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8001286 上传时间:2023-11-2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中考一模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中考一模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中考一模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中考一模历史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中考一模历史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中考一模历史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中考一模历史试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中考一模历史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东晋诗人谢灵运在山居赋中说,原来种植在北方的粟、豆等农作物和梨、枣等果树,这时也在南方种植了。这其中的原因是A南方自然条件更适合种植这些农林品种B西晋以后北民南迁,带去新的农作物品种C魏晋以来,北方内迁各民族学习农业技艺D东晋时期,南方的手工业有比较大的发展2 . 1947年5月,美国副国务卿艾奇逊在演说时指出,我们要做的就是推动欧洲与亚洲两个最大工厂一德国和日本的重建。日本经济

2、由此获得快速发展的机会。这反映了日本战后经济发展A离不开美国的扶植B完全依赖美国政策的推动C有赖于德国的帮助D凭借对外战争的疯狂掠夺3 . 史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载体。如图可以用于研究下列哪一历史事件A辽沈战役B台儿庄战役C平型关战役D百团大战4 . 作为一个时期的名称,“战国”因战争众多、争夺激烈而得名。以下战争不是发生在战国时期的是( )A桂陵之战B马陵之战C长平之战D城濮之战5 . “企业的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这在世界上早就出现过,但采用这样一种和平方式使全国工商界都兴高采烈来接受这种改变,则是史无前例的。”“和平方法” 指的是( )A实行私有制B廉价收购C赎买政策D统购包销6 .

3、 “碧净南湖水,峥嵘烟雨楼。画船千载梦,今日御神舟。搏出新天地,赢来万象幽。黎民心有数,齐贺八旬秋。”这一诗作是为了纪念A中国共产党的诞生B红军长征的胜C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D中华民国的建立7 . 下表反映了1911-1919年我国面粉业生产的状况,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帝国主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实业救国”思想的鼓舞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鼓励工商业发展中国民族工业实力雄厚ABCD8 . 学者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设厂、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

4、位。”要研究这一状况产生的原因,应首选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9 . 每周一的早晨,我们都要举行升国旗仪式。把五星红旗定为新中国国旗的会议是:A中共七大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中共八大10 . 站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中国人民100多年的反侵略斗争的画卷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时刻教育着我们“勿忘国耻,以史为戒”。下列哪块浮雕不适合这个主题A抗日战争B五四运动C虎门硝烟D渡江战役11 . 在我国踏入世界贸易组织门槛后的今天,它所带来的新观念、新规则和新的思维模式正在逐渐改变着中国人的生活,世界贸易组织与联合国一起成为支撑、协调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

5、柱,推动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世界贸易组织成立的时间是A1994年1月1日B1995年1月1日C2001年1月1日D2002年1月1日12 . “盖有非常之功,必有非常之人。”汉武帝时期出现的“非常之人”是A蔡伦改进了造纸术B华佗发明麻沸散C张仲景编著伤寒杂病论D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3 .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及了中国古代多位杰出的君王。其中“秦皇”最主要的功绩是A建立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B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C统一货币D修筑万里长城14 . 1900年6月,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的直接目的是( )A攫取更多的侵略权益B镇压中国

6、人民反抗侵略的斗争C全面占领中国D帮助清政府镇压义和团运动15 . 19世纪末,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丰富了美国商人约翰的生活,但他还不能A用电脑分析企业经济数据B驾驶汽车欣赏华盛顿夜景C搭乘火车外出考察D使用有线电话谈生意16 . 下图的这座雕塑坐落在联合国总部的花园内,它隐喻了联合国的首要宗旨是A协调国际经济关系B保护世界知识产权C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D重建战后国际新秩序17 . 五四运动后期.运动的中心和运动主力分别转变为( )A北京 学生B上海 工人C上海 学生D北京 工人18 . 一般说来,中国近代史始于A1840年B1842年C1919年D1949年19 . 当前,中国各地大手笔投资基

7、础设施建设以拉动内需,这一做法与罗斯福新政的哪一项措施相似A整顿银行,恢复信用B加强对工业的调整C缩减农业的大片耕地D兴办大量公共工程20 .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主要围绕“如何治国”及“如何做人”展开争鸣,以下属于法家治国理念的是( )A“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B“有教无类,因材施教”C“治民无常,唯法为治”D“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二、综合题21 . 阅读下列材料;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在西北面,击退了游牧部落;为了防止他们卷土重来,还修筑了世界闻名的长城。为了完成这一巨大工程,耗去了大量生命,以致2000多年后的今天,人们仍要谈起这一事实:有10O万人为修筑长城而

8、死去,长城的每一块石头都值一条人命,老百姓都为筑长城的事咒骂皇帝。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材料一的“皇帝”指的是谁?他“耗去大量的生命”修筑长城的目的是什么?依据材料谈谈你对他修长城的看法。材料二北魏在中原建立以后,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即如何处理这一广大地区的民族关系,其中包含如何对待汉族的先进生产方式、汉族的文化问题。是继续保存拓拔氏旧的社会制度和旧有的文化习惯,还是捐弃旧俗,接受先进的文化,在新的历史环境中获得新生,北魏统治者必须作出抉择。白寿彝中国通史(2)针对材料二遇到的问题,“北魏统治者”的“抉择”带来了什么影响?材料三 “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9、是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战略构想,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符号,沟通中国与世界。观察下面的二幅图片,回答问题。(3)根据图一,写出图中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4)为丝绸之路的开辟作出巨大贡献的是谁?他是哪个朝代的历史人物?(5)结合图二,写出你怎样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照抄原文不得分)22 . 一部中国近现代史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向西方学习,探索民族独立、国家富强道路的历史。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鸦片战争时期,有识之士开始睁眼看世界。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谁?海国图志的作者是谁?他提出了怎样的主张? (2)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向西方学习先进生产技术,提出了什

10、么口号?洋务派在教育上有何举措? (3)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政治上、思想上的大解放,“思想上的大解放”指的是什么? (4)新文化运动中,“Democracy” 和“Science”这两个英文单词使用频率较高,你知道它们的中文含义是什么吗?第一个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人是谁?23 .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列强侵华史,是中国人民的抗争史,也是中国各阶层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历史。九年级某班同学对中国近代史的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特分组进行以下探究,请和他们一起进行。活动一:近代列强的侵略,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另一方面客观上也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据此,第一小组同学

11、用年代尺整理出了相关内容。(1)根据年代尺写出政治领域近代化探索的另一重大事件名称。(2)请用年代尺中标注的史实来说明“列强的侵略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概括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3)近代化的终极目的是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近代化探索不仅涉及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思想民主化,它还涉及其他的领域,请举出一例来说明。活动二: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后,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为完成反帝反封的任务进行了不懈的斗争。第二组同学搜集了几幅图片进行探究:(4)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的标志是什么? (5)请根据图片所反映的历史史实,指出从图二到图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的主要对象有何变化? 活动三:探究

12、小结。(6)通过对以上中国近代史的探究中,你能得到哪些认识?(不能抄题目中原话)24 . 殖民主义是强国用各种侵略手段使落后国家变为它们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或附属国的侵略政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如图是不同时期世界殖民地占全球陆地(南极洲除外)面积的比例变化图材料二北美和俄罗斯的平原是我们的良田;芝加哥和敖得萨是我们的粮仓:加拿大和波罗的海沿岸是我们的林木生产者: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放牧着我们的羊群:在阿根廷和北美西部大草原放牧着我们的牛群:秘鲁送给我们白银,黄金则从南非和澳大利亚流到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替我们种植茶叶:在东、西印度扩大了我们的咖啡园,甘蔗园和香料园:西班牙和法国是我们的葡萄园

13、:地中海沿岸各国是我们的菜园主:我们的棉田长期以来就分布在美国的南方,而现在差不多展到地球各个热带地区去了。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上册材料三一战前夕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与殖民地占有情况国家英法俄德工业产量位次2341殖民地面积(平方千米)3350万1060万1740万290万材料四 1703年,新英格兰的殖民者在他们的立法会议上决定,每剥一张印第安人的头盖皮和每俘获一个红种人都给赏金40镑。1720年,每张头盖皮的赏金提高到100镑1774年马萨诸塞湾一个部落被宜判为叛匪后,规定了这样的赏格:每剥一个12岁以上男子的头盖皮得新币100镑,每俘获一个男子得105镑,每剥一个妇女或儿童的头盖皮得50镑(1)材料一中世界殖民体系在全球发展最快的时期是哪一个?(写出代表该时期的序号即可)。请根据所学分析殖民体系在这一时期迅速发展的原因。(2)材料二中的“我们”指的是哪个国家?有哪些国家曾进行过反对它殖民统治的斗争,要求举出至少两个例子。(3)材料三中表格说明一战前欧洲大陆出现了怎样的形势?而这一形势带来的最终结果是什么?(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分析殖民主义带来的后果。第 1 页 共 1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二、综合题1、2、3、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