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林县展现代高原特色农业的调查报告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8028381 上传时间:2023-11-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林县展现代高原特色农业的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石林县展现代高原特色农业的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石林县展现代高原特色农业的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石林县展现代高原特色农业的调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石林县展现代高原特色农业的调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石林县展现代高原特色农业的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林县展现代高原特色农业的调查报告(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石林县发展现代高原特色农业的调查报告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是石林县根据农业实际和发展需要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对石林探索现代农业新路、补齐农业产业短板、增强农业竞争能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推动石林县跨越发展意义重大。近年来,石林县委、县政府始终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按照省第九次党代会“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战略定位,立足特色优势,优化产业布局,加快结构调整,扶龙头、建基地,大力发展高原粮仓、特色经作、山地牧业、高效林业,着力打造石林特色农业品牌。去年,全县持续保持了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为此,本人对此作了

2、深入的调查,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石林县现代高原特色农业现状石林县位于云贵高原上,是云南省昆明市远郊县,距昆明78公里。因境内的世界自然遗产石林地质公园而改名。全县国土面积1719平方公里,县城所在地海拨1679.8米,人口24万,少数民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34%。年平均气温15.6,最高气温31.6,最低气温0.8,降水量954.2毫米,日照时数1616.6小时,总蒸发量1765.2毫米,无霜期263天,森林覆盖率37.02%。石林县有天赐予的优越生态环境、多样的生物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大力发展高原特色生态农业提供了独特的优势和条件。(一)石林县现代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情况1、山地牧业经营主

3、体现状。全县生猪存栏200-500头的养殖户有16户,700-1000头的有5户,1500头以上的有3户,50头左右的农户遍及全县;规模养殖大户1400余户;有养羊户4840户,其中饲养10-20只的有504户,21-50只的有2089户,51-100只的有2060户,100只以上的有76户;年出栏肉牛50头以上的大户有9家,目前饲养规模最大的一家有存栏肉牛2000余头(石林云昊),饲养奶牛最大的经营主体分别是石林生态牧场(雪兰公司)存栏奶牛2500余头、石林映山畜牧有限公司存栏奶牛1000余头。2、特色经济作物经营主体现状。全县水果经营主体21个,千亩以下200亩以上专业户26个,200亩以

4、下30亩以上56户,千亩以上规模连片种植园8个;有蔬菜加工企业2家,蔬菜种植企业6家,蔬菜专业合作社27个,20亩以上连片种植蔬菜大户有41户(其中20-50亩以上连片种植蔬菜大户有14户,其中50-100亩以上连片种植蔬菜大户有19户,100亩以上连片种植蔬菜大户有8户);有花卉生产企业27家,合作社5个,专业协会3个,种植大户71户;3、农业龙头企业经营主体现状。通过内培外引,已引进广东温氏集团、中种集团、神农集团、新希望集团、昆明雪兰牛奶有限责任公司、锦苑花卉等国家级龙头企业,扶持发展了万家欢集团、锦苑花卉、石林绿汀甜柿、石林生龙生态、石林云昊、云南润庄、云南青泽等省级龙头企业。2013

5、年全县共有农业龙头企业38家,其中省级农业龙头企业9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33家,县级农业龙头企业38家。38家农业龙头企业中,从事种植业的有22家,畜牧业的有14家,水产业的有1家,林业的有1家。通过近几年的培育扶持,目前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有1家;20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有20家。4、承包农户经营现状。全县有家庭承包经营农户5.6万户,农业人口21.5万人,农村劳动力14.28万人,其中:从事家庭经营11.33万人,外出务工2.76万人(其中常年外出2.36万人)。家庭承包经营耕地面积22.8万亩。5、农民专业合作社现状。全县共注册登记农民合作社133个,按行业划分,从事种植业10

6、7个、畜牧业16个、种养殖一体 3个、林业2个、农机服务2个、农产品销售1个、乳制品销售1个、农资服务1个。全县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成员11963人(户),带动非成员农户23231户,分别占全县农户数6.2万户的19%,37%。6、家庭农场现状。全县现有家庭农场18个,其中:从事种植业12户、养殖业1户、种养结合5户;经营耕地面积3414亩,其中:50亩以下5户、50-100亩4户、100-500亩7户、500-1000亩1户、1000亩以上1户。7、林业经营主体现状。苗木基地在100亩以上的有147家,其中100-500亩的有23家, 500-1000亩的有3家,1000亩以上的有4家。(二

7、)、主要取得成效。石林在省级政府的号召下,大力支持发展本县的高原农业,仅2013年,石林县各级财政投入扶持资金11916.41万元(农林局数据),其中国家级资金5607.5万元,省级资金2206.16万元,市级资金2437.83万元,县级资金1664.92万元,主要是以一家一户的农林经营主体、农业园区、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公共基础设施为重点。目前,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石林高原农业呈现出一片良好的局面,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效:1、高原粮仓。2013年全县粮食种植49.98万亩,产量1.46亿千克,产值3.83亿元。2、山地牧业。出栏肥猪25.3万头,禽出栏2029.16万羽,禽蛋产量3149.6吨

8、,山羊出栏11万只,羊鲜奶产量2.05万吨,大牲畜存栏73863头、匹,大牲畜出栏1.44只,牛奶产量力11259吨,实现畜牧业产值9.6亿元。3、特色经作。烟叶种植12.4万亩,产量1504万千克,产值3.96亿元;蔬菜播种面积12万亩,产量2.54亿千克,产值3.93亿元;花卉产值1.62亿元;水果面积7.39万亩,产量4844万千克,产值1.75亿元,苗木储备1125万株,苗木价值6.7亿元,销售苗木产值1.31亿元。4、农业龙头企业。全县2013年县级以上龙头企业固定资产总额达12.1亿元;有基地面积 7万亩,年产值13亿元,销售收入13.亿万元,利润总额1.74亿元,上缴税金342万

9、元,带动农户10.6万户,其中订单农户2.43万户,龙头企业从业人数4751人。5、农民专业合作社。从事专业化种植面积5.8万亩,饲养畜禽产品产量1.6万吨,统一组织购买农业生产投入品9916万元,统一销售农产品6.3万吨,统一组织销售农产品9541万元,实现盈余388万元,成员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生产经营获得的户均纯收入达4300元。6、家庭农场。家庭农场经营年总收入2805万元,其中:年总收入10-50万元2户、50万元以上16户。家庭农场劳动力总数251人,其中:家庭成员179人、常年雇工72人。7、高效林业。我县于2007年启动林改试点工作,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于2008年全面铺开

10、,基本实现了“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的改革目标。完成了3镇1乡,1个街道办事处,90个涉林改村(居)委会、366个涉林改村小组的集体林地确权发证工作。全县确权集体林地面积99.07万亩,核发林权证13432本,发证宗地14463宗。累计办理林权流转变更登记67户,90宗,1.03万亩;办理林权抵押贷款登记256户,抵押宗地数474宗,面积6.97万亩,贷款数额5.31亿元。全县2013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0.3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17.5亿元,林业总产值1.59亿元,牧业总产值9.6亿元,渔业总产值5615万元,农林牧渔业服务业1.02亿元。二、石林县发展现代高原特色农业

11、存在的问题(一)农业经营主体抗风险能力弱,带动能力不强。一是技术含量低,产品市场占有率不高;二是人才缺乏;三是投入不足,运转难度大;四是造血功能弱;五是部分经营主体管理滞后,管理体制不灵活,难以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二)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农民思想意识滞后。农业基础设施是农业生产和发展的物质载体,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建立现代农业的基础。滞后的农业基础设施是石林县农业发展的重要“瓶颈”,而造成农业基设施建设和管理落后的关键是投资困境。当前石林县大多数农民文化素质低,思想陈旧、观念落后、缺乏市场和经营理念,也是制约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三)、市场化和信息化水平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是市场化和信息化

12、,市场化可以带动整个农业生产资料、农业生产方式、农业生产目的、农业政策向着市场化的方向发展,而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将提高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含量及劳动生产率,为农业的长远发展提供动力。但是,石林县在信息化整体发展上水平较低,体现在:一是资源整合、互联互通滞后,资源浪费严重,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不健全;二是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为信息入户“最初一公里”与“最后一公里”之间,乡镇与之间差异较大;三是对农业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将其作为农业现代化的标志,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的必备条件和重要手段,主导着未来一个时期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和效率的大事来抓。(四)、政策资金支持不够且不合理,农产品

13、产业链延伸不足。当前,各级政府投入有限,农业经营主体融资困难等,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营主体和基地的快速健康发展和壮大,并且当前各级财政扶持资金主要偏向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的各种补贴,忽略了对成长性好的大户的支持,很多大户善于发现商机,对市场反应敏感,经营灵活,也提供了一些就业岗位,为社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但在发展过程中,受资金不足的限制,制约了发展。缺乏加工、贮藏产业,长期处于出售鲜果的现状,产品附加值低,收入有限。(五)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还比较脆弱,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农业龙头企业,市场与农户的联接、订单农业等缺少制度约束,市场发育的程度远远不够,各类合作经济组织也不够活跃,作

14、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六)标准化、品牌化、工业化程度还不高。企业制定的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还没有成为农民转变生产方式,优化产品品质,提高生产技术的切实行动。导致所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还没有真正做大做强,档次和水平不高。三、石林县现代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建议(一)发挥平台优势,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 以台湾农民创业园为平台,采取一园多区的方式,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园区。向上级争取出台新一轮的优惠政策,加强招商引资,把石林特色农业产业与企业发展项目结合起来,以农民增收作为园区建设的落脚点和出发点,与当地农民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使项目区农民收入增幅显著高于周边地区,着力培育一批

15、规划布局合理、生产要素集聚、设施装备先进、主体充满活力、经营机制完善、综合效益好、带动作用强的现代农业园区。(二)加大资金政策的扶持力度。一是加大对农业园区扶持。各级财政加大对农业园区的扶持力度,以云南昆明石林台湾农民创业园为核心,以云南昆明石林台湾农民创业园辐射区为基础,夯实发展基础,努力把园区建设成为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理想的投资热土。二是财政扶持资金适当向加工经营主体、专业合作社和大户倾斜。农产品加工业是县域经济中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重要环节,要鼓励投资经营主体在石林县投资农产品加工项目,同时在资金上也要相应倾斜,在增加农民补贴,农业龙头企业项目、农业公共基础设施项目资金投入的同时,拿出部

16、分资金扶持加工企业、专业合作社和种养殖大户。(三)强化科技支撑,发展特色经作。随着农产品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市场对农产品的品种和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优质农产品相对不足,使得农业生产效益低下,不仅严重制约了农业的自身积累,还使得农业的市场贡献逐步萎缩。因此,应以增加农户收入为目标,积极进行农产品结构调整,强化科技支撑,发展特色经作。在做好蔬菜、花卉、苗木、枇杷、人参果“五个一万亩”种植示范基地建设工程的同时,以昆明市建设“菜蓝子”蔬菜基地为契机,加快蔬菜、花卉基地建设,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做好滇池流域蔬菜、花卉产业基地转移承接工作。以石林禾泽蔬菜速冻加工厂为龙头,在东北部高海拔山区发展夏秋加工型特色蔬菜;以云南润庄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为龙头,在巴江河流域发展特色精细蔬菜种植;以石林锦苑康乃馨有限公司为龙头,沿九石阿旅游专线,发展特色鲜切花种植;以昆明大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龙头,在圭山镇发展特色盆花种植。做大做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优质无公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