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研课题管理制度范本(9篇).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8020725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DOC 页数:56 大小: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研课题管理制度范本(9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教科研课题管理制度范本(9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教科研课题管理制度范本(9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教科研课题管理制度范本(9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教科研课题管理制度范本(9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科研课题管理制度范本(9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研课题管理制度范本(9篇).doc(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科研课题管理制度范本学校本着“科研兴师、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的原则,为了加强学校的教科研课题的管理工作,确保学校课题建设和课题研究工作趋于正常化、规范化。并通过对课题的管理,着实提高教科研工作的实效性,同时也有利于教师顺利开展课题研究,学校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一、课题管理的组织制度学校课题管理组织分三级管理模式:由学校课题评议组教科室课题组构成,以学校课题评议组为领导,以教科室为核心和以课题组为基层单位,对课题的申报、立项、开题、结题、存档等工作进行全面管理,其中:(一)学校课题评议组主要负责:(负责人:校长)全面规划、监督和评价学校各类课题的组织和实施。1.确定召开课题的申报、立项、开题和

2、结题会议,对课题报告进行审核。2.确立、组织和实施学校课题的研究。3.邀请专家加盟指导。4.课题奖惩的审定。(二)教科室主要负责:(负责人:教科室主任)1.向全校传达每年的课题规划。_组织课题的申报、立项、开题、阶段总结和结题工作。3.参与和组织学校课题研究的实施工作。_组织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进行理论学习、座谈、思想交流、研讨、外出培训和观摩的活动。_组织开展关于课题研究的讲座。6.联络和组织课题会议的召开工作。7.对学校和教师的课题的整个过程和所有内容进行备案。(包括:申报、立项、阶段性报告、相关论文和结题报告等)。(三)课题组主要负责:(负责人:各课题题长)_组织教师参与课题的研究。2.向

3、本组教师传达每年的课题规划。3.督促教师及时写出阶段报告和结题报告。4.及时向教科研室反馈教师在课题研究中遇到的问题,以便于及时得到解决,使每位教师能按时完成课题研究。二、课题实施的管理制度(一)关于课题申报的管理:1.每个课题组,只能申报_项课题。2.凡是已被立项的课题在没有结题时,不再申报个人课题研究。3.对于_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每人都要积极参与课题研究。4.学校教科研对个课题组申报的课题进行整体平衡,确定理论价值、实践意义较高,课题组力量较强,预期效果较好的课题,作为学校申报新的市级规划课题。(二)关于课题立项的管理1.对于申报立项的科研课题必须认真分析、研究国内外同期课题的研究现状,

4、并在立项后一个月以内,召开本课题组成员会议,研究开题报告、研究实验方案。2.课题组必须有明确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方向,研究方案。课题组成员间必须有明确的分工。3.各课题必须制订切实可行的研究计划,至少每两个月召开一次本课题组成员会议,总结分析上一个阶段的工作,研究布置下一阶段的工作。4.各课题组负责人每学期需向教研室汇报一次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并上交课题研究阶段报告或阶段成果,成果以总结报告、论文、论著等形式上交。(三)关于课题结题的管理1.课题研究在结题前,要及时上报结题材料,经学校课题评议组审核合格后,方可上报上级部门申请结题。2.每个课题组都要积极准备结题材料。力争研究成果通过学校课题评议组

5、或上级专家的鉴定,并及时做好成果的推广工作。对不能按期结题的课题,要提出延期要求,经批准后方可继续研究。3.对于已经结题的课题,要及时将课题材料备份上报到教科研室,材料要齐全,包括:申报表、立项表、阶段性报告、实验研究报告、调查问卷、相关论文和结题报告等。(四)关于课题监督的管理对于每个课题都要建立监督和评价制度,从申报、立项、阶段性报告、相关论文和结题报告等都要经学校课题评议组1.审查申报表的填写和做好审核工作,对于不符合要求的要提出整改意见,直至合格为止。2.审查课题组的研究实力。对于有困难的课题组给予适当的扶持和帮助。3.对当年要结题的课题要加强督促和评审工作。(五)关于课题保障的管理学

6、校对各课题组在政策上适当照顾。三、课题档案的管理制度1、课题档案有专人负责2、对课题按项目进行分类教科研课题管理制度范本(二)为了贯彻我校“科研兴校”战略,鼓励我校教职工通过教育科研改进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营造“全员科研”的氛围,建设一支科研型教师队伍,培养高素质人才,发挥教育科研的理论指导、实验探索和决策作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我校建设成为科研先导型名校;增强教育科研的计划性和过程性,不断提高教育科研水平和成果质量;使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工作制度化和课题管理规范化,特制定本制度。一、分级管理制度1、校教导处负责统筹全校教科研工作,担任全校课题日常管理、受理校级课题申请、组织立项论证和结题鉴定

7、、参与课题过程管理与指导;组织重点课题协同攻关;推动成果转化;行使组织、示导、服务与研究职能。完成国家、省、市、县下达的科研任务;协调省、市县教科研部门的关系、参与并组织县级以上课题管理工作。参与国家、省、市、县级教育科研课题立项申请并负责日常管理工作。2、各处室负责人、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备课组长承担本部门所辖的课题管理、组织、督促、指导和研究工作。二、理论学习制度3、参研人员每周必须保证不低于两小时的教育科研理论学习时间;并做好学习笔记。4、课题组要分期、分阶段布署与课题有关的学习内容,并做好学习过程记录,写出心得和总结,参研人员每学期至少写出一篇有一定质量的研究论文,每学年至少有一篇围绕

8、课题研究的科研论文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或获县级一等奖以上奖励,课题组每学年至少有五篇围绕课题研究的科研论文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或获市级二等奖以上奖励。5、课题组(县级课题以上)每年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派骨干教师外出考察学习;参加各级教育学术研究活动;或请专家讲学指导,做到学习理论和学习经验有机结合。6、参研人员至少订有_份以上的学科专业杂志。7、课题组参研人员每人每年围绕课题研究听课不少于_节,并有课后反思记录。三、课题立项制度8、立项课题的基本标准是:服从服务于推进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大局,对全校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应用价值和理论指导作用;立论依据充足、研究内

9、容详实、研究目的明确、研究思路清晰,方法科学,措施切实可行;课题负责人及主要参研者具备相应的研究能力,具有完成课题的保障措施和条件。课题的选择从自己本职工作出发,理论联系实际,量力而行。鼓励围绕学校科研重点,从教科室提供的参考课题中选择,也欢迎自选研究课题。9、凡我校教职工都有申报课题的权利,课题可以个人名义申报,也可几人联名申报,还可以处室、教研组、年级组、备课组及其联合的名义申报。每项课题只能有一名负责人;每人同一时间内只能负责一项课题。10、课题申报一年两次。所有拟立项的课题都应规范填写江西省教科所制定的科研课题立项申请表,对研究背景、研究态势、课题价值、完成条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进

10、行较详实的论证。并录入磁盘在每年_月_日、_月10左右交学校教导处,超过此规定时限者视为自愿放弃。11、校级课题遵循选题小、切入口小、见效快、周期短的研究原则,研究时间以一年为宜,最长不得超过三年。四、课题评审12、由学校课题评审组对所有申报的课题进行立项评审,聘请有关专家作课题评审组顾问。13、评审组遵循公平竞争、择优立项、保证重点的原则,根据课题的价值大小、研究的难易程度、研究的周期长短等对所有申请立项的课题进行初审后,报学校行政审批。对于前期研究比较充分、成果比较突出的课题,将优先考虑。14、课题经学校行政复审、批准后,将向课题申请者下发立项批准通知书。五、立项课题的管理15、接批准立项

11、通知后,课题研究者应在_月内制定具体可行的课题研究方案报校教导处存档,并以一定形式召开开题会,以确认研究开始。16、开题后,学校即拨付课题补助津贴_元,以后每年由教导处考评合格后,年底即拨付其余课题补助津贴。17、课题研究者应将有限的课题补助津贴管好用好,提高科研效益。补助津贴原则只用于购买研究资料、进行学校交流和有助于课题研究的其他正常开支。19、课题组必须坚持按课题研究方案,制定好学期研究计划,并按计划作好课题研究过程记录,包括围绕课题的普理学习、专题培训、研讨活动、难点攻关以及时间、参加人、主持人、活动主题、研究结果等(相关活动记录每学年不少于_次)。要呈现出清晰的研究过程的“活动轨迹”

12、。20、课题研究的阶段结束后,应完成书面的阶段总结报告交教导处并组织一定规模和影响的目的性较强的专题研讨会或协作攻关会。21、课题每年_月底前写出本年度的研究工作总结和下年度的研究工作计划,并附以年度成果(论文、典型个案每年不少于_个或研究报告)上交教导处存档。22、校教导处每学期要集中组织课题工作的检查、考核,将结果作为教师期末质量奖和课题组科研补助津贴的发放依据。并向全校通报。六、成果鉴定制度23、研究任务完成后,课题研究者先要整理好所有研究资料、撰写好课题研究报告和课题工作报告;然后填写好立项资助课题结题评审表,并向教导处提出结题申请。24、校教导处负责组织具有相关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

13、组5_人,主要采取会议评审方式,召并校级结题大会,由专家机构通过对课题提供的研究报告及成果,作出客观、公正、全面的评议,综合写出评审鉴定意见,填写成果鉴定书。25.鉴定完成后,课题组应将完整的成果、研究报告、成果鉴定原件送教导处验收、备案。(需以书面和软盘两种形式上交)26.凡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学校不组织结题评审。虽然研究时限已到,但课题计划投有完成;缺少应有的学期阶段成果报告、研究工作总结;没有作好结题的准备工作。27、立项课题应按原计划结题,但确因遇到意外研究困难,应向教导处提出书面申请,方可推迟结题;结题评审未通过,可申请再研究一次。但这两种情况都不追加课题补助津贴。28、具有下列情况

14、之一者,研究者应自觉退回学校已付的课题资助金,并不能申请下一年度的课题:自行终止研究的;不能按时结题,又不愿再研究者;同一课题第二次结题未获评审通过的。未完成本办法规定的研究任务的。研究中有重大弄虚作假者。七、成果推广制度29、教导处每年召开一次学术年会,全校教职工参与,交流经验、总结推广研究成果。究示范课,抓好点面辐射,促进全员推广,推进成果转化。30、课题组每期至少应围绕课题讲一堂示范课,展示课题研究成果。八、课题奖励制度31、见江西省泰和县万合二中科研课题研究津贴及成果奖励暂行办法。32、教导处将从校级立项课题中选择一些课题申报国、省、市、县级立项课题。32、科研成果经鉴定后存入本人业务

15、档案,将作为评、聘教师、评优选模以及人才选拔的重要依据。九、国家级、省级、市级和县级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办法33、学校鼓励教师在教导处的组织、领导下积极申报、承担和参与国家级、省级、市级和县级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并可以在科研课题的立项、实验、结题评审等方面根据需要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34、国家级、省级、市级和县级教育科研课题的具体管理参照相关各级课题的管理办法实行,并达到本管理制度的相关要求,教导处检查督促。十、本办法从公布之日开始试行。十一、本办法由学校校长负责解释。教科研课题管理制度范本(三)为了贯彻我校“科研兴校”战略,鼓励我校教职工通过教育科研改进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营造“全员科研”的氛围,建设一支科研型教师队伍,培养高素质人才,发挥教育科研的理论指导、实验探索和决策作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我校建设成为科研先导型名校;增强教育科研的计划性和过程性,不断提高教育科研水平和成果质量;使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工作制度化和课题管理规范化,特制定本制度。一、分级管理制度1、校教导处负责统筹全校教科研工作,担任全校课题日常管理、受理校级课题申请、_立项论证和结题鉴定、参与课题过程管理与指导;_重点课题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