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方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7995367 上传时间:2023-11-2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71.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现场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施工现场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施工现场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施工现场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施工现场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施工现场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现场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方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一、工程概况1二、施工现场环境污染主要种类3三、环境保护及环境污染防治管理体系41、施工现场环境保护与环境污染防治总体原则及目标 42、环境保护与环境污染防治管理体系组织4四、施工现场环境保护与环境污染防治措施51、扬尘污染防治措施52、水污染防治措施73、固体垃圾污染防治措施 84、噪声污染防治措施94、光污染防治措施 10五、施工现场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 111、环境因素识别 112、环境因素评价 123、环境因素的控制和管理 13六、附件环境因素排查表环境因素清单及评价表重要环境因素清单危险物/废弃物收集处理记录in一、工程概况本合同段土建施工 01 标起点位于福州市晋安区,由新店车辆

2、综合基地,沿秀峰路 向南转至象峰站,经过象峰站、秀山中心前至蓝山四季住宅小区前。主要经过象峰村、 溪里村、秀山中学、秀北小区、蓝山四季小区等。本合同段施工范围包含“一站两区间”,“一站”为:象峰站,均采用明挖顺做法 施工;“两区间”为:新店车辆段-象峰站区间,象峰站-秀山站区间,均为双线隧道, 采用盾构掘进、矿山法施工。象峰站长度420m,两个区间总长度3154.201m。详见下图图2-1福州市轻轨交通1 号线工程土建施工 01 合同段工程概况示意图。图2-1福州市轻轨交通1号线工程土建施工1合同段工程概况示意图1、象峰站象峰站为 1 号线起点站,位于象峰村及三木家天下小区附近的秀峰路上,沿秀

3、峰路路 中南北向布置,为地下二层(局部三层)岛式车站,顶板覆土厚度约为 3 米。车站东侧为 象峰中心小学、象峰村民房以及在建的君临香格里小区住宅楼,东南角为象峰村民房,西 南角为秀山中学,西侧主要为三木家天下小区住宅楼,西北角为象峰村民房,东北角现状 为空 地, 规 划为 商 业交 流中 心 用地 。 有效 中心 里 程 SK0+383.717 , 起点 里 程 为 CDK0+062.700 ,终点里程为XK0+577.217。基坑开挖深度约为15.5m 26.0m,基坑长 420.0m,宽19.2 24.6m。主体围护型式采用地下连续墙,深度为(1剖30.95m ,2剖28.16m ,3、4

4、剖26.15m,5、6剖21.4m,7剖20.4m,8剖23m )。支撑形式为端头井段均为钢筋 混凝土支撑;标准段第一道为钢筋混凝土支撑,其余为血09、t=16mm钢管支撑。本站共 设6个地铁出入口及2个物业用出入口、3组风亭(3号出入口 ,I.H号物业出入口远期 预留),分别设于车站两端及中部。出入口及风道为地下单层箱形结构,明挖法顺作法施 工。2、新店车辆段-象峰站区间本区间自汤斜佳园的盾构工作井始发,向东偏北方向穿过汤斜溪、汤斜村至战坂路, 侧向通过正在新建的象峰苑并渐转至秀峰路上的象峰站。战坂路规划路宽40m。沿线经 过的主要是村民住宅,线路尽量下压避开房屋基础和溪流。新店出入段线中间

5、为盾构区 间,新店车辆段附近设有明挖的 U 型槽和盾构始发井,在象峰站站前布置有吊出井和矿 山法隧道。区间里程:K1+725.018-RK0+061.500。3、象峰站-秀山站区间本区间自秀峰路上的象峰站始发,沿着秀峰路过汤斜溪桥、汤斜支流箱涵一直到达 蓝山四季门口的秀山站。秀峰路为现状6车道,见划路宽45m。沿线经过两侧高楼较多, 其中物探已有调查的主要有秀峰路汤斜溪河桥、秀峰村民房1-6等。区间里程: K0+576.165-XK1+647.000,其中 SK1+111.6 处设 1#联络通道。我国现行环境保护法在“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一章第24条中列举了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是在生产建设或

6、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粉尘、恶臭气体、 放射性物质以及噪声、振动、电磁波辐射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根据我国现行环境污 染防治法的体系,环境污染主要分为大气污染、水污染、海洋环境污染、固体废弃物污 染、环境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等六大类。在环境总体污染中,与建筑工程施工有关的环境污染主要包括噪声污染、水污染、大 气污染、固体垃圾污染、光污染以及化学污染等。根据我标段工程及周边环境的实际情体垃圾污染、况,在我标段施工中有可能产生的环境污染主要有扬尘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光污染等。周边建构筑物较为密集,且主要为住宅区及学校等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公共性质区域。三、环境保护及环境污染防治管

7、理体系1、施工现场环境保护与环境污染防治总体原则及目标我标段施工区域周边建构筑物较为密集,且主要为住宅区及学校等以居住、文教机 关为主的公共性质区域。因此在工程施工时,周边群众对工程施工时给周边环境造成的 变化和带来的影响比较敏感。我标段在工程施工中应按照国家环境保护及环境污染防治 的“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对施工周边环境多关注、强防护、勤监测, 避免造成环境污染事故,切实做好环境保护工作。(1) 、环境保护及环境污染防治管理体系方针减少环境污染,关注员工健康(2) 、环境保护及环境污染防治管理体系目标 资源、能源消耗量:实现定额要求 污染物排放量达标率 100%,符合国家和当地

8、政府法律法规要求2、环境保护与环境污染防治管理体系组织项目部按照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保证体系要求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环境保护与环境污染防治管理体系,明确体系中各岗位的职责权限,规定相应的工作程 序,对所有参与体系的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且在各作业区、各班组明确环境保护责任 人。对一些易产生环境污染的的工序及工种要分区段、分工种落实到人,并建立专门的 监管部门,确保施工过程中部产生大的环境污染事故。(1) 、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环境保护与环境污染防治管理体系领导小组。组 长:刘艳滨副组长:花树立、罗国军、李春芳组 员:黄瑞榕、陈锋、吴美强、施小瑢、郭玉辉、宁小平、颜广平(2) 、领导

9、小组拟定落实环境保护与环境污染防治管理目标,制订保证计划,根据保 证计划的要求,落实资源配置。(3) 、负责环境保护与环境污染防治管理体系实施过程中的运行实施监督,做好宣传 教育工作,提高全员环保意识。(4) 、制定危险源控制预案,并监督实施。四、施工现场环境保护与环境污染防治措施1、扬尘污染防治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做好施工期间的环境保护,对扬尘污染采取清理,洒水,覆盖,保洁 等相应措施,确保不出现扬尘飞砂现象,保障周边环境,具体如下:(1) 、施工现场的防尘措施 在土方开挖、回填、运输、卸载、地基处理等施工过程中,采取喷、洒水措施, 保持土方表面有一定的湿润度, 防止扬尘。 对出入施工现场的各种

10、车辆进行限速(行驶速度不得超过15公里/小时),防止 车速过快产生扬尘。 车站及区间施工区域车辆出入口处设洗车台,配备清理车辆用喷头和冲洗池,驶 入或驶出建筑工地的运输车辆必须车身整洁,不得污染道路,运输车辆经冲洗干 净后驶出施工场地,防止车辆将泥砂带出场外。 砂、土和其他易飞扬、细颗粒散体材料、现场土方及垃圾,采取表面固化或围布 覆盖等防扬尘措施。防止施工现场的沙尘及轻质材料被风吹至空中污染环境。 多余土方及时清运出场,土方、砂石料运输车运输时不得超高、超载,并且车厢 必须覆盖防止遗洒、飞扬,减少污染。现场未清理完的渣土,必须采取覆盖,洒 水等措施,并统筹安排,集中管理,确保渣土有序管理。

11、派专人负责关注天气预报,一旦出现五级以上大风天气,产生扬尘的作业要停止, 并采取相应的防尘措施。 施工现场中的办公区和生活区,要进行绿化和美化。(2) 、运输道路的环境保护 对于土方开挖运输过程中的行走路线进行合理规划,尽量避开市政干道和生活小 区。对于经常使用或后期也可以使用的场外临时道路应进行硬化处理。 对道路进行打扫保洁,定岗定人对道路定期进行冲洗,保持道路清洁。 对临时道路两边进行必要绿化,种一些大叶类的绿化树吸附一些飞尘。 对临时道路两边尽量进行围护,以减少行车时灰尘的外扬。(3) 、弃渣场地防尘措施: 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统筹安排建设用地,按照“安全、环保、合理、适用”的 原则规划

12、弃渣用地。 弃渣场必须远离用水源地、水井、河、渠等地表水体。弃渣必须集中,严禁漫坡 乱弃。施工结束后将弃渣整理、恢复,表面用耕植土覆盖。 现场未清理完的渣土,必须采取覆盖,洒水等措施,并统筹安排,集中管理,确保弃渣场地有序管理。2、水污染防治措施根据现行水污染防治法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及地下水质量标准中的 相关规定,水污染主要分为地表水污染和地下水污染两个方面。施工现场水污染主要是 指地表水污染,其防治措施主要有:特别保护区排污口的禁限措施,城市污水集中处理, 防止行为污染水体,具体有以下几点:(1) 、搅拌机前台、运输车辆清洗处、洗车台等处要设置沉淀池。清洗搅拌机和运输 车辆的污水,未经沉淀

13、处理不得直接排入城市排水设施或河道。(2) 、施工现场所存放的油料必须有防止泄漏和污染的措施。(3) 、施工现场办公区和生活区等临时设施产生的生活污水,废水等,通过砌化粪池、 沉淀等措施,使生活污水净化后,才能排入市政污水管道。(4) 、施工现场职工食堂产生的生活污水必须通过沉淀池进行沉淀,沉淀后再通过隔油池对废油进行隔离后才能排入市政污水管道。食堂设置的隔油池内径应长2米x宽 0.6米x深0.8米,隔油池内应分隔成三仓,分隔壁厚度应0.1米,第一仓、第二仓的分 隔壁底部向上0.3米处安装直径为0.1米的管道,第三仓外侧面底部向上0.3米处安装0.1 米的管道,并与市政污水管道连接,隔油池盖板

14、宜用钢板制作。沉淀池及隔油池必须由 专人定期进行清理(5) 、在施工进入口设置的洗车台,冲洗车辆的产生的废水经过沉淀后,循环利用。(6) 、施工现场的排水排污系统必需确保雨污分流,污水统一进入市政污水管道进行集中处理,雨水应尽量加以收集并循环利用。固体垃圾污染防治措施施工现场固体垃圾, 一般是在建设过程中或旧建筑物维修、拆除过程中产生的。不 同结构类型的建筑所产生的垃圾其各种成分的含量虽有所不同, 但其基本组成是一致的, 主要由土、渣土、散落的砂浆和混凝土、剔凿产生的砖石和混凝土碎块、打桩截下的钢 筋混凝土桩头、金属、竹木材、装饰装修产生的废料、各种建筑原材料的包装物和生活 垃圾等组成。建筑固

15、体废弃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保护与控制物排放量大、面广 ,影响深远, 比较难以降解,长期存在于土壤中会改变土壤特性,不仅破坏环境美感、影响市容市貌、 危害人类健康、污染土壤和地下水、降低土地经济价值等,而且堆放或填埋要耗用大量的 征用土地和垃圾清运等建设经费。根据我国现行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清洁生产促进法规定,对固体 垃圾污染的防治措施应遵循以下原则:(1) 、对固体废物实行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管理原则:减量化指在对资源能源 的利用过程中,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并尽可能地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量以及减低其危害 性;资源化是指对已成为固体废物的各种物质,要回收、加工使其转化成为二次原料或 能源以再利用;无害化是指那些不能再利用、或依靠当前技术水平无法再利用的固体废 物,要妥善贮存或处置,使其不对环境以及、人身、财产造成危害。(2)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要设置封闭式垃圾站用于存放施工垃圾。(3) 、施工垃圾要按照规定及时清运消纳。清理施工垃圾,必须在环卫部门的指导下 采取切实可靠的运输措施或采用容器吊运,严禁随意抛撒。(4) 、施工现场各种废弃建筑材料应尽可能的回收利用,车辆运输砂石、土方、渣土 和垃圾的,要采取措施防止车辆运输泄露遗撒。(5) 、施工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