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中蒙台梭利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8007342 上传时间:2023-10-2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0.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教中蒙台梭利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幼教中蒙台梭利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幼教中蒙台梭利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幼教中蒙台梭利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教中蒙台梭利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教中蒙台梭利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合摘要:本文笔者通过理论分析,结合自身的教育实践,初步探索了蒙氏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方法。将两者相结合, 使得 教师在工作中更有创造性,更具实践性,做到理论与实 际相结合, 宏观与微观相吻合,努力让孩子在现代教育理念快乐地感受到国学文化的魅力。1. 将儿童动力性的尊重与国学“静思意识”有机融合 蒙氏教 育讲求家长对孩子不要干涉太多,应让孩子在个适当的环境中独立完成任务, 教师不要 “指挥”或“命令 而不 思则惑”,这两者似乎是矛盾的。但实际上我们对国学 的理解确实 过于偏颇。孩子。但是国学中的文学教育讲究“齐声朗读” ,讲究“学 为了将两者有机结合,在区角活

2、动中我们设计了“语文 国学区”,通过书法临摹,让学生感受国学的魅力,感受文 字作为 中华文化载体的魅力。独立临摹书法不仅充分体现了孩子的“动力性” ,也培 养了学生对文字艺术的感知能力。在思考中活动,在活动中 静思”,是学前教育的有益尝试,也是提升学生国学意识 的要 求。2. 将传统教育“群性”与蒙氏注重“个性”有机结合 蒙氏教育希望老师不要“主动”想去“教”孩子,应该 做个“旁观者”来观察孩子的行为。老师唯一必须提供帮助 的就是 设计或制作许多教具,当然孩子也可以自己制作,甚 至鼓励孩子尽情地游玩及操弄,这就是对儿童最大的尊重。因为蒙台梭利方法的真正老师就是儿童本身。那么国学教育中,对传统文

3、化的传输就不可以通过这样的方法来实现吗?我们认为,除老师诵读学生齐读,老师示 范学生 跟读等简单的文学传授方法之外,采用蒙氏教学法也 同样可以实现 传统文化的传输。为了试验这样的效果,我们设计了下列活动。音乐对孩子的影响是深刻的,孩子在三岁之前听到的音乐,也许就会终生不忘,深入到心灵深处。而通过古典音乐 的播 放,让小朋友们自己设计舞蹈,就可以很好地解决“个 性”与“群 性”的矛盾,让孩子们跳出自己的特色。在书法教育中我们设计了“文字区角” ,让学生自己发 挥想象书写象形文字,学生不仅感受到了国学书法的艺术魅 力,而 且从中获得了满足。 这种活动既符合蒙氏教学的理念, 又传承了 传统文化,是教

4、学有意义的探索。3. 将国学礼仪教育与蒙氏尊重孩子“秩序感”理念有机儿童对空间的认知有自己的方法,大人以为的无序是强权”干涉,大人认为孩子没有礼仪秩序,行为不符合社 会礼仪。对孩子行为的有序培养完全可以和传统文化教育中 的礼仪 教育有机结合。在设计区角活动时,我们开设了“过家家”区,但这个区是“古代”的家。孩子们穿上古装,扮演皇帝、皇后、格 格、王 爷、贝勒 , 我们反对封建宫廷礼仪,但可以引导孩 子学习孝敬父 母、尊老爱幼等内容,在活动中感受传统文化 的魅力,在活动中体 验传统文化,在实践中升华传统文化。4. 让武术魅力与蒙氏探索精神有机结合 我们在区角活动中培 养孩子的独立性和探索意识,这

5、些活动中需要一些具有特性的教具。我们为了让传统武术的魅 力得到 体现,特别设计了一些教具,如一些可以变形的木偶 人,让孩子们 发挥想象,让布偶做出不同的武术动作,同时 要求孩子自己模仿。在孩子们摆弄木偶和模仿的过程中,他们感受到了快乐,也体验到了困难一一真人模仿木偶动作比较难。于是我们给 出了许 多武术动作图片,让孩子们把木偶也摆弄成图片的样 子,最后自己 模仿。一堂有趣的中西结合类蒙氏课产生了。总之,在幼教中,我们坚持科学的教育规律,同时探索创新的教育方法,让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在碰撞中产生艺术 性的火 花,让每个孩子在独立中思考,在欢乐中学习,在体 验中成长。努 力做到把蒙氏教育的理念融入到传统文化传播 的方法中去,博采众 长,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弘扬传统文 化,培养合格公民,弘扬传 统美德,培养德才兼备之才。参考文献:1冯艳根环境熏陶与幼儿教育J.徐特立研 究,2001 ,余玉惠幼儿健康心理教育初探J.德阳教育学院学报,2003,(S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