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种常见的水处理方法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8018068 上传时间:2024-01-0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0种常见的水处理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10种常见的水处理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10种常见的水处理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0种常见的水处理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种常见的水处理方法(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0种常见的水处理方法1.沉淀过滤法这是一种最原始的过滤方法,它是依靠水中微粒杂质的自身重量下沉来达到分离的 目的。常用于水中杂质颗粒较大的场所,如江河湖水的初步自然澄清过滤。2. 蒸馏法蒸馏法是把水加热,变成气体,分出混入气相中的低沸点成分或飞沫成分,低沸点 气体放于大气中。不挥发性不纯物残留于液相中,成为浓缩液排出。如此把水精制 成高纯度的水。此法耗电耗水量很大,且使用时需有人看守,使用不方便,现已较少使用。3. 薄膜微孔过滤(MF)法薄膜微孔过滤法包括三种形式:深层过滤、筛网过滤、表面过滤。深层过滤是以编织纤维或压缩材料制成的基质,利用隋性吸附或是捕捉方式来留住 颗粒,如常用的多介质过滤

2、或砂滤;深层过滤是一种较为经济的方式,可去除98% 以上的悬浮固体,同时保护下游的纯化单元不会被堵塞,因此通常做为预处理。 表面过滤则是多层结构,当溶液通过滤膜时,较滤膜内部孔隙大的颗粒将被留下来, 并主要堆积在滤膜表面上,如常用的PP纤维过滤。表面过滤可去除99.9%以上的 悬浮固体,所以也可作为预处理或澄清用。筛网滤膜基本上是具有一致性的结构,就象筛子一般,将大于孔径的颗粒,都留在 表面上(这种滤膜的孔量度是非常精准的),如超纯水机终端使用的用点保安过滤 器;筛网过滤微孔过滤一般被置于纯化系统中的最终使用点,以去除最后的残留微 量树脂片、碳屑、胶体和微生物。4. 活性炭吸附法活性炭依靠吸附

3、和过滤作用主要去除水中的异色、异味、余氯、残留消毒物等有机 物杂质。5. 电渗析渗析是一种物理现象。如将两种不同浓度的盐水,用一张渗透膜隔开,浓度高的盐 水中的溶质如无机盐离子通过膜向浓度低的盐水中渗透,这个现象就是渗析。这种 渗析是由于含盐量浓度不同而引起的,称为浓差渗析。因为是以浓度差作为推动力, 扩散速度始终是比较慢的。如果要加快这个速度,就可以在膜的两边加一直流电极。 电解质在电场的作用下,会加快迁移的速度,这就称为电渗析。电渗析耗电量大,且渗析膜片易坏,在反渗透技术出现后已很少使用。6. 离子交换(IX)法离子交换法的原理是将原水*中的无机盐阴阳离子如钙离子Ca2+、镁离子Mg2+、

4、 硫酸盐SO42-、硝酸盐N03-等,通过与离子交换树脂交换,使水中的阴、阳离子 与树脂中的阴阳离子相交换,从而使水得到软化或纯化。注1原水是指相对于每一个过滤单元而言,其进水就称为原水。离子交换树脂*分为阴离子树脂(R-OH)和阳离子树脂(H-R和Na-R)两种,其中 阳离子树脂根据其活性基团的不同而分为钠型树脂(Na-R)和氢型树脂(H-R)。 钠型树脂常用于水质软化,氢型树脂常和阴离子树脂R-OH 一起配合使用,以去除 水中的无机盐阴阳离子,使水质纯化为超纯水。注2:离子交换树脂指离子交换树脂的高分子基团通常以R表示。纯化过程:如以H-R代表氢型阳树脂,其纯化水质的交换过程如下:2H-R

5、+Ca2+ = R2Ca + 2H +2R-OH+ SO42- = R2SO4 + 2OH-以上过程中生成的H+和0H-再反应:H+ + OH- =H2O即水质通过离子交换器后,水中的无机盐阴阳离子被置换成H20,达到纯化的目的。 软化过程:如以Na-R代表钠型树脂,其交换过程如下:2Na-R+Ca2+=R2Ca+2Na+2Na-R+Mg2+=R2Mg+2Na+即水质通过钠离子交换器后,水中的Ca2+、Mg2+被置换成Na+,达到软化的目的。 再生过程:离子交换树脂使用一段时间后,树脂中的离子被交换完全后,达到饱和程度,失去 离子交换能力,此时就需要对树脂进行再生。软化树脂需要用Nacl即食盐

6、溶液进行再生,再生过程的化学反应与上述软化过程的 离子交换反应正好相反。纯化水用阳树脂需要用酸进行再生,阴树脂需要用碱进行再生。再生过程的化学反 应与上述纯化过程的离子交换反应正好相反。7.超过滤(UF)法微孔薄膜是依其过滤孔径的大小来去除微粒,而超滤(UF)薄膜则像一个分子筛,它 以尺寸为基准,让溶液通过极微细的孔,以达到分离溶液中不同大小分子之目的。超滤膜是一种强韧、薄、具有选择性的通透膜,通常认为其过滤孔径约为0.01“m 可截留某种特定大小以上的分子,包括:胶质、微生物和热源。较小的分子,例如: 水和离子,都可通过滤膜。超滤法常用于果汁浓缩、中草药提取、反渗透的预处理、超纯水的终端保安

7、过滤等。 8反渗透(R0)法一种高新膜分离技术。它是以压力为推动力,利用反渗透膜只能透水而不能透过溶 质的选择性,从含有各种无机物、有机物、微生物的水体中,提取纯水的物质分离 过程。反渗透膜的孔径小于10埃(1埃等于1010米),具有极强的筛分作用, 其脱盐率高达99%,除菌率大于99.5%。可去除水中的无机盐、糖类、氨基酸、细 菌、病毒等杂质。现已广泛应用于海水的淡化处理、纯净水的生产,超纯水的制备、 及其它以细菌、热原、胶体、微粒和有机物为去除目的的先进工艺。如果以原水水质及产水水质为基准,经过适当设计后,RO是将自来水纯化的最经 济的有效方法,同时也是超纯水系统最好的前处理方法。9紫外线(UV)、臭氧灭菌法紫外灯所放射出来的254nm的紫外线是一种有效的杀菌方法,因为细菌中的DNA 及蛋白质会有吸收紫外线导致死亡。紫外线灭菌法臭氧灭菌法:采用臭氧发生器产生臭氧,加入纯水中,灭菌效果极好。10、EDI 法一种新的去离子水处理方法。又称连续电除盐技术,EDI装置将离子交换树脂充夹 在阴/阳离子交换膜之间形成EDI单元。这种方法不需再用酸碱对树脂进行再生,环 保性好。现已广泛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