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考前押题:氧化还原反应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8023612 上传时间:2022-09-1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考前押题:氧化还原反应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考化学考前押题:氧化还原反应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考化学考前押题:氧化还原反应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考化学考前押题:氧化还原反应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考化学考前押题:氧化还原反应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考前押题:氧化还原反应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考前押题:氧化还原反应含答案解析(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精品文档高考化学考前押题:氧化还原反应考纲要求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2.掌握常见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和相关计算。考点一准确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理清知识线索题组一氧化还原反应及概念的正误判断1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因为Fe3具有氧化性,所以用KSCN溶液可以鉴别Fe3()(2013广东理综,10B)(2)化合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来源:(2012山东理综,7A)(3)工业上利用合成氨实现人工固氮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2012广东理综,10C)(4)Na2O2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20

2、12广东理综,10A)题组二“陌生”反应中有关概念的判断2(2012上海,20改编)火法炼铜首先要焙烧黄铜矿,其反应为2CuFeS2O2Cu2S2FeSS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SO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BCuFeS2仅作还原剂,硫元素被氧化C每生成1 mol Cu2S,有4 mol硫被氧化D每转移1.2 mol电子,有0.2 mol硫被还原答案A解析反应过程中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是S,化合价降低的元素有Cu、O,故SO2既是氧化产物,也是还原产物,选项A正确;CuFeS2转化生成Cu2S的过程中Cu2被还原,反应中CuFeS2也是氧化剂,选项B错误;每生成1 mol Cu2S,同时生成1

3、mol SO2,因此只有1 mol硫被氧化,选项C错误;S的化合价由CuFeS2中的2价升高至SO2中的4价,故每生成1 mol SO2(即1 mol硫被氧化),转移电子为6 mol,选项D错误。3汽车剧烈碰撞时,安全气囊中发生反应10NaN32KNO3K2O5Na2O16N2。若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1.75 mol,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生成40.0 L N2(标准状况)B有0.250 mol KNO3被氧化C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25 molD被还原的N原子的物质的量为3.75 mol答案C解析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每当生成16 mol N2,则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14 mol。转移电

4、子的物质的量为10 mol,被氧化的N原子的物质的量为30 mol,有2 mol KNO3被还原,现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1.75 mol,则生成2 mol N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25 mol,被氧化的N原子的物质的量为3.75 mol,因此,C正确,D错误。方法思路理解概念抓实质,解题应用靠特征,即从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电子转移去分析理解有关的概念,而在实际解题过程中,应从分析元素化合价有无变化这一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入手。具体方法是找变价、判类型、分升降、定其他。其中“找变价”是非常关键的一步,特别是不同反应物中含有同种元素的氧化还原反应,必须弄清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情况。考点二氧化还原反应

5、的基本规律及应用1性质强弱规律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取决于元素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与得失电子的数目无关,可从“热冷”(温度)、“浓稀”(浓度)、“易难”(反应条件、剧烈程度),以及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原电池原理、电解池中离子的放电顺序等角度判断;还要学会从化学反应方向的角度判断“剂物”(同一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2反应先后规律3价态归中规律来源:即同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的反应,高价态的元素化合价降低,低价态的元素化合价升高,但升高与降低的化合价不能相交。如:KClO36HCl=3Cl2KCl3H2O,氧化剂KClO3

6、,还原剂HCl,氧化产物Cl2,还原产物Cl2。4邻位价态规律氧化还原反应发生时,其价态一般先变为邻位价态如:(1)Cl被氧化成Cl2,而不是更高价态氯元素。(2)S2一般被氧化为S,S单质一般被氧化成SO2。(3)ClO、ClO作氧化剂时,一般被还原成Cl2,而不是Cl。5电子守恒规律对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关键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得失电子守恒,列出守恒关系求解,即n(氧化剂)变价原子个数化合价变化值n(还原剂)变价原子个数化合价变化值。题组一性质强弱规律的应用1已知氧化性Br2Fe3。FeBr2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l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Fe2bBrcCl2dFe3eBr2fCl下

7、列选项中的数字与离子方程式的a、b、c、d、e、f一一对应,其中不符合反应实际的是()A243226 B021012C201202 D222214答案B解析Cl2先氧化Fe2;A项,Cl2过量;C项,Cl2少量;D项,FeBr2和Cl2等量。来源:2有Fe2、NO、Fe3、NH、H和H2O六种粒子,属于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8B该反应说明Fe(NO3)2溶液不宜加酸酸化C每1 mol NO发生氧化反应,转移8 mol eD若把该反应设计为原电池,则负极反应为Fe2e=Fe3答案C解析酸性条件下NO具有强氧化性,Fe3也具有氧

8、化性,故应是NO将Fe2氧化为Fe3,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8Fe2NO10H=8Fe3NH3H2O,B项正确;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8,A项正确;NO中氮的化合价为5价,NH中氮的化合价为3,故1 mol NO发生了还原反应,C项错误;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D项正确。3向FeI2溶液中不断通入Cl2,溶液中I、I2、IO、Fe2、Fe3等粒子的物质的量随n(Cl2)n(FeI2)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已知:2Fe32I=I22Fe2。请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图中折线E和线段C所表示的意义:折线E表示_;线段C表示_。(2)写出线段D所表示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3)当n(Cl2

9、)n(FeI2)6.5时,溶液中n(Cl)n(IO)_。答案(1)n(Fe3)随n(Cl2)n(FeI2)变化的情况n(IO)随n(Cl2)n(FeI2)变化的情况(2)Cl22Fe2=2Fe32Cl(3)6.5解析(1)有关物质的还原性顺序为IFe2I2,则向FeI2溶液中不断通入Cl2的过程中,依次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为Cl22I=2ClI2,Cl22Fe2=2Fe32Cl,5Cl2I26H2O=2IO12H10Cl。可见,当n(Cl2)n(FeI2)1时,I恰好全部被氧化;当n(Cl2)n(FeI2)1.5时,Fe2恰好全部被氧化;当n(Cl2)n(FeI2)6.5时,氧化还原反应发生完毕

10、。因此,当n(Cl2)n(FeI2)1时,开始生成Fe3,至n(Cl2)n(FeI2)1.5时,n(Fe3)达到最大值,故折线E代表了n(Fe3)随n(Cl2)n(FeI2)变化的情况;当n(Cl2)n(FeI2)1.5时,开始生成IO,至n(Cl2)n(FeI2)6.5时,n(IO)达到最大值,故线段C代表了n(IO)随n(Cl2)n(FeI2)变化的情况。(2)当n(Cl2)n(FeI2)11时,Fe2开始被氧化,当n(Cl2)n(FeI2)1.5时,Fe2恰好全部被氧化,故线段D代表了n(Fe2)随n(Cl2)n(FeI2)变化的情况。线段D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Fe2=2Fe

11、32Cl。(3)当n(Cl2)n(FeI2)6.5时,根据元素守恒,可知溶液中n(Cl)n(IO)6.5。规律总结正确运用有关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规律,对于提高解题能力有很大帮助。有关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的比较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考查,涉及的知识面很广,常考的判断依据:(1)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比较,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单质的还原性从KAu逐渐减弱,其对应离子的氧化性从KAu2逐渐增强。非金属活动性顺序:一般某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对应非金属离子的还原性越弱。(2)根据原电池两极和电解池两极的放电顺序进行判断。原电池中,活动性较强的金属作负极,活动性较弱的金属作正极;电解池

12、中,阳极上物质的放电顺序即为对应物质还原性次序,阴极上的阳离子放电顺序即为阳离子氧化性次序。题组二守恒规律的灵活应用4U常见化合价有4和6,硝酸铀酰UO2(NO3)2加热可发生如下分解:UO2(NO3)2UxOyNO2O2(未配平),将气体产物收集于试管中并倒扣于盛水的水槽中,气体全部被吸收,水充满试管。则生成的铀的氧化物化学式是()AUO2 B2UO2UO3CUO3 DUO22UO3答案C解析根据4NO2O22H2O=4HNO3知,氮元素得4e,氧元素失4e。所以U元素在反应前后化合价不变,在硝酸铀酰中,U的化合价为6价,所以铀的氧化物为UO3。51.52 g铜镁合金完全溶解于50 mL密度

13、为1.40 gmL1、质量分数为63%的浓硝酸中,得到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1 120 mL(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1.0 molL1NaOH溶液,当金属离子全部沉淀时,得到2.54 g沉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合金中铜与镁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1B该浓硝酸中HNO3的物质的量浓度是14.0 molL1C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NO2的体积分数是80%D得到2.54 g沉淀时,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是600 mL答案D解析分析清楚反应过程,充分利用守恒思想来解决问题。A项向反应后溶液中加入NaOH,生成Mg(OH)2和Cu(OH)2沉淀,固体质量增加的是OH的质量,且有n

14、(OH)n(e),设合金中镁、铜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则有解得,则该合金中铜、镁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B项该硝酸的浓度c14.0 molL1。C项NO2和N2O4都来自硝酸,设混合气体中NO2的物质的量为x,根据电子守恒得x(0.05 molx)20.06 mol,x0.04 mol,NO2的体积分数为80%。D项得到2.54 g沉淀后,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NO3,故n(NaOH)0.7 mol0.04 mol0.02 mol0.64 mol,则NaOH溶液的体积是640 mL。6一定量的CuS和Cu2S的混合物投入足量的HNO3中,收集到气体V L(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存在Cu2和SO)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