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记录表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7998389 上传时间:2023-10-1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0.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教育记录表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安全教育记录表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安全教育记录表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安全教育记录表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安全教育记录表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教育记录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教育记录表(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全教育记录工程名称杭黄铁路 站前训I标主讲单位(部门)项目部主讲人单位名称中铁十五局杭黄 铁路站前I标项 目部四分部受教育对象项目部、架 子队管理人 员、部分作 业工人人数课时4记录人郑惠萍时间2015.1.20教育主题:职业健康危害及其防护教育教育提纲:(具体内容见后附)首先由安质部长*组织项目部管理人员和架子队管理人员学习作业场所职业有害因 素的构成。生产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劳动过程中的有 害因素(劳动时间过长、轮班制度不合理、劳动强度过大或劳动安排不当、机体过度疲劳, 如光线不足引起的视力疲劳等)、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缺乏必要的卫生技术设施,如 没有通风

2、换气、防尘、防毒、防噪声等设备、安全防护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装备不全等)。由安全副经理*分别阐述生产性粉尘的预防和治理措施、生产性毒物的危害和预防 措施、噪声的危害和预防措施。1、生产性粉尘的预防和治理措施。生产性粉对人体的危害一生产性粉尘进入人体后, 根据其性质、沉积的部位和数量的不同可引起不同的病变,如尘肺、粉尘沉着症、呼吸系 统肿瘤、中毒等。综合防尘措施可概括为八个字,即“革、水、密、风、管、教、护、检”。2、生产性毒物的危害和预防措施。由于接触生产性毒物引起的中毒,称为职业中毒。 生产性毒物可作用于人体的多个系统,表现在神经系统、呼吸系统、血液系统、消化系统、 泌尿系统和皮肤、眼睛、骨骼

3、病变。预防措施有消除毒物、密闭、隔离有害物质污染源,控制有害物质逸散、加强对有害物质的监测,控制有害物质的浓度、加强对毒物及预防措施的宣传教育等。3、噪声的危害和预防措施。噪声会妨碍正常的工作和休息。在噪声环境中工作,人 容易感觉疲乏、烦躁,以及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准确性降低等。长期接触强烈噪声 会对人体的听力系统、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等其他系统产生有害影响。控制和减小噪声危害 的措施。加强个人防护,使用劳动防护用具(合理使用耳塞、休息时间离开噪声环境,限 制噪声作业的工作时间等)安全副经理*阐述如何预防职业性危害。农民工在监督并要求企业改善生产环境, 提供预防职业性危害的生产条件和防护用品的

4、同时,也要做到以下几点:(1) 认真学习并在生产劳动中严格遵守国家、地方和企业的卫生管理制度。(2) 自觉接受安全卫生教育,认真学习安全卫生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3) 在有安全作业证要求的岗位工作的农民工,一定要持证上岗,并定期接受安全知识 考核,考核通过后才可以继续从事生产。(4) 刚刚进场的农民工,在进入生产作业前要积极配合医务人员进行预防性体检,从而 及早发现是否有职业禁忌症,避免从事不宜从事的工作;老职工也要根据具体情况,定期 接受身体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5) 要在生产和生活中注意个人卫生,并加强锻炼,增强体质。(6) 要正确佩戴和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并加强防护用品的检查、管理

5、和维护保养,发现 问题要及早上报,进行修理或更换。参加对象(签名):见安全教育培训签字表作业场所常见职业危害及其防护一、作业场所职业有害因素主要有哪些?职业性有害因素通常是指在生产环境和劳动过程中存在的可能 危害人体健康的因素。一般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1)生产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化学因素:有毒物质,如铅、苯、汞、有机磷农药等;生产性 粉尘,如煤尘、有机粉尘等。 物理因素:异常气象条件,如高温、高湿等;噪声、振动;紫 外线、X射线等。 生物因素:如附着在皮肤上的炭疽杆菌、布氏杆菌、森林脑炎 病毒等。(2 )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劳动组织和劳动制度不合理,如劳动时间过长、轮班制度不合 理等。

6、劳动中精神过度紧张。 劳动强度过大或劳动安排不当,如安排的作业与劳动者的生理 状况不相适应、超负荷加班加点等。 机体过度疲劳,如光线不足引起的视力疲劳等。 长时间处于某种不良体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3 )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生产场所设计不符合卫生标准或要求,如厂房布局不合理、有 毒和无毒工序安排在一起等。 缺乏必要的卫生技术设施,如没有通风换气、防尘、防毒、防 噪声等设备。 安全防护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装备不全。在实际的生产场所中,危害因素往往不是单一存在的,而是多种 因素同时对劳动者的健康产生作用,此时危害更大。二、生产性粉尘的预防和治理措施是什么?1. 生产性粉对人体的危害生产性粉尘进

7、入人体后,根据其性质、沉积的部位和数量的不同 可引起不同的病变。(1) 尘肺长期吸入一定量的某些粉尘可引起尘肺,这是生产性粉尘引起的 最严重的危害。(2) 粉尘沉着症吸人某些金属粉尘,如铁、钡、锡等,达到一定量时,对人体会 造成危害。(3) 有机粉尘可引起变态性病变某些有机粉尘,如发霉的稻草、羽毛等可引起间质肺炎或外源性 过敏性肺泡炎以及过敏性鼻炎、皮炎、湿疹或支气管哮喘。(4) 呼吸系统肿瘤有些粉尘已被确定为致癌物,如放射性粉尘、石棉、镍、铭、砷(5)局部作用粉尘作用可使呼吸道黏膜受损。经常接触粉尘还可引起皮肤、耳、 眼的疾病。粉尘堵塞皮脂腺,可使皮肤干燥,引起毛囊炎、脓皮病等。 金属和磨料

8、粉尘可引起角膜损伤,导致角膜混浊,沥青在日光下可引 起光感性皮炎。(6 )中毒作用吸入的铅、砷、锰等有毒粉尘,能在支气管和肺泡壁上溶解后被 吸收,引起中毒。2. 粉尘综合治理的八字方针综合防尘措施可概括为八个字,即“革、水、密、风、管、教、 护、检”。 “革”:工艺改革。以低粉尘、无粉尘物料代替高粉尘物料, 以不产尘设备、低产尘设备代替高产尘设备,这是减少或消除粉尘污 染的根本措施。 “水”:湿式作业可以有效地防止粉尘飞扬。例如,矿山开采 的湿式凿岩、铸造业的湿砂造型等。 “密:密闭尘源。使用密闭的生产设备或者将敞口设备改 成密闭设备。这是防止和减少粉尘外逸,治理作业场所空气污染的重 要措施。

9、 “风”:通风排尘。受生产条件限制,设备无法密闭或密闭后 仍有粉尘外逸时,要采取通风措施,将产尘点的含尘气体直接抽走, 确保作业场所空气中的粉尘浓度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管”:领导要重视防尘工作,防尘设施要改善,维护管理要加强,确保设备的良好、高效运行。 “教”:加强防尘工作的宣传教育,普及防尘知识,使接尘者 对粉尘危害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 “护,:受生产条件限制,在粉尘无法控制或高浓度粉尘条件 下作业,必须合理、正确地使用防尘口罩、防尘服筹个人防护用品。 “检”:定期对接尘人员进行体检;对从事特殊作业的人员应 发放保健津贴;有作业禁忌证的人员,不得从事接尘作业。三、生产性毒物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10、是什么?1. 生产性毒物对人体的危害由于接触生产性毒物引起的中毒,称为职业中毒。生产性毒物可 作用于人体的多个系统,表现在:(1)神经系统铅、锰中毒可损伤运动神经、感觉神经,引起周围神经炎。震颤 常见于锰中毒或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遗症。重症中毒时可发生脑水 肿。(2 )呼吸系统一次性大量吸人高浓度的有毒气体可引起窒息;长期吸人刺激性 气体能引起慢性呼吸道炎症,可出现鼻炎、咽炎、支气管炎等上呼吸 道炎症;长期吸人大量刺激性气体可引起严重的呼吸道病变,如化学 性肺水肿和肺炎。(3 )血液系统铅可引起低血色素贫血,苯及三硝基甲苯等毒物可抑制骨髓的造血功能,表现为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严重者发展为再生障碍

11、性贫血。一氧化碳可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组织缺氧。(4) 消化系统汞盐、砷等毒物大量经口进入时,可出现腹痛、恶心、呕吐与出 血性肠胃炎。铅及铊中毒时,可出现剧烈的持续性的腹绞痛,并有口 腔溃疡、牙龈肿胀、牙齿松动等症状。长期吸人酸雾,可使牙袖质破 坏、脱落。四氯化碳、漠苯、三硝基甲苯等可引起急性或慢性肝病。(5) 泌尿系统汞、铀、砷化氢、乙二醇等可引起中毒性肾病,如急性肾功能衰 竭、肾病综合征和肾小管综合症等。(6) 其他生产性毒物还可引起皮肤、眼睛、骨骼病变。许多化学物质可引 起接触性皮炎、毛囊炎。接触铭、铍的工人皮肤易发生溃疡,如长期 接触焦油、沥青、砷等可引起皮肤黑变

12、病,甚至诱发皮肤癌。酸、碱 等腐蚀性化学物质可引起刺激性眼结膜炎或角膜炎,严重者可引起化 学性灼伤。漠甲烷、有机汞、甲醇等中毒可造成视神经萎缩,以致失 明。有些工业毒物还可诱发白内障。2. 综合防毒措施预防职业中毒必须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措施:(1)消除毒物从生产工艺流程中消除有毒物质,用无毒物或低毒物代替有毒物,改革能产生有害因素的工艺过程,改造技术设备,实现生产的密 闭化、连续化、机械化和自动化,使作业人员脱离或减少直接接触有 害物质的机会。(2) 密闭、隔离有害物质污染源,控制有害物质逸散对逸散到作业场所的有害物质要采取通风措施,控制有害物质的 飞扬、扩散。(3) 加强对有害物质的监测,控制

13、有害物质的浓度,使其低于国 家有关标准规定的最高容许浓度。(4) 加强对毒物及预防措施的宣传教育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卫生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5) 加强个人防护在存在毒物的作业场所作业,应使用防护服、防护面具、防毒面 罩、防尘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品。(6) 提高机体免疫力因地制宜地开展体育锻炼,注意休息,加强营养,做好季节性多 发病的预防。(7) 接触毒物作业的人员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必要时实行转岗、 换岗作业。3. 常见职业中毒会出现的典型症状(1) 铅中毒铅是常见的工业毒物。职业性铅中毒主要为慢性中毒。早期常感 之力、口内有金属味、肌肉关节酸痛等,随后可出现神经衰弱综合征、 食欲不振、腹部

14、隐痛、便秘等。病情加重时,出现四肢远端麻木,触 觉、痛觉减退等神经炎表现,并有握力减退。少数患者在牙龈边缘有 蓝色“铅线”。重者可出现肌肉活动障碍。腹绞痛是铅中毒的典型症 状,多发生于脐周部,也可发生在上腹部或下腹部。每次发作可持续 几分钟到几十分钟。另可出现中度贫血,有时伴发高血压。(2) 汞(水银)中毒慢性汞中毒是职业性汞中毒中最常见的类型,在汞污染较重的作 业环境中逐渐发病。初起常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头晕、头痛、乏 力、睡眠障碍、记忆力减退、脱发等。随病情进展,可出现典型的“汞 兴奋症”,情绪不稳、急躁、易兴奋、激动、恐惧、胆怯、害羞、好 哭、注意力不集中。个别患者有焦虑不安、抑郁、幻

15、觉、孤僻等表现。 检查可见“汞性震颤”,严重者写字、吃饭、系扣等动作都发生因难。(3) 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急性中毒的典型症状有头痛、头昏、四肢无力、恶心、 呕吐,甚至昏迷.还可出现脑水肿、心肌损害、肺水肿等并发症。(4) 硫化氢中毒硫化氢急性中毒的典型症状有明显的头痛、头晕,出现意识障碍; 或有明显的黏膜刺激症状,出现咳嗽、胸闷、视物模糊、眼结膜水肿 及角膜溃疡等,重症者可出现昏迷、肺水肿、呼吸循环衰竭或“电击 样”死亡。(5) 苯中毒急性苯中毒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轻者起初有黏膜刺激症状,随后出现兴奋或酒醉状态,并伴有头晕、恶心、呕吐等。重症可出现阵发性或强制性抽搐、脉搏弱、呼吸浅表、血压下降、昏迷等, 甚至发生呼吸衰竭而死亡。慢性苯中毒最常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主要症状为头痛、头晕、 记忆力减退、失眠等,有的出现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现象,如心跳过速 或过缓,个别晚期病例可有四肢末端麻木和痛觉减退的现象。四、噪声的危害和预防措施是什么?1. 噪声对人体的危害噪声对人体的影响是全身性的、多方面的。噪声会妨碍正常的工 作和休息。在噪声环境中工作,人容易感觉疲乏、烦躁,以及注意力 不集中、反应迟钝、准确性降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