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线描教学反思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8031069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线描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儿童线描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儿童线描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儿童线描教学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儿童线描教学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儿童线描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线描教学反思(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转自小精灵儿童网站(线描即白描,可以简单的理解为用线画画。线描是从素描和速写中分离出来的一种绘画形式。使用工具简单,画起来方便,它对具体物象既能作概括处理,也可进行细致刻划;既能进行造型训练,也可以创造表现。因而,在小学阶段,线的造型训练是学习绘画的基础训练,线描教学更是小学美术课程中绘画教学的基础。为了更好地表现出线条的美感,我们不能看到什么就画什么,应该通过比较和感受进行有目的地取舍与提炼、加工。常用的线条有直线、弧线、曲线和折线。一、线描教学的基本规律。一是一是看三是二是应分阶段有步骤地进行,即要与学生的年龄、内容相适应。如头像写生时,能够用线条较精细地描绘出五官结构。在这一时期,应着重

2、培养他们的观察与写生能力。对于五年级的学生,可以要求他们在课外多进行线描写生练习,自觉地用线条表现出物象的结构和质感,体现出写实美,并能通过线的巧妙运用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另外,在线描教学中,要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开始学习线描时,要选取学生所熟悉,且新奇有趣、形状简单的物体作为绘画对象。如画他们爱吃的水果,画每天陪伴自己的玩具或上学用的书包等。当他们有了一点基础后,再引导他们画爸爸妈妈等线条较复杂的人物。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画,会使学生易于感知,增加兴趣,形成良好的开端。此外,在选择线描内容时,还要注意描绘的对象,要先少后多,先静后动。为了克服作画简单化,类同概念化的孩子心理弱点,在学习初期,要有

3、意识地引导学生尽量多用线条来刻画物象,不轻易放过所见的一切,特别是要牢牢抓住物象有特征的细部,宁繁勿简。这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毅力,耐心及认真、踏实的学习态度,是很有益的。同时,还要让学生多欣赏一些不同风格的优秀线描作品,提高对作品的审美能力。二、小学生线描教学的训练活动。线描是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思考,然后把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加工,用线的形式细致描绘出来,它既区别于儿童画创作,与写实的写生画又有较大差距,它的教学规律由简单表达到复杂表现,由意象到再现。他们的写实能力随认识发展自然提高。他们对物象的自然属性:比例、结构、透视、体积和色彩的认识与表现,依靠感知不断提高。首先学好线描写生画要建立

4、正确的观察方法。一是从整体出发,把各个部分联系起来观察。线描写生是从局部入手,但在画局部的时候,心里还是要想着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不能只盯一个地方。例如画人物时,始终要注意人物各部位的比例关系。二是观察时必须抓特征,细致观察物体形象的微妙差异和本身的结构关系,例如人物五官脸型有长、方、圆不同,眉毛、眼睛、鼻子更是千差万别。要抓住细节,深入刻画。其次要画儿童感兴趣的事物。老师要为孩子创造一种发展个性的课堂气氛,培养每个孩子都有强烈的自我感觉、自我意识。老师要鼓励他们表现自己的感受,在他们画的基础上,教给他们怎样提高,怎样完整,怎样完美。儿童是依靠感知认识事物的,并不依赖形的繁简发展认识,而是从自己

5、最熟悉、最感兴趣的东西开始。让儿童通过观察捕捉形的特征,发现有趣的细节,力求生动,富于美感,不要求形的准确、比例、透视正确。儿童绘画内容本身并不存在难易问题,关键是所画的题材儿童是否感兴趣,像男孩子喜欢汽车、机器人,女孩子喜欢洋娃娃、花卉等,老师用讲故事、儿歌等形式来激发学生对蔬菜、植物、人物、玩具的直观认识与兴趣培养,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因为兴趣能激发儿童无穷的绘画潜力。另外,坚持不懈的练习是学好线描的关键。只有长时间的学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学习才能学好线描。总之,只要同学们有了一定运用线条绘画的能力,掌握了用线条来塑造形体的方法,那在创作的过程中,就能尽情抒发自己的情感,创作出一幅幅充

6、满童趣的线描作品来。教师的角色是启发和引导学生,给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寓教于乐,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过程中,学会利用线来描绘自然,激发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他们鉴赏美和审美的能力。同时,因为学生的个性差异很大,表现在作品中又各不相同,所以教师不要以统一标准去评价和规范他们,而要善于鼓励和引导,发挥他们个性优点,并成功地体现到作品中去。唯有如此,才能使线描教学保持生机活力,并为学生美术素养的进一步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线描画是儿童最简便、最直接用于表现事物形象和内心思想的绘画手段。它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游戏性、形象性和装饰性,备受学生喜爱。其教育目的是以人的造型本能为基础,进行美感和秩序的表现,开

7、发儿童创造性的表现能力,但如何通过线描画教学,开发学生思维,真正挖掘学生想象力和创造能力,提高艺术表现力,是我们要探索和研究的。以下是我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情状和由此生发的一点体会。过程描述(一)这是一节外校老师的展示课,题目为美丽的房子的线描画教学。上课一开始老师便在黑板上画了许多不同的线让学生来认识各种线条,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创造新奇的线条。接着老师引导学生欣赏世界各地不同造型、风格的房子,并作了简单的介绍,然后要求学生大胆想象创造心中美丽的房子,学生积极回答,创想心中的房子,老师一一赞赏加以肯定,最后老师还贴出用白纸剪好的房子的空白造型,让学生上前添画各种点线装饰房子。整堂课学生参与积极,

8、大胆地说出心中的神奇而美丽的房子,气氛热烈,但到了最后具体表现时问题出现了。有些学生刚才讲得头头是道,想法丰富,但刻画时却束手无策,不知从何处着手;有的学生房屋造型单一,刻画呆板,线条组织过于规则缺少变化,没有很好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问题一,教师在激发学生想象时,没有深入挖掘,像是走了一个过场,对于所有学生回答都表示肯定和赞同,没有针对性的点评之语,没有将学生引入更深层次的思考空间。课堂虽然很热闹,但学生在说了,乐了之后,留下的却很少,说管说,画管画。问题二,教师在分析线条的画法时素材较为规则单一,虽然也让学生发挥想象自己创造线条,但由于学生缺少对自然和生活的体验,脑中素材积累较少而难以

9、灵活的表现,特别是不知道如何组织线条。从而造成所画房子造型单一,线条缺少趣味性表现,装饰性的花纹趋以雷同。(二)最近我在二年级上线描画,也上了一堂美丽的房子。我在汲取上堂课的经验之余,对不足之处进行了弥补。我认为在我们的生活中、自然界中有许多生动的图形、线条,如果把这些搬到课堂中,那么学生创作出的作品就会生动有趣。但如何将这些自然的纹理与房子结合,我也作了进一步的思考,最后决定让学生在课前到自然界、生活中去寻找有趣的自然纹,如树叶、橙子的切面、贝类生物等。学生兴趣浓厚,觉得非常新奇。开始上课了,我一走进教室,学生便向我展示他们收集的成果。在展示的同时,我让他们说说收集物品的纹理和特征。紧接着让

10、学生欣赏我准备的一些有趣的自然物及图片,有各种不同的树叶树皮的自然纹理,海星、海藻、贝壳的纹理,蜘蛛网,风吹过沙漠留下的波纹,地上的水痕,墙面剥落的斑纹及动物皮毛的自然花纹等等。这些都是平时生活中常见的,但却往往被同学们所忽视,当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欣赏时却别有一番洞天。当我打开一张海螺内部切面的图片时,同学们发出一阵阵惊叹声,他们被海螺内部奇妙的旋涡结构所吸引,原来自然是那么的神奇而美丽。随后,我让学生从自己生活中找到的或刚才看到的自然物中提取各种点、线条和图形,并把它画出来,在他们画的线条基础上进一步引导他们如何组织。师:“你们提取的线条和组织的花纹都很美,你们看老师也提取了一些线条和花纹还

11、将它们组织在一起变成了美丽的房子。”接着让学生欣赏房子的线描画作品。师:“这些画中的房子虽有美丽的花纹,但造型普通没有新意,你们能给它们设计一个与众不同的外形吗?”在学生畅说心中神奇美丽的房子后,为了使他们心中的形象更明朗具象化,我演示了菠萝变房子的过程。师总结:“自然界和生活中有许多有趣的事物,它们也都能变成房子。”最后我要求学生运用这些有趣的点、线、图形去塑造装饰他们心中美丽的房子。“自然界的这些纹理是多么的神奇而美丽,用它们去装饰你心中的房子,那一定是最美的。”学生纷纷动手创作,一座座造型奇特,花纹各异的房子跃然纸上。有的像手,有的像植物,有的像水果,有的什么也不是,却别有一番风味。房子

12、上的花纹也是变化万千,只见线条组织变化丰富,灵活自然富有趣味,充分展示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直到下课,学生还在相互诉说自己创作的灵感来源,“我这是蜗牛房”、“我这是珊瑚顶的房子”、“我用了橙子的花纹”等等。真是“英雄”有了用武之地,不亦乐乎。教学反思一、活成为儿童创作的源泉现在的孩子,尤其是城市里的孩子,远离大自然,生活经验过于缺乏,想象力受到很大的束缚,因此他们表现出来的美术作品空洞乏味缺少生趣。课堂只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创作的环境,教师指导学生未成熟的构思变成作品,而学生的构思、创作的来源却是生活。只有深入生活,走进自然,多观察身边的事物才能打开思路,进行灵活的创作,头脑中储存的现实

13、生活中的形象也会愈多。本课前一部分所选的有趣的自然纹,看似与房子没有必然的联系,其实也正是因为有前面这些自然素材的收集,才使学生心中有必需的造型元素和知识储存,才能灵活运用这些元素在美丽的房子一课中大胆创作,这样的作品更真实,更生动。二、深入挖掘学生的创造性见解在许多课堂上,一些老师为了完成自己的预期目的,对于一些学生提出的问题或表现得很有创意的见解,敷衍而过,不作深入挖掘,没有很好地引导,错失进一步激发学生想象力的良机。学生的回答呈现了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认识水平,为美术教学的进一步深入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是教师缺少有针对性的引导点拨,因此许多学生只会想但在画时又不能具体表现。教师应当对学

14、生回答的内容进行恰如其分地点评,抓住学生创新思维的闪亮点深入激发,使学生的想象力既具有发散性又能体现完整性和集中性,从而形成更为鲜明的思维图像,使想象具象化,促进学生美术表现欲望达到一定的高度,以避免学生“奇思妙想一箩筐,动起手来全丢光”的局面。三、重实质而不是重形式新课标要求课程要重过程而不是重结果。为此许多教师盲目搬用,片面理解。把过程看作形式,重过程变成了重形式,导致一些课看似热闹,但学生说了、乐了,却什么也没留下。也就是除了热闹还是热闹,看起来像师生互动,但就是没有实在的东西。过程并不是看形式有多丰富,而是要在过程中学习,过程中落实,形式要为内容服务。使学生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感悟到、理解到、学习到,从而创作出更具新意的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