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效实中学2010届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考试(历史)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8015864 上传时间:2024-03-0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宁波效实中学2010届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考试(历史)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浙江省宁波效实中学2010届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考试(历史)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浙江省宁波效实中学2010届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考试(历史)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浙江省宁波效实中学2010届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考试(历史)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浙江省宁波效实中学2010届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考试(历史)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宁波效实中学2010届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考试(历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宁波效实中学2010届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考试(历史)(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宁波市效实中学二OO九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历史期中试卷(答案请做在答题卡和答题纸上)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1.(右图为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的牛骨刻辞,上面刻有“王大令众人曰协田”。关于卜辞中“众人协田”所包含的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耕作方式为集体协作B.小农经济形态已经出现C.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D.其中的“众人”多为奴隶2.下列文字所描述的经济现象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机户山资,机工出力”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今朝半醉门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宗庙之牺(指宗庙中用来祭祀的牛)为畎

2、亩之勤” A. B. C. D.3.下列漫画反映了我国近代以来的一种重要经济形式的发展趋势,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这种经济对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作出了重大贡献 “实业救国”的道路越走越宽 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这种命运的根源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决定的 A. B. C. D.4.孙中山在中国革命的社会意义一文中写道:“中国处在大规模的工业发展的前夜, 商业也将大规模地发展起来,再过五十年我们将有许多上海。”这段言论主要反映 A.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美好前景 B.辛亥革命的巨大功绩 C.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放松对中国的侵略 D.民族资产阶级发展工商业的热切希望5.下图中的各幅海报

3、反映了新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面貌。符合历史时序的是 A. B. C. D.6.读“全国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抽样统计曲线图”,从图上看出,全国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抽样份数:18529户)从1978年到1982年呈现上升趋势,出现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农村逐步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走农业合作化道路 实行政企分开的政策 A. B. C. D.7.“消失的旧时光一九四三,在回忆的路上时间变好慢,老街坊小弄堂,是属于那年代白墙黑瓦的淡淡忧伤”以上是周杰伦的歌曲上涨1943中的一段歌词,下列情景在1943年的上海不可能出现的是 A.青年男女身着西服、婚纱在西式教堂

4、中举办婚礼 B.恋爱中的青年男女把约会地点放在咖啡馆、西餐厅、电影院 C.一群爱国学生在街头巷角派送传单宣传抗日救国思想 D.徐小姐爱好很多,读书、阅读申报、看上海当地电视台播放的电视节目8.世界知识画报2004年第一期的文章一棵树和一座古城马六甲掠影中有一幅插图:马六甲河口兀立着一艘西欧人首次远航至此的巨大木船,尽管历经沧桑依然保存完好。结合所学知识推测这艘船最有可能属于哪个国家A.葡萄牙 B.西班牙 C.荷兰 D.英国9.这四幅画反映的主题是A.人文主义 B.新航路开辟 C.人和世界被发现 D.基督教统治世界 10.新航路开辟的后果之一是引起了“商业革命”,下列现象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有欧洲与

5、亚、非、美之间的贸易发展起来 美洲所产的玉米、烟草落户欧亚大陆 非洲所产的咖啡成为欧美人们的饮料 人类的视野大大开阔 东西方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A. B. C. D.11.20世纪初期,中国某政府在建立时曾把下列歌词作为国歌广泛传播:“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乡河山普照”这个政府“揖美追欧”的表现有 实行三权分立 实行责任内阁 实行“耕者有其田” 鼓励发展工商业A. B. C. D.12.下表是美国、欧共体和日本的国民经济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例表(单位:亿美无)年份全世界美国欧共体日本1956年200370069890031757091291100%34

6、.88%15.85%4.26%1973年231125666625989962797624214204100%27.08%27.017%18.023% 结合所学知识,通过对数据变化的分析,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美国经济的滞胀局面折射了里根经济政策的失灵B.世界的经济格局呈现出美、日、欧三足鼎立之势C.这种经济格局的出现,有力地冲击了两极格局D.欧、日经济的发展威胁了美国的霸主地位13.“New Economy”是战后资本主义发展一大变化。它出现于下列哪位美国总统在任时 A.Herbert B.F.D.Roosevelt C.Ronald W.Reagan D.Bill Clinton14.二

7、战后,联邦德国经济奇迹般地迅速恢复和发展,仅用十多年时间就成为欧洲第一经济大国。主要得益于当时阿登纳政府采用一种适合本国特点的经济发展模式,该模式通常被称为 A.社会市场经济 B.计划指导型经济 C.混合市场经济 D.政府主导型经济15.下表反映了苏联国民生产的发展状况。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有 年份1981-1985年1986-1988年1989年1990年国民生产增长率3.2%2.8%2.4%-4%僵化的斯大林模式继续阻碍发展戈尔巴乔夫改革带来了巨大混乱长期争霸不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全国政局不稳,社会出现了动荡A. B. C. D.16.1930年以前,苏联的粮食年总产量超过1913年的水平(1

8、930年除外)且1930年以后增长率有所下降,由此可见下列哪一项与上述情况不是因果关系 A.当时苏联的经济政策不利于农业发展 B.苏联农业集体化过程存在失误 C.农民大量涌入城市。导致农劳动力缺乏 D.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落后17.列宁认为,新经济政策是一种用“改良主义的办法”来解决苏维埃国家过渡时期经济发展战略任务的长期性政策。这里的“改良主义”是指 A.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 B.利用市声关系和资本主义 C.修改调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壮大社会主义经济成分18.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投票权的多少是由成员国的 A.认缴股金份额多少决定 B.军事实力强弱决定 C.国民生产总值多少决定

9、 D.国际地位高低决19.亚太经合组织实行APEC方式的主要依据是 A.团结一致才能应对欧洲的挑战 B.成员数目众多难以团结 C.亚太地区地域广阔,各成员差异性强 D.强制性措施遭到发展中国家反对20.阅读战后世界关税与贸易发展情况变化趋势图,对其中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世界关税平均水平在不断下降 世界贸易总额持续增长各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提高经济全球化完全形成A. B.C. D.21.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人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生说:穿衣服应该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乙生说: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什么身份及何种地位,该穿什么样的衣服

10、就穿什么样的衣服;丙生说:讲究衣服的穿着是一种浪费,穿的简单,甚至破烂的衣服也未尝不可;丁生说:何必麻烦,由上面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不就好了吗?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派别是 A.甲儒,乙墨,丙法,丁道 B.甲道,乙儒,丙墨,丁法 C.甲儒,乙法,丙墨,丁道 D.甲道,乙墨,丙法,丁儒22.“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这是中国对联艺术中非常典型的双关联。其上联的“朱子高于孔子”的本义是人的眼珠子在位置上比鼻孔高,其喻意的最佳解释 A.朱熹对儒家学说的贡献比孔子大 B.与孔子相比朱熹的学说更科学 C.朱熹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 D.朱熹继承和发展了儒家学

11、说23.去年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展示了中国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让人浮翩。下列联想中正确的是: A.左图展现的是隋唐时期的活字印刷术 B.东汉宦官蔡伦废物利用,发明了造纸术 C.“画中有诗”是诸多中国画杰作的共同特点 D.唐宋以来,浙江的景德镇窑、龙泉窑等瓷窑闻名天下24.右图是361度的标志和广告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一千年前,宋代开始发明的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一百年前,我们一度落后的原因是中国社会制度的落后和列强的侵略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伟大决策是我们再度起飞的关键十三大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为我们再度起飞铺平了道路A. B. C. D.25.魏源曾应林则徐之请,编纂海国图志,魏源在书中最向往某国政治制度,提及这个国家“二十七郡,公举一大酋总摄之,匪惟不世及,且不四载即受代,一变古今官家之局,而人心翕然。”魏源最向往的是哪一国的制度?他这一段文字在当时有何影响? A.美国:引起当时人们的激烈讨论,逐有清末的变法 B.英国:人们颇有同感,认为应该“师夷长技以制夷” C.美国:少有人理解,也少有人谈及,几乎没有影响 D.英国:当时人闪对此理论多不理解,只重视船坚炮利26.越剧是民国以来浙江发展最快、观众最广的地方剧种,最初只有男性演员,20世纪二三十年代,女班勃然兴起。据统计,到1935年,绍兴文戏有近200多个戏班,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