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教学质量校本管理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8010237 上传时间:2023-12-2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0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教学质量校本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教学质量校本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教学质量校本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教学质量校本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教学质量校本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教学质量校本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教学质量校本管理(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申报评审书课题名称: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教学质量校本管理课题类别: 所属领域: 课题主持人: 所在单位: 申报日期: 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填报说明 1申报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大课题、重点课题、立项课题、青年专项课题者均填写本申报评审书和相关活页。 2填写前,请先上网查阅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管理有关规定(网址: );填写时态度要认真负责,内容要实事求是,表达要严谨明了, 字迹要清晰易辨。可以直接上网下载申报评审书后在电脑上填写,也可下载打印申报评审书后用钢笔填写。 3封面左上角“编号”栏,所有申报者均无须填写,待课题评审结束后由省教育

2、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填写。封面中间“课题类别”栏分为“重大”、“重点”、 “立项”和“青年专项”四类,申报重大课题和青年专项课题者须在此栏填写“重大课题”和“青年专项”,申报其它两项课题者此栏不填,由专家评审后确定。封面中间“所属领域”栏对应于“课题指南”中的课题分类填写,例如:申报“重大课题”第一项“江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教育行动纲要的制订研究”的,填写“重大课题;申报“研究方向与范围”第一项“教育基本理论研究”的,填写“研究方向与范围;申报“自选课题”的,填写“自选课题”。 4“课题研究人员基本信息”中,“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完成情况”分以下几种:A、主持并已结题;B、主持但未结

3、题:C、参与研究;D、未参与研究。申报者只须在“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完成情况”栏填上序号“A、B、C、D”即可。“其它教育科研课题完成情况”栏须如实填写主持或参与研究的一至二项课题名称、课题级别及完成情况,未参与任何课题研究者如实填写“未参与”。 5申报评审书和相关活页打印或复印时一律用A4纸,于左侧装订成册,按相关规定报送。申报评审书一式六份(至少一份为原件),相关活页一式五份(至少一份为原件)。 6申报评审书中“课题研究设计与论证报告”和相关活页总字数不宜超过5000字,各栏目空间填写时可根据实际需要调节。 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地址:南京市中山北路259号;邮编:2100

4、03;电话:025-83342765,83343764一、课题研究人员基本信息课题主持人姓 名性别民族出生年月行政职务专业技术职务研究专长最后学历最后学位电 话工作单位E-mail通讯地址邮政编码十五期间教育科研情况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完成情况A其它教育科研课题完成情况省“九五”立项课题教师集体建设与学生集体建设的双向促进研究省“十五” 立项课题网络教育下学生人格与优秀思维品质的培养独立或以第一作者身份公开发表或出版的论文或论 著(限填10项)论文或论著名称发表论文(或出版论著)的报刊(或出版社)名称及日期课题组核心成员(不含主持人,限填10人)姓 名工作单位专业技术职务研究专长课题

5、组中的分工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课题主持人,须由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且主持过市级以上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研究课题(高校人员主持过部、省级教育科学课题)的专家填写推荐意见。推荐意见要从课题主持人的“专业水平”“科研能力”、“组织能力”等方面陈述。姓 名专业技术职务研究专长工作单位联系电话曾经主持过的课题名称及级别(限填两项)第推荐人推荐意见 签 名:年 月 日第二推荐人姓 名专业技术职务研究专长工作单位联系电话曾经主持过的课题名称及级别(限填两项)推荐意见签 名:年 月 日二、课题研究设计与论证报告(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1、课题核心概念(1)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确定一定学校的课程水平及

6、课程结构的纲领性文件。” 教育大辞典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8是国家指导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体现的是一种国家意志,具有统一性、普遍性和强制性。它是编写教材、实施教学与教学评价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具有确保国家地方和学校一定的教育水准,为国民提供接受同一水准的教育机会的功能。新一轮课程改革用“课程标准”代替了“教学大纲”,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和理念,不仅对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提出要求,同时,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提出目标要求,新课程标准把握了时代精神的脉搏,站在学科发展的前沿,体现出当今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全面发展和可持

7、续发展的新特点、新趋势,力求通过加强过程性、体验性目标,以及对教材、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指导,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新课程的培养目标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

8、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2)教学质量教学质量是一种特殊的质量,是指通过学校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实现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能力要求。衡量教学质量不能仅考虑知识与技能的达成度,还应包括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以及伴随这一过程而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这样才能体现“以人为本”,尊重人的发展。教学质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是多种指标的多层次的综合,反映的是学校的整体水平;它是动态的、变化的,随特定的时间、地点、特定的学习者

9、和他们的环境变化而变化。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根本保证。(3)校本管理校本管理(School-based Management)是20世纪80年代初西方国家实施的新型学校管理制度,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澳大利亚建立学校与社区合作的学校管理模式的努力。它以学校为本位,从学校实际出发,根据教育规律和自身的需要,自己确定学校发展方向、办学特色,确立学校组织行为和管理行为,优化学校资源配置,从而学校管理的有效性,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2、课题界定中学教育是一个“基本建设”,是根基性的教育。它不仅要为高校培养合格的学生,而且要为社会培养和输送掌握了一定文化、科学、技

10、能的劳动者。因此,我们必须关心现在的教育对未来产生的影响,着眼于提高现在的教学质量。新课程确立了知识与技能(结果性)、过程与方法(过程性)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性)三位一体的目标,立足于为了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的价值取向,着力改变过去评价重结果而轻过程的倾向,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已有的生活学习经验,关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体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其教学质量的核心就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基础。然而,中小学的学制和课时是有限的,影响教学质量生成的因素又很多。因此,我们希冀通过对课题的研究,探索一条经由校本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学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质量应该

11、也可以通过实施管理来得到提高,具体地说,实施教学质量管理,研究教学质量标准的确定、教学质量的监控和教学质量的评估能有效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1、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教学质量问题一直是教育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提高和保障教学质量一直是各国普遍关注的重要主题。许多发达国家把科技竞争、国防实力的竞争最终归结为学校教学质量的竞争,由此而掀起了广泛而深刻的世界性的教学改革运动。许多国家对中小学教学内容、学制、学生地位、教师水平、组织形式和手段等进行了改革。如“德国课程改革指导思想是:向成长着的一代传授广泛的出色的综合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和关键素养

12、”。俄罗斯讨论并通过了教育改革方案,“以中小学十二年学制取代目前的十一年学制,以全国统考取代中学毕业考试和大学入学考试”。 透视国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黄光炜 外国中小学教育2005.7作为世界公认的教育强国美国,自上世纪70年代开展强调基础知识与基础技能的“回归基础”运动后,面对教学质量的不断下降,一系列教育改革措施都是围绕着提高美国中小学教学质量的主题展开的。“从整个国际社会来看,教学质量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也一直受到广泛关注。1989年11月第四十四届联合国大会第44/25号决议协商一致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the 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the Child)

13、就以国际法的形式确立了儿童享受优质教育的权利。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法国巴黎召开的教育部长圆桌会议将教学质量的重要性放在了优先地位上。最近发布的2005年全民教育全球监测报告全民教育:必须注重教育质量,将质量列为全民教育的六大目标之一。所有这些都反映了通过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已成为当前国际社会的共识。” 当前国际教育改革主题与我国教育改革走向探析项贤明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5.42000年在塞内加尔达喀尔召开的国际普及教育论坛(International Consultative Forum on Education for All)通过了达喀尔行动框架(Dakar Framework for Action),要求各国政府致力于在2015年之前实现全民的优质基础教育。但值得注意的是2005全民教育全球监测报告(EFA Global Monitoring Report 2005)警告许多国家当前教育质量难以达到2015年全民教育目标。在我国,在实现“两基”为主的历史任务之后,提高教学质量成为我国教育界研究的热点。1983年,教育部提出了关于进一步提高普通中学教育质量的几点意见,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系统地阐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