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暑期培训总结_2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8020852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暑期培训总结_2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师暑期培训总结_2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师暑期培训总结_2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师暑期培训总结_2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师暑期培训总结_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暑期培训总结_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可编辑老师暑期培训总结*年8月22日到8月28日,我校组织全校老师进展为期一周的培训,这次培训的内容非常丰富,从现代老师心理安康教育,到师德师风讲座,再到学习多媒体应用以及观看名师讲课。通过这几天的培训活动使得我受益匪浅,对我来说,来得及时,来得实在,使我深受启迪。现将本次培训总结如下:一、通过学习现代老师心理安康教育,我认识到了老师心理安康的重要性。老师是学校心理安康教育的推行者、详细施行者,一个成功的老师,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老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影响,特别是对低年级学生更是如此,在他们的心目中,老师是智者什么都懂;是能者什么都会;是圣

2、者不会犯错;是权威者具有比父母还高的权威力量。老师的穿着举止,言谈风度,以及待人接物等,都会使学生受到深入的影响。人格健全的老师,能在课堂中创造一种和谐与温馨的气氛,使学生如沐春风,轻松愉快,而人格不健全的老师,只能在课堂上造成一种紧张或恐惧的气氛,使学生如坐针毡,惶惑不安。所以,老师完善的心理素质和人格,是构成良好师生关系的根底,是施行心理安康教育、情感教育的出发点和首要原那么,新的教育理论要求每一位老师都应该从自身的心理安康的角度,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通过学习,我也知道了老师要擅长做好自身的心理调节及保健工作,理解自我,辩证地对待自己的优缺点;学习心理卫生知识和心理安康知识

3、,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学会缓解心理压力,改善不良人格,进步心理承受才能;调整情绪,保持心理的平衡;擅长选择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处理问题,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乐于为工作奉献,并合理安排时间,张弛有度;培养多种兴趣与爱好,陶冶情操,只有这样,才能积极安康地工作。二、通过聆听师德师风讲座,我对开展的师德师风学习的重要意义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老师为本;老师大计,师德为本。”师德建立决定老师队伍建立的成败,也就决定教育事业开展和改革的成败。教育部长周济指出: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老师职业的特点决定了老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而师德是老

4、师最重要的素质,是老师的灵魂。师德决定了老师对学生的热爱和对事业的忠诚,决定了老师执着的追求和人格的高尚;另一方面,师德直接影响着学生们的成长,老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人格魅力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高尚而富有魅力的师德就是一部教科书,就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学生的影响是耳濡目染的、潜移默化的、受益终生的。因此,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是极有必要的,加强师德师风建立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施行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三、通过学习多媒体应用,我对网络课件制作有了初步理解。对于现代老师而言,运用现代教学技术进展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育的一大趋势,本次信息技术培训给我带来了一

5、次与现代技术接触的时机。通过学习,我对网络课件制作有了初步理解,老师精彩的讲解,纯熟的操作,渊博的知识,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学高为师的警言更加鞭策着我,接下来我要更加努力地学习,进步自己的业务程度,并逐步进步自己的计算机知识程度,多学习课件制作方面的知识,使自己尽快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要,尽快成为一名具备高程度、高素质的新型老师。四、通过观看名师课堂,使我再次领略名师风采。听吴正宪老师的课,使我深受震撼,真正感受到了“新课程,新理念,新思路”带来的新变化;感受了他对学生、对教育那深情的爱;感受到了他身上所透露出来的无穷的知识力量。并使我深切体会到,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老师,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深沉的文化底蕴、良好的教育素养,更要有不断学习、多思多想的意识,这才是改变自己、进步自己的关键。时代赋予我们的是机遇、是挑战。通过这次培训,使我深感当前教学任务的艰巨。在新的课改理念下,如何使教学工作焕发出新的光荣,是值得深思、感悟的。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多学习、多研究,不断进步自身素质,构建和楷高效的数学课堂,用爱与责任引领学生安康成长。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