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p#215;&amp#215;乡镇(街道)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8029994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amp#215;&amp#215;乡镇(街道)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amp#215;&amp#215;乡镇(街道)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amp#215;&amp#215;乡镇(街道)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amp#215;&amp#215;乡镇(街道)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amp#215;&amp#215;乡镇(街道)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amp#215;&amp#215;乡镇(街道)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mp#215;&amp#215;乡镇(街道)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白良乡镇(街道)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1目标任务1.1编制目的为增强我乡对自然灾害救灾工作的应急反应能力,切实做到迅速准确、有序、有效地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减轻灾害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带来的损失,维护受灾地区的社会稳定,根据上级自然灾害救灾应急预案会议精神和有关要求,结合我乡实际,制定本预案。1.2适用范围凡在本乡范围内发生的洪水干旱、台风、冰雹、冰冻、高温等气象灾害,地震、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森林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以及其他异常自然现象造成的灾害,达到启动条件的,适用本预案。2基本情况2.1 本乡镇(街道)辖区内有八个行政村(社区)、153个

2、自然村,行政区域面积76平方公里,现有耕地总面积18900亩,其中水田15195亩,旱地3705亩;农作物面积13122亩。现有人口5118户19437人,其中常驻人口4847户18539人,外来人口898人,有住房670间。2.2境内主河流28条,有桥53座。23境内有工厂35家3灾害风险31国土资源部门标注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有13个,分别位于乡镇(街道)位置(良福村、范塘村、廖杭村、歧里村内)。如发生灾害,需转移安置4个村40户189人,并将造成309亩耕地受灾,其中水田178亩,旱地131亩。 32有水库31座,如发生台风洪涝灾害,需转移安置八个村446户1708人,并将造成3120亩耕地

3、受灾,其中水田2744亩,旱地376亩。 33流经本乡镇(街道)的河流(溪)24条,如发生台风洪涝灾害,需转移安置八个村1843户6063人,并将造成5945亩耕地受灾,其中水田4822亩旱地1123亩。 34如企业发生突发性事件,境内需转移安置共184户729人。 35其他灾害隐患点情况。4 指挥机构和职责任务 41指挥机构由乡镇(街道)党委、政府负责同志及人大主席团主席组成,指挥中心设在政府一楼。 总指挥:张华:党委书记;副指挥:袁晓鸿:乡长 指挥机构下设:办公室、信息组、抢险组、巡逻组、转移组、保障组、监测组。(名单附后) 42 工作职责: 办公室:负责协调有关救灾的各项工作。 信息组:

4、负责灾害的预警预报、掌握灾情和救灾工作进展情况。 抢险组:负责救灾抢险工作。 巡逻组:负责灾害隐患点的监测、灾害发生前后安全巡查等工作。 转移组:负责需转移安置人员的转移安置工作。 保障组:负责转移安置人员生活保障、抢险物资供应、后勤保障服务、受灾人员生活救助和稳定等工作。 监测组:负责灾后环境、卫生等监测工作。 5预警信息 51河流水位分别涨至6米时发布撤离转移信号,区域内涉险人员按方案转移。 52地质灾害点预警发出后,区域内涉险人员按方案转移。 53锦江水库预警信号发出后,区域内涉险人员按方案转移。 54当某工厂发生突发性事件,视情况发布撤离转移信号,指定区域内人员按方案转移。 6 人员转

5、移 61灾害预警发出后,本乡镇(街道)共需转移1679户6562人其中外来人员14户54人。特别是注意做好以下重点人员的转移:五保户54户63人低保户158户357人,残疾家庭33户87人;家中无劳动力的老年人72户151人,另有幼儿园、小学、(全日制)中学等,共计学生3208名。 工厂发生突发性事件,人员转移按实际情况决定。 7 转移路线 71当预警信号发出后,涉险人员即按指定的路线转移。 1、需转移安置到乡镇(街道)避灾安置场所的,由有关村(社区)集中派车送达。 2、需转移安置到村(社区)避灾安置场所的,沿村内主要道路自行转移。 3、分散到村(居)民家中安置的,自行前往。 8 避灾安置场所

6、 。 81本乡镇(街道)有3个集中安置场所(乡政府、中学、中心小学),乡镇集中避灾安置场所可安置176户592人,八个村(社区)避灾安置场所可安置1396户5370人。 82物资保障。原则上,避灾安置场所根据可容纳人员数量贮藏一定数量的救灾物资;教育灾民本人携带一些干粮、饮用水等生活必需品;在灾害发生后10小时内将保障物资(如:米、面、油、盐、水等生活必需品的供应)送到避灾安置场所。 9 灾后救助 91、调查了解灾情。乡镇(街道)民政所长随时和村灾情信息员保持联系,及时填报因灾倒房花名册;如有因灾死亡、伤病人员,填报因灾死亡人员花名册;及时填报因灾农作物损失情况。 92及时发放救灾款物。在乡镇

7、(街道)政务公开栏内,公布发放到各村(社区)的救灾款物数额。 93如有需重建倒房,组织工作组,落实责任制,帮助开展重建工作。 10、信息传递 101行政命令传递 县 乡镇(街道) 村(社区)(自上而下) 通过行政命令下达转移安置指令时。一般情况下通过电话、广播、电视、短信等方式进行传递。 102临灾转移安置和灾情信息传递及组织指挥: 村(社区) 乡镇(街道) 县村(社区)、乡镇(街道)双方互动,转移安置、灾情总的情况由乡镇(街道)上报到县。 11 需要落实的几项具体工作 1、工作手段 突发性灾害发生后,从灾害原发地向波及的涉险区域发布信息时受到时间、手段的限制,应采取一些使用起来方便、快捷,传

8、播起来范围较广、容易识别的信号,如敲锣报警等。特别是山村,应落实专人(最好是A、B角两人)负责敲锣。灾害发生后,如交通通讯中断,应各自为战、村自为战。确保安全,同时尽可能在最短时间内把信息报告到上级政府。乡镇(街道)应根据村(社区)的报告,加强领导、指挥、支援。 2、事前告知 需要转移安置人员,应事前告知,让这些人员知道到哪里避灾安置。乡镇(街道)落实责任制,1个乡镇干部分片包干1个村(社区)或几个村(社区)。村(社区)同时落实责任制,1个村(社区)干部负责。 3、预案演练 每年分村(社区)组织不少于1次演练,使所有人员熟悉预案知晓避灾安置路线、场所及保障须知等。对预案不妥之处,及时进行修改。

9、 4、减灾宣传乡镇(街道)、村(社区)避灾安置场所制订规章制度,张挂上墙。采取多种形式,如放置减灾救灾图表、书籍等,开展减灾宣传教育,提高群众自救互救的能力。预案的生效时间:本预案从公布之日起生效附件:1、白良乡镇(街道)救灾应急预案流程图2、白良乡镇(街道)应急救助机构人员名单及联系方式机构名称姓 名联 系 方 式分 组 职 务总指挥部张华13970513239总指挥袁晓鸿13970532065副总指挥宋敏莉13576181596成员龙生财1387953468成员赖小龙13970535070成员罗奇军13507054196成员宋庆剑13570540906成员谢文琪13767547978成员曹

10、茂根13970540903成员龙波13879546466成员凌湖根13970580775成员钱如日13507053708成员汪兆辉13970521386成员喻启松13970521389成员喻德生13970521391成员敖积富13970521382成员袁模立13970521390成员袁向往13879527824成员李洪金13970571830成员 感谢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清理现场安置场所选点物资后勤保障掌握灾情基本情况信息为及时高效有序地开展灾害应急工作,最大程度地减轻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根据上级灾害应急预案的要求,结合我处实际,特制定本预案。乡镇(街道)组织建立情况灾情事故预警信息评估信息传递上报灾后重建工 作分析事故、现场处置人员转移方案市县政府指挥系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