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如何塑造健康的人格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8023085 上传时间:2023-08-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正文如何塑造健康的人格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正文如何塑造健康的人格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正文如何塑造健康的人格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正文如何塑造健康的人格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正文如何塑造健康的人格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正文如何塑造健康的人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正文如何塑造健康的人格(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摘要健康人格就是指各种良好人格特征在个体身上的集中体现。一个健康人格能够使人立足现实,在遇到挫折失败时能较快地摆脱其带来的阴影,并且能正确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能正确地对待。有一个健全的、健康的人格可以使人做出最适合自己人生的选择,同时,它也关系自身的心理健康。关键词:人格 健康人格 影响因素 途径 形成条件 一、健康人格的概念1.1人格的概念所谓人格,就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使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心身组织。1.2健康人格的概念所谓健康

2、人格,就是指各种良好人格特征在个体身上的集中体现。蔡元培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曾对健全的人格有这样的一个描述:“所谓健全的人格,内分四育,即:(一)体育,(二)智育,(三)德育,(四)美育。”而心理学对人格的研究重点曾经是“人性的疾病”(心理疾病)方面,但现在更关心“人性的健康”(心理健康)方面。研究人性健康的目的是要打开并释放人的潜能,以实现和完善我们的能力。1.3健康人格的重要性和意义一个人的人格是否健康会影响自身的行为和认知,当人格不健全时,他的行为和认知会出现偏差,当这种情况严重的话会出现错误的行为,这就不仅影响到他自身的生活也可能影响到他人的生活,一个健全的人格不仅是自身的一种幸福,也能

3、给周围的人带来欢乐,健康的人格对自身有着一种深远的影响。什么样的人格会影响他的判断能力和选择,有一个健全的人格可以做出最适合人生的选择,它关系自身的心理健康。一个健康人格能够使人立足现实,而不是沉溺在过去的生活中,在遇到挫折和失败的时候,能够较快地摆脱其带来的阴影,从挫败中走出来,并且能帮助我们正确认识自我,发现并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能正确地对待它们。二、影响人格的因素人格的影响因素比较复杂,概括起来,主要有二个方面:一是遗传,二是环境。即:先天的因素和后天的因素。人格的发展以遗传为基础,后天的环境因素却是影响人格健康发展的关键,它决定了人格的后天发展,如自我概念形成、态度和价值观念、道德

4、感、人际关系特征、习惯等,二者交互作用,对自我价值观、自我控制、自信心、时间管理倾向及创造性人格特点等方面的形成与发展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决定了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具体来说,影响人格的因素主要有四方面:遗传因素、家庭因素、学校教育、社会实践。2.1遗传因素人格的发展以遗传为基础,遗传主要决定了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如气质的形成,包括兴奋性强弱、主动或被动、反应速度快慢、活动水平高低、反应强度等。2.2家庭因素一位人格心理学家说:“家庭对人的塑造力是今天我们对人格发展看法的基石。”家庭间的差异,包括家庭精神环境在内的差异对人格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父母对孩子的不同态度,不同的交流方

5、式等对人格差异的形成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是“制造人格的工厂”。一方面,家庭把基因素质传递给后代;另一方面,家庭是人的第一个环境,是最早向孩子传播社会经验的场所。孩子出生后,长期生活在家庭之中,家庭所处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父母的价值观、教育态度和教育方法,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要求、父母与孩子的沟通交流情况以及孩子在家庭中扮演的角色等等,对一个人的健康人格形成都有非常大的影响。父母的价值观对孩子人格的影响。研究表明人的人格是通过模仿等途径慢慢形成的,而人格的可塑期主要在幼年时期,那时孩子人格主要是通过与父母的接触中学习模仿形成的,父母的一

6、言一行在儿童的幼小心灵上都会留下不可磨灭的印痕,对他们的人格形成都产生深刻的影响。有些儿童随同父母劳作,因而,逐渐养成坚毅性、自主性的特点,他们对受苦受难的劳动者则表示极大的同情。有些儿童则随着父母过着奢华怠惰的生活,整日锦衣肉食,逐渐养成好逸恶劳的习惯,形成欺压、骄横、依赖性等人格特征。所以父母的价值观的倾向和对待问题的看法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价值和人格的取向。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要求对孩子人格的影响。由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现在社会的竞争的日趋激烈的情况下,父母往往强调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和诸如钢琴,绘画等等技巧,缺乏对孩子学习方法的正确引导,剥夺了孩子应有的接触自己兴趣的权利;在孩子的交友方

7、面的强烈干涉而没有有效的沟通引导,导致孩子选择朋友无知和盲目以及不知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方式方法,致使孩子可能产生厌学,孤僻,甚至完全叛逆的情况,久而久之对孩子的人格的定型会产生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父母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对孩子的人格的影响。家庭环境包括的精神环境中的一个重要侧面就是亲子之间的交流状况。而家庭交流能够对孩子的人格的形成起到很大的影响。同时,家庭在一个人健康人格发展形成中的重要作用还体现在社会关系通过家庭影响家庭成员。社会上的各种关系都通过家庭影响着家庭中的其他成员。2.3学校教育因素学校是通过各种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施加影响的场所。学生在学校中不仅掌握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也接受一

8、定的政治观点和掌握一定的道德标准,学会了为人处世的方式,形成着自己的个性。良好的校园文化是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有利于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形成,学校应建立具有本校特色的团结、竞争、创新的学校精神,始终激励着学生们进步,成为不竭的巨大的精神财富;各种有意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美丽的校园环境,可以让学生的情操得到陶冶,心灵得到净化,从而有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2.4社会实践因素人际关系反映着个体或群体寻求满足交往需要的心理状态。人际关系交往的心理距离接近或拉大,决定于交往双方各自需要的满足程度。人际关系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心理距离的远近。在亲密的温暖的人和人的关系中,都会心情舒畅。易于形成活泼、

9、主动、积极等特性,并能发扬个人的独特风格。如果缺乏这些条件,或者生活在一个矛盾重重的环境中,就会使人有压抑心情,产生无助感和忧伤感,久而久之,就会变得消沉、冷淡。人们所从事的职业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人的人格形成。在一定时期内,一个人所从事的某种职业,要求他反复扮演与他所从事的职业有关的角色,进行与自己的职业相称的活动,在长期的磨练中,逐渐形成与其他职业有区别的行为方式和基本的个性倾向。三、健康人格形成的条件3.1塑造健康人格的途径第一、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开朗的心境,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建立积极、健康的情绪状态、培养经受挫折的耐受力,不盲目冲动,不消极低沉,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10、,乐观的人常常能看到生活的光明面,对前途充满希望和信心,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或学习抱有浓厚的兴趣,并在其中发挥自身的智慧和能力。即使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也能不畏艰险,勇于拼搏。第二、要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注意性格完善,自觉检查修正自己的性格特点,培养健康的性格模式,正所谓“性格决定命运”。一个意志薄弱、缺乏克服困难勇气的人,是不能成大才、当大任的,所以我们要培养自信、开朗、勇敢、热情、勤奋、坚毅的人格品质。第三、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具有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小事做起,优化自己的人格。“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许多人所具有的优秀的品格都是一点一滴形成的,从小做起,是每个人努力的起点。第四

11、、培养良好的情操,加强思想品德修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注重社会实践,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第五、要融入集体,积极参加弘扬社会主旋律的公益性活动,马克思说,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通过与他人交往,可以看到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并从他人那里获得理解、肯定的欢悦。人格健康的人乐于与他人交往,并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受到他人的尊重与接纳。3.2健康人格的标准 我们要正确对待健康人格的标准:和谐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最能体现一个人人格健康的程度;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反映了人与社会的协调程度;正确的自我意识;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情绪标志着人格的成熟程度。参考文献:1 LA.普汶.人格心理学M.郑慧玲译.台北:台北桂冠图书有限公司,1995. 2 许燕.人格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3 罗伯特斯宾雷M.人格与行为:管理心理学基础.李瑾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