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挖技术交底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8027922 上传时间:2023-10-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73.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暗挖技术交底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暗挖技术交底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暗挖技术交底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暗挖技术交底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暗挖技术交底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暗挖技术交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暗挖技术交底(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G1-7技术交底记录编 号001(表式 C2-5)工程名称部位名称暗挖段竖井工序名称土方施工单位交底日期交底内容:1、 竖井开挖按设计开挖,土方开挖分层进行,每次开挖高度不得大于一榀。2、 开挖后及时进行支护施工,不得长时间暴露,以免扰动土体。3、 井筒土方开挖采用“竖向分层,周向分段,中部超前”的施工方法施工。4、 施工中将管道的中线点、高程控制点及时引入竖井,并栓钉牢固。5、 按施工设计安装提升和起重设备,起重设备安装后,进行空载和重载的安全检验。6、 竖井在地面上设置防雨棚。井口周围设防汛墙和安全护栏。7、竖井开挖到管道结构外缘基底后,及时进行封底。竖井底部按施工设计设置集水坑等。8、在

2、井壁结构没有形成封闭之前,不得连续向下开挖。10、竖井周围2 米范围严禁堆放任何物件。11、竖井井口作业区必须设围拦,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并建立人员出入竖井的管理制度。审核人交底人接受交底人由交底单位填写,交底单位与受交底单位保存。技术交底记录编 号G1-7(表式 C2-5)002工程名称部位名称竖井 7 8 9工序名称初衬施工单位交底日期交底内容:1、初衬喷射混凝土 C20,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掺8%(重量比) FS-P 型混凝土补偿收缩防水剂。2、竖井喷射C20 混凝土厚 250mm ,网构钢架支撑沿竖井每0.6m 一榀,钢筋网片 6-100 100 沿拱架内,外主筋外缘满铺,竖向 20

3、连接筋沿拱架内,外主筋外缘环向每米一根,交错布置。钢筋网要求双面焊。3、初喷混凝土:作业面开挖完成后,立即喷射50mm 厚的混凝土封闭作业面。4、复喷混凝土:安装钢格栅、钢筋网、连接筋之后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5、后一层混凝土在前一层终凝后进行,喷射混凝土喷头宜垂直于受喷面,喷头距受喷面的距离保持在 0.6 1.2 m 。6、竖井锁口圈梁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采用明挖逆作法施工,主要分项工程有:挖槽,垫层,安装钢筋,支搭模板,浇注锁口圈混凝土、养护等。7、为了竖井下部钢架纵向钢筋能与锁口圈梁连接,锁口圈梁向下预留钢筋接头,方法是在槽底向下打孔,插入800mm长 20 钢筋,间距300mm。预留钢筋

4、锚入锁口圈长度不小于400mm。8、槽底垫层采用C15 混凝土,厚度50mm。模板采用组合钢模板,支撑采用木支撑。锁口圈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9、钢筋网必须与钢筋格栅、钢架或锚杆联接牢固。10、钢筋格栅各节点连接必须牢固,表面无焊渣。11、钢筋格栅与壁面必须楔紧,底脚支垫稳固,相邻格栅的纵向连接必须牢固。12、钢筋绑扎及安装严格按照施工图纸施工,结合模板工程统筹考虑安排。同一截面内搭接互相错开。严格按设计和规范要求搭接长度搭接。审核人交底人接受交底人由交底单位填写,交底单位与受交底单位保存。技术交底记录编 号G1-7(表式 C2-5)003工程名称部位名称隧道 7 89工序名称初衬施工单位交底

5、日期2009年 9 月 11日交底内容:1、初衬喷射混凝土C20,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掺8%(重量比) FS-P 型混凝土补偿收缩防水剂。2、隧道喷射C20 混凝土厚250mm,榀架间距中至中不得大于0.75m,钢筋网片 6-100 100 沿拱架内,外主筋外缘满铺,竖向 20 连接筋沿横断面布筋,间距每米一根内外交错布置。3、初喷混凝土:作业面开挖完成后,立即喷射50mm 厚的混凝土封闭作业面。4、 32 超前钢管, L=2.25m ,环向间距300mm。在隧道拱部沿纵向每2m 设一根背部充填注浆短管压注水泥砂浆填充空隙。5、施工时应加强量测监控,注意及时支护与封闭。6、隧道榀架 8字加强筋

6、为24 个, 8字加强筋应冷压成形,焊口应放在两个8字焊接处, 8字筋应横竖交错均匀布置,加工时应保证两面平行,圆角与拐角处不得有裂纹。7、连接角钢与主筋之间采用双面焊接,有效焊长不小于 50mm,主筋端部与钢板之间亦采用周围焊接,焊接缝厚不小于 12mm。8、初喷后表面应平整,高程应在允许的要求内。审核人交底人接受交底人由交底单位填写,交底单位与受交底单位保存。技术交底记录编 号G1-7(表式 C2-5)004工程名称部位名称竖井隧道 7 8 9工序名称变形缝及其施工缝防水施工单位交底日期2009年 9 月 11日交底内容:1、 根据设计要求竖井进洞23 米处设变形缝一道。2、隧道内每不超过

7、25m 设变形缝一道。3、在变形缝处先用30mm 聚苯板作分界板, 待隧道两侧喷射混凝土及防水层做好后,先将缝中聚苯板剔成宽 30mm,深 65 mm 的缝,然后用防水砂浆嵌缝深30mm,待防水砂浆干硬后,即用双组份聚硫橡胶嵌缝20mm。4、注意在底面上粘贴牛皮纸起到隔离层作用,聚合物最后,在缝外用焦油聚氨脂+涤纶布粘贴在刚柔复合防水层基面上。5、 二衬混凝土施工缝设遇水膨胀止水条。二衬混凝土纵向和环向施工缝,均设置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凹槽,凹槽尺寸宽度同止水条,厚度为止水条的一半。6、 对于水平施工缝, 在底板混凝土初凝前用与止水条同尺寸的木条在混凝土基面中间压磨出一条平直、光滑的槽。对于环向

8、或竖向施工缝,在端头模板中间固定木条或金属构件等,混凝土浇注后形成凹槽。7、 止水条安放前,先浇混凝土基面充分凿毛、清洗干净、排除杂物。8、 水平施工缝在混凝土浇注前先在基面上敷设2530mm 与浇注混凝土同标号的水泥砂浆,环向或竖向施工缝应控制混凝土入模点与基面有一定的距离,经均匀、 充分振捣后使基面与新浇混凝土有 2530mm 的水泥砂浆,新老混凝土结合良好。9、止水条在模板支搭之前安装,将遇水膨胀止水条粘贴在基面预留的凹槽内,并用水泥钉固定牢靠。审核人交底人接受交底人由交底单位填写,交底单位与受交底单位保存。技术交底记录编 号G1-7(表式 C2-5)005工程名称部位名称竖井、隧道 7

9、 8 9 工序名称防水层施工单位交底日期2009年 9 月 11日交底内容:1、防水层在初期支护基本稳定,并检查合格,结合二衬施工施作。2、在初期衬砌混凝土铺设防水层,先清理混凝土表面,剔除尖、突部位,并用水泥砂浆压实、找平,防水层铺设基面凹凸高差不大于50mm,基面阴阳角应处理成圆角或钝角,圆弧半径不小于50mm。如局部基面出现渗漏现象时,基面必须进行VAE 乳液刚性抹面、封堵使基面达到不渗不漏,基本平顺,方可进行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材粘贴。3、防水卷材铺设要求:3.1一次复合成型工艺生产。3.2衬垫铺设合格并经验收后,方可铺设防水卷材。3.3复合强度不小于 1.2N/mm 。3.4片材粘结

10、剥离强度不小于1.5N/mm 。3.5聚乙烯丙纶双面复合防水卷材不得小于600g/m23.5防水卷材环向铺设,卷材环向与纵向搭接宽度不小于100mm。3.6相邻两幅防水卷材的接缝错开布置,并错开结构转角处。错开距离不小于600mm 。4、沉降缝、接地极处,需在原柔性防水的基础上,局部附加一层补强。5、做完防水后,必须在隧道底板上打保护层。6、防水保护层施工完毕后,必须达到强度方能上人绑扎二衬底板钢筋。7、首段防水完成后,必须通知项目部,经项目部约请相关单位验收合格后,方能进行下道工序。8、防水工程完工后必须注意成品保护。审核人交底人接受交底人由交底单位填写,交底单位与受交底单位保存。技术交底记

11、录编 号G1-7(表式 C2-5)006工程名称部位名称竖井隧道7 8 9工序名称二衬钢筋绑扎施工单位交底日期2009年 9 月 11日交底内容:1、二衬施工程序为: 测量放线初衬基面找补底板防水层铺设底板钢筋绑扎支模底板混凝土浇注养护测量放线侧墙及拱部防水层铺设侧墙绑筋、 支搭模板侧墙及拱部混凝土浇筑养护拆模。2、进厂钢筋必须附出厂质量证明及出厂性能检验报告。钢筋到场后按规定进行产品质量复试。3、绑扎底板钢筋和浇筑底板砼,底板钢筋为横向 14 150、纵向 10 200 的单层网格筋,内净保护层 30mm,钢筋的绑扎要符合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绑丝扣向下,以免浇筑完混凝土出现露丝现象。同一断面内的钢筋搭接数量不得超过总数量的50%。4、放线并绑扎边墙及拱顶钢筋底板砼浇筑完后再放一次边墙线及控制线,并根据设计要求绑扎边墙和拱部钢筋,横向14 150,纵向 10 200,同时注意埋设预埋螺栓。5、绑扎钢筋时应注意不要损坏防水层,如有损坏,应立即通知项目部。6、钢筋绑扎完毕后,应通知项目部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