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点评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8006514 上传时间:2024-01-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凡的世界》点评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平凡的世界》点评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平凡的世界》点评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平凡的世界》点评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平凡的世界》点评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平凡的世界》点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凡的世界》点评(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少平与少安:平凡中的不凡路遥平凡世界青春少平,负着生活的厚重,同时追逐着精神的自由。少安,既有黄土高原儿子的小农意识,也有古人“达则兼济天下”的胸怀。平凡的世界在1987 年定稿,我在1986 年出生,书里的故事停留在1985我和书里的岁月没有一天交集,但在作者安排的全知视角下,我看到了黄土高原上这个小村庄和村里这一辈人十年间的成长,也仿佛看到了我国在那十年间的政治和经济年。的大变革大发展。从没踏上过那片高原,也从未踩过那片土地,但三本书读下来,却觉得那里的一切是那么遥远而亲切,连遥唱的信天游都带着一种苍凉和悲壮,仿佛那东拉河奔腾的河水也把自己的生命往前拉长了十几年。难怪三毛说,“我看书,这使

2、我多活几度生命”。少平篇无疑,这部小说的主线是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的青春奋斗史。他们的青春,流淌着汗水、血水和泪水,也奔涌着亲情和爱情的激流,还有各种暗涌漩涡夹杂其中,如自卑和摆脱自卑、痛苦和忍受痛苦、辛酸却苦中作乐、期待却终身遗憾等等。可以说,这是每个人青春的真实写照,每个读者都从中或多或少能照见自己的影子。换句话说,我们都是孙少平,我们又都不是。在我看来,少平是黄土高原上一个贫困家庭走出来的知识分子的代表。他身上有这个农村家庭祖祖辈辈留下来的抹不掉的痕迹,他朴实善良、诚实忠厚、吃苦能干,他会为家里的收成而辍学,会为不相识的少女而慷慨,会为对第一次收他做工的主家表示感谢而返还应得的工钱,会为

3、偷盗手绢的前女友解围,会在师傅死后坚持照顾师母及幼子同时,他也有新一代知识分子的新思想,虽然没有机会上大学,但他一直保持着读书看报的习惯,因为他坚信,走出双水村,一定有一个更广阔的天地。所以,在和顾养民、兰香这些大学生聊天时,他的境界非但没有落后,反而比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思路更加开阔;所以,在和田晓霞交流时,两个人才能达到思想上的共鸣,从而迸发出爱情的火花。正是他不凡的思想,才使他不同于他的哥哥少安,也指引他走上了以后的人生道路;但他又终究是个普通人,是千千万万平凡的劳动者中的一员,他也要为吃饭穿衣养家糊口而奔波,也要为了稳定的收入而当一名煤矿工人,所以他是个拥有不凡思想的平凡人。三本书看完

4、,合上之后,回想让自己印象最深的两个镜头。一个是少平在胡永州的工地上的一个晚上。当小霞和少安,两个他生命中最亲近的人,在烛光下看到了他晾着淤青发紫的后背,却沉醉在手里的一本书的场景。当时我哭了,我想这个充满画面感的剪影可以定格为他的一生:背负着生活的厚重,同时追逐着精神的自由。另一个镜头则是小霞死去后,他一个人登上了古塔山,去赴两个人的约。“他听见远方还在呼啸。 在那巨大的呼啸声中, 他听见了一串银铃似的笑声。笑声在远去,在消失朦胧的泪眼中,只有金色的阳光照耀着这个永恒的、静悄悄的小山湾。 他来到杜梨树下,把那束野花放在他们当年坐过的地方。此刻,表上的指针正指向两年前的那个时刻:一点四十五分。

5、时针没有在那一时刻停留。时间继续走向前去,永远也不再返回它经过的地方了。”作者是冷静的,时光不会为谁停留。生命和时间都如滔滔江水一样一去不回,师傅殉职,爱人罹难,这些创伤都永久地留在了他的身上,如同他右脸上那斜劈下来的一道疤一样深刻。 但生活终究要继续, 即使带着伤、 流着血, 死亡不会解决任何问题,他要做生活的强者,超越苦难和生死。因为他的心里,永远开着生命里的迎春花,如同小霞的脸庞一样美丽灿烂而充满朝气。一个人的生命里能有多少无奈和惋惜,又有怎样的愁苦和感伤?雨浸风蚀的落寞与苍楚一定是水, 静静地流过青春奋斗的日子和触摸理想的岁月。还记得小霞死后,少平心里默念的那首诗吗?“不惋惜,不呼唤,

6、我也不哭泣金黄的落叶洒落心间,我早已不再是青春年少”对于小说的结局,其实刚刚好,恰到火候。少平最后不是迫于生活的压力才继续当煤矿工人的,相反,作者给了少平选择的机会,他是在可以选择的情况下而选择回到黑色的大牙湾。那里对于他,有对工作的责任,有对生活的眷恋,不管未来如何,至少现在,那里是他的归属。就像作者所言,你永远也不知道你最终走向何处,或者最终结局如何,所以你要做的就是把你所知道的现在做到你能够的最好。少安篇少安哥哥是这部小说里我最心疼的角色。从少年到中年,几乎前半辈子就没离开过双水村,也许后半辈子也不会了,如他的名字一样安安定定,安土重迁。作者在书里不止一次用相同的话描述少安:“他像往常一

7、样,精神抖擞地跳上生活的马车,坐在驾辕的位置上,绷紧全身的肌肉和神经,吆喝着,呐喊着,继续向前走去。”没错,这就是他孙少安,黄土高原的儿子。他是家里的老大。从年少开始,他身上的担子就注定轻不了。合作社的时候,大家分一锅粥糊口,结果是谁都吃不饱。他和大家一样,日日夜夜的煎熬和谋算,都是怎样才不至于饿死,还要躲过田福堂的各种算计,拼尽力气供弟弟妹妹读书,帮扶姐姐一家,照顾生病的老祖母和双亲。后来赶上了改革的浪潮,他办起了砖厂,增加了收入来源,才能勉强支起一家人的生活和梦想:有了大哥,妹妹兰香才能顺利读完大学;有了大哥,少平才能放心走出黄原去闯荡;同样,有大弟的保障,姐夫王满银才不敢欺负姐姐兰花。他

8、是家里的顶梁柱,没有他,也许这个家就塌了。他是村里的能人。人,韧,忍,仁,这几个字都在他身上看得出来。他能,他是第一个倡导承包责任制的后生,虽然被批判,但后来的事实证明,他的思想是领先于同辈人的;他韧,千里过黄河,买骡子,买烧砖机,背千斤土砖,负三家光景,从不抱怨生活的苦难,像东拉河边的芦苇,坚韧不拔;他忍,他雇村邻到砖窑当小工,结果赔得精光,非但没有解决燃眉之急,自己反而背了一屁股债。砖窑停滞了一年,他也回归到了土地,面对着大家的冷嘲热讽,他忍气吞声,能屈能伸;他仁,砖厂二度辉煌,他不计前嫌又雇佣了村里相亲,出资兴建学校,大有古人“达则兼济天下”的胸怀。当然,我们的少安哥哥思想里也有小农意识

9、的烙印,这无关对错,因为这是和他的性格、生长的环境是息息相关的。他不会像少平一样勇敢地追逐自己的爱情,当润叶递给他爱的讯息时,他会碍于自己的身份地位而始终不敢说爱,只是将痛苦深深埋藏,把泪水洒在没人看见的小山坳里,最终走山西相亲,带回了妻子秀莲;他也会有投机心理,爱慕虚荣,当胡永合找他投拍三国演义时,他也动了心答应了,他想出名,也想赚钱,甚至想拿出一半的积蓄挣一个“农民企业家”的封号,只是最后在少平的劝说下才没有行动而已。对于少安的结局,他终于让孙家在双水村扬眉吐气了,但在学校的落成仪式上,亲爱的妻子却因为常年的操劳得了肺癌。生活啊,生活,总是有得就有失,不会让你一直顺风顺水。虽然小说在这里结了局,但我们不免想到少安之后的痛苦余生,他会灰暗好一阵子, 也许是三五年, 也许是十年八年, 但他的骨子里注定他不会就此倒下,就算为了两个娃娃,他也会继续启程,重新跳上生活的马车,坐在驾辕的位置上,绷紧全身的肌肉和神经,吆喝着,呐喊着,继续向前走去(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