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摄影知识点整理Word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8021481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5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码摄影知识点整理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数码摄影知识点整理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数码摄影知识点整理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数码摄影知识点整理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数码摄影知识点整理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码摄影知识点整理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码摄影知识点整理Word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传播优秀Word版文档 ,希望对您有帮助,可双击去除!一、 摄影的内涵和外延摄影的内涵 英文摄影 Photography 一词是源于希腊语 phos(光线)和 graphis(绘画、绘图)或 graph,两字一起的意思是“以光线绘图”。是指使用某种专门设备进行影像记录的过程,一般我们使用机械照相机或者数码照相机进行摄影。有时摄影也会被称为照相,也就是通过物体所反射的光线使感光介质曝光的过程。 摄影家的能力是把日常生活中稍纵即逝的平凡事物转化为不朽的视觉图像。 摄影的外延摄影是?“第三只眼”因为摄影,也彷佛拥有了第三只眼。那是一只被无形的观景窗给框住,并且娓娓穿越过好几层玻璃透镜望出去的眼。 盖

2、瑞温诺格兰德就曾指出看见和摄影的视觉经验是不一样的。因此他才会说:我用摄影来发现事物被拍摄过后,看起来是什么样子。透过第三只眼,一切看起来都变得不再一样,而且千变万化,因眼而异。它每次一眨眼,我们都听到背景里彷佛响起相机快门的一声咔嚓!黛柏拉柯恩 说自从我当起摄影师之后,我的记忆就成了扁平的四角形框框。当你学会了如何利用观景窗把画面框住,无论你是否在摄影,你都会开始框住眼中所见的一切,甚至加以分门别类。 摄影是 现实摄影是虚幻 超现实摄影是 赖以糊口的工具摄影是光的艺术摄影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摄影是物质世界的表现也是心灵的写照摄影是人类的“第三只眼”摄影是历史也是现实摄影是真实的也是虚幻的摄影是

3、一种精神也是赖以糊口的工具摄影是 视频:摄影的真谛 思考:摄影是?二、 摄影的发展历史 摄影是将画面装上画框,要框入什么,又要放弃什么,可还远不止此,它通过某种直觉,叙述着画面之外的故事。 摄影诞生(1839年)年来,它使我们愉悦,为我们服务,令我们感动,也令我们愤怒,偶尔也会让我们失望,但最重要的是,通过揭示世界表象之下的神秘的陌生,它激起了我们的好奇心,这就是摄影真正的魅力。摄影的由来与光的学说暗箱的发明与演进 感光材料的发明 达盖尔发明银版摄影(1839年)摄影器材走向工业化生产时代感光胶卷的演进彩色摄影的演进无机盐、电子摄影时代来临计算机摄影时代三、 摄影家的眼力 “摄影家的眼力”:能

4、在周围世界中发现和捕捉到美好画面的能力。(尤金史密斯) 追求什么”的三个基本原则1.一幅好照片要有一个鲜明的主题(有时也称之为题材)。或是表现一个人,或是表现一件事物,甚至可以表现该题材的一个故事情节。主题必须明确,毫不含糊,使任何观赏者一眼就能看得出来2. 一幅好照片必须能把注意力引向被摄主体,换句话说,使观赏者的目光一下子就投向被摄主体。3. 一幅好照片必须画面简洁,只包括那些有利于把视线引向被摄主体的内容,而排除或压缩那些可能分散注意力的内容。(一) 鲜明的主题 姿态 周围环境 周围气氛好照片起码要显示出 主题是什么,并且确保 让观赏者也能一目了然。 这是你拍摄幅照片时 必须树立的一个基

5、本目标。对于真正的杰作要有进一步的要求。它不仅要有明确的一般性的主题,还要能表现普遍性的主题.培养并训练摄影技艺 学会摄影技术与器材 培养观察、发现、选取周围世界各种主题的能力。 “该作品的主题是什么?” “从中可以获得什么样的普遍性寓意?” “能表现该寓意的又是什么?” 不论什么时候只要你打算按下快门,必须提醒自己的第一问题: 第一、 这张照片我要表现的主题是什么?(二) 把注意力引向被摄主体通常,为了表现主题,一幅作品中要有一个主要的趣味中心。这个被摄主体可能是一个人,一件东西或者一群人或一组事物。这幅作品的主题是什么呢? 不论你怎样理解,主题就来自这一瞬间集中在这头小牛身上的不可转移的注

6、意力。怎样做才能把注意力吸引到被摄主体在画面中的位置?怎样布光,怎样运用快门和光圈 两个问题: 第一、 这张照片我要表现的主题是什么?第二、 我怎样把注意力集中到被摄主体上,又如何把观赏者的视线引过来(三)画面简洁所谓简化就是要去掉那些分散注意力、削弱主题的因素。这并不意味着把背景上的东西统统去掉。如果周围环境有利于表现主题,它们就是必不可少的,不能去掉四、观察你周围的世界怎样才能在周围的平凡事物中寻找到具有普遍意义的主题必须用全新的方式重新观察你周围的一切应该开始用旅游者那种新奇感和陌生感重新去进行观察。把其当作拍摄主体来观察。五、认识数码单反相机(一)为什么叫数码单反相机数码单反相机:数码

7、单反相机,全称是数码单镜头反光相机(Digital Single Lens Reflex),缩写为DSLR。数码单反相机是指使用单镜头取景方式对景物进行拍摄的一种相机,摄影者使用位于相机背后的光学取景框进行取景,通过安装在相机前端的镜头所提供的视觉角度的大小进行拍摄。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数码单反相机的品牌的有佳能、尼康、宾得、索尼、奥林巴斯、宾得和富士等。它们的最大特征是可以更换镜头。(二) 数码单反相机优点数码单反相机是数码相机中的高端产品,性能上要大大优于普通的家用数码相机。(卡片机、微单) 1.适合多种拍摄题材的镜头群可以更换镜头,最大优势每个单反相机品牌都为自己的单反相机配备了数量庞大的镜

8、头群,从广角到长焦,从鱼眼到微距,各种功能的镜头应有尽有。单反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拍摄需要,为相机选择合适的镜头。2.更快更准确的对焦系统3.优异的高速连拍功能高速连拍是数码单反相机的重要特征。使用高速连拍,能够在1秒钟内拍摄多张照片,更加轻易地捕捉到最精彩的瞬间。配合高速存储卡的使用,尼康D3和佳能E0S-1Ds Mark III已经能够达到最高每秒11张的超高速连拍,使得数码单反相机更加适合野生动物摄影、体育摄影和新闻摄影等领域。4.更好的画面质量5.方便而卓越的手控功能 手动调节6.丰富的配件很强的扩展性,附加镜片、镜头、专业闪光灯及其他一些辅助设备(大功率闪光灯、电池手柄、定时遥控器等)

9、六、 数码单反相机的定位第二讲 取景与构图(上)一、 画面造型三要素画面景别、拍摄方向、拍摄高度是画面造型三要素,每一幅画面中都包含这三个要素。(一)景别以人物来划分: 四分之一为大远景,四分之二为远景, 四分之三为全景。膝部以上为中景,膝部至胸部之间任意一处镜头为中近景,胸部以上为近景,脖子以上的镜头为特写,人的某一局部镜头为大特写。景别的划分依据拍摄内容而定1、 远景 远景:从远处拍摄,以表现整体气氛为目的的画面。反映一个完整的事件,首先要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人物活动的环境 。这个任务就由远景或者全景来完成。远景的特点: (1)易于表现整个环境和总体气势,不利于交代具体情节和细部。(2

10、)适合表现自然景观和群众活动场面。 远景处理要求:从整体入手,注重大关系,忽略小细节。远景,视野深远、宽阔,主要用于表现地理环境、自然风貌和开阔的场景和场面,像莽莽的群山、浩瀚的海洋、无垠的草原等。远景的画面构图一般不用前景,而注重通过深远的景物和开阔的视野将欣赏者的视线引向远方。此时,摄影者要注意调动多种手段来表现画面的空间深度和立体效果。对于自然远景的拍摄,尽量不用顺光,而选择侧光或者侧逆光的形式,有利于表现画面的层次和显示空间透视效果。2、 全景 全景是以表现主体全貌及其环境为目的的画面运用全景应注意的事项: (1)保留主体外部轮廓线的完整。 (2)在主体周围保留适当的空间。全景描写一般

11、是表现人物全身形象或某一具体场景全貌的画面。在数码单反摄影过程中,全景描写经常用到的镜头为标准镜头和广角镜头。全景画面能够完整的表现人物的形体动作,其不仅可以通过对人物形体动作的表现来反映人物内心情感和心理状态,而且还可以通过特定环境和特定场景表现特定人物,此时的环境对人物有说明、解释、烘托和陪衬的作用。除环境人物外,全景也比较适合自然风光的描写。但是,在进行风光摄影时,摄影者要注意全景画面内各元素的搭配以及主题的表达。3、中景 中景是表现局部的状态、情节或动作的画面,对环境只是象征性的交代。中景的特征:(1)集中表现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2)这是最常用的景别,既可以使人物交流得到充分展

12、现,又可以把不必要的环境排除在画外。 (3)它最大的优点是长于表现情节。注意事项:注意表现人物的动作、姿态、手势。以人像摄影为例,中景是人物主体膝盖以上部分都出现在画面上,欣赏者能够看清人物半身的形体动作和情绪交流。中景描写常用到的镜头为标准镜头。在中景拍摄时,摄影者要注意,构图要新颖优美,注意抓取人物具有本质特征的现象、表情和动作。把握住物体内部最富表现力的结构线,用画面表现出一个最能反映物体总体特征的局部。4、近景近景是以表现神情或质感等细节为目的的画面。近景的特性:(1)表现人物的神情和精神风貌,表现人物的情绪和心里活动。 (2)常用来表现物体的局部特征,不利于表现事物周围的环境。5、特

13、写在摄影中,长镜头和微距镜头是用来描写被摄体特写的常用镜头。对于人物特写,在表现人物主体肩部以上的头部或某些细节的画面时,摄影者经常会利用长焦镜头来虚化背景,从而更加突出人物主体。通过镜头特写,欣赏者可以清楚看到人物的头部、眼睛等细节,并且可以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人物主体的瞬间表情、情绪等。而对于其他物体的特写,比如花朵、昆虫、饰品等,摄影者经常利用微距镜头来对其进行细节上的描写。在进行特写时,画面构图力求饱满,对主体形象的处理宁大毋小。小结小结: 你要以“势”感人,你就用远景或者全景;你要以“神”感人,你就用近景或者特写;你要以“情节”感人,你就用中景。“远取其势,近取其神”思考: 1. 确定景

14、别的依据 2.各景别的特点 3.中景的叙事优势(二)拍摄高度1、平拍指相机与被摄体处于同一水平面上,镜头光轴与地面平行时拍摄的画面。造型特点: 画面不易产生夸张和变形效果,表现自然,感觉亲切,易于接受。但画面平淡,缺少变化,容易造成地平线平分画面的现象。2、 仰拍 照相机位置低于被摄体,镜头光轴向上指向被摄体拍摄的画面。仰拍结构造型特点、适用范围:被摄体透视变化强烈,利于强调被摄体的高度, 具有夸张的效果。 适于表现高大建筑的雄伟气魄和英雄人物。3、 俯拍 指相机高于被摄体,镜头光轴向下指向被摄体拍摄的画面。 造型特点: 形象高度被压缩,但能使前后景物得到展开,画面深远辽阔,有利于表现气势和范围。俯拍结构适用范围:适于表现集会、游行等大场面的景物以及由田野、公路所构成的线条图案。 俯拍结构不利因素:大角度俯拍不利刻画人物表情变化,在性格的描写上显得无力。摄影高度的变化对画面结构的影响(1)地平线在画面中的位置。(2)远近景物的展开程度。 (3)主体与背景的关系和透视效果。(4)主体特征的表现(三)拍摄方向1、正面拍摄造型特点:无方向性,可使被摄体的横向和竖向的线条充分显示。适用范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