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正负数教学设计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8017871 上传时间:2024-02-1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正负数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正负数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正负数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正负数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正负数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正负数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正负数教学设计(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设计学科:数 学 年级:四年级(上册)课题:正 负 数10月29日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正负数教学设计课前思考: 随着教科书的再次改编,正负数这节内容由过去的从温度引入并结识正负数,改为两节内容,即温度(直观结识正负数)和正负数(理解正负数和整数的意义)两节内容,新教材的改编从很大限度上减少了学习难度,使学习目的更明确,结识负数的核心是理解负数是表达与正数意义相反的量,小学阶段学习负数限定了理解的层次,重要是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现实生活丰富的实例,直观的结识正负数,学会用正负数表达相反意义的量。设计理念: 以游戏和现实生活情境引入,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方式尝试记录生活中相反意义的数量,并进行

2、讨论比较,引起学生学习新数的情感需求,使学生逐渐体会到了数学符号的优越性简洁,精确。在学生记录、交流、比较的过程中,因需要而思考,因思考而发明,经历了一种符号化到数学化的过程:由文字论述到符号体现,充足感悟了负数产生的过程和必要性,凸现了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的理念。教材分析 正负数一课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的第二课,它的上一课是温度,在这一节课中学生已经理解了可以在数的前面加“”和“”来表达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并且也已经懂得0既不属于零上温度也不属于零下温度。但并没有引入正数和负数的概念。正负数一课中,教材通过正负数在生活中的某些应用实例,引导学生在结识温度的基本上,进一步感受、

3、理解正负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0的特殊意义,为进一步学习正负数打下较好基本。 学情分析 在温度这一节课中学生已经理解了可以在数的前面加“+”和“-”来表达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并且也已经懂得既不属于零上温度也不属于零下温度。但并没有引入正数和负数的概念。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应以学生生活中比较熟悉的实例为素材,从中进行抽象概括,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理解正负数的意义,才会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于学生初识正负数,对正负数读写的指引、练习,对正负数意义的引导应作为教学的重点。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早已懂得0表达什么都没有,但在本节课中,0却是一种表达分界、基准的数,这与学生此前的认知有所不同,因此“理解0

4、的内涵,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教学目的1、 结合生活实例,进一步体会正负数的意义。2、 结合情境,进一步理解正负数的概念、懂得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结识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3、 通过列举生活中运用正负数的例子,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正负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0的内涵,理解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体会正负数在生活的例子。教学准备: 课件。教学过程:复习巩固 近来几天气温始终下降,教师收集了几种都市的气温状况,出示: 缙云零下4 五台山零下16杭州3 上海2石家庄零下2 南京0你能写出下面的温度吗?说一说她们表达的意思。【设计意图

5、】通过温度的表达措施引入新课,在复习的同步,引导学生运用知识的迁移来学习新知,为新课的学习做铺垫。一、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游戏:我反 我反 我反反反教师说一句话,学生说出相反的话。【设计意图】通过说话游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相反的量的概念。师:这些都是相反的话,今天呢。我们也来学习两个相反的量-正负数师出示课题 (正负数) 1、师:当温度低于零下2度时,我们说零下25度,可以用-2表达,这样比较以便,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尚有诸多这样的状况,例如:(出示图片)珠穆朗玛峰高出海平面848.43米,吐鲁番盆地低于海平面55米。你能记录下她们的高度吗?(生尝试记录)报告成果:措施一:高于海平面88434

6、3米 低于海平面1米措施二: +8843.43米 155米你觉得哪种措施简朴?你能说说“+”和“”表达的意义吗?引导学生说出完整的话,例如(84.43米表达比海平面高的高度是343),并让学生用手势表达海平面以上和海平面如下,初步体会表达意义相反的量。【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用手势表达出高于水平面和低于水平面的动作,体会到两种物体的测量均以水平线为基准,初次体会正负是相对而言的。2、出示课本情境图2师:第二幅图(右图)用正、负数来表达每个队的答题成果的规定:答对得10分,记作10分;答错扣10分,记作-10分。 分组合伙说一说。规定说一说每个数前的“”或“-”表达的意义,小组内互相讨论,组织语言

7、,师予以指引,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小组报告,说一说图中的“+”和“”在具体的情境中表达的意义。【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存在诸多相反意义的量,不同的情境下,正负数表达的意义不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师出示题目:电梯上去5层,我们可以用( )层来表达,下来3层,可以用( )层来表达。【设计意图】通过简朴的生活中的常识,让学生体会正负数在生活中的意义。二、 动手操作,建立概念第三幅图(右图)列表显示爱心超市3个月的经营状况交流:3月份赚钱16900元,记作+1900元;4月份记作-127元,显示亏损127元;月份记作1520元,显示月份还是赚钱15200元。【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

8、己选择正负号,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正负数在生活中的意义。第四幅图(右图)存折显示支出用-记作,存入用+记作。师提问:分别用+、表达存入和支出状况。生组内讨论,【设计意图】不仅让学生懂得正负数在生活中表达的意义,也要让学生学会生活的某些事情,如何通过正负数表达出来。思考:通过以上的生活实例,你发现了什么? 高出 低于 答对 答错 赚钱 亏损 存入 取出 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正数与负数表达的量具有相反的意义。(课件出示)1、 你觉得什么样的数是正数呢?什么样的数是负数?举例说一说。小节并板书:像10,200,843.比大的数都是正数。(“+”可以省略) 像155,-10,127.比0小的数都是负数。(“-

9、”不可以省略)思考:“0”是正数还是负数呢?(小组讨论)在现实生活中,“0”不仅表达没有,还可以表达基准,因此“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表达正数与负数的分界)2、 观测温度表,说出温度表中0以上、0刻度、0如下表达的意义 【设计意图】结识正负数时才用了分类的措施,同步重点研究了的问题。通过辨析与解释,得出结论:“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进一步理解正数、0、负数之间的关系。三、 借助实例,解释应用1、 师出示生活中见到过的可以用正负数表达的,并和同窗们交流。(1)妈妈在存折上存入元,用( )来表达,那么支出100元表达为( )(2)如果进个球记作+3,那么失2个球应记作( )。(3)电

10、梯从7楼下到-楼,总共下了( )层楼。【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见到的实例,让学生对正负数的意义有进一步的结识。2、 请你在表格内用正负数记录乐乐家的收支状况【设计意图】让学生理解生活中,正负数可以表达家庭的开支状况,让学生养成节省的好习惯。3、下图每格表达10米,笑笑刚开始的位置在自己家。如果笑笑从家向东行米表达为+300米,那么她从家向西行50米可以表达为 米。如果笑笑目前在超市,阐明她从家向 行了 米,可以表达为 米。【设计意图】让学生懂得,如果规定正数所示的数量后,与其相反意义的量可以用负数表达,进一步巩固正负数的意义。四、 作业课后练习第三题(自主完毕)自主学习你懂得吗?的内容五、全课总

11、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 正负数 像+10,+20,+8843.都是正数。(“”可以省略) 像-15,-1,-127.都是负数。(“-”不可以省略)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正负数教学反思:正负数一课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二课内容,第一课是温度,通过前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从温度的知识中理解了某些生活中的正负数。懂得了可以以0为分界线,分别用正负数来表达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并且也已经懂得0既不属于零上温度也不属于零下温度。但并没有引入正数和负数的概念。正负数一课就是让学生在结识温度的基本上进一步地结识正负数以及的特殊意义。并可以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课前我也查阅

12、了某些有关的资料,在此基本上,结合新的理念和学生实际以及教材特点又进行了进一步的改善。重要体目前如下几种方面: (一)课前温度复习 为了新旧知识点的自然衔接,课前设计了重温温度的活动,使学生自然的感受到可以用正数和负数来表达零上和零下这两个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顺势过渡到新授的环节,生成自然。 (二)通过现实情境中相反意义的量,初步理解负数的意义。一方面观测珠穆朗玛峰和吐鲁番盆地的图片,理解以海平面为基准的意思,分别记录她们的高度,由师生共同探讨达到共识:总结出正负数的表达的意义。紧接着让学生用手势表达出高于海平面和低于海平面,初步体会正负数表达一组意义相反的量。接着,我对其他三幅图表达的意思,进

13、一步理解在不同的情境中,正负数表达的意义不同。同步充足发挥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结识正、负数和0的关系。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是本节课的难点。我并没有急着让学生下结论,而是让学生观测黑板上的数,说说发现了什么。给学生留下较大的思维空间,让她们通过自主摸索,合伙交流的方式,摸索出正、负数和0的关系。 (四)借助实例,解释应用 为进一步巩固对正负数的结识,让学生充足感受到正负数在生活中的作用,在这个环节中,我让学生充足举了生活中的用正负数表达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教师不要小看学生,她们潜在的能力要靠我们教师去挖掘,让学生说“生活中的正负数”这一设计,也让我大开眼界,使我坚信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不可忽视。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有的学生举出了“奥运会的比赛状况、输了能用正数和负数表达”,有的同窗想到“做生意、赔了用正负数表达”的例子。这个环节给学生提供了充足的思维和交流的空间,使学生学得兴致盎然、意犹未尽。 四年级的学生已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尽量地从生活中寻找素材并引领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努力求取让学生自己发现和感受,做到人人参与学习,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