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课教育与德育教育融合的途径探索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8010490 上传时间:2022-07-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业课教育与德育教育融合的途径探索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专业课教育与德育教育融合的途径探索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专业课教育与德育教育融合的途径探索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专业课教育与德育教育融合的途径探索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专业课教育与德育教育融合的途径探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业课教育与德育教育融合的途径探索(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业课教育与德育教育融合的途径探索 探索养成教育途径增强德育工作实效 青龙山小学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成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古人说“凡做学问与大事者,必先做人”,从古自今,不管是仕途官道,还是商贾之流,进而到凡人俗夫者,无不唯“人”至上,做人不立者,必为众人弃之哲学。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的哲理。在种种思想的启发引导下,我校德育工作形成了自己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德育工作是学校的首要工作,以德育为先是素质教育的根本。我校德育工作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为抓手,以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为基础,加强

2、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规范和礼仪常规教育。坚持走“以德育人、严抓常规、形成特色”的德育工作之路,在“突出重点,注重实效”上下功夫,开展行之有效的养成教育。 一、抓好一条主线,养成教育日常化 我们在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中,坚持从实际出发,从点滴小事抓起。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认知特点,让行为规范训练成为一种愉快的经常性的活动过程。发现学生坐姿、站姿、握笔的姿势不正确,就提示学生“请你像老师这样做”;发现学生仪容仪表不规范,就提醒学生“请佩戴好红领巾”、“请把服装整理一下”;发现学生进校或劳动后手脸脏,就指导学生洗干净;发现有追跑打逗现象,就在醒目处设臵通俗易懂、礼貌温馨的提示语。疏导结合、严中

3、有爱,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得以训练,在训练中养成终生受益的良好习惯。 二、突出一个重点,养成教育自主化 让学生全员参与学校管理,让他们在管理中求规范、求提高,进而激发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具体做法是:以 四、 五、六三个年级为主,实行值周班轮换制。值周班具体负责每周一的升旗仪式,校门口的礼仪示范,校内各重点教育设施的维护及纪律检查。此外,我们还在班级之间开展卫生、纪律、班级管理、课间活动四项评比活动。两名教师分管,设学生 监督员23名,每天检查一至两次,每周公布一次评比结果,做到周评月总,学期末表彰,并将四项评比结果作为量化班主任、评选三好班集体的重要依据。这些做法极大调动了师生的积极性,激

4、发了他们的民主意识、参与意识,规范了学生的言行,锻炼了师生的组织管理能力。 三、撑起一个支点,养成教育起始化 新生入学、新学期开始是抓养成教育的关键时期。我们的做法:一是低起点。新生入学第一周就规范他们的言行举止,教师边示范边指导。其他年级新学期第一周,分班召开养成教育主题班会,提出新的要求,不断进行强化矫正训练。二是小坡度。小坡度的要求和训练,循序渐进,学生容易接受。既促进了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又培养了乐于学习、懂事明礼的良好品质。三是贴近生活。指导学生剪指甲、洗衣服、做卫生、整理书籍等,促使他们逐步养成自我服务的好习惯。四是要求具体。对学生提出的每一点要求,都是明确具体的。让他们听得懂、

5、学得会、记得住、用得上。 四、拓宽一个空间,养成教育方位化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家庭教育在配合学校教育、塑造学生精神世界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要保持连续性、一致性,就必须加强家校联系。我们首先沟通家长和学校间的情感,通过家访、家长会、家长学校、接待日等形式,对家长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家庭教育提出明确的要求,如开展关于行为习惯养成的知识宣传,向家长详细宣讲学校养成教育工作计划和对各个年级学生的具体要求,鼓励家长以身作则,为子女树立一个好的榜样,使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在学校和在家里一个样,让孩子承担一定的家务,不让孩子进游戏厅等形成共识。制定家校联系制度,定期

6、将学校某阶段内教育的主要内容、重点工作向家长通报。 五、塑造一个亮点,养成教育模式化 在习惯培养我们以“认知行为反思”的模式有序列地进行。习惯培养的认知是对习惯情感的激发,习惯培养行为实践是对习惯情感的内化,对行为习惯的评价反思是对习惯情感的巩固。 (1)认知明理 首先说服教育。主要通过晨会、班队活动、国旗下讲话和课余时间这是一种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进行正面教育调动学生内在的积极性,从而引导学生不断求得进步的方法。其次学科渗透。教育专家说:“无论从时间、空间、重要性上看,学科德育都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我们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一习惯培养的主要途径,把习惯培养渗透到思品、晨会、各学科的教育教学活动

7、之中。如小学思品、语文课,重点让学生从一个个生动形象的故事中明白道理,并以让学生自编自演课本剧等形式,使他们进入角色体验,实现情感升华,同时也提高了自主能力。我校各学科教育紧密结合自己任教学科,发挥各自学科的教学特长,及真切的情感体验来促进学生行为文明程度的提高。 (2)行为实践。学生的每一项文明行为初步形成后,常常是容易反复的。一个教育目标要达到目的,设计学生实践活动是至关系要的。我们每个学期安排有针对性的主题活动,使学生的情感内化为行为。每个主题活动都要精心组织,一般都要经过“准备实践感悟展示”这四个环节,使养成教育从形式到内容给学生以全新而深刻的印象,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真正把养成教育落到实处。 (3)评价反思。根据小学生行为易反复的特点,我们进行了文明之星评比、文明班级评比、文明寝室评比,以班为单位开展以列队、纪律、广播操、眼保健操、举止文明、出勤、红领巾佩戴、卫生等比赛,对学生的文明行为进行动态评价。我们设计了学生行为习惯督查及通报表、学生行为习惯评价表,让学生自行记载、自我监督、自我小结。第 1 页 共 1 页本资料来源搜集与网络和投稿,如有侵权,牵扯利益关系,请告知上传人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