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教学工作安排15篇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8035507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41.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数学教学工作安排15篇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中学数学教学工作安排15篇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中学数学教学工作安排15篇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中学数学教学工作安排15篇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中学数学教学工作安排15篇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数学教学工作安排15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数学教学工作安排15篇(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学数学教学工作安排(15篇)时间的脚步是无声的,它在不经意间消逝,我们的工作又迈入新的阶段,现在就让我们制定一份安排,好好地规划一下吧。信任很多人会觉得安排很难写?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中学数学教学工作安排,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中学数学教学工作安排1一、指导思想仔细学习与贯彻课程标准改革的精神,以学生为本,以教育处教学安排为指导。面对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发展学生的智力,培育学生的数学实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成果。较好地完成中学必修1下半册必修3的部分教学任务。二、学情及教材分析中学教学内容深,学生接受起来很困难。所以老师要依据实际状况,面对全体,因材施教,对学习有障碍的学生进行

2、个别辅导。以优待差,发挥学生群体的作用。抓好三类生的教学,促进尖子生,带好中等生,扶好下等生。三、教学内容中学必修1及必修2的部分教学内容。通过教学,要使学生把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驾驭必需驾驭的基础学问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培育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良好特性品质以及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四、方法措施1、本学期我接着实行的教学模式是:四点学学问点、抓重点、找疑点、攻难点。学学问点学会本节课应当学会的学问点、本单元的学问点、本册的学问点。熟知应驾驭的概念、法则、定理、公式等。抓重点抓住本节课本单元本册的的重点。并敏捷地运用其中的公式定理法则等学以致用,会做相应的习题,特殊是重点习题。找疑点每节课

3、都让学生找出自己的疑问、疑点,老师实行相应的措施帮助学生解疑化难。攻难点对于本节课,本单元的难点及重点,老师要集中精力对学生加强训练,引导学生反复练习,形成数学实力,化解难点。2、总结学习方法。针对学生接受学问困难、又特别简单遗忘的特点,在教学中最关键的是要总结好学习方法。只有总结好了方法才会学有所获。3、在教学中面对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加强引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注意培育学生爱好和主动性。激励学生大胆创新,勇于探究。培育学生创新实力和创新意识。努力提高学生成果。4、照看全体学生,提高尖子生;带好中等生;抓住后进生。以优带差,共同提高。不损害学生的自尊心。让学生欢乐地学习。5、老师想方

4、设法想出最直观的教学方法,把课程讲明白,直到学生弄明白为止。多运用直观简捷的教学方法,注意爱好教学。6、依据学生简单遗忘的特点,要刚好有效地搞好复习。课前提问抓住重点,每周的自习课搞好一周的复习巩固,做好每个单元的训练。7、老师肯定要有耐性、信念,信任学生会学好的。中学数学教学工作安排2一、指导思想:本学期,我们高数组全体成员将仔细贯彻我校的教化教学工作要点,在学校教育处工作安排的指导下,围绕“生本教化”的教学理念,以更新观念为前提,以育人为归宿,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转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研模式,主动探究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研工作新体系。接着推动“生本教化”改革的进

5、程,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努力让本组数学老师成为有思想、有追求、有实力、有阅历、有才智、有作为的新型老师,使教研组的工作更上一个台阶。二、目标任务:1、努力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使各班数学成果达到学校规定的有关标准。2、在数学学科教研教改中注意素养教化,让本组老师成为一支思想素养、业务素养过硬的数学老师队伍。3、狠抓生本教化,加强数学课堂改革力度,主动开展各项教研活动,提高现代教学水平,切实优化数学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4、主动开展业务学习活动,在全组形成教研之风、互学之风、创新教化之风,共同提高教化教学水平。5、加强集体备课。本学期,我们组将根据学校的教学安排照实开展

6、教研活动,仔细开展合作研练活动,根据“个人探讨、同伴沟通、达成共识、主备撰写、实践改进、反思提高”的步骤进行集体备课,听课后仔细评课,刚好反馈,如教学内容支配否恰当。难点是否突破,教法是否得当,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是否符合素养教化的要求,老师的教学基本功等方面进行中肯,全面的评论、探讨。争取使我们的教学水平更上一个新的台阶。三、详细措施:1、把握教材关:仔细学习新课程标准,钻研教材,把握各单元、各节的教学要求和重难点,熟识教材的特点和编者的意图,订好所教学科的教学安排。安排要体现每单元重难点以及实行的措施,探讨解决难点的方法。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练习策略。对教材中存在的问

7、题及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要刚好进行记录,刚好进行反思,仔细反思个人的教化教学心得。工作安排2、规范日常工作:严格规范数学教学常规。每位老师要仔细制定教学安排,仔细备课、上课、布置和批改作业、辅导学生、组织数学学科的质量调查。学生作业的规范性要求,包括学生书写作业的规范和老师批阅作业的规范。3、老师角色的改变:全组成员要主动实践生本教化,真正实现老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是学生的合作伙伴,不再是在“讲”的基础上“扶”着学生、“牵”着学生去驾驭学问,而是要将学问“放”给学生,放心、放手地让学生自主学习。总之,我们愿与新课程同行,在探究中前进,在失败中成熟,把新课改引向深化。因为我们坚信我们的新课改最

8、终可以使学生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视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索,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中学数学教学工作安排3新学伊始,我又迎来了自己的新一届学生,面对一张张青春洋溢的脸庞,面对一双双渴求学问的眼睛,我感慨万千。我知道,我的工作和同学们的学习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成就了同学们才能成就我自己。我知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了更好的完成本学期的工作特制定如下安排。在这一年里,我要接着开展新课改实践,在以往阅历的基础之上,以我校“369”教学模式为依托,将“学案导学”“小组合作学习”向纵深方向发展。我的第一个安排是不占用学生课余的时间,将预习,作业,小组沟通,课堂展示,老师分析点拨,测验,全

9、部放入课内时间完成。我深深知道,这是巨大的挑战,尤其是将预习和作业放在课堂上。中学的学生极其辛苦,高一的学生要学的课程多、任务重,孩子们已经起得很早,已经睡得很晚了,假如全部课程的预习和作业都放在课余时间完成,要么成为空谈要么剥夺学生吃饭休息的时间亦或者是哪个老师惩罚力度大就完成那一科。我认为这不是好的教学方法,这是在加速学生厌学的进程,与教化规律南辕北辙。我的其次个安排是将“导学案”真正用到实处。以往学校要求导学案,我应付的心思居多,经过一段时间的反思,我想要实践“先学后教”学生是必需有点学习指导的,这个学习指导就是学案,其作用还是不行低估的。自己用的不好,只是说明自己的相识和方法有问题,轻

10、易的否认多个学校的胜利阅历无异于否认练习册后面的参考答案,多数状况都是怀疑的人自己错了。摆正心态就先过了自己的这一关,剩下的就是找对策的问题了。生搬硬套确定不行,但可以先尝试然后调整,没有一哪有二,没有起先哪有发展。这学期学校统一发的导学案很好,很好用,这样既充分利用了学生手头的资料也不加重学生的负担,一箭双雕。我的第三个安排是学习写论文。这始终是我的短板,看的少写得更少。首先给自己订一套中学数学教学参考提高自己的专业眼界,先看别人怎么写,然后渐渐积累专业语言专业词汇学习写。知我者莫若我,不管别人怎么评价我,不管我得到了什么荣誉,我自己最清晰自己处于什么水平,提高专业素养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1、信任努力总有收获。我是我的主宰,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会朝着心中的教化的制高点不懈努力!中学数学教学工作安排4随着教化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我国在教材建设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从新中国成立时的“学苏联”,到文革期间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而各省市自编教材,几经风雨,到现在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这是值得确定的。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现行教材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本文以现行中学数学教材为例提出一些问题,供教材探讨专家及教材编写者参考。问题之一:代数与几何内容不同步。为普及九年制义务教化及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近年来对中学数学教材作了一些删减,并调整了一些内容的依次,例如,将以前在初中的二

12、次函数及一元二次不等式放到了中学代数第一章集合幂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中,而将以前在初三代数中的解斜三角形移到了中学代数第三章中。而另一个被教材编写者忽视了的问题是代数与几何在内容上不同步,例如将解斜三角形放到代数第三章其次大节后,学生要在高一其次学期期末前夕才第一次学习到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而作为余弦定理在立几中的一个应用关于求异面直线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即推导异面直线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时,在高一第一学期中段考后不久便用到余弦定理(见立体几何教材P44),学生在立体几何中用到余弦定理时也只是“在三角形AFG中,FG2=m2+n22mncos”,而无任何说明,学生第一次接触余弦定理,根本不知道

13、余弦定理及其内容,更不用说运用了。因而笔者认为,仍可将解斜三角形的内容放在初中或放到高一代数第一章中,此外还可考虑是否可以将其放到中学代数其次章的三角函数中,或者是为降低立体几何的难度,可否删去立体几何教材中P44的例子。问题之二:将立体几何与解析几何对调对教学更有利。高一学生学立体几何,高二学生学解析几何,成为人们的常识,然而据笔者对中学师生的调查及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可知,在高一学习解析几何,高二学习立体几何对教学更有利。缘由是,高一代数一起先便是集合与函数,而解析几何的一大特征便是数形结合,即在坐标系中探讨几何问题,明显,函数内容与解析几何学问更能快速地找到结合点,有利于教学及学生对学问的

14、理解和驾驭。而立体几何的一大特征便是空间感强,抽象思维要求高,然而高一新生在这一点上表现为薄弱环节。高一学生学立体几何,一起先便打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许多学生对数学产生厌倦心情。就算在高一学过立体几何后,经过一年的时间,在高三高考前有立体几何复习时,学生和老师都有上新课的感觉,学生在高二时将立体几何几乎全遗忘了。笔者调查过一些中学数学老师,都确定了这一点,即高三给学生复习立体几何时学生的反应和上新课一样。笔者在教学中作过这样的尝试,高一学习解析几何,高二学习立体几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即在高三复习解析几何及立体几何学生和老师都轻松许多,完全没有上新课之感,而且学生经过高一代数及解析几何的学

15、习,有助于学生空间概念的形成。问题之三:现行教材的编排与高考严峻脱节。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是,数学高考试卷第一卷选择题达54分之多,超过全卷的三分之一,填空题占15分,占全卷的非常之一,两者共69分,占全卷的46%。与此形成的反差是,教材中的例题、练习、习题及复习参考题中没有一道试题是选择题,也基本上没有填空题,最多只是填一点图表,也是微乎其微的。当然,可能有人会说,教材并不是专为应付高考,只要理解教材中的内容便会解高考题中的选择题及填空题,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简洁。在高考仍旧作为指挥棒指挥着中学教学的状况下,这种教材编排方式给师生造成极大的额外负担,从而也进一步导致其他各种教学资料的泛滥:高考考选择题及填空题,而教材中没有选择题和填空题,师生好求助于其他资料。许多既有教学阅历,教学又有成效的数学老师都对我说过同样的话:“数学老师备课便是在重新编写数学教材,因为现行教材根本无法和高考对号”。全国多数的中学数学老师都在做这项工作,可见对老师精力和时间的奢侈。因此,笔者建议在中学数学教材的例习题及复习参考题中,可适量地增加一些选择题和填空题,使教材建设能尽快地与高考要求接轨,从而减轻师生的额外负担和一些无效的重复劳动。中学数学教学工作安排5依据20xx年广东省中小学骨干老师三位一体省级培训实施方案的指示精神,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