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锅炉班长岗位应知应会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8008119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 页数:48 大小:1.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厂锅炉班长岗位应知应会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电厂锅炉班长岗位应知应会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电厂锅炉班长岗位应知应会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电厂锅炉班长岗位应知应会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电厂锅炉班长岗位应知应会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厂锅炉班长岗位应知应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厂锅炉班长岗位应知应会(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厂锅炉班长岗位应知应会岗位“应知应会”手册一、岗位基本情况(一)岗位编码:(二)岗位名称:锅炉班长(三)岗位性质:安全管理岗位(四)所属单位:锅炉检修班(五)岗位简介负责本班组全面工作,对班组的安全生产、设备管理、人员分工管理和奖惩考核全面负责,执行规程制度,以身作则,严肃认真,对本班组发生的事故和不安全现象做到四不放过。(六)岗位职责1 在检修分厂、副厂长的领导下,全面负责本班的检修事务及班组管理工作。2. 树立全局观念,服从统一指挥,加强专业之间配合。3. 关心职工生活,做好政治思想工作。4. 班长是班组第一安全责任人,负责本班安全工作的宣传、培训、监督工作。5. 有效组织、 合理安排,

2、 带领全班人员完成设备的大小修及1缺陷消除工作。6. 在做到安全文明生产的同时,搞好节能降耗工作。7. 组织全班人员业务培训,努力提高技术水平。8. 认真做好备品备件的管理及委托加工项目等工作。9. 严格考勤制度, 严肃劳动纪律, 加强对工器具的保管与使用。10. 对于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要努力克服,及时上报领导。11. 完成上级交办的其它工作。(七)安全责任1. 班长是本班组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 严格执行公司、 分厂及班组的规章制度, 在分厂和专工指导下积极开展班组安全教育和安全活动,坚持对事故“四不放过”的原则。2. 制定班组检修计划,做好人力、技术、材料、设备、场地的准备和协调工作,完

3、成班组的各项经济指标。3. 组织文明生产, 搞好设备管理工作, 及时深入现场把握工作进度,把好检修质量关。4. 抓好岗位技术培训, 定期召开班组安全活动, 积极参加应2急演练,提高全员技术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5. 组织开展技术革新和合理化建议活动,消除系统不安全因素。6. 定期组织开展本班组安全检查, 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落实好反事故技术措施和安全技术措施。7. 督促本班组人员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8. 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积极抢险和抢救伤员,保护事故现场,并如实报告事故发生的情况,配合事故调查。9. 在分厂的指导下开展五型班组和技术台账及技术培训的建设工作。二、岗位应知(一 ) 应急预案高

4、处坠落现场处置方案1. 现场应急处置程序( 1)事故发生后,现场工作人员应立即向应急指挥小组组长汇报。( 2)应急指挥小组组长在接到通知后,由应急指挥小组组长根据现场情况启动应急预案。3( 3)应急指挥小组成员接到通知后,立即赶往现场进行应急处理。( 4)高处坠落事故进一步扩大时,由应急指挥小组组长立即向上一级领导汇报。2. 处置原则( 1)当发生人员轻伤时,现场人员应采取防止受伤人员大量失血、休克、昏迷等急救护措施, 并将受伤人员脱离危险地段,及时汇报指挥小组。( 2)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后,协助现场人员实施各项救护措施。( 3)如果受伤人员处于昏迷状态且呼吸心跳停止,需参照急救、自救标准进行。

5、( 4)高处坠落骨折处置措施参照急救、自救标准进行。( 5)以上施救过程在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后结束,现场人员应配合进行救治。3. 呼吸、心跳情况的判定(1)高处坠落伤员如意志丧失,应在10s 内,用看、停、试的方法判定伤员呼吸心跳情况。看一看伤员的胸部、腹部有无起伏的动作。4( 2)听用耳贴近伤员的口鼻处,听有无呼吸声音。( 3)试试测口鼻中有无吸气的气流。再用两手指轻试一侧喉结凹陷处的颈动脉有无搏动。若看、听、试结果,既无呼吸有无颈动脉的搏动,可判定呼吸心跳停止。触电现场处置方案1. 现场应急处置程序( 1)事故发生后, 现场工作人员应立即向应急指挥小组组长汇报。( 2)应急指挥小组组长在接到

6、通知后, 由应急指挥小组组长根据现场情况启动应急预案。( 3)应急指挥小组成员接到通知后, 立即赶往现场进行应急处理。( 4)触电事故进一步扩大时, 由应急指挥小组组长立即向上一级领导汇报。2. 处置原则( 1)首先要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越快越好。( 2)把触电者接触的那一部分带电设备的开关、 刀闸或其他断路设备断开;或设法将触电者与带电设备脱离。5( 3)触电者未脱离电源前, 救护人员不准直接用手触及伤员。( 4)如触电者处于高处,触脱电源后会自高处坠落,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5)触电者触及低压带电设备, 救护人员应设法迅速切断电源,如拉开电源开关或刀闸, 拨除电源插头等; 或使用绝缘工具

7、、干燥的木棒、木板、绳索等不导电的东西解脱触电者;也可以抓住触电者干燥而不贴身的衣服, 也可以带绝缘手套或将手用干燥的衣物等包起绝缘后解脱触电者; 救护人员也可站在绝缘垫上或干燥的木板上,绝缘自己进行救护。( 6)触电者触及高压带电设备,救护人员应迅速切断电源,或用适合该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 (戴绝缘手套、 穿绝缘靴并用绝缘棒)解脱触电者。 救护人员在抢救的过程中应注意保持自身与周围带电部分必要的安全距离。( 7)救护触电伤员切除电源时,有时会同时使照明失电,因此应考虑事故照明、 应急灯等临时照明。 新的照明要符合使用场所防火、防爆的要求,但不能因此延误切除电源和进行急救。( 8)伤员脱离电源后

8、的处理:触电伤员如神志清醒者,应使其就地躺平,严密观察,暂时不要站立或走动。触电伤员如神志不清者,应就地仰面躺平,且保持气道通6畅,并用 5s 时间,呼叫伤员或轻拍其肩部,以判定伤员是否意识丧失,禁止摇动伤员头部呼叫伤员。需要抢救的伤员,应立即就地抢救,直至医疗人员接替救治。( 9)高处触电坠落骨折处置措施参照急救、自救标准进行。3. 呼吸、心跳情况的判定(1)高处坠落伤员如意志丧失,应在10s 内,用看、停、试的方法判定伤员呼吸心跳情况。看一看伤员的胸部、腹部有无起伏的动作。( 2)听用耳贴近伤员的口鼻处,听有无呼吸声音。( 3)试试测口鼻中有无吸气的气流。再用两手指轻试一侧喉结凹陷处的颈动

9、脉有无搏动。若看、听、试结果,既无呼吸有无颈动脉的搏动,可判定呼吸心跳停止。( 4)触电伤员呼吸和心跳均停止时,应立即按心肺复苏法支持生命的三项基本措施,进行就地抢救。抢救过程参照急救、自救标准进行。物体打击坠落现场处置方案1. 现场应急处置程序( 1)事故发生后, 现场工作人员应立即向应急指挥小组组长7汇报。( 2)应急指挥小组组长在接到通知后, 由应急指挥小组组长根据现场情况启动应急预案。( 3)应急指挥小组成员接到通知后, 立即赶往现场进行应急处理。( 4)物体打击事故进一步扩大时, 由应急指挥小组组长立即向上一级领导汇报。2. 处置原则( 1)一般伤口的处置措施伤口不深的外出血症状,

10、先用双氧水将创口的污物进行清洗,再用酒精消毒(无双氧水、酒精等消毒液时可用瓶装水冲洗伤口污物),伤口清洗干净后砂布包扎止血。出血严重者用多层砂布加压包扎止血,然后立即送往医务室进行进一步救治。一般的小动脉出血, 用多层敷料加压包扎止血。 较大的动脉创伤出血, 还应在出血位置的上方动脉处用手指压迫或用止血胶管(或布带)在伤口近心端进行绑扎,加强止血效果。大的动脉及较深创伤大出血, 在现场做好应急止血加压包扎后,应立即送往医院救治,以免贻误救治时间。对出血较严重的伤员,在止血的同时, 还应密切注视伤员8的神志、皮肤温度、脉搏、呼吸等体征情况,以判断伤员是否进入休克状态。( 2)骨折处置措施参照急救

11、、自救标准进行。机械伤害现场处置方案1. 现场应急处置程序( 1)事故发生后, 现场工作人员应立即向应急指挥小组组长汇报。( 2)应急指挥小组组长在接到通知后, 由应急指挥小组组长根据现场情况启动应急预案。( 3)应急指挥小组成员接到通知后, 立即赶往现场进行应急处理。( 4)机械伤害事故进一步扩大时, 由应急指挥小组组长立即向上一级领导汇报。2. 处置原则( 1)当发生机械伤害事故后, 现场其他人员应立即采取防止受伤人员失血、休克、昏迷等紧急救护措施,并将受伤人员脱离危险地段,同时现场人员及时向分厂厂长汇报。( 2)现场其他人员在第一时间对伤员在现场进行急救处理。经处理后,迅速护送至医院救治

12、。送医院做好伤员交接,防止危9重病人的再次转院。( 3)需要抢救的伤员,应立即就地坚持正确抢救,救治过程参照急救、自救标准进行,直至医疗人员接替救治。( 4)对失去知觉者宜清除口鼻中的异物、分泌物、呕吐物、随后将伤员置于侧卧位以防止窒息。起重机械故障现场处置方案1. 现场应急处置程序( 1)事故发生后, 现场工作人员应立即向应急指挥小组组长汇报。( 2)应急指挥小组组长在接到通知后, 由应急指挥小组组长根据现场情况启动应急预案。( 3)应急指挥小组成员接到通知后, 立即赶往现场进行应急处理。( 4)起重机械故障事故进一步扩大时, 由应急指挥小组组长立即向上一级领导汇报。2.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1)起重机械起吊物品坠落或严重溜钩(溜车)处置措施故障发现人应首先切断电源, 仔细检查故障设备情况, 进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