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头战象教学案例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8028015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后一头战象教学案例(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后一头战象教学案例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质疑,在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活动中,通过品读重点词句、感情朗读、想象说写话等语言实践活动,体会嘎羧崇高的情感,感受它高尚的情怀。 2、继续练习快速阅读课文,从课文中的一些具体描写中,体会村民对战象的友好、战象对村民的深厚感情和对逝去的战友的深切怀念,感受人与动物之间以及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深情厚谊。3、体会作者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教学重点: 掌握课文内容,体会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深厚情谊。教学难点:从课文的相关语句体会人们与战象以及战象对战友之间的深厚感情。教学准备:师准备教学课件,生熟读课文。教学过程:一、诗文导入:同学们,老师这里

2、有一首为一位特殊的英雄而作的小诗,大家齐读。英雄垂暮近黄泉,重披战甲忆当年。打洛江边念战友,自掘坟墓共长眠。读着诗中这一幕幕感人的壮举,一个响亮的名字涌上心头,这位特殊的英雄就是嘎羧。(板书齐读)最后一头战象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对这最后一头战象有一定的了解,那么谁能说说战象嘎羧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谁用一个词语来说说这是一头怎样的战象?(课件出示:这是一头 的战象。)二、复习课文:1、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嘎羧临死之前做了哪些事?2、讨论交流,嘎羧在生命的最后历程当中做了哪几件事?相机板书:披挂象鞍重回战场挖掘墓坑 3、引导学生用“先然后最后”这一句式将嘎羧临死之前做的三件事连起

3、来说清楚。三、感悟文本:(一)回忆嘎羧总体印象,指导读书方法师:这篇课文很长,我们要用一定的方法去读书,那就是快速浏览和用心品读相结合,抓主要事件,很快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二)感悟文体,互动交流1、学习嘎羧再见到象鞍时的举动与神情。师:那文中的嘎羧有怎么样的情感,作者又是怎样表现的呢?请同学们快速的浏览课文的5-9 段,找到最能表现嘎羧对象鞍有深厚感情的句子,画下来,读一读,体会他们的想法。开始吧! 学生读。 师:读好了吗?我们交流一下,先读句子再说体会。生读: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 在上面摩挲(su)着,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

4、友。 师:这位同学好眼力,找到了第一部分中最感人的一句,其他同学找到这句的请举手。这么多,看来大家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好,一起来,你觉得这句中哪个词最能表达嘎羧对象鞍的深厚感情?生:默读书 师:指名说,你觉得是哪个词? 生:我觉得是泪光闪闪这个词,。师:为什么,说说你的体会。 生:说明嘎羧对象鞍有深厚的感情. 师:流泪了。从“泪光闪闪”体验嘎羧的表面的安静,内心却波澜壮阔,多么深沉的的嘎羧。你来说。 生:我觉得是“久别重逢”这个词 ,作者把嘎羧和象鞍比写成一对久别重逢的朋友,从此可见嘎羧对象鞍有着深厚的友情。师:看,多久没见这个老朋友了? 生:26 年 师:很久很久,没见面,再见面这就叫久别重逢

5、。 师:好继续发言。生: 我觉得是“摩挲”这个词,这个词体现了嘎羧见到了分别 26 的朋友感觉十分学生表达的不是很流畅老师帮忙说:你感觉到嘎羧对象鞍很有感情,非常激动,是不是?他关注了嘎羧的动作。 师:还有同学关注了嘎羧的神态,一起来,还有没有 生: 我认为是呼呼这个词, 因为它是用鼻子呼呼吹去而不是重重的吹。 它有一种很欣慰, 很舒服的感觉。 师:你不但感到很欣慰,还感觉到对象鞍的什么?(留恋) 生:我觉得有四个词 象鞍上不达意留着弹洞 斑斑血迹 磨师:你概括了你们刚才的发言. 师:那为什么嘎羧见到象鞍如此的激动?是因为象鞍上有什么? 生:因为象鞍上留着弹洞 斑斑血迹 混合着硝烟一股血液的气

6、味. 师 :后面的理解非常好。嘎羧看到象鞍上的弹洞,闻到混合着硝烟和血液的气味时它会 想起什么? 生 1:它会想起当年披挂着它保卫家园与日寇打仗。 师:你体会的真好。 生 2:想起当年浴血奋战 师:你的想象力相丰富。 生 3:想起和它一起并肩作战、出生入死的朋友。 生 4:起来它当年在战场上浴血博杀的英勇. 师:是的,象鞍有着它辉煌的过去,有着它忠贞不死的经历。所以它看到象鞍才如此激动。同学们,你看,我们联系上下文边读边想象,就读懂了嘎羧的心,体会出了它内心的情感。 你们能不能读出嘎羧这种激动的心情。你们练习练习, 生 :读 鼓励放出声音读 师:谁来自信的给大家读一读 。生1读 师:读的非常的

7、流利、读的非常有感情 生2读 师:你非常的激动。刘老师也想读一读,闭上眼睛听我读,在老师读时同学们一边听一边注意想象嘎羧见到象鞍时的动作神情。 师:象刘老师这样带上体会,带着上激动心情读一读,来 生读 师:我刚才也看到了还有好多同学也找到了句子, 我也请你读一读 生读“第二天早晨,嘎羧突然十分亢(kng)奋,两只眼睛烧得通红,见到波农丁, 欧(u)欧地轻吼着,象蹄急促地踏着地面,鼻尖指向堆放杂物的阁楼,像是想得到阁楼上的什么东西。” 师:你体会到了哪些? 生 1:体会到了嘎羧 26 年还记得当时而且非常急促的想回到过去。 生 2 我读到了嘎羧十分想得到这个象鞍 师:请你来读一读嘎羧急切的心情

8、生:读 师:好的,我们大家一起都来读。 师:是的,26 年过去了,嘎羧就快要死了,但是它没有忘记它是一头英勇的战象,没有忘记它辉煌的过去,它是多么留恋过去的辉煌啊。师:当乡亲们知道了嘎羧要走的消息后,他们是怎么做的呢?生读:嘎羧要走的消息长了翅膀似的传遍全寨,男女老少都来为嘎羧送行。许多人泣不成声。村长在嘎羧脖子上系了一条洁白的纱巾,四条象腿上绑了四块黑布。老人和孩子捧着香蕉和糯米粑粑,送到嘎羧嘴边,它什么也没吃,只喝了一点水,绕着寨子走了三圈。师:孩子们,人们是如此舍不得嘎羧,在这庞大的送行队伍中,(课件交互)有?有?有?(老人、小孩、妇女。)人们泣不成声。(村寨的每一个人都爱嘎羧) 村长来

9、了,他在-(引读)嘎羧的脖子上系了一条洁白的纱巾,四条象腿上绑了四块黑布,村长强忍泪水,对嘎羧说( )。老人和孩子来了,他们捧着(引读)香蕉,甘蔗和糯米粑粑,送到嘎羧嘴边,说( )可是嘎羧什么也没有吃,只(学生接读)只喝了一点水,嘎羧绕着寨子走了第一圈,它是在;嘎羧绕着寨子走了第二圈,它是在;嘎羧绕着寨子走了第三圈,它是在。2、学习嘎羧在打洛江畔的感人行为部分同学们,作者就是通过这些动作、神态的描写,能让我们体会到嘎羧内心的情感。我们如果能圈画出那些重点的词句,联系上下文边读边想象,就能读懂嘎羧的心,读出嘎羧的情感。这就是品细节的读书方法。 接下来,我们就用这样方法,我们自己试学习重回战场这部

10、分一节、两节。 生读自学提示:1 、找出最能表现嘎羧内心的情感,用画下来。2、找出描写嘎羧动作、神态的词语体会嘎羧内心的想法,批注在旁边。 师:有了体会就在书上作批注,有的同学已经开始了。同学们在批注很有经验,都用很简洁的语言。鼓励在组内交流。大声的说。师:让我们一起来交流。 生1: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碧波荡漾的江面。它久久凝望凝望着江面,他仿佛看到了(二十六年前惊天地,泣鬼神的一幕),看到了(威武雄壮的战象们驮着抗日健儿冒着枪林弹雨冲向日军)。生读: 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礁(jio)石上 亲了又亲,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欧欧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 感

11、受:从它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声里我体会到,嘎羧重新回到战场, 把在战场上从容死去的意义,叫出来,发泄出来。 师:这就是它的一种发泄。它可能会说点什么? 生:我终于回到了这里杀敌的战场 师:(它可能在深情地呼唤战友们的灵魂;它可能在诉说自己对战友的思念;它可能在告诉战友,它也将来陪伴他们-)师:自己把自己当作嘎羧,这是身处地的读书方法。他抓了吼 叫一词,非常的好。接着交流, 生 2:从哗哗流水中,我是这样想的,或许它走到这块龟形礁(jio)石,是它当年和战象立功作战的地方,我终于回到了当年的英勇。(不太流畅) 师:你抓住了“亲了又亲的礁石”展开想象,非常的好。是啊!在他的心中这不是一块冷冰冰的石头

12、,也许是嘎羧曾经奋力杀敌的一处战场;也许是曾洒满战友鲜血的一处伤心之地。分别了二十六年,再见面时怎能不亲了又亲!请带着你的体会去读。生:我读懂了,“凝望”这个词, 看出了嘎羧想到了26年前他浴血拼杀的情景:(威武雄壮的战象们驮着抗日健儿,冒着枪林弹雨,排山倒海般冲向侵略者;日寇鬼哭狼叫,丢盔弃甲;)英勇的战象和抗日将士也纷纷倒在江里的情景。师:请你来读一读,“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请你联系上下文读一读。能不能读出凝望的感觉来。 师:这是回忆,这“久久”啊该怎么读? 指导学生读。生2读。 师:读的真好,这才是久久凝望的感觉,大家一起来读。 生齐读。 师:你还想从哪儿读出你

13、的体会。 生读:我从“这时,它身体膨(png)胀起来,四条腿皮肤紧绷绷地发亮,一双眼睛炯(jng)炯有神,吼声激越悲壮,惊得江里的鱼儿扑喇喇跳出水面。” 这句话体会到,虽然当年的战场不在,当年的年青不在,但是,嘎羧的勃勃雄心还在。 师:体会的非常好,来,带上你们的体会。读出你们的心情。把书拿起来, 齐读。 师:是的 26 年前的那场战斗,让嘎羧失去了所有的同伴,让它成为- 生:最后一头战象。 师:26 年,它无时无刻在怀念过去,思念战友,但是,它的心情能向谁诉说吗? 生:不能。 师:因为它是-生:最后一头战象。 师:堵物思心,缅怀往事,它怎么能不激动? 学生同桌交流填空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

14、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它一定又看到了(二十六年前惊天地,泣鬼神的一幕),看到了(威武雄壮的战象们驮着抗日健儿冒着枪林弹雨冲向日军)。然后,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这礁石,也许是(嘎羧曾经奋力杀敌的一处战场),也许是(曾洒满战友鲜血的一处伤心之地);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欧 欧 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也许是嘎羧在(在深情地呼唤战友们的灵魂),也许是在(在诉说自己对战友的思念),也许是在(在告诉战友,它也将来陪伴他们)。师读生填,生读师填。3、嘎羧为自己挖掘坟墓的壮举。师:风萧萧兮,易水寒 嘎羧带着 对这片土地的深深眷恋之情, 带着对战友的怀念之情,跋山

15、涉水,辗转百象冢,用尽自己全部的生命,为自己挖掘了一个墓坑,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生齐读) (嘎羧来到石碑前,选了一块平坦的草地,一对象牙就像两支铁镐,在地上挖掘起来。它已经好几天没吃东西了,又经过长途跋涉,体力不济,挖一阵就喘息一阵。嘎羧从早晨一直挖到下午,终于挖出了一个椭圆形的浅坑。它滑下坑去,在坑里继续挖,用鼻子卷着土块抛出坑;我们躲在远处,看着它的身体一寸一寸地往下沉。)(太阳落山了,月亮升起来了,它仍在埋头挖着。半夜,嘎羧的脊背从坑沿沉下去不见了,象牙掘土的冬冬声越来越稀,长鼻抛土的节奏也越来越慢。)师小结:我们想说的太多太多。文中反复出现了一个关键词“挖”, 文中提到了几次怎样的“挖”?( “一直挖”、“继续挖”、到“埋头挖”)。 你从这些“挖”中体会到了什么?(是对战友的思念和忠诚支撑着它在挖)通过一个“挖”字写出了嘎羧没有到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