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测试题(DOC 4页)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8002037 上传时间:2024-02-2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94.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测试题(DOC 4页)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测试题(DOC 4页)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测试题(DOC 4页)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测试题(DOC 4页)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测试题(DOC 4页)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测试题(DOC 4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测试题(DOC 4页)(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单元 常见的酸和碱 测试题 【相对原子质量:C12、O16、H1、S32、Zn65、Ca40、Cl35.5】一、选择题:1.实验室中下列物质因没有密封保存而使质量减少的是( )A浓硫酸 B生石灰 C烧碱 D浓盐酸2.酸具有酸的通性的原因是( ) A酸都能电离出H+ B酸都含有酸根 C酸中都含有氢元素 D酸中都含有氧元素3.下表是部分农作物生长对土壤pH的要求。如果某地区经常降酸雨,则该地区最不适合种植的农作物是( )农作物大豆茶玉米马铃薯pH6.07.05.05.57.08.14.85.5A大豆 B茶 C玉米 D马铃薯 4.根据下列实验现象可以判断某溶液一定呈碱性的是( )A常温下,测得溶

2、液的pH7 B溶液中滴入酚酞显红色C溶液中滴入石蕊显红色 D溶液中滴入酚酞不显色5.下列关于pH的说法正确的是( )A.酸溶液的pH越大酸性越强 B. 碱溶液的pH大于7,盐溶液的pH等于7C.测定溶液的pH时,需先将pH试纸湿润 D.测定人体内液体的pH,可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6.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见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滴入酚酞试液后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B锌和铜均是金属,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则铜也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 C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CO2也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所以CO2是酸 D溶液中有晶体析出,其溶质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一

3、定减小7.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下列应用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A. 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 B. 服用含Mg(OH)2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C. 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D. 用NaOH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8.下列物质溶于水,所得溶液的PH大于7的是( ) A. CO2 B. HCI C. NaCI D. Ca(OH)29.下列有关氢氧化钠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氢氧化钠有腐蚀性 B. 固体氢氧化钠有挥发性C. 氢氧化钠能吸收二氧化碳而变质 D. 固体氢氧化钠能吸收水蒸气而潮解10. 下列实例不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A.土壤酸化后加入熟石灰改良 B.胃

4、酸分泌过多的病人遵医嘱服用含有氢氧化铝的药物以中和过多胃酸C.蚊虫叮咬人的皮肤分泌出蚁酸,如果涂含碱性物质的药水就可减轻痛痒D.金属表面锈蚀后,可用稀盐酸进行清洗11.下列检测某溶液pH的操作正确的是( ) A. 将pH试纸投入待测液,对照标准比色卡读数 B. 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沾在置于洁净表面皿的pH试纸上,半分钟内根据试纸呈现颜色,对照标准比色卡读数 C. 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沾在用蒸馏水润湿的pH试纸上.对照标准比色卡读数 D. 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沾在pH试纸上,3分钟后对照标准比色卡读数12. 常见食物pH的近似值范围如下:食物橘子汁泡菜酸牛奶鸡蛋清PH3.04.03.2

5、3.66.36.67.68.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鸡蛋清显碱性 B. 胃酸过多的人应少吃泡菜C. 橘子汁能使石蕊溶液变红 D. 酸牛奶比橘子汁的酸性强13. 下列潮湿的气体不能用固体的氢氧化钠干燥的是( )A. 二氧化碳 B.氢气 C. 氨气 D.氧气14. 下列做法不科学的是( )A.用干冰人工降雨 B.用熟石灰给鱼塘消毒 C.服用氢氧化钠治胃病 D.用食醋除去水垢15.下列各组物质间的反应,由于现象不明显需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判断出反应发生的是( ) A. 锌与稀盐酸 B.烧碱溶液与稀硫酸 C. 氧化铁与稀硫酸 D.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16.实验室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溶液,一

6、瓶是稀盐酸,另一瓶是氢氧化钠溶液,下列试剂中不能将它们鉴别出来的是 ( )A酚酞试液 B镁条 C氯化钾溶液 D氯化铜溶液17.下列应用及相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都正确的是( )A. 用稀盐酸除铁锈 Fe2O36HCl=2FeCl23H2O B. 用二氧化碳制碳酸饮料 CO2H2O=H2CO3 C. 用电解水的方法测定水的组成 2H2O=2H2O2D. 用氢氧化钠制碳酸钠 Na2CO3Ca(OH)2=CaCO32NaOH18.若将浓盐酸和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可以肯定的是( )A.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减小 B.溶剂质量都增大 C.溶液质量都增大 D. 溶质质量都减少19.下列有关物

7、质的化学式、名称、俗名不完全对应的是( )ANaOH 氢氧化钠 烧碱 BCaO 氢氧化钙 生石灰CNa2CO3 碳酸钠 纯碱 DNaCl 氯化钠 食盐20.下列对实验意外事故的处理错误的是( )A若不慎将燃着的酒精灯碰倒,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盖B若不慎将烧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C若不慎将腐蚀性药液溅入眼睛,要先用手揉眼睛,再立即用水冲洗D若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二、填空题:1. (1)用下列四种元素(O、H、Cu、S)写化学式:酸_;碱_,非金属氧化物 (2)上述酸与碱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8、_ 2. 按要求填写下列内容:2个氢氧根离子_ _、2个氯离子_ 、2个硫酸根离子_ _、2个铵根离子 3某兴趣小组用图示装置做酸碱中和反应实验,试回答:(1) 用胶头滴管吸取盐酸逐滴加入烧杯中,当溶液刚好由 色变成 色,停止加入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实验 (1)中,某同学不小心又多加了几滴盐酸,这时溶液的pH 7。(3) 若要除去实验中过量的盐酸可选用的物质是 (填化4.小政同学在复习Ca(OH)2化学性质时,归纳出了Ca(OH)2与其它物质间相互反应的关系如图4(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 (1) 若X是与其它三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则X可以是_ _。 (2) 根

9、据图4所示的物质间关系,写出其中两个化学方程式: ; 。5.(1) 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锥形瓶里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成_ _色,pH_ _7(填“”、“”或“=”),逐滴向锥形瓶中滴入盐酸并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 ,溶液的pH (填“增大”或“减小”)。(2) 有一瓶溶液pH是4.5,如果要使溶液的pH升高,可以用_ _的方法。6. 铁锈的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_,将一枚生锈的铁钉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你首先观察到的现象是 _,化学方程式_ ,过一会儿,你还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 _ _,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三. 实验题:1.现有盐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三瓶遗失标签 的溶液,为了鉴别

10、这些溶液,将它们编号为A、B、 C,并按下图步骤进行实验,观察到以下现象: (1) 写出试剂的名称:是 、是 。 (2) 写出三种溶液溶质的化学式:A 、B 、C 。(3) 写出生成白色沉淀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 写出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 本实验如果将步骤与步骤颠倒,能否达到实验的目的? 。2已知NaOH容易与空气中的CO2作用而变质。小军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敞口放置的NaOH固体后,设计方案,对这瓶NaOH固体的变质情况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已知:氯化钙溶液呈中性)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实验操作的名称分别是:操作 ,操作 。(2)根据上述实验,可以确定该NaOH固体 变质(选填“已”或“未”)。(3)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是为了完全除去溶液B中的 。(4)若加入酚酞试液后溶液不变色,则A的成分是 。若加入酚酞试液后溶液变红色,则A的成分是 。四、计算题CaCO3和CaCl2的混合物样品13.2g 加100g水搅拌后静置 加100g稀盐酸 恰好完全反应208.8g不饱和溶液 请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试回答下列问题:(1)在第步实验操作中,观察到的一项实验现象是: 。(2)第步实验操作后,烧杯中溶液里含有的溶质是(写化学式) 。(3)计算原混合物样品中CaCl2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至0.1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