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读后感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8034999 上传时间:2022-11-1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资本论》读后感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资本论》读后感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资本论》读后感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本论》读后感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资本论》读后感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资本论》读后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本论》读后感(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资本论读后总结资本论,一本伟大的著作。是1859年由卡尔马克思发表的政治经济学 批判的续篇。初篇和续篇据说相隔很久,是由于多年的疾病一再中断了马克思 的工作。可见这本著作的问世并不容易。这本著作的伟大之处,也许对于初学者 而言,并不能很好去理解,所以,在这里,我想还是引用一些其他经济学家对其 的评价会更加有说服力吧。莫布洛克先生在德国的社会主义理论家一文中,指出马克思的方法 是分析的方法,他说:“马克思先生通过这部著作而成为一个最出色的具有分析 能力的思想家。”可是于另一方面来说,对于资本论这本著作,也有不少的反对声音出 现一一星期六评论在其关于德文第一版的短评中说道:叙述方法“使最枯燥 无味

2、的经济问题具有一种独特的魅力”。(这似乎是对于马克思先生的叙述方法的 一则评价,而这也是与马克思本身的想法完全敌对的。)在马克思看来,只有一件事情是重要的,那就是发现他所研究的那些现象 的规律。而且他认为重要的,不仅是在这些现象具有完成形式和处于一定时期内 可见到的联系中的时候支配着它们的那种规律。在他看来,除此而外,最重要的 是这些现象变化的规律,这些现象发展的规律,即它们由一种形式过渡到另一种 形式,由一种联系秩序过渡到另一种联系秩序的规律。他一发现了这个规律,就 详细地来考察这个规律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后果所以马克思竭力 去做的只是一件事:通过准确的科学研究来证明一定的社会关系秩序

3、的必然性, 同时尽可能完善地指出那些作为他的出发点和根据的事实。说了那么多评价,现在让我把这本书的大致内容梳理一下。(第一卷上) 第一卷的内容是“资本的生产过程”,共分成7篇,共阐述了 25个问题。也许不 是意外,它的内容与政治经济学这门课程的内容有很多方面的重合之处。首先是关于商品的概念:商品首先是一个外界的对象,一个靠自己的属性 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物。教材中对商品是这样定义的: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 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或两种属性。作为商品,必须是一个能够满 足人们某种需要的物品。比较而言,两者并没有差别。商品的二要素,马克思特 地指出了服务的使用价值:使用价值只是在使用或消费

4、中得到实现。满足人的需 要的东西未必都是实在的商品体,比如一顿美味的晚餐比一顿原材料相同但平淡 无味的晚餐,就多了一种看不见、摸不着但感觉得到的东西。因此,服务是具有 使用价值的。只是“服务”这种“物”,在使用或消费的前后都不存在,而只在 使用或消费的过程中存在并得到实现。而且“服务”这种使用价值的量不大容易 计量,一般与它所作用的实在商品体的量有关。作为使用价值,商品首先有质的 差别;作为交换价值,商品只能有量的差别,因而不包含任何一个使用价值的原 子。马克思认为如果把商品体的使用价值撇开,商品体就只剩下一个属性,即劳 动产品这个属性。可是劳动产品在我们手里也已经起了变化。如果我们把劳动产

5、品的使用价值抽去,那末也就是把那些使劳动产品成为使用价值的物质组成部分 和形式抽去。它们不再是桌子、房屋、纱或别的什么有用物。它们的一切可以感 觉到的属性都消失了。它们也不再是木匠劳动、瓦匠劳动、纺纱劳动,或其他某 种一定的生产劳动的产品了。随着劳动产品的有用性质的消失,体现在劳动产品 中的各种劳动的有用性质也消失了,因而这些劳动的各种具体形式也消失了。各 种劳动不再有什么差别,全都化为相同的人类劳动,抽象人类劳动。课本上说, 抽象劳动是劳动的社会属性,是商品经济特有的范畴,反映了商品经济下人与人 之间的社会生产关系。马克思还提到了一个书本上未提到的“价值形式或交换价值”:最简单的 价值关系就

6、是一个商品同另一个不同种的商品(不管是哪一种商品都一样)的价 值关系。因此,两个商品的价值关系为一个商品提供了最简单的价值表现。价值 表现又有两极: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书的第三章是“货币与商品流通”。在这本书各处都假定金是货币商品。 这有利于说明的简单化。他提到了货币的职能,在这里,我想重点讲一下货币的 流通手段。商品的交换过程包含着矛盾的和互相排斥的关系。商品的发展并没有扬弃 这些矛盾,而是创造这些矛盾能在其中运动的形式。一般说来,这就是解决实际 矛盾的方法。例如,一个物体不断落向另一个物体而又不断离开这一物体,这是 一个矛盾。椭圆便是这个矛盾借以实现和解决的运动形式之一。交换过程使商品

7、 从把它们当作非使用价值的人手里转到把它们当作使用价值的人手里,就这一点 说,这个过程是一种社会的物质变换。一种有用劳动方式的产品代替另一种有用 劳动方式的产品。商品一到它充当使用价值的地方,就从商品交换领域转入消费 领域。在这里,我们感兴趣的只是商品交换领域。因此,我们只是从形式方面考 察全部过程,就是说,只是考察为社会的物质变换作媒介的商品形式变换或商品 形态变化。商品的交换过程是在下列的形式变换中完成的:商品一货币一商品WGW从物质内容来说,这个运动是WW,是商品换商品,是社会劳动的 物质变换,这种物质变换的结果一经达到,过程本身也就结束。在课上,老师告诉我们另一个跟这个公式很像的公式,

8、叫资本总公式,是 反映资本一般运作过程的一般公式。GwG。第一个GW是购买过程,G是 预付货币资本,那是一个投资过程。经过生产之后,得到了产品,(可记为W,), 产生了后面的销售过程:WGzo在这个过程中可能盈利,可能亏损。这就涉及 到剩余价值和资本总公式的矛盾问题,在资本论中也做出了详细的解释。其实,我们的课本都是以马克思的经济理论卫理论基础的,所以,虽然语 言有所不同,还有不同的例子,但是本质上是没有太大区别的,而且,马克思正 如他自己所说,语言并不是那么难懂,比较简单,有些理论仔细体味,努力理解, 可以懂。那么现在,我想讨论一下对于资本论一直存在的争议之一:他是唯 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来分

9、析经济理论的。彼得堡的欧洲通报在专谈资本论 的方法一文中,认为的研究方法是严格的现实主义的,而叙述方法不幸是德国辩 证法的。作者写道:“如果从外表的叙述形式来判断,那末最初看来,马克思是 最大的唯心主义哲学家,而且是德国的即坏的唯心主义哲学家。而实际上,在经 济学的批判方面,他是他的所有前辈都无法比拟的现实主义者决不能把他称 为唯心主义者。”我认为,马克思在形式上,叙述方法与研究方法不同。他的研 究充分地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式,探寻这些形式的内在联系。完成这 项工作以后,现实的运动适当地被叙述了出来。他做到了这一点,于是呈现在我 们面前的理论就显得更加有力!人们都说资本论在大陆上是“工

10、人阶级的圣经”。任何一个熟悉工人运动的人都不 会否认:本书所作的结论日益成为伟大的工人阶级运动的基本原则。不仅在德国和瑞士是这 样,而且在法国,在荷兰和比利时,在美国,甚至在意大利和西班牙也是这样;各地的工人阶级都越来越把这些结论看成是对自己的状况和自己的期望所作的最真切的表述。总而言之,资本论是一本伟大的著作! 一本无论对经济学学习者还是对普通人都很 有用的著作!资本论,是马克思的著作,是以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为指导,通过深刻分 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同时也使唯物史观得到了科学的 验证和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资本论运用唯物史观的观点和方法,将社会关系归结为 生产关系,

11、将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从而证明了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不以人的 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资本论是马克思用毕生的心血写成 的一部光辉灿烂 的科学巨著,这部巨著第一次深刻地分析 了资本主义的全部发展过程,以数学般的准 确性证明这一发展的方向必然引导到社会主义 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确立。资本论 武装了无产阶级,成为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斗争的强有力的理论武器。是马克思“整个 一生科学研究的成果”它凝聚着马克思的全部心血和智慧,是他献给全世界无产阶 级的一部最重 要的科学文献。它在世界各 国广泛流传,成为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 强大思想武器资本论对资本主义进行了彻底的 批判,资本主义却从资本论 中汲

12、取营养,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在自身范围内的进一步发展。马克思 认识到了经济过程的动态性,并预见到了经济周期的存在,而且发展了关 于经济活动的封闭理论。他同时还是第一个将经济和历史联系在一起的经 济学家,而资本论就是他这种创举的体现。同时资本论也没有简单地把精神生活、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一 般过程归结为它们的共同基础物质生产过程,而是从物质生活的生产 和再生产中引出了全部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的 内容和形式。资本论的方法的最大特色,就是把 逻辑、辩证法和认识论有机地结合 起来,融为一体。正如列宁所说:“在资本论中,唯物主义的逻辑、 辩证法和认识论都应用于一门科学”。马克思 使用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

13、法、逻辑与历史一致的方法,对资本主义社会矛盾运动的辩证分析,丰富 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马克思在资本 论第一卷中,系统全面地 阐述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产生、发展和克服 的过程,从而透彻详尽地阐 明了唯物辩证法关于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的学 说,阐明了唯物辩证法的实 质。在资本论中是对唯物辩证法的丰富和发展,正如恩格斯指出的,资本论的方法不亚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发现。正如达尔文的进化论曾发现有机自然界的进化规律一样,马克思 的资本论也发现了人类社会的进化规律。资本论是马克思用毕生 精力著述的伟大的科学巨著,是人类历史上经验和智慧的结晶,是对国际 工人运动斗争经验的总结。它的出版,宣判了资本主

14、义制度的末日,为无 产阶级革命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因此具有划时 代的重要意义。资本论是一部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光辉巨著,也是一部马克思主义 的百科全书。列宁指出:“马克思认为经济制度是政治上层建筑借以树立 起来的基础,所以他特别注意研究这个经济制度。马克思的主要著作资本 论就是专门研究现代社会即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制度的。”马克思致力 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他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论,“使这门 科学革命化。”资本论的版本很多,马克思恩格斯在世时,每出一版,都写了序或跋,这些序言和跋文构成资本论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 分,它们成为我们学习资本论的入门向导。有关资本论第一卷的 序言和跋一共有七篇,其中前

15、四篇是马克思自 己写的,后三篇是恩格斯写 的。在这七篇的序 言和跋中,最重要的是第一版序言和第二版 跋。 在这几篇序言和跋文里,讲到了有关资本论的许多重要问题。例如, 关于资本论的写作和出版过程,关于资 本论的研究对象和目的, 关于资本论的方法和结构,关于政治经济 学的阶级性,以及学习资 本论时需要注意的问题,等等。资本论是1859年发表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续篇马克思在大学本来是学法律专业的,但主要精力却用在哲学和历史的 研究上。1842 1843年,马克思在担任莱茵报主编期间,遇到要对物 质利益问题发表意见的难事。当时普鲁士莱茵 省议会通过了“林木盗窃 法”,公然侵 犯贫民阶级的权力。不久,马

16、克 思又遇到摩塞尔河流域酿造 葡萄酒的农民的经济状况问题。这些物质利益 的冲突,是促使马克思去研 究政治经济学的最初动因之一。于是,从1843年起,马克思开始系统地收集资料研究政治经济学,撰 写了一系列重要的著作,到四十年代末已初步 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 学。五十年代和六十年 代是资本论的创作和完成时期。18571858年,马克思写了一部篇幅巨大的手稿,即1857 1858年经济学手稿。这是 他创作资本论的最初尝试,通常称它为资本论第一稿。在这个手 稿的基础上,马克思打算以政治经济学批判为书名分册出版一部批判 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巨著, 这就是现在所说的“六册计 划”,包括资本、地产、雇佣劳动、国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