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2我们周围的空气高频考点专训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8022957 上传时间:2022-09-1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上册2我们周围的空气高频考点专训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2我们周围的空气高频考点专训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2我们周围的空气高频考点专训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2我们周围的空气高频考点专训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2我们周围的空气高频考点专训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上册2我们周围的空气高频考点专训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上册2我们周围的空气高频考点专训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专项训练:探究实验专项概述科学探究是新课标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科学探究题在近年各地的中考试题中,所占分数有增无减,而且从探究的广度与深度上都有所突破,涉及探究的各个不同的层次。 试题往往展示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 重点集中在考查学生针对科学性问题提出猜想的能力、设计和实施科学实验的能力、解释和表达科学探究结果的能力。目前探究性试题大多数是让学生在读题和解题的过程中学会探究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该类试题往往高起点,低落点,即试题貌似复杂,有的知识还比较陌生,乍一看觉得很难下手,但事实上解答问题所需要的知识点和解决问题 的方法都是已学过的或题目暗示的,解题时只要静下心来,读懂题意即可解决。训练角度

2、一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1 如图所示装置也可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该实验认识正确的是()A.选用红磷是因为反应可以消耗Q,生成固体P2O5C.燃烧匙中的红磷越多,水位上升越高2、Q、CO和稀有气体2. (2014 某某)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两套装置图,请结合图示回答有关问题。(1)根据下表提供的实验数据,完成下表:硬质玻璃管中空气的反应前注射器中空气反应后注射器中气体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体积的体积的体积的体积分数25 mL15 mL9 mL(2)装置一和装置二中气球的位置不同, (填装置一”或装置)更合理,理由是(3)若实验测得的结果偏小(氧气的体积分数

3、小于 21%),可能的原因有哪些?(列两条) ;3 已知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在燃烧匙内盛过量红磷,点燃后立即插入集气瓶中,塞紧橡皮塞,待红磷火焰熄灭,集气瓶冷却至室温后,再打开止水夹。实验装置如图。J虹-7.-Lz-(第3题)(1)红磷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该实验中红磷要过量,目的是。(2)上述实验现象是:;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后烧杯中的水倒吸进集气瓶。产生现象的原因是(填字母序号)。C.集气瓶内的氧气被消耗,瓶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 / 10word(3)根据上图的实验原理,用下面的装置也能达到同样实验效果的是 (填序号)。(着火点

4、: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L借火点240、祜毎 T S S-C# / 10word# / 10word训练角度二对催化剂作用及反应速率的探究4.(2014 某某)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过氧化氢迅速分解生成氧气和水。哪些因素还影响着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课外活动小组同学进行了更深入的探究:探究实验一:浓度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实验步骤现象结论取一支试管加入 35 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然后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有少量气泡冒出另取一支试管加入 35 mL15%的过氧化氢溶液,然后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有大量气泡迅速冒出请你设计:实验用品:试管、烧杯、热水、冷水、5%氧化氢溶液、15%氧化氢溶液探究实

5、验温度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实验步骤现象结论温度越高,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越快5.小明同学欲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催化剂”这一命题。他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和总结实验结论总结实验一将氯酸钾加热至熔化,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氯酸钾受热分解产生氧气,但是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催化剂。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实验二加热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不复燃二氧化锰受热不产生氧气实验三木条迅速复燃二氧化锰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伸入带火星的木条(1) 请你帮小明同学填写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2) 在小明的探究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 ;小英同学认

6、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总结”,她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最终完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第一方面的实验操作中包含了两次称量,其目的是: ;第二方面的实验是要6. (中考某某)人教版新课标化学教材九年级上册(2012教育部审定)“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以及“寻找新的催化剂”研究性实验,引起了化学探究小组的兴趣。【实验探究】实验步骤实验现象I .分别量取5 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放入 A、 B两支试管中,向 A试管中加入a g氧化铁粉 末,并分别在A、B两支试管中插入带火星的 木条,观察现象A试管中产生气泡,带火星木条复燃,B试管中无明显现象n .待A

7、试管中没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如此反复多次实验,观察现象试管中均产生气泡,带火星木条均复燃川.将实验n中的剩余物小心过滤,并将所得 滤渣进行洗涤、干燥、称量,所得固体质量仍为a gIV .分别量取5 mL 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 C D 两支试管中,向 C试管中加入a g氧化铁粉 末,向D试管中加入a g二氧化锰粉末,观 察现象【实验结论】(1)A中产生的气体是; 实验n、川证明:氧化铁的 和在反应前后均没有发生变化,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写出氧化铁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文字表达式o【实验评价】(1)设计实验”的目的是(2) 若实验W观察到D试管中产生气

8、泡的速率更快,由此你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实验拓展】查阅资料得知:CuO CuS猪肝、马铃薯等也可以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MnO只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训练角度三氧气的实验室制法7. (2015,某某)如图是实验室氧气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8. 通过化学学习,大家应该知道有多种途径可以制取氧气。如:A.电解水 B .分离空气C.加热高锰酸钾 D .分解过氧化氢E. (1)相信你在E处还可以写出另一种制取氧气的方法;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 若用图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第8题图1);实验结束,停止加热时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其理

9、由是,此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你认为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若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供选用的装置如下:(第8题图2)甲丙要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甲”或“乙”)。# / 10word# / 10word9. 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请从下列仪器中选用适当仪器用取并收集Q。(填代号),装# / 10word# / 10word入药品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是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其中 MnO的作用是 ;(3)如果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用排水法收集,缺少的仪器是,实验完毕,发现大试管破裂了, 可能的原因是 ;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Q时,检验 Q是否已经收集满的方法是10

10、. (2015 某某改编)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组合,制取并收集氧气。(提示:浓硫酸可干燥气体)(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a,b若选择与组合制取并收集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实验结束时,应先 ,再停止加热。(3) 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氧气,下列组合可行的是 (填字母,可多选)。A.B.C.D.(4) 选择装置制取氧气,a内盛装的药品是 ,在装入药品前应进行的操作是(5) 若收集一瓶氧气,供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使用,最好选用的气体收集装置是。# / 10word答案专项训练1. A点拨:若将红磷换成硫或木炭,由于生成的二氧化硫或二氧化碳是气体,会影响 实验结论。红磷要过量,以耗尽氧气,水位上

11、升的高度与消耗氧气的体积有关。该 实验能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但并不能证明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和稀有气体2. (1)15% (2)装置二;能让空气更易流通,全部通过铜粉,使氧气与铜粉充分反应(3)铜粉的量不足;未等装置完全冷却至室温就读数(合理即可)占燃3. (1)磷+氧气五氧化二磷;把集气瓶中的氧气消耗完(2)红磷燃烧,冒白烟,一段时间后熄灭C(3)B、D点拨:木炭燃烧的产物二氧化碳是气体,红磷的着火点是240 C,热水的温度达不到红磷的着火点,红磷不能燃烧。4.探究实验一:浓度越大,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越快探究实验实验步骤现象结论取一支试管加入35 mL 15%的过氧化氢溶液,然后把试管放

12、入盛有冷水的烧杯中有少量气泡缓慢冒出取一支试管加入35 mL 15%的过氧化氢溶液,然后把试管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有较多气泡迅速冒出5. (1)实验一时间较长,所需温度较高;氯酸钾一加氯化钾+氧气实验三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对比(或对照等) 比较二氧化锰在氯酸钾分解前后的质量;验证从反应后的剩余物中分离出的二氧化锰化学性质是否发生改变氧化铁6. 【实验结论】(1)氧气(2)质量;化学性质 (3)过氧化氢氧化铁水+氧气【实验评价】(1)探究氧化铁与二氧化锰哪一个更适合做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的催化剂 (2)二氧化锰更适合做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的催化剂【实验拓展】B7. A点拨:用向上排空气法

13、收集氧气时,导管应伸入接近集气瓶的底部,故B错;检验氧气是否集满,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故C错;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的底部应留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故D错。8. (1)加热氯酸钾(或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等(2)试管;集气瓶;防止水倒吸进入热的试管中,造成试管破裂;试管口没有放一小团棉花,造成高锰酸钾粉末进入水槽(3)甲9. (1)烧杯 (2)a、b、g(或b、c、g);检验装置的气密性;过氧化氢一氧化锰 水+氧气;催化作用(3)铁架台、水槽;试管口向上倾斜(或实验完毕先熄灭酒精灯等)(4)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如果木条复燃,则说明氧气已集满(1)分液漏斗;锥形瓶# / 10word# / 10word(2)氯酸钾.氧化锰加热氯化钾+氧气;把导管移出水面。# / 10word# / 10word(4)过氧化氢溶液;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