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考试复习内容常见意外伤害的急救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8028220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师考试复习内容常见意外伤害的急救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医师考试复习内容常见意外伤害的急救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医师考试复习内容常见意外伤害的急救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医师考试复习内容常见意外伤害的急救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医师考试复习内容常见意外伤害的急救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师考试复习内容常见意外伤害的急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师考试复习内容常见意外伤害的急救(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常见意外伤害的急救? 第一节 开放性软组织损伤的急救1、小面积:生理盐水或凉开水洗净伤口,红汞或龙胆紫涂抹,注意面部和关节擦伤2、大面积:伤口深,易感染。碘酒和酒精消毒周围,生理盐水棉球清除伤口异物,双氧 水消毒伤口,雷弗奴尔纱布外敷或撒消炎粉。消毒敷料覆盖包扎,次日换药。? (二)、裂伤、刺伤、切伤1、撕裂伤受钝物打击引起皮肤和皮下组织撕裂,伤口边缘不整齐。2、刺伤细锐物刺进皮肤几皮下组织器官,伤口小而深。3、切伤锐器切入皮肤,伤口边缘整齐,多成直线形,出血较多。 处理:、轻者:碘酒酒精消毒伤口周围,双水消毒伤口,消毒棉纱布覆盖,加压包扎。、伤口较大、深、污染重者:送医院,清创缝合,止血,抗

2、菌。被不洁物致伤者: - uim 常规使用? 第二节 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急救 由于致伤因素引起软组织结构破坏或机能障碍,无伤口与外界相通,损伤时的出血 积聚在组织中,有急慢之分。这种损伤在体育运动中最为多见种类有:挫伤 -由钝力直接作用于身体某部所致 肌肉肌腱拉伤 -由于肌肉主动的猛烈收缩或受外力牵伸所致 关节韧带扭伤 -外力使关节发生超常范围的活动而造成 滑囊炎 -外力的直接撞击,使囊壁受到损伤 肌腱腱鞘炎 -由于肌肉的反复收缩,使牵拉的肌腱与腱鞘不断摩擦,引起创伤性炎 症? 一、 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病理 软组织损伤的恢复缓慢,若处理不当,常可留下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了解其病理 和修复过程,

3、可以正确处理损伤? (一) 急性损伤 再生:组织缺损后与由其邻近健康的细胞分裂,增生来完成修复的过程: 完全性再生 完全修复原来的结构与机能 不完全性再生 肉芽组织代替疤痕再生程度取决于组织的再生能力及损伤程度1、结缔组织、小血管、骨 再生能力强; 肌肉、软骨、 N 组织 再生能力弱2、年龄小、营养足、身体机能好 强3、局部血供好 强 在治疗过程中,采用各种合理的治疗措施,以改善伤员的全身和局部状况,可以提 高损伤组织的再生能力,有利于组织的完全再生,减少粘连与瘢痕的形成? (二) 慢性损伤 、早期:伤后 4 或小时内(1)病理特点:组织撕裂或断裂后,出现血肿和水肿,发生反应性炎症(2)临床表

4、现:损伤局部的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3)处理原则:制动、止血,镇痛,防肿及减轻炎症。4)方法:即时采用 RICE:R ( rest) :休息患处,以减少刺激伤患。I ( ice application) :冰敷患处 ,目的是减轻内部出血、消肿、止痛及防止肌肉痉孪C ( compression):将患处加压,减轻肿胀,使患处的活动量减少及保护患处。E (elevation): 将患处尽量抬高,帮助消肿及使血液回归心脏。2、中期:伤后 24 或 48 小时后,(1)病理特点:内芽组织开始形成,凝块正在被吸收,坏死组织逐渐被清除,(2)临床表现:急性炎症已逐渐消退,但仍有淤血和肿胀(3)处理原则

5、:改善伤部的血液和淋巴循环,促进组织代谢,淤血的吸收,加速再生修复(4)方法:热疗、按摩、拔罐、药物治疗、理疗、针灸、适当的康复功能锻炼。3、后期:(1)病理特点:损伤组织基本修复,但可能有瘢痕和粘连形成(2)临床表现:肿胀、压痛基本消失,但功能尚未完全恢复,锻炼时仍感疼痛、酸软和无 力,严重的出现伤部僵硬或运动功能受限(3)处理原则:增强和恢复肌肉、关节的功能。(4)方法:按摩、理疗、功能锻炼,配合支持带固定及中草药的薰洗等。此期康复功能锻 炼非常重要? (二) 慢性损伤(1)病理特点:变性和增生,伤部因长期代谢障碍而引起组织形态和功能的改变(2)临床表现:局部酸胀、疼痛、乏力、发凉、活动不

6、便(3)处理原则:改善伤部血液循环,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合理安排局部负担量。(4)方法:与急性损伤的中、后期大致相同,应将功能锻炼和治疗紧密地结合起来? 三、常见闭合性软组织损伤人体某部遭受钝性暴力作而引起该处及深处组织的闭合性损伤。? 2、 症状及诊断1)单纯性挫伤:指皮肤和软组织的挫伤,最常见的挫伤部位是大腿和小腿前部 ? 明显受伤史? 疼痛,初轻后重,剧烈时伴功能障碍? 肿胀,血肿,淤斑? 压痛,压痛明显,皮内或皮下组织有硬结(2)混合性挫伤:除皮肤和皮下组织的挫伤外,还合并有其他组织、器官的损伤 如:头部挫伤 -颅骨骨折,脑挫伤 胸、背部挫伤 -肋骨骨折、肺脏损伤气血胸睾丸挫伤休克,

7、股四头肌,腓肠肌挫伤? 3、 处理1),单纯性挫伤:限制活动期(早期)恢复活动期(中期)功能恢复期(晚期)-肌肉或肌腱断裂腰、腹部挫伤 -肾挫伤、肝脾破裂内出血、休克冷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制动,外敷新伤药。 热疗,理疗,按摩。针灸,尽早进行功能锻炼 逐渐增加抗阻力练习和一些非碰撞性项目的练习2),复杂性挫伤:急救后送医院。? 4、 预防(1)、训练和比赛时,应加强必要的保护,穿戴好保护装置( 2)、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改进错误动作( 3)、严格公正的执行裁判,对运动员要经常进行体育道德教育,提倡“宁失一球,勿伤一人 ”的良好作风,禁止粗野动作和故意伤人的行为发生? (二) 肌肉拉伤? 肌肉主

8、动猛烈的收缩或被动过度的牵拉,超过了肌肉本身所能承受的限度,所 造成的肌肉微细损伤、肌肉部分撕裂或完全断裂常见的拉伤部位是大腿后群肌、腰背肌、小腿三头肌、大腿内收肌群等。? 1、 损伤机制准备活动不当训练水平不够疲劳、身体功能和心理状态不良 技术上的错误、动作过猛或粗暴 场地设备不良、气温过低湿度过大? 2、 症状及论断(1)、典型的受伤动作,大多在损伤时有撕裂或可听到撕裂声。(2)、疼痛、轻者可行走,运动尤其重复受伤动作时疼痛加重;重者行走疼痛(3)、肿胀、肌腹拉伤时肿胀明显,出现瘀斑(4)、压痛、肌肉紧张或痉孪、触之发硬(5)、肌纤维断裂 在患者做受伤肌肉的主动收缩时,检查者对该活动施加一

9、定的阻力,在对抗过程中出 现疼痛,其疼痛的部位即为拉伤肌肉的损伤处,痛点 伤点。? 鉴 别? 3、处理1)、肌肉拉伤或少量撕裂 (1)即时采用 RICE:在 2448 小时之内尽快使用。(2)2448 小时后:热敷、针灸、按摩、理疗、痛点注射、外敷中草药、功能锻炼。2) . 肌肉断裂,加压包扎后送医院。? 4、 预防 剧烈运动前,充分做好准备活动。 平时要结合运动基础上的特点,加强易伤肌肉的力量和柔韧性训练。 锻炼中加强医务监督改正技术动作的缺点,正确掌握跑、跳和投掷等的技术要领。 伤病愈后锻炼时,注意循序渐进,以防再伤。注意锻炼环境的温度、湿度和运动场地设备情况2、距固体前宽后窄,当足背伸时

10、,较窄的距骨体前部进入踝穴内,踝关节较稳定。 而当踝关节趾屈时,较窄的距骨体后部进入踝穴内,允许有一定的侧向运动和较大的内翻 运动,踝关节比较不稳定在跑,跳练习时,运动员处于腾空阶段时,由于足的屈肌力量大于伸肌,足就自然有跖屈内翻的倾 向,如果落地重心不稳、向一侧倾斜或踩在他人的脚 上或踩在球上、陷入坑内等情况下,就会以足的前外 侧着地,足过度内翻而致外侧韧带过度牵扯而损伤2、疼痛:踝关节外侧疼痛,走路和活动关节时最明显。3、肿胀:损伤后局部出血、渗液明显,踝外侧迅速肿胀;皮下淤血,伤后23 天淤血青紫最明显4、跛行:出血覆盖于关节间隙或软组织,特别是断裂的韧带嵌入关节内,致使走路疼痛, 患足

11、不敢着地,勉强行走也只能用足的外缘着地。5、压痛:距腓前韧带损伤 -外踝前下方;跟腓韧带损伤 -外踝尖偏后下约一横指处6、强迫内翻试验阳性? 三) 处理1、现场急救(1)、伤后立即拇指指腹压迫痛点和间接指压法止血(2)、立即踝关节强迫内翻试验和前抽屉试验,了解韧带是否断裂。(3)、若疑有韧带完全断裂或合并骨折时,加压包扎后送医院(3)保持固定下地走路:伤后 12 天(重者 24 天)即练习走路。练习顺序为走 慢跑 跑快跑“8”字形跑 急停步(4)配合按摩,针灸,理疗,热敷,外敷与内服舒筋活络中药 ?第三节 昏厥 定义:指突然发生的,暂时性的知觉和行动能力丧失的状态。大多是脑部供血、 供 O2

12、不足 ,亦可是过度紧张的一种表现。(一).原因和发病原理1. 精神和心理状态不佳 . 紧张、激动、受惊、恐怖 神经反射 周围血管扩张 血压下降 脑血减少2. 直立性血压过低 :长时间站立 ;坐 ,卧突然立位 植物性神经功能失调 血液重新分配不及 脑供血减少 .3. 重力性休克:疾跑后立即站立不动 静脉回流下降 心输血下降 脑血量减少 .4. 胸内和肺内压增加:胸内肺内压上升 腔 v 回流下降 心输血下降 .5. 其他:疼痛 ,低血糖 ,中暑 ,心脏病 ,压力感受器受打击 .?(二 )征象突然失去知觉 ,昏倒 .1. 前兆:全身软弱无力 ,头昏 ,双眼发黑 ,耳鸣,恶 心,出汗 ,面白 .2.

13、失去知觉 ,昏倒 ,伴皮肤苍白 , 四肢发凉 ,脉细 ,呼吸不平稳 .3. 片刻后清醒 .4. 醒后精神不佳 ,有虚弱感 .? (三 )急救1. 平卧或休克位,或二者交替使用2. 保持安静,保暖,松懈衣服,裤带 .3. 点掐,针刺人中 ,百会 ,合谷,涌泉等4. 下肢向心性重推摩或揉捏 ,帮助 v 回流 ,心输量上升5. 保持呼吸道通畅,呕吐者 ,将患者头仰偏向一侧, 昏迷时间长者 ,将患者舌拉出口外6. 严重者或不醒者送医院 ,请医生 . ?(四 )预防1. 坚持锻炼 ,提高血管机能水平 .2. 防止直立性血压过低 ,重力性休克 .久卧 ,久坐 ,久蹲后慢慢 起立 ,疾跑后继续慢跑 ,逐 渐

14、停止 .3. 有前兆时 ,停止活动 ,躺下休息 .4. 训练时注意调节 ,保护:举重时呼吸与动作配合 ,避免过度憋气 ,拳击运动时保护颈、腰5. 饥饿 ,空腹不宜运动 ,以免低血糖 .进行长时间 ,长距离运动时 , 防止低血糖的发生 .? 第四节 肌肉痉挛定义:是肌肉发生不自主的强直收缩所显示的一种现象,最易发生在小腿腓肠肌,其次是足底的屈拇肌和屈趾肌,多发生在耐力性运动后期或运动结束后不久。一) 原因和发病原理1寒冷的刺激 游泳时冷水 户外冷空气 准备活动不充分 未注意保暖2.电解质丢失过多 大量排汗 减重期(利尿)肌肉受冷影响 -兴奋性强直收缩。Na+, Cl-浓度,过低 肌肉兴奋性 痉挛

15、3. 肌肉舒缩失调。肌肉过快地连续收缩,放松时间太短,放松失调。在未做准备活动或局部运动时, 更容易发生。常见于训练水平不高,运动员新手。4疲劳。肌肉疲劳 乳酸堆积 作用于肌肉的收缩物质 肌肉兴奋性 痉挛。 5.损伤。局部肌肉发生微细损伤时,就可引起肌肉痉 挛。肌肉僵硬,肌腹隆起,挛痛难忍,相应关节活动受阻。发生肌肉痉挛的运动员不能坚持参加运动和比赛,发作常持续数分钟(三) 处理1. 反方向牵引 缓缓加力,以相反的方向牵引痉挛的肌肉。忌用暴力,用力宜均匀,缓慢,持续,以 免肌肉拉伤。腓肠肌痉挛 膝关节伸直,持续用力充分背伸踝关节。 屈拇肌,屈趾肌痉挛 用力将足和足趾背伸。2. 配合局部按摩:重力按压,揉捏,点掐委中,承山,涌泉等穴。3. 不易缓解时,重掐阿是穴,或边牵引边重掐阿是穴。4. 肌肉痉挛缓解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