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8004625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无止境,但有方法。好的学习方法能帮助某人快步地走在别人的前面,这就是捷径。 课堂上的学习效果特别重要。怎样避免在课堂上不专心造成的学习效果不好?就事实来说,很多大人都做不到专心致志40分钟,强调在课堂上40分钟不开小差,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做到:“一、课前预习,记下不懂的地方;二、上课时,老师讲到不懂的地方时认真听;三、万一因开小差而漏过了重点,课后作业时认真复习,再次记下不懂的地方;四、老师再次讲到不懂的地方时重点听。”这样反复循环,就能有效避免在课堂上不专心造成的学习效果不好的问题。 告诉你一个记忆方法联想记忆法。这个方法绝大多数人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使用着,其他诸如

2、比较记忆法、故事记忆法等都是由联想记忆法派生出来的。我们平常说起某人或某事,总要得到一点提示,脑海中有个基本映像,才能谈得比较活络;我们讲到自己比较熟悉的事物时,脑海中总会浮现那个事物的形态。这些都是在自觉或不自觉地使用联想记忆法。在学习英语、语文的过程中,特别是在英语“单词”和语文“好词好句”的收集记忆中,如果不断地进行“联想”,养成使用联想记忆法的习惯,大有裨益。 教你一种思维方法逻辑思维。逻辑有两种不同层次和角度的含义:1,逻辑是一种顺序,也是一种规律,2,逻辑需要归类,然后总结。 逻辑是人的一种抽象思维,是人们通过概念、判断、推理、论证来理解和区分客观世界的思维过程, 讲白了,逻辑就是

3、做事有条理。其他思维方法,诸如习惯思维、扩展思维、逆向思维等基本都是由逻辑思维方法派生出来的。教你一种看书方法目录看书法。目录看书法,是指在学习过程中,不管是课前、课后,还是总复习,都要对照课本的目录看书。课本的目录,就是课本的提纲,好多人强调“提纲挈领”,可没几个人想到课本的目录就是最好的提纲;好多老师强调学生把课本好好列一个提纲,可就是没想到让学生对照目录看书。目录看书法,能够帮助你“查漏补缺”,让你更好地领悟到“提纲挈领”的真正意义。目录看书法,还可以帮助你对一些书籍进行筛选,拿到一本没看过的书,或决定买一本书时,如果注意先看一看该书的前言和目录,对该书的内容作一个大致的了解后,再考虑该

4、书是否有必要看或买,取其所需。 基础知识最重要!基础知识绝大部分都来自教科书。教科书是人类集体智慧的结晶,是精华中的精华。基础知识的学习是个不断地重复的过程,是不停地重复学习教科书。如果以前学的忘记了,不要怕,回头去看以前的教科书,哪里不会看哪里。打好基础就是吃透教科书。如果能做到即使半夜里睡着了觉被叫醒后,仍能熟练地回答知识要点,则学习成绩一定优秀。 语文:万事文为首,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谈话、写材料、打报告、网络聊天、手机短信等,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教科书中对定理、定律、公式、规则等概念的阐述,学生对概念与题意的理解等,都与语文相关。很多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往往最不怕考不及格与最怕考不好的都是语

5、文,那是因为语文的学习,靠的是平时的积累,不像数理化等科目容易突击恶补。学好语文,不得不提文字。文字是基础中的基础,一个不懂本民族文字的人是很丢脸的。学好语文,要弄清楚什么是语法?和使用同一种语言的人说话,根本不考虑语法,但互相之间都能听懂,并不妨碍交流,这是怎么会事呢?这其实是使用同一种语言的人在交流过程中不自觉地遵循了某些规则,聪明的人把这些规则归纳整理出来,诸如主、谓、宾,定、状、补等,这便成了语法。语法能极好地帮助孩子理解文章中的句子、句群及段落。学好语文,需要有感情(声情并茂)地朗读,俗话说:“书读千遍,其义自现”,有感情地朗读可以帮助体会到某篇文章或某段文字的意境(不必在意是否体会

6、到了作者当时的真实意思),增强想象力。到底怎样学好语文呢?有感情地朗读、记住文字及字意、掌握并能熟练运用语法就能达到很好的效果了。 怎样对待阅读理解?好多学生都感到阅读理解作业非常难。平时做作业的时候,碰到阅读理解题常常无法下手。难就难在学生所掌握的词汇还不是太多,知识面还不够全面,即便知道了某段文章的意思,因为语言组织能力还不够强,所以并不知道怎样去回答或者回答的不在要点上。 阅读理解离不开源材料,离开了源材料恐怕谁也答不准,答不全。大多数阅读理解的题目,是能够在源材料里抠出答案的。因此,准确解答阅读题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是:在原文中找答案!如果在做阅读理解作业的过程中注意摘取原文,即使是归

7、纳概括整段整篇文意也必须充分利用原文,再根据题目的要求进行加工,或摘取词语或压缩主干或抽取要点或重新组织,你就会对阅读理解有个全新的认识。 综合来说,在学好语文基础知识,特别是有感情地朗读的基础之上,再注意摘取原文,阅读理解作业并不难做。 怎样写好作文?平常讲话只要双方能交流就行了,不必太多地介意语言结构、修辞手法等语法现象;写作不比平常讲话,要求比平常讲话严谨得多,这就是好多人吹牛“洋洋万言”,写作“无从下笔”的主要原因。 好多人怕写作文。怕,是因为写作文的人认为没有素材。没有素材是因为没有发现素材,其实生活很精彩,只要多一点点爱。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万事开头难,好多人写作文不知道怎样

8、开头,更不知道怎样结尾。告诉学生:写作文其实就是要写真人真事,写学生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世界名著中的好多人物在现实生活中都能找到原型,更不用说学生的作文了。让学生凭空想象,胡编乱造是写不出好的文章来的。打个比方:学生的父母吵架,给学生看到了。不必在意怎么开头,学生看到父母吵架的那一刻就是开头,吵架是真实的,那么学生就有所谓的素材来写。也不必介意如何结尾,真实的事情发生后肯定会有一个结果,不管是谁妥协了,还是不了了之了;学生看到父母吵架后有自己的感受,这种感受是真实的;学生就有话写,也就能给作文一个很好的结尾。“家丑不可外扬”,有的学生会问:“爸爸妈妈吵架让其他同学知道了,不是会笑话我吗?”告诉他:“你可以写真事情,真正的人,真实的内心感受。把爸爸妈妈吵架的事写成是叔叔阿姨吵架不就行了嘛!” 作文的素材从哪儿来?好的文章能丰富生活,但更源于生活。作文的素材,其实就是周围的人和事。多多观察周围的人和事,加入自己的看法,并且注意收集整理,逐步建立素材库。这样在写作的时候,对照作文要求,从自己建立的素材库中选择适合的素材,不至于写无所写,就一定能写出好文章。 如果夯实了语文的基础知识、对阅读理解有了全新的认识、能写出一手好文章,语文成绩还会差吗? 一个人的语文成绩如果十分优秀了,阅读能力还能不提高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