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理科总复习【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第三节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8026815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数学理科总复习【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第三节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考数学理科总复习【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第三节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考数学理科总复习【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第三节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考数学理科总复习【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第三节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考数学理科总复习【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第三节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数学理科总复习【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第三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数学理科总复习【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第三节(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精品资料第三节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1. 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2. 理解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的意义.3. 能正确地对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进行否定 知识梳理一、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常用的逻辑联结词:“且”、“或”、 “非”二、含有逻辑联结词的命题1“且”命题:用联结词“且”把命题p和命题q联结起来,构成一个新命题,记作pq,可理解为命题p和命题q同时满足当p,q都是真命题时,pq是真命题;当p,q两个命题中有一个命题是假命题时,pq是假命题记忆口诀为“一假必假”2“或”命题:用联结词“或”把命题p和命题q联结起来,构成一个新命题,记作pq,可理解为命题p和命题q至

2、少满足其中一个当p,q两个命题中有一个命题是真命题时,pq是真命题;当p,q都是假命题时,pq是假命题记忆口诀为“一真必真”来源:3“非”命题:对一个命题p全盘否定,构成一个新命题,记作,可理解为不满足命题p.若p是真命题,则必是假命题;若p是假命题,则必是真命题记忆口诀为“真假相对”命题及其否定形式见下表:命题p,q,pq,qq,的真假关系:pq非ppqpq真真假来源:真真真假假真假假真真真假假假真假假4.命题与集合的关系:命题的“且”、“或”、“非”对应集合的“交”、“并”、“补”5命题与电路的关系:命题pq对应着“串联”电路,命题pq 对应着“并联”电路,命题对应着线路的“断开与闭合”三

3、、常见词语的否定正面词语等于()大于()小于( 0,则a与b的夹角为锐角;命题q:若函数f(x)在(,0及(0,)上都是减函数,则f(x)在(,)上是减函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pq”是真命题B“pq”是假命题C. 为假命题D. 为假命题解析:当ab0时,a与b的夹角为锐角或零度角,所以命题p是假命题;命题q是假命题,例如f(x)所以“pq”是假命题,故选B.答案:B4. (2012北京海淀区模拟)已知命题,x22axa0.若命题p是假命题,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 答案:(0,1) 1(2013湖北卷)在一次跳伞训练中,甲、乙两位学员各跳一次,设命题p是“甲降落在指定范围”,q是“乙降落在

4、指定范围”,则命题“至少有一位学员没有降落在指定范围”可表示为()A()() Bp()C()() Dpq解析:“至少有一位学员没有降落在指定范围”即:“甲或乙没有降落在指定范围内”故选A.来源:答案:A2.(2013四川卷)设xZ,集合A是奇数集,集合B是偶数集若命题p:xA,2xB,则()A:xA,2xBB:xA,2xBC. :xA,2xBD:xA,2xB 解析:命题p:xA,2xB是一个全称命题,其命题的否定P应为xA ,2xB,故选A.答案:A 1(2013江门调研)设命题p:函数ysin 2x的最小正周期为;命题q:函数y2x 是偶函数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p为真B为真Cpq为真 Dpq为真来源:解析:命题p是假命题,命题q是真命题,所以pq为真命题故选D.来源:答案:D2(2013江西省九校第二次联考)命题p:x0,) (log32)x1,则()Ap是假命题,:x00,),(log32)x01Bp是假命题,:x0,),(log32)x1Cp是真命题,:x00,),(log32)x01Dp是真命题,:x0,),(log32)x1解析:因为x0时,(log32)x1 ,所以命题p是真命题,綈p:x00,),(log32)x01.故选C.答案: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