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4政治第一二单元框架图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8016498 上传时间:2023-11-0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4政治第一二单元框架图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必修4政治第一二单元框架图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必修4政治第一二单元框架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4政治第一二单元框架图(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活与哲学总论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选择题要求)哲学就在我们身边T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f生活处处有哲学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美好生活的向导哲学就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4r哲学含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哲学的任务: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百舸争流的思想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J世界观含义: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含义: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怎么办)匚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反映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I关于世

2、界观的学说w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1.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2.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区别: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想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哲学是对个别规律和特性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岀整个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规律。哲学的基本问题广(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何者为第一性彳既思维与存在谁决定谁,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十厂“既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否定认识世界的可能性的观点被称为不可知论L有无同一性TI可知论:能彻底认识世界;不可知论:不能彻底认识世界k与生活的关系:1.哲学基本

3、问题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2.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T-对哲学的影响-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唯心主义L根本观点一基本形态根本观点.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可取)否认世界是神创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缺陷)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如金木水火土J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缺陷)把物质归结为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主观唯心主义:认为整个世界依赖于人的主观意识(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客

4、观唯心主义:认为整个世界是依赖于与客观精神(上帝、理念、绝对精神)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从属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斗争#探究世界的本质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体系第二单元:认识世界,追求真理(主观题要求)厂自然界的自然界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具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世界的物质性物质性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的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是与意识相比而言);根本属性是运动(这是与物质的其他属性相比而言)。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劳动起了决定性作用社会物质生活基本要素的客观性既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都是客观的物质的人的意识

5、也是社会的产物,意识依赖于物质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离开物质谈运动,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错误的。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区别1运动是宇宙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绝对、无条件、永恒2.静止是运动的特殊形式(空间位置或根本性质)相对、有条件、暂时辩证唯物论认识运动I把握规律f意识的联系: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注意:承认静止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承认运动而否认静止,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一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及其方法论要求:1.规律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原理)这要求我们必须遵守

6、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匚律的作用】2.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原理),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1.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社会发展的产物方法论)【强调规方法论)【强调人的作用】把握思维的奥妙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什么是识)意识的作用人的认识从何而来2.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3.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内容是客观、形式是主观广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J一切从实际出发、求是(方法论)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对外界的一系列反射活动实现的独立与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就是意识反映的对象实践及其特点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原理

7、)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原理)实事P41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世界物质性原理: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j2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不仅能复制当前对象,也能追溯过去、推测未来*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的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观念东西变成现实东西-2意识对于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萎靡精神会使人悲观一切从实际岀发、实事求是的含义:做事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岀发一切从实际岀发、实事求是的具体要求:1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

8、规律结合起来2把高度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3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1具有客观物质性2具有主观能动性(强调实践中人的作用)3具有社会历史性(强调实践中外在的客观条件)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P42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不断产生新的问题,提岀新的要求,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原理)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含义: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真理是的客观性(最基本属性)含义: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对特定的过程来说,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原理)丿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尽的过程认识具有上升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