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8003291 上传时间:2023-01-1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0.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教学设计一、概述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是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二篇课文,是一篇教读课文。以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总领前文,先介绍了闻先生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刻画了闻一多先生前期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数十年如一日的敬业精神,着力表现闻一多先生“做了再说,做了不说”的精神,体现了闻先生“学者的方面”;再写闻一多先生“说了就做”,言行完全一致,作者选择参加游行示威、起草政治传单、群众大会的演说三件事作为例证,表现了闻一多先生“革命家的方面”。前后互为补充,使得闻一多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以及言行一致的高尚人

2、格跃然纸上。而闻一多这个卓越的学者、大智大勇的革命烈士的一生,只用了六件事就表现出来,足见其选材的精当,结构的严谨。 本单元是以名人为主题的教学单元,这些名人,有邓稼先、闻一多、贝多芬、孙权等等,这些文章人文内涵丰富,都各有侧重地写出了名人的品格、气质和生活道路,颂扬了他们对人类的贡献。二、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和水平目标:1、积累生动形象的语句,提升语言使用的水平;2、在感情朗读的基础上,整体感悟文意;3、学习本文结构严谨、选材精当的技法;、过程和方法目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

3、湃执著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从中受到启迪,从而树立准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青少年学生非常活跃,他们肯动脑、有思想,对新科技在行,对新信息敏感,但初一的学生,即便他们内心激情澎湃,表面上却非常矜持,不熟悉的不说,拿不准的不谈;同时,他们虽然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广阔的视野,但怕讲错了被同学取笑而不愿抬头说话;虽然其中不乏优秀学生、优秀干部,但毕竟传统的课堂事严肃的,不苟言笑的,所以他们不爱发言、争论,而这将势必影响课堂学习氛围。要想让课堂活跃起来,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只有让他们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他们的大脑才能兴奋起来,思维才能动起来,想他们所想,说他们所思,课

4、堂也才能活起来。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指导思想。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为教学理念,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通过点拨,启发学生思维,让他们主动积极地钻研课文,采用启发讨论式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教学环境:多媒体环境。、资源准备:教学PPT,语文教材。课前准备:预习课文,搜集与闻一多先生和臧克家的相关资料。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 江泽民同志在清华大学建校70周年大会上讲:“闻一多先生横眉冷对反动派,宁死不屈,表现了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5、的高风亮节,这是清华大学的骄傲,也是我们知识分子的光荣。”为什么高度赞扬闻一多先生?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现代著名诗人臧克家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去探寻赞扬的原因。(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 1.出示学习目标(多媒体显示) 2检查预习,扫清文字障碍。 3课堂交流搜集到的资料,了解相关知识。 4教师范读课文:朗读时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学生带着问题听读课文。(多媒体显示)(1) 、文章从那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说和做的”?(2)、把这两方面综合起来看,闻一多先生是怎样的人?(3)、据此脉络,文章可分为几部分?各写了闻先生“说和做”的什么特点?学生听读后,感情朗读,四人小组讨论。教师引

6、导明确:(多媒体显示)(1)从学者的方面和革命家的方面来写的。(2)“言论和行动完全一致”或“口的巨人,行的高标”。(3)分两部分,17自然段为第一部分,记述闻先生作为学者方面“做”了再“说”“做”了也不“说”的特点;820自然段为第二部分,记述闻先生作为革命家方面“说”了就“做”的特点。三、研讨课文:通过朗读、讨论,理解到闻先生“说和做”是完全一致的,这种高贵的品格值得我们景仰和学习。那么,作者是怎样表现闻先生这个高贵品格的? 研读课文第一部分:学生默读,讨论下列问题:(多媒体显示)(1)哪两句话是对闻先生作为学者“说和做”的高度概括?(2)这部分列举了那些事例?这些事例选材的角度是什么?详

7、略安排怎样?(3)闻一多先生潜心研究学术的目的是什么?那些语句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闻先生潜心研究学术?(4)“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怎样理解“群蚁排衙”?这句话表现出闻先生怎样的治学态度?(5)用简练的语言概括闻先生学者形象?学生默读后,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引导、明确:(1)第一、二自然段。(2)三个事例: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写作唐诗杂论事例是从“做”了再“说”这个角度选材的;其他两个事例是从做了也不一定说角度选材的。详写第一件事,略写后两件事。(3)闻先生研究学术的目的是“要给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先让学生自由发

8、表见解,再引导学生理解这句话。)语句(略)(4)“群蚁排衙”,文中指闻先生写字工工整整,十分认真,他的手稿都是蝇头小楷,好象群蚁排衙。表现了闻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5)先生是一位为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治学严谨、不畏艰辛、废寝忘食、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的卓越学者,言行一致的爱国者。(意思对即可)教师小结: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先生,治学严谨,不畏艰辛,这种治学态度值得我们共同学习。 第二课时1、研读第二部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二部分,要读出气势来,思考下列问题。(多媒体显示)(1)文中哪一句话是对作为民主战士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高度概括?(2)闻一多先生说了,是怎么说的?说的内容和目

9、的是什么?(3)闻一多先生“说”了就做了,他做了几件事?反映了闻先生什么精神?学生朗读后,四人小组开始讨论、交流。教师引导、明确:(略)2探究学习:(1)把学者闻一多和革命家闻一多综合起来,概述闻先生的形象。(2)文章一、二两部分是怎样衔接起来的?这样衔接有什么好处?(3)把你认为生动优美的语句或词语划出来,并说说原因学生自读课文,四人小组研讨、探究。教师巡回指导,集体交流:(1)(略)(2)文中第七自然段承接上文进行总结,并照应开头;第八、九自然段开启下文。好处:承上启下,前后呼应,连缀紧密,脉络清楚,过度自然,把闻先生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方面的情况用极其简明的语言并列地提出来,给读者以深刻

10、的印象。(3)生答:“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字词凝练,句式整齐,音调铿锵,感情浓烈,给人以强烈的感染。特别是一个“沥”字,深刻地表现了闻先生用心血一滴一滴浇灌学术研究花朵的精神,精当、凝练。3拓展延伸:(1)这篇文章的原标题为“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经作者同意,改成现在这个标题,哪个标题更好些?谈谈你的看法。(2)学习完这篇文章,你有哪些收获?哪些启迪?请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谈一谈。学生思考,同桌讨论、交流。教师明确:(1)(2)题只要言之有理能自圆起说,就予以肯定。教师小结:通过学习本课,我们大家领略了闻一多先生的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

11、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受益非浅,让我们沿着闻一多先生的足迹,让理想在奋斗中闪光!布置作业:(1)摘抄生动、优美的词句;(2)闻一多先生的事迹很多,试为本文补充一两个事例。板书设计:学者方面:做了再说,做了也不说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口的巨人,行的高标革命家方面:说了就做七、教学评价设计学生课堂表现评价量表项目A级B级C级个人评价同学评价教师评价认真上课认真听讲,作业认真, 参与讨论态度认真上课能认真听讲,作业依时完成,有参与讨论上课无心听讲,经常欠交作业,极少参与讨论积极积极举手发言,积极参与讨论与交流,大量阅读课外读物能举手发言,有参与讨论与交流,有阅读课外读物很少举手,极少参与讨论与交

12、流,没有阅读课外读物自信大胆提出和别人不同的问题,大胆尝试并表达自己的想法有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并作出尝试不敢提出和别人不同的问题,不敢尝试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善于与人合作善于与人合作,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能与人合作,能接受别人的意见。缺乏与人合作的精神,难以听进别人的意见思维的条理性能有条理表达自己 的意见,解决问题的过程清楚,做事有计划能表达自己的意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条理性差些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做事缺乏计划性,条理性,不能独立解决问题思维的创造性具有创造性思维,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独立思考能用老师提供的方法解决问题,有一定的思考能力和创造性思考能力差,缺乏创造性,不能独立解决问题我这样评价自己:伙伴眼里的我:老师的话:注:1.本评价表针对学生课堂表现情况作评价2.本评价分为定性评价部分和定量评价部分。3.定量评价部分总分为100分,最后取值为教师评、同学评和自评分数按比例取均值;4.定性评价部分分为“我这样评价自己”、“伙伴眼里的我”和“老师的话”,都是针对被评者作概括性描述和建议,以帮助被评学生的改进与提高。八、帮助和总结这节课是七年级的语文课,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对激发学生的兴趣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由于受到条件的限制,学生自己不可能自己操作,多媒体只是教学的工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