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科优势病种面瘫病诊疗方案及优化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8003682 上传时间:2022-08-2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针灸科优势病种面瘫病诊疗方案及优化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针灸科优势病种面瘫病诊疗方案及优化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针灸科优势病种面瘫病诊疗方案及优化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针灸科优势病种面瘫病诊疗方案及优化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针灸科优势病种面瘫病诊疗方案及优化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针灸科优势病种面瘫病诊疗方案及优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针灸科优势病种面瘫病诊疗方案及优化(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面瘫病优势病种诊疗方案一、定义面瘫是以口眼向一侧歪斜, 眼睑闭合不全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 最常见病因为茎乳孔内非化脓性面神经炎, 又称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临床上可分为中枢性和周围性面瘫, 本诊疗方案主要指周围性面瘫。 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男女发病无差别,无明显季节性。中医属于“口辟”、“口喎”疾病范畴。本证是由于正气不足,络脉空虚,卫外不固,风邪乘虚入中脉络,气血痹阻而发生,本病相当于西医学中的贝尔麻痹。二、疾病诊断(一)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规划教材针灸学 (石学敏主编,中国中医药主板社, 2007 年)1起病突然,春秋为多,常有受寒史或一侧面颊耳内耳后完骨处的疼痛或发

2、热。2一侧面部板滞,麻木,流泪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眼不能闭合,口角向健侧牵拉。3一侧不能作闭眼,鼓腮,露齿等动作。4肌电图可表现为异常。(二)西医诊断标准word 教育资料.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规划教材神经病学( 第五版王维治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年)1病史:急性起病,常有受凉吹风史,或有病毒感染史。2表现:一侧面部表情肌突然瘫痪,病侧额纹消失,眼睑不能闭合,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鼓腮吹口哨漏气, 食物易滞留于病侧齿颊间,可伴有舌前 2/3 味觉丧失,听觉过敏,多泪等。3脑 CTMRI检查正常。(三)疾病分期1急性期:发病 15 天以内。2恢复期:发病 16 天至 6 个月。3联

3、动期和痉挛期:发病6 个月以上。(四)症候诊断1风寒袭络突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兼有面部受寒史,舌淡苔薄白,脉浮紧。2风热袭络突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继发于感冒发热,或咽部感染史,舌红苔黄腻,脉浮数。3风痰阻络突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或面部抽搐,颜面麻木作胀,伴头重如蒙,胸闷或呕吐痰沫,舌胖大,苔白腻,脉弦滑。4气虚血瘀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日久不愈,面肌时有抽搐,舌淡紫,苔薄白,脉细涩或细弱。三、中医治疗方案word 教育资料.1体针疗法( 1)急性期治法:疏风袪邪,通经活络。( 2)恢复期治法:活血化瘀,培补脾胃,荣肌养筋( 3)联动期和痉挛期治法:培补肝肾,活血化瘀,舒筋养肌,

4、息风止痉取穴:以局部 +远道取穴为主,取健侧穴位。阳白四白颧髎颊车透地仓翳风合谷足三里双太冲双加减:风寒证加风池,祛风散寒;风热证加曲池,疏风泻热;人中沟歪斜加水沟;鼻唇沟变浅加迎香;味觉减退加舌根点刺放血,恢复期及联动期加足三里,补益气血,濡养经筋。操作 :面部腧穴均浅刺激,行平补平泻法,恢复期可加灸法;在急性期,面部穴位手法不宜过重,肢体远端的腧穴行泻法且手法宜重;在恢复期,合谷行平补平泻法,足三里施行补法。取太阳,翳风,牵正,人中,颧髎,鱼腰,阳白,合谷,太冲,足三里等,采用短毫针,局部常规消毒,局部穴施捻转术, 轻刺、浅刺、直刺;远端穴施提插术, 中等或强刺激, 不留针。患病初期,刺健

5、侧,缪刺远端。 1周后,再刺患侧。刺时注意要先刺患侧后刺健侧; 患侧轻刺、浅刺、少刺、不透穴:健侧、四肢可以深刺、重刺、多刺,但勿过量,以能忍受为度。隔日针一次,lO次为一疗程。近 10年以来,word 教育资料.我科门诊和病房患者采用缪刺“左病治右” 法治疗面瘫在临床上取得满意疗效 注2,3 ,数据结果经统计学处理总有效率 98%,痊愈率 75%,与传统针刺组治疗面瘫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左病治右” 法临床运用概况 J.中医外治杂志 ,2006,15(5):54-562穴位注射疗法选处方中穴位 34 个,予维生素 B1,B12,每穴 0.5-1ml ,每日一次,10 次为一

6、疗程,适用于面瘫各期的治疗。3电针疗法适用于面肌萎软瘫痪者,一般选取阳白- 太阳下关 - 颧髎颊车 - 地仓三对穴位,阴极在外侧,阳极在中心部,波形为连续波,频率为1-2Hz, 输出强度以面部肌肉轻微收缩为度,电针治疗时间约30 分钟。4艾灸疗法适用于风寒袭络证者, 选取太阳下关翳风阳白承泣印堂等穴位,采用温和灸,雀啄灸,温针灸或热敏灸等方法,每次施灸 20 分钟。5拔罐疗法适用风寒袭络型患者, 选取阳白下关地仓颊车等穴位, 采用闪火法,于每个穴位区将火罐及拔下 1 秒钟,不断反复,持续 5 分钟左右,以患侧面部穴位处皮肤潮红为度,每日闪罐一次,每周治疗 3-5 次,疗程以病情而定。6刺络放血

7、疗法word 教育资料.选取太阳下关翳风阳白承泣印堂等穴位,采用刺络放血疗法,一周 1-2 次,适用于各期面瘫患者。7皮肤针法用梅花针扣刺阳白,地仓颊车,以局部潮红为度,每日或隔日一次,适用于面瘫恢复期及联动期。8. 中药辨证治疗(1)风寒袭络治法:疏风散寒,温经活络推荐方药: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变化炙麻黄熟附子细辛荆芥防风白芷藁本桂枝甘草等( 2)风热袭络治法:疏风清热,活血通络推荐方药:大秦艽汤加减变化秦艽当归蝉蜕赤白芍金银花连翘防风板蓝根地龙石膏等( 3)风痰阻络治法:祛风化痰,通络止痉推荐方药:牵正散加减变化 白附子白芥子僵蚕全蝎防风白芷天麻胆南星陈皮等( 4)气虚血瘀治法:益气活血,通

8、络止痉word 教育资料.推荐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变化黄芪党参鸡血藤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地龙全蝎僵蚕等四、西医治疗方案1改善循环,减轻神经水肿,营养神经等治疗。主要包括葛根素,川芎嗪,红花注射液等,对于急性期患者同时予激素减轻神经水肿,VitB1 ,B12或者腺苷钴胺营养神经治疗。2抗病毒治疗针对病毒感染的患者如带状疱疹引起的,给予患者必要的抗病毒治疗如病毒唑更昔洛韦等,有利于面瘫的恢复。其他治疗: 在急性期根据疼痛程度,选择性使用脱水、止痛、消除神经根炎症药物等对症治疗。 (如甘露醇、西乐葆、双氯芬酸钠、地塞米松、甲强龙等)面瘫优势病种疗效评价(一)临床疗效评定标准参照美国耳鼻喉头颈外科学确

9、立的 House-Bra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标准( H-B 分级)结合临床症状进行评定。House-Brachmann分级量表分级程度特点: 正常面神经支配区域内功能正常;word 教育资料. 轻度功能障碍总体:可见轻度的功能障碍或连带运动。静止时:双侧对称;运动时:前额运动功能良好,眼用很小的力量即可闭合,口角左右轻度不对称; 中度功能障碍 总体:双侧面部可见明显区别,但无严重的外形损害。静止时:双侧对称;运动时:前额轻到中度运动,眼用力可完全闭合,口角有轻度的下垂。 重度功能障碍 总体:有明显可见的面肌瘫痪,外形损伤。静止时:双侧对称;运动时: 前额无运动,眼完全不能闭合,口角双侧完全

10、不对称。 重度损害 总体:仅有轻微可见的运动。静止时:双侧不对称;运动时: 前额无运动,眼完全不能闭合,口角轻度的运动。 完全麻痹面神经支配区域无运动。首次评分在接诊开始,以后评分进行 1 次/ 周,每次评分均有同一医师完成。参照 H-B 分级评分,每级评定一分,完全麻痹评 6 分,正常评1分。治疗效果评定(1) 痊愈:症状、体征全部消失, H-B 分级级。(2) 显效:静止时,双侧对称;运动时,轻微功能障碍; H-B 分级级。(3) 有效:静止时,基本对称;运动时不对称,和 ( 或) 轻度病理性联合运动;面肌痉挛,抽动; H-B分级级。word 教育资料.(4) 无效: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和

11、 ( 或) 明显的面肌痉挛,病理性联合运动,外形不对称; H-B分级级。(二)中医症候疗效标准参照 1999 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治愈:症状全部消失,表情自如,谈笑时无口眼歪斜,饮食正常。显效:静观基本无异常,做极度鼓腮或龇牙动作时有轻微口歪痕迹。有效:症状较前有所改善, 但额纹不对称,谈笑时有明显口眼歪斜症状。无效:症状无改善。word 教育资料.2016 年面瘫病优势病种治疗难点及优化面瘫病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在中医古籍中,面瘫病 ( 面神经炎 ) 属“口僻”、“口眼喎斜”、“吊线风”、“卒口僻”等范畴。灵枢 . 经脉记载:“足阳明之筋,卒口僻,急者目不合, 足之阳明,手之太阳,筋急则口目为僻。 ”论,从发病部位上指出本病与中风病的不同, 强调本病主要损伤手阳明经和足太阳经。明楼英在医学纲目口眼喎斜中说:“凡半身不遂者,必口眼喁斜,亦有无半身不遂而喁斜者。”从临床表现对本病与中风病进行了鉴别。古代医家认为:风邪客脉或者气血不足体虚受风可导致面瘫。 灵枢. 经筋云:足阳明之筋,其病,卒口僻,急者目不合,热则筋纵目不开,颊筋有寒,则急引颊移口,有热则筋弛纵缓不胜收,故僻,即足阳明经筋被热邪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