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勘探安全操作规程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8034389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2.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质勘探安全操作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地质勘探安全操作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地质勘探安全操作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地质勘探安全操作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地质勘探安全操作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质勘探安全操作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质勘探安全操作规程(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质勘探安全操作规程地质勘探安全操作规程一、基本要求1、地质勘探单位应建立地质勘探工作区安全档案,包括动物、 植物、微生物伤害源,流行传染病种、疫情传染源,自然环境、人文 地理、交通状况。地质勘探工作区安全档案信息和预防措施应及时向 野外作业从业人员交底。2、地质勘探单位,应为野外地质勘探作业从业人员配备野外生 存指南、救生包,为艰险地区野外地质勘探项目组配备有效的无线电 通讯设备。3、禁止单人进行野外地质勘探作业,禁止采、食不识别的野菜 野果。野外地质勘探作业人员应按约定时间和路线返回约定的营地。4、地质勘探单位应定期为野外地质勘探从业人员进行体检.野外 地质勘探从业人员体质应适应野外工作要

2、求.5、在疫源地区从事野外地质勘探工作的从业人员,应接种疫苗; 在传染病流行区从事野外地质勘探工作的从业人员,应注射预防针 剂。6、野外地质勘探施工,应收集历年山洪和最高洪水水位资料,并 采取防洪措施。7、在悬崖、陡坡进行地质勘探作业,应清除上部浮石。进行两 层或多层地质勘探作业,上下层间应有安全防护设施2m及以上高处 作业,应系安全带。8、地质勘探设备、材料、工具、仪表和安全设施、个人劳动防 护用品应符合国家或者行业标准。9、野外地质勘探电力线路应采用电缆.电缆应架空架设,电缆经 过通道、设备处应增加防护套。野外地质勘探电器设备及其启动开关 应安装在干燥、清洁、通风良好处。电器设备熔断丝规格

3、应与设备功 率相匹配,禁止使用铁、铝等其它金属丝代替熔断丝。10、野外电、气焊作业,电、气焊工作点与易燃、易爆物品10m 以上。11、野外地质勘探高架设备应设置避雷装置。雷雨天气,禁止在 树木下、山顶避雨.12、可能危及作业人员或他人人身安全的野外地质勘探作业,应 设置安全标志。13、地质勘探爆破作业,应遵守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14、地质勘探野外工作车辆,应具有良好越野性能,并在野外作 业出队前进行车辆性能检测。野外工作车辆驾驶员,应具有10 万公 里以上安全行车经历.15、野外营地选择应遵守下列规定:a 借住民房应进行消毒处理,并检查房屋周边环境、基础和结构.b 野外营地应

4、选择地面干燥、地势平坦、水源无污染背风场地。c 挖掘锅灶或者设立厨房,应在营地下风侧,并距营地大于 5m。d 营地,应设排水沟,悬挂明显标志。e 在林区、草原建造营地,应开辟防火道。16、山区作业应遵守下列规定:a 每日出发前 ,应了解气候、行进路线、路况、作业区地形地貌 地表覆盖等情况.b 在大于 30 的陡坡或者垂直的悬崖峭壁上作业,应使用保险绳、 安全带.c 山区作业 , 两人间距离应不超出视线。d 雪地作业,作业人员应成对联结,彼此间距应不小于 15m。17、沙漠、荒漠地区作业应遵守下列规定:a 作业人员应合理饮水。禁止未经检验饮用新发现水源水和未经 消毒处理水。b 发生沙尘暴时, 作

5、业人员应聚集在背风处坐下,蒙头,戴护目 镜或者把头低到膝部.二、地质测绘1、高标观测仪器应架设平稳,各类拉绳及附属安全设施应拴结 到位,操作员应站于安全、可靠处作业。2、地下管线测量,应了解管线的基本情况,进行有毒、有害气体 检测。管井下测量,应设专人指挥。3、公路沿线测量,应设立明显标志,派专人指挥。4、铁路沿线测量,应与铁道有关部门取得联系,设立了望哨岗5、登高观测作业,应检查攀登工具、安全带和观测工具,并保持 完好.6、建筑物测量,应了解建筑物结构坚固程度及周围情况,尽量 避免在建筑物顶边缘作业。7、露天矿区、坑道、高山陡坡和险峻地区测量作业,司尺人员 应先勘明安全情况,后进行测量作业。

6、8、电网密集地区测量作业,应避开变压器、高压输电线等危险 区,并禁止使用金属标尺。9、雷雨临近或五级以上大风时,应停止测量作业。三、水文地质1、水点调查应遵守下列规定: a 对水井进行调查,应观察井壁稳固情况。b 对钻孔水点进行调查, 应熟悉区域地貌、钻孔布置和钻孔深度、 结构、形状及口径。2、泉水调查应遵守下列规定:a 山泉水源调查,在遇到风暴、悬崖、峭壁、峡谷、雷雨等情况 时,应采取防护措施。b 露天泉水源调查 , 调查人员应确认周围是否是沼泽地或泥泞 地。3、矿坑水点调查应遵守下列规定:a 下井调查前,应了解矿山井巷涌水量、含水层特点及其变化情 况和地下水进入坑道的状态、坑道充水水源、井

7、巷涌水点分布、矿井 排水系统等。b 老矿区、废弃坑道地区调查,应观察坑道口灌水、草遮盖情况。 下坑观测前,应通风并进行坑内有毒有害水体、气体检测。C 陡峭险峻河岸、容易发生地滑、山崩和塌方的倾斜河岸观测 应采取防护措施。4、动态观测应遵守下列规定:a 观测员应掌握安全信号含义和发出方法。b 夜间动态观测,观测员应佩戴个人照明器具.c 禁止观测员在草丛、灌木中或其它不易被人发现地方休息。5、观测井(孔、泉)布设与安装应遵守下列规定:a观测孔台应高出地面0。5m。b 选用饮水井或浅井作动态观测点,井口应安装防护井栏。C 选用露天泉井水作观测点,泉井、引水渠、测流池、测流堰等 应设置防护栏栅。6、抽

8、水试验应遵守下列规定:a 靠近试验点的渠段及井口周围应设置防护栏栅。b 压风机抽水试验,高压风管、水管接头应严密、牢固。c 潜水泵抽水试验,潜水泵供电应使用漏电保护器.四、环境地质1、雨季时,江河流域野外环境地质调查,应制定防洪、防涝措 施;高原、山区应防泥石流。2、在山地崩塌和滑坡区野外环境地质调查,应避开雨水多发季 节。3、在高原冻土区,野外环境地质调查,应避开冬季。4、在平原沙漠区,野外环境地质调查,应避开风沙季节。五、工程地质1、在工业及民用设施区工程地质施工,对工业及民用建筑物应有监测措施,同时应了解和掌握地下管网设施的埋设情况。2、工程地质野外测试,应遵守仪器、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六

9、、地质实验测试1、基本安全要求1.1 实验室位置选择,应符合城市规划和环保等要求.1。2 实验室建筑材料和室内采光,应符合消防和职业健康设计 标准。1。3 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场所,应有通风、降毒处理等措施.1.4 废水、废气、废渣排放,应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标准.1.5 禁止实验室操作间内进食、吸烟、加工和存放食物。1.6 金属器皿不得直接在电炉上加热。1。7 精密仪器操作人员,应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2、粉尘作业2.1 碎样、选矿、缩分、切磨片,应在通风柜(罩)内或有通风、 防尘措施下进行。作业场所粉尘浓度,应每季检测一次。2。2 废弃矿样,应集中处理。3、危险化学品管理、储存和使用3.1

10、危险化学品仓库,应符合防火、防潮、防盗要求。3.2 危险化学品入库前,应检查登记;发放时,应按最小使用量发放;库存,应定期检查。3.3 易燃、易爆、有毒物品,应分库存放。3。4 剧毒物品应使用保险柜储存,实行“双人双锁”、审批使用管 理制度。3。5 高剂量放射性药品、标准源,应在铅室中存放。3。6 取用或吸取酸、碱、有毒、放射性溶剂及有机溶剂时,应 使用专用工具、器械.3.7 使用高氯酸、过氧化物等强氧化剂时,禁止和有机溶剂接触。3。8 有机溶液实验操作,应通风条件下进行.3.9 有毒试剂、挥发性试剂实验测试,应戴口罩、橡皮手套,防止 溅洒沾污。3。10 汞测试实验室,应设置局部排风罩,排风罩

11、应安装在接近 地面处。汞测试实验台,应有捕收废汞设施。3.11 稀释放出大量热能的酸、碱操作,应边搅拌,边将酸(碱) 倒入耐热器皿中.3.12 搬运大瓶酸、碱等腐蚀性液体时,应检查容器是否有裂纹, 外包装是否牢固。3.13 矿物熔样、酸溶液加热,应在通风柜中进行。4、压力容器管理。4.1 压力容器使用、运输和储存,应遵守压力容器安全规定。4。2 压缩气体、液化气体钢瓶,应有明显标签,并存放于安全、 阴凉处。禁止不同性质气瓶混合存放.4.3 禁止氧气瓶与油脂接触;乙炔钢瓶应有防回火装置.4.4 一氧化氮气体使用,应在通风条件下进行。5、放射性防护5.1 从事放射性矿石制样、分析测试、鉴定、选冶试

12、验等,应遵守 国家有关放射性工作安全规定。5.2 产生放射性粉尘、气溶胶和其它有害气体的作业场所,应有 通风、净化过滤装置。5.3产生X射线、电磁辐射的仪器、设备,应有防护装置.5。4 放射性矿样、选冶尾砂、废物和污染物,应集中处理。钻探作业安全操作规程1.地质钻探从业人员必须接受安全教育,经考核合格方可上岗。钻 机机长是机台的安全责任人,负责全机台的安全施工。新工人必须在 机长或熟练工人指导下进行操作。2。进入钻场必须戴安全帽,穿整齐合体的工作服,严禁赤脚或 穿拖鞋。禁止酒后操作施工。3。机台从业人员必须遵守劳动纪律,操作时要精力集中,不准 嬉戏、打闹、打瞌睡,不准擅自离岗或串岗。4。进场前

13、,应弄清场内架空线路、地下管网、通讯电缆等分布情 况,场地附近有高压线路时,钻塔与高压线必须保持安全距离,10 千伏 以上不小于 5 米,10 千伏以下不小于 3 米,不得在高压线下作钻机 整体迁移.5。现场管材、物品、工具等必须摆放整齐。钻场内严禁存放有 毒、有腐蚀性的化学药剂。使用时,必须按有关规定戴好防护装备。6. 起落塔架时未经检查设备不准起落。起落时,塔架周围严禁站 人.7. 开孔前必须检查钻机、柴油机、天车、塔架等各种机械的螺钉 是否上紧,塔材是否配套齐全,钢丝绳是否完好,确定安全可靠时, 方可开工。8. 钻机立轴,天车中心(或前缘切点)与钻孔必须在同一垂直线 上。9. 塔上工作人

14、员必须系好安全带,不准把头、手伸至提引器上行 下落的范围。10。机械运转时,不准从事零部件的拆装工作 ,不准触摸和擦洗 运转着的部件。11。各种外露的传动皮带、明显轮、转动轴链条等应有防护罩或 防护栏杆,且栏杆上不准放置任何物件。12. 钻机提升系统各联接部件要可靠,干燥清洁,制动有效,天 车及提升系统无故障。13。钻机的制动离合系统应防止油、水及杂物侵入,防止钻机离 合失控.14. 提引器、提引钩应有安全闭锁装置,摘、挂提引器时,不得 用手摸提引器底部。15. 钻进时,由机长负责钻机的运转,注意观察孔内、钻机、柴油机、水泵的工作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16。孔口工作人员不准把手握在垫叉把底部

15、,上下垫叉要先切断 动力,粗径钻具升出孔口后,应用双手抱住钻具管身,禁止把手伸进 钻头内去试探岩心或低头用眼睛看岩心,不准用手掌托住钻具底端。17. 使用牙钳或其它工具紧、拆钻具,当阻力较大时,严禁用手 握牙钳或其它工具,应用手掌向下用力,以防牙钳或其它工具压伤手.18。提钻、下钻时,操作钻机人员要注意提引器的高度,当孔口的 工作人员都处于安全位置时才能放下,严禁把钻具一下放到底.19. 卷扬机工作时,严禁用手触摸钢丝绳,垫叉未离开钻具,不 能开机。20。打吊锤时,要有专人指挥。吊锤下部钻杆必须安装冲击把手, 打箍上部应连接钻杆,挂牢提引器并拉紧钻杆。严禁手或身体的其它 部位进入穿心锤工作范围内,以防吊锤砸伤。21。使用千斤顶时,要垫实地梁、绑牢千斤顶及帖子。打紧卡瓦 时,必须用铁锤垫打。卡瓦上部要用冲击把手贴紧卡死并绑牢,孔口 要围好,提引器要绑牢,顶拔时要缓慢,不能过猛,要有一定的间歇 时间。22。使用螺旋千斤顶时,禁止任意增加扳杆的长度,两边丝杆顶 起的高度要保持一致,不得超过丝杆全长的三分之二,推杆过程中, 头、胸部应远离扳杆,回扣时,禁止使用升降机提吊被顶起的事故钻 具.丿、23. 反钻具时,操作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