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形助数 以形及数 ——乘加(减)混合运算教学感悟体验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8031209 上传时间:2024-02-1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形助数 以形及数 ——乘加(减)混合运算教学感悟体验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以形助数 以形及数 ——乘加(减)混合运算教学感悟体验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以形助数 以形及数 ——乘加(减)混合运算教学感悟体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形助数 以形及数 ——乘加(减)混合运算教学感悟体验(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以形助数 以形及数乘加(减)混合运算教学感悟体验布鲁纳指出:“当儿童处于运算阶段时,他们能够自觉地、具体地掌握数学等学科的很多基本概念,不过,如果有人硬要对他们对已经在做的工作实行正式的学习描述,他们将心慌意乱。”从此看出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处在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逻辑思维开始萌芽的阶段,数学学习中更多的是借助图形语言来理解数量关系,掌握概念、理解算理。就二年级乘加(减)混合运算教学一课。我是这样设计的。第一环节:借助数形结合思想,感知运算意义(1)提问:你知道一共有几个方块?能用算式表示吗?(2)学生汇报出现以下算法:265=17,6+65=17,352=17(3)结合图形说说每道算式先算什么再

2、算什么?表示什么意思?第二环节: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建立数学模型(1)当学生出现36-1=17这种方法时教师立即用课件显示: (2)结合图形,说说36表示什么意思?(表示每排有6个,3排就有18个)(3)为什么要再减去1呢?(因为添上一块才变成3排,要把添上的1减去就剩下17)第三环节:整理算式,总结运算顺序书本上是以小熊买4个面包和一瓶饮料应付多少钱引出乘加问题的,但4个面包没有具体的实物支撑,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考虑到学生这个阶段形象思维的特点,教师将主题图改为了“立体图形”,借助数形结合理解了先乘除后加减这个运算顺序的合理性,总结运算顺序也变成了水到渠成。因此,我认为在低段数的运算教学中通过训练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联想能力丰富对形的认识很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