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清明知识点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8015903 上传时间:2022-08-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语文清明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三年级语文清明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三年级语文清明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三年级语文清明知识点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三年级语文清明知识点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语文清明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清明知识点(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年级语文清明知识点三年级语文清明原文唐代: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三年级语文清明知识点译文: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注释: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旧俗当天有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宫中以当天为秋千节,坤宁宫及各后宫都安置秋千,嫔妃做秋千之戏。纷纷:形容多。欲断魂:形容伤感极深,好似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断魂:神情凄迷,烦闷不乐。这两句是说,清明时候,阴雨连绵,飘飘洒洒下个不停;如此天气,如此节日,路上行人情绪低落,神魂散乱。借问:请问。杏花村:杏花深处

2、的村庄。今在安徽贵池秀山门外。受此诗影响,后人多用“杏花村”作酒店名。创作背景:此诗首见于南宋初年锦绣万花谷注明出唐诗,后依次见于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明托名谢枋得千家诗、清康熙御选唐诗。江南通志载:杜牧任池州刺史时,曾到过杏花村饮酒,诗中杏花村指此。附近有杜湖、东南湖等胜景。作者简介: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三年级语文清明教案课前准备:一些关于清明节的图片,如祭祖,下雨绵绵的场景,行人匆匆的等等。准备一首轻音

3、乐,略带忧伤的。开始:我们祖国的文化真是博大精深,今天我们就通过一首古诗清明来领略我国古代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品位古代诗歌丰富的内涵。教学目的:初步掌握评价性阅读的知识,学习简单的文艺评论的写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老师:播放课件(课文配套光盘中的图片+民乐春天)老师朗读清明。并请学生评价这首诗哪些字词用得好。学生:欣赏图片、音乐及老师朗读,考虑并答复下列问题。老师:小结,多媒体展示课文对本诗的评价。“纷纷”(“纷纷”一词正是清明绝句中的“诗眼”,那么何谓“诗眼”?)比拟:纷纷之雪大纷纷之雨细提醒了诗歌形象春雨的特色比拟:春雨:”天街小雨润如酥“夏雨:”如倾如注“秋雨:”淅淅沥

4、沥“小结:提醒了春雨独特境界:春雨寒冷,侵袭了开发的花朵,春雨迷蒙,象烟雾般覆盖着柳树。”纷纷“所表达的正是这样一个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通过对”纷纷“这个词语的品味,领会了诗歌所描绘的”景“:春雨的特点与境界。”纷纷“还形容了行人的心情,凄迷纷乱的心情,由何而来”行人“”断魂“:通过品味这两个词语,作者体会了诗歌的”情“:清明时节,应当是家人团聚,悼念已逝亲人之际,可自己却孤身行路,不免触景伤怀,又加上细雨纷纷,更增加了愁绪。小结:通过品味”纷纷“、”行人“和”断魂“,我们体会了诗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这正是我国古典诗歌中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一种绝艺,一种胜提醒了“遥”的妙处:不远

5、不近的间隔 ,包含了含蓄无尽的兴味,引起无穷想“杏花村”美丽的杏花深处的村庄增加了诗歌美感,引起无限想象。小结:诗歌到此戛然而止,可是通过对这两个词语的品味,我们发现诗歌言已尽而意未完,它留给我们一个广阔的想象余地。学生齐读: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魄。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二)展示信息,引发考虑学生:各小组演示课件,汇报搜集整理后的材料。其他学生记录和自己所搜集不同的观点。老师:总结评价,简要概括。活动根据:开放式教学活动形式,限度发挥学生的潜能,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学习,从而让更多学生获得全面、主动、自由、和谐的开展。(三)分组活动,构图绘画学生:分四个小组活动讨论,根据自己的想象,给清明这首诗配一幅插图。并通过投影仪展示(一般的班级可只谈构思,如艺术班幼师班可展示绘画的草图,烹饪班可进展菜式的设计。)老师:做适当的。优劣点评。活动根据:在课堂上把“话语权”交给学生,把“表达的舞台”让给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真正主人。拓宽语文学习的思路,把语文学习和专业、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创造的快乐。(四)小结老师提问:如何评价一首诗?学生:考虑答复,总结规律。老师:多媒体展示小结。“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与“诗歌留下的想象空间”,正是作者赏析这首绝句的两个角度。而这两点也是我们赏析其它诗歌的重要角度。三年级语文清明知识点【全文END】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