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救助工作自查报告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8004404 上传时间:2022-11-1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2.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时救助工作自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临时救助工作自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临时救助工作自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临时救助工作自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临时救助工作自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临时救助工作自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时救助工作自查报告(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临时救助工作自查报告【篇一】临时救助工作自查报告根据市民政局的通知要求,现将我县 2021 年临时救助 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一、2021 年工作情况(一)基本情况2009 年 12 月,根据上级的要求,县政府印发了县城 乡困难家庭临时救助实施办法(试行)。当时临时救助资金 由县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县级初始基金按辖区内户籍人口每 人不低于 2 元的标准筹集,每年县财政安排预算资金 100 万 元。2021 年 4 月,根据省政府办转发省民政厅财政厅关于 建立健全临时救助制度意见的通知(闽政办2013119 号)、 市政府办转发市民政局财政局关于城乡困难家庭临时救助 实施办法的通知要求,我县于 2

2、021 年 4 月 14 日下发了县 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县民政局财政局关于县城乡困难家庭 临时救助实施办法的通知,进一步完善了县、乡两级临时 救助制度,规定乡级一次性救助金限额为 300 元,县级一次 性救助金限额为 3000 元。县本级临时救助资金由县财政按 每年辖区内户籍人口每人不低于 2 元的标准筹集(2021 年县 财政安排预算 150 万元),乡级临时救助资金由乡镇自筹, 县级给予适当补助。根据国家民政部开展“救急难”试点工作安排,我县 7 月份被省、市确定为试点单位后,积极开展试点工作,9 月 25 日下发了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县开展“救急难” 工作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杭政办2

3、021230 号),规定 县财政按照全县人口每人每年 4元的标准安排预算临时救助 (含“救急难”)资金(每年县财政安排预算 200万元)。据统计,1-12 月县级共批准临时救助 1379 户次,总支 出 256.15 万元。1-6 月份县级审批的临时救助金下拨乡镇民 政办通过银行社会化发放,7-12 月份县级审批的临时救助金 全部由县民政局通过银行社会化发放,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 益。此外,县级下拨乡镇审批临时救助补助金 58 万元。其 中县级临时救助情况为:临时救助家庭情况。(1)按户籍性质分类,城市家庭63 户次,农村家庭 1316 户次;(2)按属地分类,当地常住户 口家庭 1379 户次

4、,非当地常住户口家庭 0 户次;(3)按救 助类型分类,支出型临时救助 1373 户次(其中:得到临时 或一次性补助的非低保家庭 1221 户次),应急型临时救助 6 户次。临时救助资金支出情况。(1)按户籍性质分类,城市支 出 14.26 万元,农村支出 241.89 万元;(2)按资金来源分 类,财政支出 256.15 万元,福彩公益金支出 0 万元,社会 捐助 0 万元。(二)存在的主要问题1. 由于我县临时救助政策宣传比较到位,申请临时救助 的对象较多,而县财政因资金比较困难,县级预算安排的临 时救助资金偏少,同时补助乡镇的临时救助资金较少,给县 级临时救助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成一定难度。

5、2. 上级扶持临时救助的力度小,市级财政没有补助县级 临时救助资金。3. 临时救助工作量大,而县级没有专门机构和专职人 员,临时救助工作难度大。如果要实行精准救助,特别是对 临时救助对象全部进行经济核对的话,工作量将大大增加。(三)政策建议1. 建议市级财政补助县级临时救助资金。2. 建议上级民政部门协调编制机构明确设立县级临时 救助工作机构,并配备 2-3 名临时救助工作人员事业编制。3. 建议上级加快出台经济核对平台,特别是核对临时救 助对象的存款、车辆、房产、税收、收入和养老金缴费等信 息,真正做到精准救助,确保临时救助资金发挥更大的社会 效益。二、2015 年工作计划1. 继续按照我县

6、制定的临时救助政策开展临时救助政 策。重点要继续实行临时救助社会化发放制度,并对发放对 象实行逐户短信或电话通知,确保资金安全发放,让群众及 时领到救助金。2. 认真甄别临时救助对象,逐步做到精准救助。3. 对临时救助对象中确实符合“救急难”的对象,及时按照“救急难”程序实现最快、有效的救助。【篇二】临时救助工作自查报告社区民政工作,在街道的正确指导下认真贯彻有关方针 政策,积极开展慈善援助活动,努力做好民政各项工作安排 和实施,切实为辖区困难家庭、低保户办实事,解决他们的 生活困难。一、低保工作:根据上级精神,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工作,重新对低保户 进行入户走访核实,确定了10 户18人的低保户

7、,月保障金 2820 元。在实施低保动态管理中,接受群众的低保申请后, 通过认真调查摸底,入户核实,张榜公示,评议小组评议, 评审委员会审议后报上级民政部门审批。二、救灾救济工作:1、社区居委会走访辖区长期生病和特困户居民、残疾 人、生病的低保困难家庭为他们送去米、面、油等慰问品, 并帮助他们申请困难援助,共发放资助金额20900 元。援助 关心、慰问和解决他们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使他们在生活中 得到实惠,享受到政府的关怀。2、开展金秋助学活动,资助 15位贫困学生31800元。3、对困难户无住房家庭进行了摸底、统计,并对 5 户 符合申请廉租住房的家庭申请到了廉租房补助 30000 多元, 建

8、立廉租住房台帐,长期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三、优抚工作:做好拥军优属的慰问工作,为军人家属送去更多的关怀 和帮助。了解军属和退役军人在工作和生活上的情况,及时 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做好优待金及立功奖励金的申 请上报,发放立功奖励金 3 人 1710 元。四、残疾人工作:积极开展面向残疾人的社区服务,落实各项残疾人政策 和措施。残疾人的生活、上学、就业、康复治疗等权益得到 保障。成立残疾人组织机构,健全组织制度,建立残疾人档 案,组织残疾人参加社区的活动,为残疾人提供帮助,使他 们感受到社区的温暖。五、殡葬管理工作:社区建立了殡葬管理台帐、死亡人员台帐。及时为群众 宣传政策,确保辖区内无违反

9、规定。总之,一年来我们社区民政站克服重重困难,顺利完成 街道办事处下达的各项任务,较好地解决了困难群众的生 产、生活问题,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为民解困”的服务 宗旨,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深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充分发挥民政站的职能,从而推动本社区民政工作再上 一个新台阶。【篇三】临时救助工作自查报告今年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 帜,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上为政府分忧, 下为百姓解愁”为工作宗旨,以依法管理全区社会事务,保 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和民主政治权利为己任,紧紧围 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各 项民政工作健康发展,特别

10、在第二季度,为促进全区政治文 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殡葬改革、 社区建设等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城乡低保、救灾救济等项工 作成效显著,优抚安置、民间组织、老龄等项工作取得积极 进展,城市民政工作、基层基础工作继续得到加强。一、城市低保和救灾救济方面 加强低保工作。各级民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办发 201587 号文件和省、市工作会议精神,强力推进城乡低保 工作。随着低保工作的不断发展,针对重点和难点问题,进 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大胆探索解决办法,不断完善低保制度。 一是建章立制构筑政策平台,完善了城镇居民家庭收入测算 办法,科学制定了低保标准,坚持与本地最低工资标准和失 业保险标准

11、相衔接,对不同人员实行不同的保障标准,使保 障标准更加科学,更加符合实际,同时建立健全了低保工作 各项规章制度,制成版面硬化上墙。二是规范操作,确保公 正、公平,制定了从个人申请到逐级审核、核资金发放的一 整套操作规程,实行动态管理,以季度为单位,每季度审核 一次。今年 3月份,我局抽调熟知低保政策法规、秉公办事、 工作细致、责任心强的 15 名工作人员,分成 3 个小组,分 别由一名科级领导干部带队,分赴各乡办对全区申请低保的 对象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全面摸底调查。调查采取“一看家 底,二问收入,三查就业情况,四核水电气暖开支,五了解 隐性收入”的有效措施,坚持“符合条件的一个不漏,不符 合条

12、件的一个不保”,完全按照政策规定,严格把关。据统 计,全区共保障 3412 人,取消 78 户,320 人,做到了低保 对象有进有出,标准有升有降,真正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 保尽保”。在低保资金发放中,实行按月及时下拨、及时发 放。全年共发放低保资金150 万元,切实维护了城乡困难群 众的基本生活权益,为全区的政治稳定起到了“安”、“保障 器”作用。积极做好救灾救济工作。2015 年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 年份。3 月初,我区遭受了倒春寒天气的侵袭,造成小麦减 产。6 月初,岳村、孟轲两乡又遭受了冰雹袭击,近 3 万亩 秋作物遭受重创。8-10 月中旬,阴雨连绵,阳光寡照,造成 内涝灾害,全区秋

13、作物大幅度减产,大量房屋损坏或倒塌, 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巨大损失,使134 户五保户、296 户特困户、402 户重灾户的生产生活陷入困境。面对重大灾 情,积极开展抗灾救灾工作,我们全华动员,组织人员深入 基层,深入群众,对受灾严重困难程度较大的农户,逐村逐 户逐人进行了拉网式排查,全面掌握其生产、生活情况、居 住情况,并登记造册,认真核实灾情,及时上报信息。我们 一方面积极向市民政局反映情况,争取救灾资金,以解决全 区特困群众的基本生活。一方面组织广大群众生产自救、生 活互助。为切实解决好困难群众的生活问题,10 月份,在全 区开展了“扶贫济困送温暖”捐助活动,区委办公室、区政 府办室

14、联合下了关于开展“扶贫济困送温暖”捐助活动的 通知,要求全区广大干部职工抻出援助之手,为全区困难 群众送温暖献爱心。全区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响应,纷纷解囊, 捐款捐物。据统计,全区共捐款 20 多万元,棉衣 4000 多件, 棉被 40 多条,充分体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 德。根据需救助困难群众的分布情况,于11 月10 日将募集 的款物下发到救助对象手中,确保了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 体现了区委、区政府对困难群众的关心和爱护,为全区的社 会稳定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二、社区建设方面 加强社区建设是巩固城市基层政权,更好地管理城市, 服务城市的基础工程,是构建”小政府、大社会”格局的内 在要

15、求。为此,我们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 公厅关于转发,在 2002 年大力推进社区建设,成功创建“全 国社区建设示范区”的基础上,确立了“抓发展、重建设、 上档次、创特色”的发展方向。一是加大对社区建设的督导力度,进一步加快社区建设 步伐,着力在“建设”上用功夫,力争于“新型”上有创新 树立大社区、大服务的理念,以实现社区建设和城市民政工 作的整体推进。京东、黄河北两处标准式社区办公用房交付 使用,玉北、永乐、金华等社区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年初 确定新建的 5个面积在 450 平方米以上的亮点社区中,任丘 办清华苑已交付使用,中原办中庆社区居委会办公地点已破 土动工,南江、黄河南社区已

16、经市建委规划处通过,批文已 下达两办,将于近期开工。二是合理整合社区,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为便于服务城 区居民,改善社区办公条件,合理配置社区资源,提升城市 管理功能,根据中央 23 号文件精神,本着便于居民自我管 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原则,在和办事处充分协调的基 础上,对原来的 71 个社区居委会进行了整合。街道混合式 社区将原来的34个增加为36个,地企由原来的10 个社区, 保留 2 个,其余划归街道管理,油田基地由原来的 19 个社 区增设为28个社区,共设社区居委会66 个,新的社区设置 分布趋向合理,四界清楚,职责明确,更便于服务和管理。三是强化队伍建设,提高社区工作者整体素质。严把进 人关,广开用人之道,努力把那些政治觉悟高、思想素质好、 工作能力强、热心社区居民工作的人才,通过正当途径充实 到社区第一线。采取竞争上岗的办法,实行兵选将、将挑兵 等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