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的扁担 教学设计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8019162 上传时间:2023-11-2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3.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朱德的扁担 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朱德的扁担 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朱德的扁担 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朱德的扁担 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朱德的扁担 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朱德的扁担 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朱德的扁担 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16课朱德的扁担教学设计【单元整体思考】本单元是以“革命先辈”为主题,编排了八角楼上朱德的扁担难忘的泼水节刘胡兰四篇讲述革命领袖和先烈事迹的课文。四篇课文围绕“借助词句,了解课文内容”这一单元语文要素,分别利用结合插图体会词语意思、借助词句体会人物精神,感受节日场景、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意思等多种方法帮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四篇课文之后还设置了看图讲故事的口语交际活动。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是:L了解图片内容,利用提供的词语或句式,按顺序把故事说完整;2 .发挥想象,适当补充图片人物的动作、对话和想法,把故事讲清楚;3 .利用故事内容,想象故事发展;4 .认真听,知道

2、别人讲的是哪幅图的内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的课程理念中提到,语文课程要以生活为基础,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要素,设计语文学习任务,注重语文实践和任务驱动Q在第一学段要求还指出,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能借助关键词句复述自己读过的故事,并愿意向别人讲述。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要求中也明确强调了,第一学段要阅读并学习讲述革命领袖、革命英雄、爱国志士的故事,表达敬仰之情。根据以上认识,将单元学习材料进行结构性整合,并结合学校少先队公众号,开展红色记忆少年说主题活动作品展播。活动分为红色景点红色文物红色时光红色人

3、物四大板块:L以八角楼上为材料,学习借助图片,体会词语意思,理解材料内容,并利用提供的句式推荐红色景点;2 .以朱德的扁担为例,学习借助图片理解关键词句,感受人物精神,并运用关键词句和图片讲清楚红色物件故事;3 .以难忘的泼水节为材料,借助图片理解词句,想象节日活动中人物的动作、语言,并利用提供的词语或句式回忆红色时光;4 .以刘胡兰为例,学习联系材料、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抓住人物的动作、对话和想法,讲清楚红色人物故事。将文本学习与校园活动进行统整设计,分解融合单元语文要素、文本材料,在浓厚的革命传统教育氛围中实现语文要素的训练和实践,使单元的语文学习有任务、有情境、有拓展、有延伸,贯通语文学

4、习与日常生活、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的桥梁。【任务情境设计】本课围绕讲红色物件故事这一情境任务,整合八角楼上文本教学要素“借助插图体会词语意思”和口语交际教学目标,通过文本材料学习,指导、训练学生根据图片讲故事的能力,激发、驱动学生搜集、了解不同红色物件故事的兴趣和主动性;让学生在“讲红色物件故事”这一任务情境中将文本学习转化为解决生活问题,融合音乐、美术、信息技术、新媒体等学科,在解决问题的实践中获得讲好红色物件故事的能力和技能,实现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活动目标】1 .认识“朱、德”等生字,会写“扁担”等词语,正确、流利地朗读文本材料。2 .借助图片,理解“会师、山高路陡、整夜整夜”等词语的意

5、思,讲清楚故事内容,懂得大家越发敬爱朱德同志的原因,感受人物精神品质。3 .融合多学科,讲清楚红色故事,感受红色文化精神。活动重难点1 .借助图片,理解“会师、山高路陡、整夜整夜”等词语的意思,讲清楚故事内容,懂得大家越发敬爱朱德同志的原因,理解人物精神品质。2 .融合多学科,讲清楚红色故事,感受红色文化精神。第一课时【活动过程】一、课前交流,活动明任务1 .了解学校少先队近期开展的红色主题活动。2.展示主题活动作品,激发学生参加活动的兴趣。【设计意图】创设主题活动情境,统整单元学习材料,将文本材料学习转化为解决情境任务的需求。通过交流,了解活动内容,感受活动氛围,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二、

6、借助背景,指导说好题目L出示录制要求,引出“扁担(1)播放语音,出示任务一。任务一:以“红色物件”为视角,讲述它背后的故事。比如:朱德的扁担、一个粗瓷大碗、一根灯芯、半条被子等。(2)交流任务一,引出课题。2 .了解背景,读好“扁担”。(1)尝试读材料题目,指导读好“扁担”。(2)出示背景资料,指导读好“朱德的扁担”。(3)交流指导书写“扁担【设计意图】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以适合其年龄特点的任务情境,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材料阅读、写好“标签”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由于革命题材内容距离学生生活较远,借助历史资料感知朱德身份,帮助学生读好课题,并为后续文本材料的学习作背景准备。三、借助图片,尝试说清楚L围绕

7、要求,初读课文。(1)播放语音,出示任务二。任务二:讲故事时,语音准确,语句通顺,要生动有感情。(2)初读故事,圈画疑难。请同学们自由读通课文,把不会读、难读的词语圈画出来。3 .借助图片,理解词句。(1)生生互助,读好生字词。(2)出示疑难字词,借助图片,引导自主解决。还记得之前学到的理解词语的方法吗?借助图片来理解。今天老师带来了几幅图,请找出与之对应的词语,连一连。(3)抓住关键词语,指导读好关键语句。会师是什么样的场景?仔细观察图片人物表情,你发现了什么?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4 .串联图片,尝试练说。(1)借助图片,不仅可以理解词语,读好句子,还可以帮助我们把故事说清楚呢!(2)利用图

8、片,把故事跟同桌说一说。【设计意图】借助实践任务要求,整合单元已学知识,提供问题解决支架,鼓励学生自主解决材料阅读困难,并尝试利用图片和关键词支架练习说故事。四、借助词语,学习说生动刚才我们把这四个词语连成了几句话,说清楚了故事的前一部分内容,后半部分该怎么说呢?我们还得到文中去找一些关键词和关键句。L引出关键语句:白天挑粮爬山,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5 .联系生活,理解“整夜整夜”,读出尽职尽责。(1)用时间来表示,“整夜”大约是从什么时候到什么时候?那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都在做什么呢?当你放学回到家,准备干什么了?(享受丰盛的晚餐)。朱德军长就在一一当你晚上8、9点洗漱完毕

9、,想要干什么了?(洗澡躺在温暖的被窝)。朱德军长还在一一当一切都安静了,你都怎么样了?(进入了甜蜜的梦乡)。朱德军长仍然在当二天天蒙蒙亮时候,你睁开双眼又准备做什么去了?(洗漱上学)朱德军长一直都在这个过程可能是10个小时、11个小时,甚至是12个小时。在这么长的时间里,朱德军长都在一一这只是一个整夜,那整夜整夜又是什么意思呢?(2)像这样声情并茂地朗读,就读出了一个尽职尽责的军长。我们说故事的时候就要这样说。6 .勾联前文,紧扣描写朱德挑粮的词句,感悟艰苦奋斗。(1)五六十里有多远?相当于我们绕着后操场跑上200多圈。路远不远?(2)我们再次借助图片看一看这五六十里都是怎样的路?(山高路陡)

10、(3)在这陡峭的山路间,朱德军长又是怎样挑粮的?出示: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4)那战士们又会怎样挑粮呢?请你把想象到的画面用表示动作的词P战士们和朱德军长一起挑粮,有的,有的,还有的O(5)借助恰当的动词、丰富的想象,我们就把这挑粮爬山的场聂迸得更加生动了。这就是说好故事的小妙招。7 .串读全文,紧扣“一块儿”,读出同甘共苦。【设计意图】紧扣材料中的关键词句,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深入理解词句意思,并通过情境引读,感受材料传达的红色精神,为讲好红色物件故事作好铺垫。五、借助词句,练习说完整1 .借助板书关键词,依据任务二练说故事。接下来,就请小朋友们自由练说故事,

11、可以用上刚才提到的说故事方法和小妙招哦。2 .小组代表展示,紧扣任务二交流评价。【设计意图】围绕任务引导学习,组织练习,交流展示,并以任务要求作为评价标准,实现“教一学一评”的一致性,在评价中学习、巩固、提升,切实实现通过评价促进学习。六、创新形式,引导说精彩1 .播放视频,出示任务三。任务三:作品以说为主,也可以配图、配乐、创新形式,使作品更加有吸引力。2 .交流多样化形式,展示创新表达。3 .布置课后练习,作好选拔准备。【设计意图】根据活动要求,展示多样化讲故事的方式,融合多学科内容,拓宽语文实践方向,丰富语文课外学习生活,多种方式传承红色文化精神,实现跨学科、重实践的语文学习理念。附:板书设计二朱徒的囤匪会师整夜整夜山高路陡敬爱第二课时一、回顾要求,出示评价标准评价内容评价星级紧扣主题,红色物件语音准确,语句通顺讲述生动,感情充分故事完整,形式创新二、展示交流,合作练习提升L学生个体展示。2 .师生交流指导。3 .互助练习提升。三、整合展示,形成活动成果L同一种形式,组合成小组练习。4 .不同形式小组,整合成班级作品。四、总结方法,拓展阅读创作1 .回顾讲故事方法。2 .拓展阅读其他红色物件故事,激发创作新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