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练习题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8018400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14.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练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练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练习题(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1 、点的信息:、溶解度曲线中点的位置不同,其含义不同。如在溶解度曲线上的点表示在某一温溶解度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溶解度曲线综合题是近年中考的热点题型,经常以选择题和填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 溶液是饱和溶液; 溶解度曲线以上的各点表示该物质不但是饱和溶液,且该溶空题的形式出现,考查的内容集中在信息的整合与运用上,这类题目涵盖面广,综合性强,较好地考质还有剩余;溶解度曲线以下的各点,都表示是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一点,查学生的观察能力、 获取信息的能力及知识应用能力,是中考化学的重点,也是失分点。就近几年中代表着某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利用溶解度曲线可以

2、查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并根据物考化学与溶解度曲线相关的试题,将归纳如下。质的溶解度判断其溶解性。、交点的含义:表示在同一温度下某些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一、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定义:2 、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比较在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溶解度的相对大小。1、概念有四个要素: 一是要指明在一定温度下(因为固体溶质的溶解度主要受温度的影响),二是3. 根据溶解度曲线的形状走向,可以看出某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并根据此情况还可以溶剂的质量是 100 克(没有特别说明时,这里的溶剂一般指水),三是要达到饱和状态(不饱和溶液看出温度变化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情况及溶液饱和程度的饱和。的状态是随

3、机的,没有固定的性质) ,四是溶解度的单位是克。4.利用溶解度曲线可以确定一定质量的某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时析出晶体的2、考查溶解度定义时往往有如下一些不正确的说法:、氯化钠的溶解度是 36.5 克(没有指明质量及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转化方法。温度); 、在 20 时, 100 克水里溶有 36.5克氯化钠,所以在 20 时氯化钠溶解度为36.5 克5.根据溶解度曲线的形状走向,可以确定从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或进行混合(没有指明溶液是否达到饱和状态)、在 20 时, 10 克水里最多只能溶物分离提纯的方法。例如:当A 中混有少量 B 时的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来除去少量的B,解 3.65 克氯

4、化钠,所以在20 时氯化钠溶解度为 3.65 克(溶解度要求溶剂当 B 中混有少量的A 时可以用蒸发溶剂后趁热过滤来除去少量的A ,中混有少量时可以升高温的质量是 100克,应把水的质量换算成100 克,所以在 20 时氯化钠溶解度度来除去少量的。为 36.5 克)、在 20 时, 100 克水里最多能溶解 36.5 克氯化钠,所以精选试题:在 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5 。(没有单位)1 、对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的叙述必须指明的是温度 100g溶剂 100g 水 溶液已饱和溶二、溶解度曲线是每年中考的必考题,下面以一个实例来说明溶解度曲线应该把握的要点。如图,有质已溶解的质量溶液的质量()

5、A 、 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A 、B、C、D 、全部2 、下列关于氯化钠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可编辑修改 -。A 、 100 g 水中最多能溶解 36 g NaCl,则 NaCl 的溶解度为 36gC、将 t 2 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降低到t1 时都会析出晶体B、 20 时 , 100 g水溶解了 23g NaCl,则 20 时 ,NaCl的溶解度为 23 gD 、 t 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和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相等质量的溶质C、20 时 ,把 20 g NaCl 溶解在水里制成饱和溶液 ,所以 20 时 ,NaCl 的溶解度为 20 g7 、固体物质 W 在水、乙醇

6、两种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变D 、 30 时 ,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37 g NaCl, 则 30 时 NaCl 的溶解度为 37 g化的曲线,如图 4 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3 、将 0.5 g 某物质在 20 时溶于10 g 水中即达到饱和 ,则一般把这种物质的溶解性判定为()A. 物质 W 能溶解在水和乙醇中A 、易溶物质B、可溶物质C、微溶物质D 、难溶物质B.t 1时,物质 w 在水中的溶解度为 mg4 、将 a、 b 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后,发现a 溶C.t 2时,物质W 在水中与在乙醇中的溶解度相同液有晶体析出,b 溶液没有明显现象。再向b 溶液加入D. 将 t 1

7、 时物质w 的饱和水溶液升温至t 2有晶体析出少许 b 晶体, 晶体消失。 则图 1 中能正确表示a 、b 两物质溶解度曲线的是()8 、如图 5 为 A 、 B、 C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5 、如图 2 所示是 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 与 c 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 点。据图回答: ( 1 )A.t 1时,三种物质中B 的溶解度最大P 点的含义是。B.t 2时,取三种物质各a g 分别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只有C 物质能形成饱和溶液( 2 ) t 1时 30g a物质加入到50g 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80g 溶液吗?C. 将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

8、溶液分别由t2 降温到t1 , A 溶液中析出的晶体质量最大(填 “能”或 “不能 ”)。( 3) t 2时, a 、b 、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D. 可用增加溶剂的方法使接近饱和的B 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是 _(填物质序号)。9 、如图 6 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乙是微溶物质6 、根据图3 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t 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A 、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C. 升高温度能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B、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温度升高后变成饱和溶液-可编辑修改 -。D.10 时,

9、分别用 100g 水配制甲、乙的饱和溶液,所需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 2) t 1时, B、 C 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_( 3 )t 2时,在 A 、 B、 C 的饱和溶10 、甲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a、 b 、 c 为图像中的三个点。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物质是( 4) t 2时,将 A 、 B、 C 各 25g 分别放入100g 水(1)t 1 时将 20g 甲物质溶解在 50g 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g。中,能形成饱和溶液的物质是_,将其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有两种_、 _(2) 若将 b 点溶液从 t 2降温至 t 1 ,该溶液变为 _ 填(“饱和 ”或“不饱和 ”)溶

10、14 、下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判断甲溶液在A 点时处于 _状态。 t 2 时,液,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 (填“变大 ”、“变小 ”或 “不变 ”),若将 b 点溶液变为 c 点溶液,除恒温溶解 6g甲物质,至少需要_g水。 t 2时,在烧杯中分别盛有等质量的甲、乙两种溶质蒸发溶剂外,还可采用的方法。的饱和溶液,从 t 2 降温到 t 1时,对烧杯中剩余溶液描述正确的是_。11 、下图是 A 、B、 C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曲线图,请根据图示回答: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析出固体的质量:甲乙甲是饱和溶液,乙是不饱( 1 ) P 点表示的意义是。和溶液溶剂的质量:甲 = 乙( 2 ) t

11、2时 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15 、小玉帮助老师配置KNO 3 的饱和溶液,以备全班实验( 3 )将 A 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采取的方法有(填一种即可) 。使用。此实验室温度为25 ,老师提供的药品是含有少量12 、下图是 A.B 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NaCl 的 KNO 3 固体。( 1 )温度为 _时, A.B 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1)他查阅了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25 时, KNO 3( 2 ) t 2时,将 60g A 物质放入 100g 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的溶解度是 _g,经分析 KNO3 中混有少量

12、NaCl的提纯方法是,用此法获得了是 _g,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 3)足量的 KNO 3 固体。将接近饱和的 A 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有( 2)小玉配制 700gKNO3 饱和溶液的过程如下:计算;称量:准确称量KNO3 固体 _g;_、_(答出两种方法)。量取:用 _(填 “100mL ”、 “500mL ”或 “1000mL ”)量筒量取蒸馏水,操作如图2 所示;13 、 A 、B、 C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溶解:将 KNO 3 和水分别加入大烧杯中,搅拌使固体完全溶解。请指出小玉在配置溶液过程中的( 1 ) t 1时, A 的溶解度为操作错误。由于以上错误操作,他配得的不是KNO 3 饱和溶液,要得到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他可能采用的方法是。最后小玉将配得的饱和溶液装瓶,贴上标签备用。-可编辑修改 -。16 、 24 、如图是 a、 b 、 c 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a 、 b 、 c,其中溶解最多的物质是 _。( 1 ) t 1时, 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3)将 t 2 时 a 、b 、c 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降低到t 1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 2 ) _时, a 和 c 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关系是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