)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县教育工作情况 (6)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县教育工作情况 (6)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县教育工作情况 (6)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县教育工作情况 (6)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县教育工作情况 (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教育工作情况 (6)(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县教育工作情况汇报 一、基本情况 县辖14个乡镇,374个行政村,总人口6万。20*年全县财政收入80万元,20*年县财政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全县中小学校227所,其中普通高中3所,职业高中1所。初级中学22所,成建制小学17所,教学点64个,在校中小学生04人(普高95人,职高108人,初中31371人,小学57011人)。教职工60人,专任教师406人,(其中高中专任教师2人,初中专任教师14人,小学专任教师2324人)。 二、主要工作成效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x县县委、县政府不断调整教育结构,优化教育资源,教育事业得到健康快速发展,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教师队伍进一步加强,

2、招商引资取得重大突破,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升,形成了超越式发展的良好态势,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一)领导重视,职责明确,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县委、县政府根据国家、省、市教育发展十五规划提出的目标和要求,积极实施科教xx县战略,制订了202X20X年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确立了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目标,建立健全了县级政府及其有关职能部门教育工作目标责任制,定期考核,逐条落实,奖罚分明,确保任期内教育目标任务顺利实现。并将各项指标完成情况定期向人大汇报,自觉接受人大监督。三年来,共收到人大关于教育工作的建议3多件,件件得到落实,促进了教育事业

3、健康发展。 几年来,我县在巩固和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方面,深入进行了四项重大改革。一是积极稳妥地在全市率先完成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20*年撤消了全县1个乡镇教育办,通过公开选拔考试,任用了乡镇督学和中小学中层以上领导干部。管理人员由过去的53人精简到251人。全县中小学教职工5699人按照省定编制入编420人,编外离岗25人,退休07人,待岗18人。教师工资由县财政统一发放,教育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二是在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顺利推进了新课程改革和全县中小学教辅用书规范管理改革。三是进行了中小学布局调整改革。坚持把学校建设与布局调整相结合,与危房改造、创办示范

4、性学校、名牌学校相结合,按照“小学联村、初中进镇、高中进城”的办学格局,缩减效率低下的小学。全县撤并初中4所、小学68所,中小学由299所调整为227所。通过调整,中小学布局和规模基本适应全县人口分布状况,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发展轨道。 (二)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办学水平不断提高 1、幼儿教育。截止目前,全县14个乡镇已建起16个中心幼儿园,以县第一幼儿园为龙头,认真贯彻实施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辅射带动全县幼儿园、学前班不断提高保教保育水平和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全县幼儿学前三年教育普及率2X202学年61%,22202学年88%,202X2X学年

5、74%。 2、小学教育。小学适龄人口入学率连年保持100%,年辍学率22X202X学年0.33,20202学年0%,202X-202X学年0.5。 3、初级中等教育。初中阶段人口入学率202X20X学年26.7%;202X-22X学年45;02X-202X学年11.%。在校生年辍学率202-202X学年2.%;202X-02X学年.;02X-02学年2%。 4、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02X-202X学年8%;202X-20X学年80%;202-02学年85%。 5、高中阶段教育。全县普通高中3所(含民办高中1所)。在校生总9582人;毛入学8,万人高中在校生171人。*年x县一高被命名为市级示范性

6、高中。 6、中等职业教育。全县中等职业教育学校3所,(职业高中1所,中等专业学校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职业高中在校生132人,开设职业技术专业个,校外实习基地2个,连续三年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职业教育年度招生和培训任务,毕业生就业率达5%。为配合国家阳光工程计划,20*年10月,学校筹资20万元,建起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招收学员21人。县教师进修学校20*年被命名为XX省教师教育先进集体,职业高中20*年月被市教育局、市发改委等七个部门授予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7、成人教育。现有省级示范性成人学校1所,省级一类成人学校3所,占全县总数的2,省级二类成人学校3所,其余全部为三类成人学校。积极实

7、施“富脑工程”,利用县、乡、村三级成人教育网络,大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和劳动力转移培训,三年来共培训学员147人,其中劳动力转移培训160人,劳务输出1134人,输出率90%。今年,积极与市工业学校、许昌技术经济学校联合办学、培训学员180人。 8、民办教育。积极鼓励支持民办教育发展,不断加强对民办教育的管理,在教育教学管理、评先评优、落实“两免一补”政策等方面与公办学校同等对待,同步发展。截止20*年月全县有民办学校1所,其中普通高中1所,初中所,小学所,武术学校所,外语培训学校3所,电脑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达07人。中中实验高中在2*年高招教学质量评估中荣获全市丙组第一名。 (三)加大投入,

8、强化管理,确保教育经费足额到位 20X、20X、2*年财政经常性收入分别为28万元、8万元、10486万元,年增长率为3%、1%;财政对教育的拨款分别为:7万元、80万元、932万元,年增长率为8.7%、0.8%。 22X20X年初中国拨教育事业费分别为1283万元、122万元,798万元,初中国拨生均教育事业经费分别为377.6元、80.元、519.1元;02X-20*年小学国拨教育事业费分别是3135万元、3088万元、187万元,小学国拨生均教育事业费分别为511.7元、489元、519.1元。020*年初中国拨公用经费分别为30245元、413元、49140元,初中国拨生均公用经费分别

9、为089元、1.元、15.元;20220年小学国拨公用经费分别是为4119元、925元、69550元,小学生均国拨公用经费分别为0.6元、1.元、1.2元。 城镇教育费附加202-02X年应征数分别为11万元、78万元、94万元;实征数也分别为19万元、78万元、万元。拨付情况:20*年教育附加上年结转5万元,当年征收119万元,拨付教育158万元,年终结余5万元;20*年上年结转15万元,当年征收78万元,拨付教育58万元,年终结余3万元;20年上年结转35万元,当年征收94万元,拨付教育123.5万元,年终结余.5万元。 农村税费体制改革以后,全县农村中小学教育经费全部纳入县级管理,个人经

10、费通过银行直接拨付职工个人帐户,公用经费等由县财政局统一核拨,基本保证了政府对教育的投入。 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把国家、省、市拨付资金xx县级配套资金按时足额发放到贫困家庭学生手中,帮助他们完成学业。X年,“两免”资助人数4760人次,占学生总数的%,“一补”资助人数2960人次,占贫困寄宿生总数的0%。全县发放“两免一补”资金共计0.0万元,其中,省市“两免”资金46.55万元,县级“一补”资金2.45万元。20*年春季,“两免”资助人数684人,占学生总数的25%。“一补”资助人数1850人,占贫困寄宿生总数的00%。全县发放“两免一补”资金56.8075万元,其中省市“两免”资金3

11、.07万元,县级“一补”资金1.5万元。2*年秋季,全县发放“两免”资金383万元,资助学生384人,占学生总数的25。 从20X年起,县财政每年从教育费附加中的大部分以及当年农村税费改革专项转移支付的4%资金全部用于中小学危房改造。建立健全了全县中小学危房改造长效机制,资金管理按教育行政部门及财政部门研究确定的项目学校,根据施工进度由财政专户直接拨付施工单位,做到资金管理到位,拨付到位。 (四)多方筹资,完善设施,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全县初中生均占地面积23.4平方米,小学生均占地面积22平方米,初中校舍总面积5.9万平方米,生均86平方米,小学校舍总面积27万平方米,生均4.9平方米。

12、几年来,通过财政拨付、社会捐资助学、招商引资等形式,筹措资金1052万元,重点对学校教学楼、学生食堂、餐厅、宿舍进行改造和建设,先后建起高标准学校教学楼52栋,学生公寓楼栋,食堂、餐厅25座,使长期以来学生教室宿舍破旧、住宿拥挤、就餐条件差等现状得到了较大改善。我县的农村初中食堂改造工作通过省、市验收全部达标。目前我县农村初中住校生人均住宿使用面积达.6平方米。全县农村初中全部配备有标准卫生保健室。 从20*年起,在全县启动了“危房改造工程”,成立了以常务副县长为组长,教育、财政、建设、发改委等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中小学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乡镇党委、政府都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制定了

13、明确的工作职责。县政府每位县长每人分包一个乡镇;县“危改”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乡镇政府、教体局班子成员实行分包乡镇、分包学校责任制,分解任务,责任到人。定期勘察鉴定,实行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县教育部门和建设部门配合,对我县的中小学校舍进行了定期勘察鉴定。三年来,全县共投入危房改造专项资金11.5万元,消除危房3966平方米,新建校舍420平方米。20*年9月,xx市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作现场会在我县召开,成功经验在全市推广。 教学仪器设施不断更新,远程教育建设步伐加快。教学仪器初中一类标准所,二类13所,三类7所,小学一类3所,二类所,其它学校均达三类标准;电教器材初中一类所,二类所,其

14、它均达三类,小学一类2所,其他均达三类以上;音乐、美术器材中小学均达三类标准;所有中小学都有常用的体育和劳动器材及劳动基地。全县初中图书共有4692册,生均5.5册,小学图书共有600册,生均11.8册。为加快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建设,20*年投入资金7.5万元,用于远程教育工程建设,使全县所有中小学均按要求配备现代远程教育设备。 (五)竞聘上岗,全员聘用,教师队伍建设得到不断加强 20*年,根据省市关于中小学教职工核编定岗的要求,按照编制标准和国家规定的中小学学历要求,实行了竞聘入编,核编定岗到校。全县核编范围内中小学在职教职工69人,经过中小学核编定岗,择优聘用202人,被聘用的中小学教

15、职工,与单位法人签定了聘用合同,实行合同化管理。从20*年开始,实行了中小学校长、教师调配、管理和使用制度,高级中学校长一般有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提名、考察或参与考察,按干部管理权限聘任;县直中小学和农村中小学校长的选拔、任用、培训、考核、交流统一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归口管理,进一步落实和理顺了中小学校长管理体制和有关政策,深化了中小学校长选拔任用和管理制度改革,全面推行了中小学校长聘任制。中小学教师由县教育主管部门统一调配、管理和使用。同时,不断加强教师继续教育,截止目前全县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9%,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934,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达9%,从而完善了管理体制,优化了教育资源。 (六)规范办学,强化督导,学校管理得到加强 全县教育系统“围绕质量抓管理,打好质量攻坚战”的工作思路,大力实施“创名校、树名师、培优生”工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