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打造高效课堂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7996996 上传时间:2023-07-1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5.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打造高效课堂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打造高效课堂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打造高效课堂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打造高效课堂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打造高效课堂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打造高效课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打造高效课堂(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打造高效课堂构建以人为本的课堂文化尚志市一曼中学 王美丽对于高效课堂的理解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有一点可谓是英雄所见略同,那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高效课堂的理论依据有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罗杰斯的自我理论、卢梭的自然教育、杜威的儿童中心论等。依据这些理论,我对如何实施高效课堂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探索,感触颇多,在此写出来与各位同仁商榷。一、 首先教师要从根本上转变观念,落实新的教学观、教师观和学生观。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解放教育生产力。传统教育观念认为教

2、育的生产力主要是教师创造出来的,学生只是教育的产品。新的教育理论认为教育是“人学”,教学要“从儿童出发”,尊重、发现、认识和接纳学生,要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设计教学活动,以学定教。这说明学生才是推动教育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动力,因此要打造高效的历史课堂,教师要将教学活动的重心要由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从根本上转变教学观、教师观和学生观。教育是抵达幸福的途径,不是一种手段。教师对自己首先要进行准确的定位,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是“平等中的首席”,不能当课霸,要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是一个有生命力,有思维能力、有创造性的个体,教学活动不再是单向的知识传输过程,而是基于师生

3、合理分工基础上的一种师生共建的活动。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转变观念,让他们认识到老师、同学、教材、教辅资料都是他们的学习资源,要让学生学会主动利用这些资源,由单一的向老师学习,转向向同学学习,向身边的人学习,利用教材和教辅资料,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实现资源共享。教师观念的转变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设计、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学活动的呈现方式和教学效果。要是我们只是知道了这些理念,但没有转化为实际的教学行为的话,不能算是真正的观念转变,形式变了本质不变,一定会陷入穿新鞋走老路的尴尬,因此历史教师要将新的教学观、教师观和学生观转变成有效的教学行为。基于这些新观念,历史教师在备课时首

4、先要考虑的不是这节课怎样讲的问题,而是要围绕学生思考:本节课的内容需要以几个角度分配给学生还是以几个过程分配给学生,怎样调动学生,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过程中有可能遇到哪些问题,哪些问题还不能解决或还需要进一步理解,对于此类问题如何引导学生加以解决。这样才有利于保证教学活动的适切性。二、 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在学生需要时给予必要的引导或指导。依据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和杜威的儿童中心论,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中心, “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是高效课堂的灵魂。因此教师要站到一个新的高度,从根本上解放学生,让学生消除对教师的依赖,学会独立学习、真正合作和自主探

5、究,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一理念落到实处。只在岸上看别人游泳的人可能一生也不会游泳,要想学会游泳必须亲自下水实践。学生也是这样,虽然历史学科是一门叙事性很强的学科,但是一味的听教师讲的学生很难真正做到系统思考,他们在课堂上最好的表现也只是在被老师牵着鼻子走的过程中偶尔跑两步而已。要想让学生真正学会系统思考就必须将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到实处,让学生像教师备课一样学习,象教师讲课一样将自己和小组学习的成果表现出来。学生在不能依赖老师的情况下,自然学着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学生的独立学习活动一经开始,在发现问题和寻找途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合作和探究就变成一种真实的需要和有效的活动。在此过程中,

6、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才能真正产生思维的碰撞和心灵的共鸣,学生才能及时将学习问题内化,提高学习效率,凸显课堂教学的时效性。学生独立学习的过程也是解放教师的过程,教师可以腾出更多的精力去观察和思考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如何加以指导,教师还需要向学生提供哪些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如,讲巴黎公社时,学生在展示的过程中,先讲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再讲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教师就要及时指出对于此类问题要先分析原因,然后根据措施和失败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再如,分析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时,虽然学生也能参考教辅资料得出当时的社会条件不成熟这一结论,但许多同学未必能真正理解这一结论的内在含义,教师就要及时

7、给予适当的解读。教师需要点拨之处除了以上方面还有关于历史认识方面的内容。例如,学习欧共体成立的问题时,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孤山不拔,群山巍峨”的道理,认识加强地区合作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再如学习英国普选权的扩大时,要指导学生认识民主政治建设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民主权利的实现需要以经济的发展为基础,以完善民主法制为保证,因此要努力推动我国的经济建设,加强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教师对于此类问题的点拨和引导有助于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让学生感到历史学科对自身成长的指导意义,增强学习历史的兴趣,理性的思考历史现象,指导自己的人生。三、 精心设计开放性的作业,

8、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业是教学活动的重要一环,也是高效课堂的延伸。新课程对学生的培养更加注重能力的提升。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新鲜事物的关注度非常高,因此教师要跟据教学内容设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开放性作业,让学生在作业的表现形式和内容上有更大的选择空间。这样的作业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培养学生的能力,从而增强学习效果。例如,在讲雅典城邦民主政治一课时,我们可以在课上带领学生参观雅典的名胜古迹,参与雅典的政治生活,课后让学生写一篇游记,介绍本次雅典之行见闻和感受。再如,学习北美大陆的新体制一课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做一份简报,

9、介绍他们眼中的美国政体。这些作业是基于一定的教学情景设计的,自由度大,学生有自主发挥的空间,可以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根据罗杰斯的自我理论,学生的表现欲望强烈,为了让自己的作业更能吸引别人的眼球,一定会在内容和形式上下很多功夫,学习效果不言而喻。这种情况下,作业不再是他们的负担,而是他们表达自我、展示自我的舞台。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与落实、对作业的精心设计体现着历史教师的社会责任感和对生命的关爱,反映了历史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关系着高效课堂的实施程度和师生的发展水平。从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出发,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彻底转变教学观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学定教,为学生搭建展示的舞台是改进历史教学,打造高效的历史课堂的有效途径。高效课堂的构建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需要研究、改进和落实的问题很多,如:学案的设计、教学模式的构建、教学情景的创设等,都需要我们去一一探索,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以上只是我个人的几点不成熟的想法,仅为抛砖引玉。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打造高效课堂构建以人为本的课堂文化尚志市一曼中学 王美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